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伯拉罕献子看《朗读者》中汉娜的过失

2013-12-12 12:33万向兴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期
关键词:郭尔克尔凯亚伯拉罕

万向兴

从亚伯拉罕献子看《朗读者》中汉娜的过失

万向兴

汉娜是贝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中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她遵循纳粹命令,却让数百名妇女烧死。汉娜的过失与亚伯拉罕献子的故事相比,有着很大的共性。由于《创世纪》的故事常衍生为现代西方的法律和正义,将两者联系起来分析,可知汉娜获罪的原因,更发现了人性中的固有局限性。

《朗读者》 汉娜 创世纪 亚伯拉罕献子 正义

《朗读者》是德国作家贝哈德·施林克的一部获奖颇多的小说,不但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更被改编成电影于2008年上映。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影响甚广。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了一个15岁的中学生米夏,偶然与37岁的售票员汉娜相识,并从此发展出错综复杂的畸恋。有一天,汉娜忽然消失,米夏再也找不到她了。可意外的是,当他成为法律系大学生时,却在一个审判纳粹分子的法庭上,愕然发现汉娜作为战犯出现在被告席上。汉娜为了掩饰自己文盲的身份,竟然承认了莫大的罪名,被判无期徒刑。到故事的最后,本可以提前释放的汉娜,却在狱中自缢而亡。

可以说,与充满情欲的前半部分相比,后半部分的公然审判更为引人入胜。汉娜只是一个文盲,不明就里地接受了一份看管犯人的工作,她所做的无疑是完成一项工作而已。但是,不可否认,因为她的工作,很多人却活生生地无辜丧命。汉娜的过失何以这般纠结呢?本文将以圣经《创世纪》里亚伯拉罕献祭的故事,提出对此的政治神学思考。

一、亚伯拉罕把儿子献为燔祭

在圣经《创世纪》第二十二章里,我们读到了一个主旨不明的故事。上帝要试验亚伯拉罕,遂让他带着自己的独生子以撒到山上去,把他献为燔祭。而亚伯拉罕二话不说,带上工具和以撒就山上了,还把以撒绑在神所指示的地方。正在他伸手拿刀准备杀他儿子之时,天使忽然出来制止了他,且道出了上帝的意思。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亚伯拉罕献子之事,存在很多矛盾和不解之处。比如,慈爱的上帝为什么要杀害一个孩子的生命?亚伯拉罕为什么毫不辩解就执行圣令?但诚如克尔凯郭尔所说:“亚伯拉罕故事之奇绝处在于,不管人们对它的理解有多么不充分,它永远是一段光辉的故事。”在这里,克尔凯郭尔之所以认为它是光辉的,乃是因为他把亚伯拉罕视为 “信仰的骑士”。在克尔凯郭尔对这则故事的解读中,他认为亚伯拉罕“没有怀疑,没有痛苦地左顾右盼,没有用他的祷告去向上天挑战。他深知正是上帝这全知全能者在考验他。他深知这是能向他要求的最艰难的献身,但他也深知当上帝提出要求之时就不会有什么献身是过分艰难的——于是他拔出了刀子”。由此来看,亚伯拉罕把自己的道德原则摆在一边,暂时不顾亲生骨肉的生命,恰恰凸显了自己对上帝的信仰。

但是,如果上帝真的要亚伯拉罕献出以撒的生命呢,亚伯拉罕是否仍须怀着信仰呢?这一点就连克尔凯郭尔本人也没说清楚:他所谓的信仰,究竟是实验上的信仰(真的把以撒杀掉),还是道德上的信仰(亚伯拉罕知道上帝不会做杀人之事)?更有趣的是,卡夫卡意味深长地将亚伯拉罕与堂吉诃德做了联系,把克尔凯郭尔眼中“信仰的骑士”,解读为搞笑的堂吉诃德。对这个故事的矛盾看法,与我们对《朗读者》中汉娜之过的纠结情感,有着很大联系。因为《创世纪》中的古老故事,已经衍生为现代人(尤其是西方人)关于公正、道义的一些标准,在今日的法律规范中有着生命力。所以,借由亚伯拉罕献子一事来探讨汉娜的过失,可以从一个根本的意义上探讨人性对正义的理解。

