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瑾
(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
基于生态足迹的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吴 瑾
(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
从生态需求与供给的角度着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动态测度与比较分析,探讨了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的2000—2011年共12年里江苏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减小,生态赤字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即人们的生活强度超过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已处于不安全状态,导致江苏省城镇居民可持续消费面临巨大挑战。
生态足迹;居民消费;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决定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城镇化水平越高,对资源环境的索取就越多。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 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为人类的消费活动提供一定的承载空间,同时,居民消费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于自然环境[1]。因此,如何在现有资源的约束下,且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曾在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中被广泛运用,在政府制定消费政策、调整消费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者们不仅运用该系统进行居民消费结构分析,而且进行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分析[2]。但随着自然资源供给性约束日益趋紧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可持续消费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以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把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摆到了首位。学术界开始注重研究消费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资源环境可承载条件下的消费模式进行探索。为了测算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程度,1999年生态足迹模型被引入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服务于政府的相关决策。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在于,将人类对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耗,与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之间相关联,以生态足迹作为指标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让决策者、学者和公众准确地了解人类对自然资本利用的状况,从而更科学地制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3]。
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处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江苏省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有“鱼米之乡”之称。
江苏省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位列全国第2位。2011年江苏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城镇化水平达到61.9%。根据国际经验和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基本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行列,城镇化将进一步加速发展。城镇化往往伴随着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规模扩大与消费模式改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临耕地锐减、人地矛盾突出、人与空间的不协调、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足迹记录了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不仅包括人类对农林牧渔等生态资源的直接需求,也包括吸收人类二氧化碳排放所需要的生态资源,城镇化正在给江苏省的生态足迹带来很大影响。
本研究采用《2001-2012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和《2001-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动态测度,通过对两者数值大小的比较,衡量和分析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将生态足迹方法应用到江苏省城镇居民的可持续消费的分析中,为江苏省实现居民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提供研究基础和政策依据。
本研究主要采用生态足迹方法,该方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在1992年提出的。生态足迹主要用来计算特定区域内,用来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通过比较人类消费过程中的生态需求面积和实际的生态供给面积来衡量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是否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从而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该方法于1999年被引入中国,很多学者用它来判断特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另外,生态足迹方法为建立居民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生态足迹计算的数据包括消费的生物资源和能源数据及各类土地供给的实际面积。根据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购买商品数量和城市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情况可知,城镇居民消费生物资源的种类有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鲜菜、酒类、猪肉、牛羊肉、鲜蛋、奶类及其制品、鱼虾、鲜果、茶叶等。能源消费的种类主要有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电力。生物生产性土地分为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6大类[4]。不同类型土地的实际面积数据来源于历年的江苏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3.1人均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生态足迹是某个区域内居民对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或消费情况,人均生态足迹反映该区域居民的资源消耗强度。人均生态足迹越大,则消费的资源越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居民的消费水平在迅速提高。其计算公式如下[5-7]:
ef=∑(Ci/Yi·rj)。
(1)
式中:ef为人均生态足迹;Ci为第i种消费品的人均消费量;Yi为生态性生产面积上生产第i种消费品的年世界平均产量;rj为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i为消费品的类别;j为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性土地。
计算江苏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态足迹时,某种消费品的人均消费量由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整理所得;生物资源中某种消费品的年世界平均产量采用的是《国际统计年鉴2001》中的数据;能源消费采用国际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8],将江苏省城市居民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相应的化石燃料和建筑用地的土地面积;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取自WWF的Living Planet Report均衡因子2010年报告中的数据,耕地和建筑用地均衡因子为2.82,林地和化石能源用地均衡因子为1.14,草地均衡因子为0.54,水域均衡因子为0.22[9]。然后利用式(1)的计算方法可得出2000—2011年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结果见表1。
表1 2000-2011年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
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态足迹先是不断上升,到2004年虽有小幅的回落,但从2000—2011年总体呈现的是上升趋势,即从1.868 769 hm2/人上升到2.847 257 hm2/人。
