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芃
五月底,福建京剧院携《杨门女将》、《锁麟囊》两出大戏赴厦门,参加厦门大学2012“中文有戏”演出季。
尽管演出时机不佳(恰逢高校考试月和毕业季)、宣传力度不大(仅白城校门附近贴有本次演出的宣传海报)、天气状况不好(演出前突然降雨),但演出的反响却出奇热烈——能容纳4000名观众的建南大礼堂一层几乎座无虚席,演出过程中的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演出结束后跑到台上来和演员们合影的观众络绎不绝。
台上谢幕,余韵绵延。自厦返榕后,我们除在官方微博上读到观众对此次演出的积极评论,还陆续收到厦大学生的一些电子邮件。而厦大台湾籍在读博士生林显源等人更是专程赶到福州,就京剧艺术的发展和京剧进校园等问题对刘作玉院长进行了访谈。这既让我们始料不及,也让我们心生感动。
回顾此次京剧进厦大活动,笔者深刻体会到,艺术的存在离不开生活的土壤,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观众的支持。在戏曲观众群逐渐老化的今天,如何使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与青春校园的碰撞过程中迸发火花,如何在大学生们的心中燃起拥抱戏曲、热爱京剧的热情,进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绵延和传承,确实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努力开拓校园戏曲的成长园地。校园戏剧演出是大部分高校的传统,这种演出一方面能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培养戏剧观众;一方面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了爱好戏剧的学生一方展示自己的舞台。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参与演出的学生离校后都会远离舞台,这段校园演出的经历就会成为其终生珍藏的记忆,甚至能够影响学生以后的艺术欣赏选择。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戏曲,特别是京剧很少能进入校园戏剧演出的行列。福建师范大学左岸戏剧坊、福州大学虫二剧社的历次校园公演剧目均为话剧。然而这次在厦门大学,笔者高兴地看到,2012“中文有戏”演出季在两场专业京剧演出之外,还安排一场学生票友演出,而登台学生票友的水平之高,让很多专业演员都赞叹不已。笔者认为,这些高水平的学生票友,是校园戏曲宣传推广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专业戏曲院团未来最大的市场。正因为认识到这批人的重要性,所以我院派出了专业团队,为他们提供了化妆、乐队等方面的帮助,让这些票友不出校园便过了一把戏瘾。对此,出演了《红娘》选段的乾旦、厦大哲学专业本科生李金洋同学在来函中感慨地说道:“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肩上责任之重。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钻研京剧艺术,通过演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国粹,京剧一定会走出困境!”大学生们对戏曲、对京剧的发展都如此有心,我们又怎能不尽心竭力地帮助他们呢?一切发展都离不开基础,戏曲进校园也是如此。结合我院的经验,笔者认为,作为专业戏曲院团,应该放下身段,主动为校园中那些已经迈入戏曲大门的学生提供服务,了解他们的想法,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年轻的学生票友是戏曲的宝贵财富,善待他们实际上就是善待戏曲的未来。
其次,要积极建立观众戏曲的联系纽带。根据观众反馈的信息看,现在的大学生并非不喜欢戏曲,而是因为长期缺乏接触,致使他们与戏曲产生了隔膜,陌生感由此产生。因此,建立起大学生与戏曲之间的联系纽带,让大学生有机会走近戏曲、了解戏曲,是非常必要的。
要让学生们走近戏曲,一是要让他们有看戏的机会。这看似容易的事情,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因为没有看戏的习惯,学生们大都不会主动前往剧场购票观剧;其次,现今高校大都集中在远离主城区的大学城,交通不便,加之学生宿舍定时锁门的铁律,人为地增加了大学生走向剧场的难度;第三,剧院团自身宣传不力,演出信息无法及时对外发布,造成了很多原本想到剧场观剧的学生错过观剧的机会。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国家在2005年启动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专业剧团直接送戏进校园。七年的实践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它在高校中催生了一批年轻的戏迷群体。这些群体的形成,为戏曲植根于大专院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这种繁荣还是有局限性的,小范围内的热浪还无法形成全局性的热潮,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专业剧团送戏进校园活动仍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看过即忘,也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在送戏进校园的同时,适时在大学生中开展戏曲知识教育,将“走近戏曲”深化为“走进戏曲、了解戏曲”。