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晴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程度不断提高,高层建筑也不断增多,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0.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物逐渐增多,由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厚板转换层工程,而只有采用先进的预应力技术,才能够不断的满足这种具有跨度大、受力复杂等特点的特殊结构。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建筑工程中转换层结构形式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多,很多商业用房都会将上部设置为小开间,而下部则设置为大空间,针对这类型的建筑物,只有通过设置转换层才可以有效支撑上部框架结构的重量。而目前常见的转换层结构主要包括桁架式、空腹桁架式、梁式以及板式等。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可以发现,目前在设置了转换层的建筑中,有87%都采用了梁式结构。而通常在施工中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混凝土组合结构进行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最常见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结构主要是将混凝土模板挂在钢结构上进行浇筑的。
2.建筑工程转换层结构的主要施工技术
2.1施工流程
厚板转换层结构主要按下述流程进行施工: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安装支撑体系及模板,设置暗梁,绑扎板底钢筋,完成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并及时养护,绑扎板面钢筋,完成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及时进行养护。
2.2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采用的主要技术
工程施工中常采用的模板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次性支模,主要从转换层的底部一直支撑到底层的地面,或者是支撑到地下室底板处,这种支模体系需要用到较多的支撑材料,适用于转换层位置相对较低的工程中。荷载传递法支模,主要将转换梁(板)的自重以及施工荷载通过利用支撑系统传递给施工设计要求的楼板层数。叠合浇筑法支模,主要根据叠合梁原理,在转化梁(板)的成型中需要经过2次或者3次的浇筑,不过只用承受第一次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即可。但在该支撑体系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叠合面,并准确验算叠层浇筑的转换。此外还有埋设型钢法支撑,该支撑体系在施工中需要在转换梁当中埋设型钢,并将其与模板连接起来,使其能够承受大梁的全部自重以及施工荷载,然后进行一次浇捣成型,有效节约模板支撑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转换层结构下层空间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的是叠合浇筑法或者埋设型钢法,需要做好转换梁(板)和下部楼层楼板等的承载力验算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3转换层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的主要技术
(1)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转换梁(板)的施工中由于转换板的厚度较大,一般都会要求分层浇注。而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浇筑中,由于受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征的影响,会出现较高的水化热。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适当掺入粉煤灰以及高校减水剂等,有效降低水热化。
(2)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每层整体的连续性,从转换板的中心位置处向两侧进行同时浇筑,保证下部脚手架的受力保持平衡;另外还可以通过采用斜面分层、薄层等方法进行浇筑。合理选择振捣器,有效控制裂缝。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时,表面会出现较厚的水泥浆,因此需要在浇筑完成后进行适当处理。在初凝之前的1~2h通过采用长刮尺根据标高进行刮平,然后在终凝之前利用铁滚筒进行碾压,避免出现收缩裂缝等问题。
(3)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常见的混凝土养护方法有三种:第一,内降外保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进行循环埋管通水,以此来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避免混凝土的内部与外表面形成过大的温差;第二,蓄热保温法,该方法主要是在混凝土升温过程中以保湿为主,在降温阶段则以保温为主;第三是蓄水养护法,在混凝土初凝完成之后需要先进行洒水养护2h,之后再开始蓄水养护。
2.4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1)由于厚板转换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用量非常大,准确翻样和下料,安全可靠地连接以及合理安排钢筋就位顺序对结构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a、钢筋安装顺序。考虑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制作尺寸和绑扎顺序,钢筋工程安装顺序为:分层铺设暗梁下部纵向钢筋→铺放板底双向钢筋→搭钢管支架→分层吊挂暗梁上部纵向钢筋→套箍筋→穿腰筋→绑扎、固定→暗梁就位→铺放板面双层双向钢筋。b、钢筋的连接。工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连接:钢筋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套筒冷挤压和锥螺纹连接,另外构造钢筋可以采用绑扎接头。钢筋的连接方式主要由钢筋型号决定。直径16~25的柱墙梁板筋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和电弧焊,直径28~32的主筋采用套筒冷挤压和锥螺纹连接,钢筋中间部分连接采用锥螺纹连接,梁端头带弯头的钢筋一段采用套筒冷挤压连接。
(2)钢筋的绑扎。
a、钢筋支撑架的搭设。在钢筋成型及绑扎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特长,只能在施工现场进行闪光对焊成型,在绑扎时必须搭设钢筋支撑架,支撑架的搭设是便于钢筋绑扎的关键。
b、钢筋的连接和绑扎。绑扎下部钢筋,按顺序抽走下一排筋支撑面,下落下一排钢筋至梁底部位,并绑扎。放置横向间距1500mm直径20分隔筋;抽走下二排支撑面,下落第二排钢筋至设计要求部位,并绑扎,依此类推,直至所有下部钢筋绑扎完毕。绑扎上部钢筋,首先绑扎上第一排钢筋,完工后,松开并抽走上第一排钢筋支撑面,然后从梁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开上二排钢筋支撑点一边松开,一边将钢筋上提至正确位置,同时插进隔筋,绑扎固定上二排筋,依此类推,直至上部钢筋绑扎完毕。
2.5预应力施工技术
转换厚板内通常需要配置双层双向预应力筋。预应力施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波纹管的敷设。波纹管的规格应符合要求,不得有凹痕破裂,接头处均用套管连接,并用防水带裹缠严密。②穿预应力筋。为防止波纹管内漏浆造成封堵事故,一方面采用先穿束法,即在波纹管安装就位后,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筋穿入。另外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不断地轻微拉动钢筋,保障孔道通畅。③预应力筋张拉。张拉时采用从中间向两边顺序两端张拉,张拉采用控制应力和张拉伸长值双重校核。转换板X向Y向预应力筋应采用多台千斤顶分别从两端同时集束张拉。④孔道灌浆。采用普通42.5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35~0.4,水泥浆的流动度控制在160~180mm之间,采用机械搅拌,UBJ挤压泵泵送,从一端的灌浆孔打入浆液,待另一端垫板浆孔冒出浆液后用木塞塞紧,10min后进行二次压浆,再加压到0.5MPa~0.6MPa停止,并维持压力3min结束,灌浆完毕后割除外露筋并封头。
3.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是一个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接的关键点,它既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又是上部结构的空中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作用,因此,如何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是关系到建筑物整体结构质量的重大问题。 [科]
【参考文献】
[1]周青松.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07.
[2]李坚新.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