双关辞格及其相似辞格辨析

2013-12-12 14:58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辞格双关谐音

一、双关辞格来源探究及其定义

在现代汉语修辞中,双关辞格历史悠久,是最常使用的修辞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文人开始使用双关修辞,但当时并未出现“双关”字样或相关的理论描述。

根据资料调查,“双关”二字最早见于 《全唐诗》650卷,其中一位名为方干的诗人所作诗的诗题——《袁明府以家醖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提到了“双关”,但事实上诗题中所说的双关和现代汉语修辞学所讲的双关并不是一回事。真正给双关作出接近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双关辞格定义的当属宋代文人范仲淹,他在《赋林衡鉴序》中指出“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也就是说同一个语言形式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

而近代最早将这一辞格的名称定为“双关”的是近代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他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为例较早详细阐述了双关的定义、特征和类型。此后,许多学者都纷纷在著作中为“双关”下了定义,如《现代汉语修辞学》(张弓)、《修辞》(倪宝元)、《修辞学导论》(王希杰)等。

虽然对于双关的定义各个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对双关的定义都大同小异,存在共同点:都指出了双关是一个语言形式同时包含两层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双关辞格析字辞格的辨析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到:“字有形、音、义三方面,把所用的字析为形、音、义三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来代替或推衍上去的,名叫析字辞。”并把析字分为化形、谐音和衍义三种。本文主要指的是谐音双关和谐音析字之间的辨析。

谐音双关是指一个词语除了它本来的意思外,还包含另一个同音或近音的词语的意义。本来的意义是次要的,暗藏的意义才是主要想表达的意思。同音或近音的词语字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2)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红楼梦》)

例(1)这首诗中“道是无晴还有晴“中的“晴”就是一种双关辞。既是说晴雨的晴,跟 “东边日出西边雨”呼应,又是说情感的情,跟“闻郎江上唱歌声”相呼应。

例(2)中的“雪”表面是说冰雪的雪,实际指的是薛宝钗的薛,“雪”谐音即“薛”;“林”表面上是指树林的林,实际上指的是林黛玉的林。

谐音析字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的字来代替本字,从而含蓄地表达其他各种情感。《修辞学发凡》中将 “谐音析字”可细分为三式:借音、切脚和双反。借音即单纯谐音,本文中的谐音析字主要指的就是借音。例如:

(1)妇人原来本姓倪,生成一个大肚子,嫁给懒汉吃酸菜,嫁给勤人吃鱼肉。猜一种生活器具。(谜底:菜坛子)

(2)刑大舅就喝了一杯,说道:“……那土地道:‘这墙砌的不结实。’众神将道:‘你瞧去。’土地一看,果然是一堵好墙,怎么还有失事?把手摸了一摸,道:‘我打量是真墙,那里知道是个“假墙”!’”众人听了,大笑起来。贾蔷也忍不住的笑,说道:“傻大舅!你好!我没有骂你,你为什么骂我?快拿来罚一大杯!”(曹雪芹《红楼梦》)

例(1)是一则谜语,其中“倪”谐音“泥”,因为菜坛子一般都是用泥土或陶土烧制而成的。

例(2)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选段,其中“假墙”和“贾蔷”是谐音。

从以上例子可知谐音双关与谐音析字的异同:

(同)谐音双关与谐音析字中的借音类似,都是利用了词语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

(异)谐音双关是同一个语言形式包含两层意思,两种意思都能说通,但是表面的意义是次要的,暗藏的意义才是主要想表达的意思。但谐音析字是借一个词语的语音形式去表示另一个意思,该词语并没有表里两层意义。

