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泓毅 赖廷锋 陆雪森
豇豆基腐病
豇豆猝倒病
合浦县被国家农业部定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51个之一、广西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蔬菜作为合浦县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豇豆种植成为合浦县近年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广西政府授予本县石湾镇东江村委为广西豇豆村,合浦豇豆被定为上海世博会特供产品,成为北海地区唯一、广西五个上海世博会特供农产品之一。目前本县的豇豆种植面积约4 000 hm2,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豇豆成为广西南菜北运的主要菜品之一,有效促进了合浦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由于种植豇豆的经济价值高,重茬地种植普遍存在,造成植株病害特别是苗期病害严重,稍微防治不当就会造成植株烂根死苗,造成死苗的主要病害有基腐病和猝倒病,由于这两种病害病症相似,菜农往往在植株发病初期对病症诊断不明,一把抓盲目用药,以求多效广防,保住苗秧,但常常事与愿违,不但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易延误防治适期。因此,在豇豆苗期一定要重视对这两种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此病是豇豆苗期的一种常见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大面积缺苗和毁灭性的损失。基腐病主要为害幼苗的子叶、茎基和根。苗期子叶感染此病会产生椭圆形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凹陷;茎基和根感染此病会产生长条状红褐色凹陷斑,逐渐扩展到绕茎一周,病部干缩或龟裂,引起病苗生长缓慢或干枯而死,但不折倒,拔出病株,根系良好,只是接触地表部分病变,湿度大时,茎基部发生淡褐色蛛丝状霉,即病菌的菌丝体或菌核。
此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豇豆幼基部呈水渍状,黄褐至暗绿色,随后软化腐烂,病茎缢缩,幼苗倒伏在地,一拔即断,病部变成黄褐色干枯或缩为线状。高温多湿时,病部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病重时成片倒伏,损失惨重。
基腐病病原是立枯丝核菌AG-4菌丝汇合群(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病菌腐生性较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其适宜生长温度为17~28℃。病菌借雨水、灌溉及农事活动传播。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高时,利于病害发生;光照不足,种植密度过大,幼苗衰弱易得此病。苗期要做好保温工作,可用小拱棚薄膜覆盖技术防止低温和冷空气侵袭;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浇水,严防湿度过高。
猝倒病病原是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 Fitzp],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侵入寄主,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中以菌丝体长期存活。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幼苗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向四周重复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苗床低温、高湿是猝倒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在连续15℃以下的低温持续数天时,则易发生猝倒病。苗床光照弱、通气性差则发病严重。子叶苗到第一真叶抽生阶段,最易发病,其真叶长大后发病较轻。
豇豆基腐病与猝倒病的典型症状区别见表1。
表1 苗期两病害症状区别
基腐病、猝倒病防治应着重搞好土壤和种子消毒,加强苗期大田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发病。
①土壤消毒 可用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2包(400 g/包)、4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 包(400 g/包)、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 4包(400 g/包)和食用盐5包(500 g/包),与基肥均匀搅拌后堆放腐熟。在直播豇豆施基肥时,将腐熟好的药肥深施入土并耙好,不要让药肥暴露在土壤表层,起到对种子周边土壤杀菌消毒的作用。
②种子消毒可用2.5%适乐时(咯菌腈)悬浮剂10mL、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20 mL对水2 kg,对1.5 kg豇豆种子浸泡消毒。
①豇豆基腐病 在发病初期要及时救治,保苗救秧。可选用68%精甲·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800倍液,加高锰酸钾1 000倍液喷雾或淋灌根部,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②豇豆猝倒病 在发病初期喷15%噁霉·甲霜灵水剂500~600倍液或2.5%适乐时 (咯菌腈)悬浮剂 1 2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再混合植物生长调节剂——1.8%复硝酚钠水剂6 000倍液喷淋根部,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