这种教育应依据受众的特点,有区别地开展。对中、小学生及大学非相关专业学生,可采用直观、活泼的广场式交流方式。我院在福州大学及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开展的两次进校园活动,就是以用小花脸演员略带俏皮的串讲为主线,辅以戏装、脸谱、程式等京剧元素的近距离呈现,再引入前一段网络上流行的京剧“丢手绢”互动,华美的视觉冲击与丰富趣味性相结合,让京剧变得活泼可亲,使学生们产生了亲近、了解京剧的意愿,也让他们在后来能更积极、主动地去和演员沟通、交流。对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有一定戏曲基础的学生,则更适合采用专场讲座的形式。讲座的内容可以主讲人的舞台创作实践经验为主;如有条件,甚至可以考虑在校园内开设戏曲实践相关课程,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到戏曲实践中来。高校中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对于舞台实践方面的知识积累则相对残缺,相关的讲座及实践课程不但为他们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也能给他们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专业院团应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拓宽戏剧戏曲的宣传空间。信息化正引领着当今世界走向未来,互联网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亿万网民中,学生网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谁能够被这个网络群体接受,谁就抢占到了人脉资源的制高点。因此,专业院团必须在继续做好平面宣传的同时,主动进军网络,利用互联网这个阵地开展各种宣传营销工作。以我院的网络宣传为例,在开通官方微博和实名认证主要演员微博后,我院在进校园活动时均主动将微博联络方式留给学生。活动结束后,我们经常能在微博上收到学生们通过微博发来的感想和意见,而演员们也能通过微博与戏迷进行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既能为专业院团自身做好宣传营销,也能在院团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第三,要尽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戏曲走进校园,戏曲与学生们沟通,只靠专业院团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据厦门大学台湾籍博士生林显源介绍,台湾的中小学生每年需观看两场演出,这已经作为一项指标纳入了学生的个人考核中。这一规定的结果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剧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专业院团带来固定的经济收入。台湾的这一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作为戏曲大省,福建专业戏曲院团众多,优秀剧目和高端戏曲人才层出不穷。如果专业院团将无法进校园的精品大戏放在剧场里,为本地大中小学生每年进行两次专场演出,再辅以进校园演出的各种小戏、折子戏等,那么,能够欣赏到高水平戏曲演出的学生人数就非常可观了。若其中能有十分之一的学生从此爱上戏曲,则戏曲在未来几十年中便不会再为没有观众而发愁了。
另外,在以往的进校园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存在着想观剧的学生无法观剧、不想观剧的学生却被强制到场观剧的现象。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校在演出宣传方面没有做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辅助普及工作没有做到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和专业院团应该合作进行宣传普及工作。首先,学校拥有一整套完备的信息传达系统,可以透过这套系统,提前将演出信息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做出是否观剧的选择。同时,院团也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在演出前主动进入校园,开展广场式的交流活动或开设讲座,主动进行自我宣传,以激发学生主动进场观剧的意愿。再者,院团在进校园的剧目选择方面,首选的应为最能代表本剧种特色的成熟剧目。但如面对的观众为14岁以下的中小学生时,则可将演出剧目调整为表演时间较短、表现形式活泼的折子戏或专门的儿童剧等,但最好不要出现以歌舞表演代替戏曲演出的情况。最后,在进校园演出的门票分配上,学校应该首先保证有观剧意愿的学生进场,避免强制进场的现象,以免造成“被观剧”的学生对戏曲的抵触心理。
戏曲是我国古老文化之一,戏曲文化的命运关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我们愿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将古老的戏曲推向青春的校园,让它们碰撞出绚烂的火花,点燃起前进的火把,照亮中国戏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