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动态▶

2013-12-08 07:26
合成纤维工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东丽通讯员聚酯

复旦大学碳纤维研究取得突破

一套3 kt/a原丝、1.5 kt/a碳纤维的生产装置正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建设,2013年年底投产后的高品质碳纤维将投放国内市场。复旦大学与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碳纤维研究》合作协议书,经过3年多研究与合作,2013年3月17日,中石化第一次打通原丝到碳纤维生产的全流程,生产出满卷5 000 m/卷的碳纤维,强度和模量均明显超过日本T300级的水平。该成果采用独特的硫氰酸钠法路线,与亚砜法相比污染明显小,成本相对低,我国拥有该工艺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13年底整个工程建设将完成,国外优质纤维在国内的垄断将被打破,将进一步拓宽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和商用大飞机等领域应用。 (通讯员 江镇海)

四川建成无卤高阻燃聚酯生产线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30 kt/a无卤永久性高阻燃聚酯生产线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于2013年5月已竣工投产。该项目获得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该项目总投资1.24亿元,建成一条无卤永久性高阻燃聚酯生产线,形成30 kt/a无卤阻燃聚酯的生产能力。 (通讯员 钱伯章)

世界碳纤维产量及预测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碳纤维,1998年建成一条规模为40 t/a的中试生产线。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碳纤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利用自主技术研制的部分国产碳纤维产品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自2013年起全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市场出现了回暖的迹象。2008—2014年全球碳纤维产量及预测见表1。

表1 2008—2014年全球碳纤维产量及预测 t

(通讯员 江镇海)

英威达公司在上海的专业莱卡装置投产

英威达公司于2013年4月24日宣布,在上海的专业莱卡(Lycra)生产线业已投产,生产T837莱卡HyFit,将有助于服务于全球对卫生用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此外,英威达计划在巴西Paulina生产设施增加2个项目,以提高能力,并计划于2013年10月引入生产T837莱卡 HyFit纤维。

英威达公司对这项技术已申请专利。到2013年底,英威达将在4个地区拥有当地生产的T837。英威达将继续进一步扩增能力和增加投资,以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通讯员 钱伯章)

江苏鹰翔差别化纤维项目通过核准

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核准了江苏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300 kt/a熔体直纺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该项目建于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工业集中区,总投资约18.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300 kt/a熔体直纺功能性差别化涤纶生产能力,其中差别化涤纶FDY 154 kt/a,POY 70.28 kt/a,DTY 75.72 kt/a。 (通讯员 马祥林)

波兰发明用糖制聚酰胺方法

格但斯克理工大学在波兰科技基金会的新聚酰胺和合成物特性研究项目的资助下,2013年研发成功用糖制造聚酰胺的方法。采用糖的单体合成的聚酰胺,其物理特性和耐热性能与从石油中提取的聚酰胺类似。新型聚酰胺产品用途广泛。由于其优越的吸收性能,可以用来制造运动服装;另外,该产品属于天然材料,还可以用来制作生物医学材料,用于包扎伤口。 (通讯员 郑宁来)

上海石化开发成功聚酯液相增黏技术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在1 kt/a聚酯中试装置上成功使用聚酯液相增黏方法,使聚酯切片特性黏数达1.0 dL/g以上。上海石化涤纶部在3号聚酯装置增设增黏釜,进行液相增黏技术试验,消除了高黏度熔体脱挥效果和流动性差对连续生产的影响,于2012年生产出合格产品,实现稳定运行。这种聚酯液相增黏新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常规聚酯切片特性黏数为0.6~0.7 dL/g,生产高黏度聚酯切片必须进一步增黏,可通过固相增黏和液相增黏两种途径实现。液相增黏以连续聚酯生产线生产的聚酯熔体为原料,相对于固相增黏技术,生产流程更短,生产成本更低,产品质量更稳定。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大大降低高黏度聚酯切片的生产成本,瓶、片、膜的熔体直接纺可成为现实,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 (通讯员 郑宁来)