三、双关辞格与新修辞格

(一)双关与骂槐

《在纪念〈修辞学发凡〉出版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记录了陈望道先生这样一段话:“有的修辞现象,现有的辞格概括不了。概括不了,就不要概括,事实发展了,修辞研究就应该发展,要作新的概括。新中国成立前我在课堂上用指桑骂槐的手法骂C·C派分子,这种手法就未概括进去。”这段话指出“指桑骂槐”也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辞格类别而存在。后来江苏南通市启秀中学的徐杲最先将这种手法归纳为 “骂槐”格,同时为其定义:把表面斥责甲,实际斥责与甲有着相似点的乙的手法称之为“骂槐”格,例如:

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郭沫若《屈原》)

上例中屈原表面斥责的是“土偶木梗”,实际斥责的是忠奸不分的“楚国当权者”,用“土偶木梗”来暗指“楚国当权者”虽身居高位,却无德无能,腐朽昏庸。

从上述例证可知双关与骂槐的异同:

(同)双关和骂槐都具有表里两层意义。

(异)双关是利用词语的“音”、“义”条件构成词语表里两层意义,表层意义是次要的,深层意义才是主要想表达的意思,这两种意义可以没有相似点。但是骂槐格通常不是利用词语的音义条件,而是利用上下两句来指桑(表层意义)骂槐(深层意义),它的表里两层意义必须存在着某种相似点。

(二)双关与换义

郑远汉先生在《辞格辨异》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过“换义”这种修辞手法:“换义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这个条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将原来表示甲义的词语换来表示乙义,并使这两种意义建立起联系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说在使用换义修辞时,所选用的这个词语本身必须要具有多个义项,而且替换后的新义项也要符合上下文的表达需要,从而达到幽默风趣或讽刺的效果。这种修辞形式主要出现在报刊、广告等媒体作品中,务求给人以新鲜感的同时,提高广告的文化品位。例如:

(1)大陆满街三毛书,三毛拿不到三毛钱。(《中国青年报》)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牌汽车)

例(1)中的“三毛”一共出现了三次,前两个“三毛”指的是著名作家陈平的笔名,第三个“三毛”是上世纪人们对三角钱的俗称。作者在这里用三毛而不是三角就是为了使用“换义”修辞,使报刊标题更加生动。同时讽刺一些大陆出版商利用两岸的特殊关系,谋取私利,大量出版台湾作家的作品却没有向原作家或单位上缴任何出版费用的行为。

例(2)中这句话原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选段中诸葛亮说的一句话,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典故。在这个广告中作者把“东风”原先“表示风向”的意思替换成“汽车的品牌名称”,既沿用典故提高了广告的文化品位,又表达了“东风”牌汽车的必不可少,委婉地推销了自己的产品。

综上可知双关和换义的异同:

(同)双关和换义都利用了所选词语的“多义性”这一条件。

(异)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多音和多义的条件来构成表里两层意义,表层意义是次要的,深层意义才是主要想表达的意思,这两层意义共用同一个形体,也无需重复使用。但是换义所用的词语没有表里两层意思,只是同一个词语的不同义项。从形式上来看,换义常常需要重复使用同一词语的形体。

四、结语

本文通过举例对比的手法将双关和析字、骂槐、换义三种修辞进行了比较,希望可以给读者以区分的标准。当然除了双关和析字、骂槐、换义之间的近似关系,现代汉语的很多辞格之间都存在相似之处,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区分相似辞格之间的不同点,务必追求辞格使用的严谨性和正确性。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马国强.“双关”称名之由来[J].修辞学习,1998.

[3]姚勤智.汉语修辞格的阐释与比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4]倪宝元.大学修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6]王希杰.修辞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7]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8]谭永祥.“双关”辨伪[J].毕节师专学报,1997(2).

[9]赵毅,花勇.论双关[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9(3).

[10]郭洪星.换义与广告[J].语文知识,1996(11).

[11]纪念《修辞学发凡》出版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修辞学习,1982(4).

[12]徐杲.新修辞格——骂槐[J].中学语文教学,1998(02).

猜你喜欢
辞格双关谐音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谐音词的规则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双关
绝妙的数字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