二、汉娜获罪的关键

在对汉娜及其他纳粹的整个审判中,一项很重要的指控是这样的:在一个轰炸之夜,一共有几百名妇女被囚禁在一座乡间教堂里。随后,一颗炸弹正好命中教堂的尖塔。起初只是尖塔燃烧起来,接着就蔓延到屋顶,最后整个教堂的屋梁都烈焰滚滚,坍塌到教堂的大厅,导致室内一排排椅子起火。可是,紧锁的大门就这样把这些人困在其中,活活烧死。照理说,她们可以打开大门放人出来,可她们却没有这么做。

在这个指控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点就是这些被告当时的想法如何:如果她们是故意不开门让犯人烧死,那么她们就犯罪了;而如果她们不是有意为之,那么她们似乎不至于获罪。我们发现,这里的类比与《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选择一样困难而令人迷惑。无论是亚伯拉罕还是汉娜一行,都是听命于上级,而且二者的所作所为都无疑置人于死地。唯一的区别是,汉娜的上级是杀人如麻的法西斯长官,而亚伯拉罕的上级则是上帝(当然,熟悉《创世纪》的人都知道,上帝也曾把他创造的人类从世界上消灭,后悔创造他们)。但尽管如此,汉娜确实让几百人烧死,亚伯拉罕也差点亲手杀了以撒。两人在这个问题上所展现的,都与卡夫卡所提的堂吉诃德很相似。那么,汉娜是否获罪,关键就在于她当时的想法,也就是不开门的原因为何。

在许多问题之后,被告提到一个关键的报告,并一口咬定是汉娜写的。显然,汉娜是文盲,但她为了掩饰这一身份,竟然一口承认报告是自己写的,她也因此获罪。这里所显示的也是一种现代法律的正义思想,“一个人如果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改变想法”,“那么她的行为就必须从宽认定,因为法律会假设他想法的改变是出自于内在”。因此,汉娜说了一个假话,却获了罪,只是因为法官认为她不开门的决定是出自于内在。

三、结语

亚伯拉罕和汉娜,都在执行一个强大的命令,但结果是否该由自己承担?从上文分析来看,克尔凯郭尔所谓“信仰的骑士”如果放到纳粹工作者身上,将显得无比残酷。然而,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少个“亚伯拉罕”因着各种命令,屠杀了多少生命啊!《朗读者》中的汉娜是一个文盲,她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需要借由他人之口——这样的角色设置可谓大有深意。她连自己从事了一项罪恶的工作都不知道,这种不自知与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无知何其相似。诚如米兰·昆德拉所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发笑并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全能全智,且也因人类本身的局限性。《朗读者》中的汉娜频繁质问审判官,如果他身处其地当做什么,这样的问题也让我们每个读者困惑。《创世纪》简略的叙事手法根本不留一丝心理分析,让我们无从知道亚伯拉罕在想什么,但汉娜的质问仿佛替他做了辩护。从亚伯拉罕到汉娜,我们对人性得到的最大一点启示,应该是人性有着局限性,也许有时我们并不能做什么决定。

[1]高峰枫.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 [J].读书,2003(03): 120-125.

[2]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 [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3]德肖维茨.法律的创世纪:从圣经故事寻找法律的起源[M].法律出版社,2011.

[4]李忠敏.卡夫卡对克尔凯郭尔的神学批判——以亚伯拉罕为例[A]//梁工.圣经文学研究第4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5]贝哈德·施林克.朗读者[M].译林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郭尔克尔凯亚伯拉罕
最有思想的句子
后现代语境下的克尔凯郭尔
善意比诚实重要
善意比诚实重要
善意比诚实重要
从两难的生存选择到荒谬的宗教信仰——克尔凯郭尔生存辩证法的思想理路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卡森·麦卡勒斯创作的影响
亚伯拉罕·林肯: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