东丽研发成功低染色能耗的聚酯长纤维

东丽公司研发成功可降低染色工序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聚酯长纤维Polylofinp,计划从2013年4月开始销售。东丽公司计划第一年度年销售量达到50 t,3年后年销售量达到500 t。

聚酯纤维不易染色,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用分散染料,此次研发的新纤维可将染色温度降低到常压,染色时的能源使用量可降低约25%,同时还可减少约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还可以与进行高温染色时强度会下降的羊毛及棉等天然纤维混合使用,并且颜色鲜艳,不易变色和褪色。 (通讯员 郑宁来)

生物法1,3-丙二醇项目在苏州开建

2013年5月5日,国内首个生物法1,3-丙二醇(PDO)项目在江苏省苏州市开建。该项目由盛虹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采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为主要原料,生产能力50 kt/a。该项目投产后,盛虹集团将成为全球第二家、国内首家集PDO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合成、PTT纺丝、PTT面料印染技术和产业化一条龙,拥有完整PTT聚酯产业链的公司。 (通讯员 钱伯章)

日本东丽公司成功开发生物基PBT树脂

日本东丽公司于2013年4月24日正式宣布,已成功利用Genomatica公司的可再生1,4-丁二醇(BDO)原料生产出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PBT)树脂,东丽公司表示,如果生物基BDO供应有保障,计划建立一个商业规模的生物基PBT树脂生产装置。

(通讯员 江镇海)

仪征化纤开发300 t/a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成套技术

2013年3月,仪征化纤股份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发的300 t/a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工业化成套技术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二等奖,仪征化纤股份公司自行完成的高速拉膜用聚酯切片开发项目获科学技术三等奖。该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的国产化突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推进了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的产业化。高速双向拉膜专用聚酯切片项目形成了具有自由运作权的成套工艺技术,实现了工业化稳定生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讯员 钱伯章)

尼龙66有望100%采用生物原料

美国Rennovia公司于2013年4月25日宣布已开发出新型催化剂及工艺,可用于以可再生原料低成本生产己二胺,该公司此前已推出可再生己二酸,将可以生产100%生物原料的尼龙66。

Rennovia公司采用专有的催化剂技术生产的生物基己二胺的成本预计比石油基己二胺低20% ~25%,并可减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Rennovia公司生物基己二酸与基于石油基环己烷氧化的工艺路线相比较,同样拥有成本上的优势,并可减少8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该公司目标是在2014年验证规模生产生物基尼龙66的可行性,并在2018年实现商业化生产。 (通讯员 江镇海)

中泰集团将建西部最大PTA项目

2013年3月5日,新疆中泰集团首度与中石油旗下的中国昆仑工程公司牵手,共同签暑1 200 kt/a精对苯二甲酸(PTA)工程总承包框架协议,该项目位于新疆甘泉堡工业园,以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 000 kt/a对二甲苯(PX)为原料,总投资约43.6亿元,预计2015年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10亿元,这意味着西部首个百万吨级PTA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也标志着中泰集团开始加快布局石油化工板块、向煤化工油化工并举转型。 (通讯员 江镇海)

韩国晓星开始生产碳纤维

2013年4月,日本化纤协会《行业新闻》报道,韩国晓星公司宣布韩国全州的碳纤维工厂开始投产,生产能力为2 kt/a。今后,该公司计划追加投资11亿美元,在2020年以前把该厂的生产能力扩大到17 kt/a。产品以Tansome的商标名进行销售。 (通讯员 王德诚)

猜你喜欢
东丽通讯员聚酯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再生聚酯及原生聚酯的染色性能差异及分析
聚酯装置热媒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东丽联合住友化学推动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应用
日本东丽开发出新型碳纤维
聚酯节能减排技术新进展
环保工作不力 天津市东丽、津南两名副区长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