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塔娜,萨茹拉,钢图雅,萨日娜 ,包常亮
(1.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新巴尔虎旗 021300;2.内蒙古鄂温克旗东苏木兽医站,内蒙古鄂温克旗 021100)
2010年春季羔羊白肌病在牧区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鄂温克旗再次暴发,共有19个苏木、镇的257个羊群发生,患病羔羊3 273只,病死2 033只,病死率为62.1%。而与以往发病不同的是病羊出现了失明和转圈运动等神经性症状。现将发病、病因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与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补草、补料的羊不发病,完全依靠放牧采食的羊发病率高。
2.发病季节。从4月初牧区接羔开始,至5月中旬青草长出后结束。
3.发病日龄。通过对6群467只发病羊羔的统计,10日龄内发病44只,占发病数的9.5%;11~20日龄发病290只,占发病数的62%;20~30日龄发病133只,占发病数的28.5%。所有羊群中只有羔羊发病,成年羊不发病。
1.急性病例一般多见于日龄较大的羔羊,生前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因急剧运动而突然倒地死亡,还有一部分羔羊精神萎靡,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数小时内死亡。
2.慢性病例多见于新生羔羊,病初表现运步不灵活,精神萎顿,逐渐发生肌肉震颤,行走摇晃,转圈运动,时常跌倒,尿呈浅红色,眼粘液性分泌物增多,角膜混浊甚至失明,患羔心跳急速,常常出现间歇和节律不齐以及明显的心脏扩张性杂音,心跳在110~180次/min,最后食欲废绝,头偏向一侧,口流白沫,呈昏睡状至死亡。
1.心脏。心脏扩大,较正常大0.5~1倍(图1),心肌变薄,心内膜有条状出血斑,心肌变性,质地脆弱呈煮肉样外观,左右心房、心室内积有深褐色血块(图2)。
2.骨骼肌。混浊无光,颜色淡白如腊样病变,特别是背最长肌和前后肢的臂三头肌、臂二头肌和腋直肌、半睫肌最为明显,肌肉呈对称性变化,病变的肌肉间隙水肿,被膜下有出血斑点。
3.肺脏。一般正常,个别轻度发炎或肺间隙水肿,被膜有出血斑点。
4.肝脏。淤血肿大,胆囊肿大1~2倍(图3),胆汁粘稠,呈深绿或淡黄色有条状出血斑(图4)。
5.肾脏。肾脏稍肿大,质软呈紫红色,肾盂水肿,表面分布针尖大出血点(图5)。
6.脑及脑膜。轻度水肿,坐骨神经束膜胶样浸润,神经组织坏死(图 6)。
各脏器淋巴结切面颜色、大小均正常。
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典型的病理解剖变化,作出初步诊断。
2.通过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液治愈,确诊为羔羊白肌病。
1.药物治疗。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液肌注或皮下注射。10日龄内羔羊注射2 ml,10日龄以上羔羊注射4 ml,间隔5 d注射2~3次。用药3 d后病羔精神好转,用药7 d后明显好转,用药20 d后病羊基本痊愈。
2.药物预防。在母羊分娩前1个月尾根皮下注射亚酸钠维生素E液4~5 ml。在羔羊断尾去势时在尾根皮下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液0.5 ~ 1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