从生态足迹的构成及其变化来看,2000—2011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人均生态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草地、水域、耕地、林地。对于生态足迹总量而言,对江苏省影响最大的是化石燃料用地,化石燃料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1.064 306 hm2/人上升至2011年的1.573 767 hm2/人。而化石燃料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在总的人均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高达50%左右。这反映出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中能源消费一直占据比较高的比例。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消耗速度加快,它是带动江苏省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所以,要控制江苏省生态足迹的快速增长,首先要控制化石燃料用地生态足迹的增长[10]。
3.2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与分析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能够提供给该区域居民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反映该区域的生态供给能力。人均生态承载力是某个区域能够提供给该区域居民的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反映该区域的人均生态供给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5-7]:
ec=∑(aj·rj·yj)。
(2)
式中: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不同类型土地的人均实际供给面积;yj为不同类型土地的产量因子。
计算江苏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时,产量因子是由该区域的某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态生产力比上同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态生产力得到的。目前,采用的产量因子如下:耕地为1.66,草地为0.19,林地为0.91,水域为1,建筑用地为1.66,化石能源地为0[9];不同类型土地的人均实际供给面积由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不同类型土地的总面积除以对应年份的总人数即可得到。然后利用式(2)便可计算出2000—2011年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但是,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建议,至少有12%的生态容量需被保存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在计算江苏省城镇的生态承载力时还需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这样得到数据才是有效的人均生态承载力(rec),见式(3):
rec=(1-12%)ec,
(3)
最终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0-2011年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盈亏
hm2/人
注:人均生态承载力是扣除了12%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的有效的人均生态承载力。
由表2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城镇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0.301 308 hm2/人下降至2011年的0.284 904 hm2/人,下降了0.016 404 hm2/人。近年来江苏省政府加大了城市绿化建设,增加了植树造林的面积,并且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这些举措虽然使得林地和建筑用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出上升趋势,即生态供给增加。但是耕地、草地和水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即生态供给是逐年减少的,2000—2011年耕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了0.034 003 hm2/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江苏省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耕地被开发出来作为建筑用地,使得建筑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供给逐年增加,而耕地的生态供给逐年减少。但耕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在总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7%~93%。因此,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的下降直接导致了总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大幅下降。
3.3人均生态盈亏的计算与分析
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主要依据生态赤字来衡量,而生态赤字即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差。当某区域的人均生态足迹大于其生态承载力时,表明该地区人均生态供给不足,为生态赤字,不利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为生态盈余,消费具有可持续性。表2中计算出了江苏省2000—2011年的人均生态盈亏情况。
由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知:2000—2011年江苏省城镇居民的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生态赤字越来越严重,赤字水平从2000年的-1.567 461 hm2/人,达到了2011年的-2.562 352 hm2/人。这表明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远远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即人们的生活强度超过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被人们过渡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这与人口增加,耕地、林地面积减少以及快速的城市化对能源和用地的高度需求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的2000—2011年共12年里,江苏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减小,生态赤字越来越严重,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其主要原因是人口负荷不断增大、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资源的快速萎缩、能源消耗增加以及生活消费品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些使得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需求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最终导致江苏省城镇居民可持续消费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江苏省城镇的生态足迹还会不断提高,而现有的生态承载力却是有限的。为此亟需采取一些措施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减少生态足迹,另一方面要提高生态承载力。
减少生态足迹方面采取的措施:
1)更新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体系;
2)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有效保护和管理耕地、草地、林地等用地,加强耕地的保护和基本农田的建设,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减少生态足迹;
3)加大可更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利用光能、风能、水电、太阳能等发电,减少能源生态足迹。
提高生态承载力方面采取的措施:
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2)培育人工草场,建设生态林和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与林地建设和管护相结合等,加强生态恢复和建设,提高生态承载力;
3)保护与开发海洋,综合利用水域资源。减少生态足迹与提高生态承载力双管齐下,以实现江苏省城镇居民的可持续消费[11]。
/
[1] 卢小兰.湖北省居民消费生态足迹实证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28-33.
LU Xiaolan. Study on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n Hubei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J]. 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0,27(1):28-33.
[2] MUELLBAUER J. An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3):312-326.
[3] BARRETT L, SCOTT A.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A metric for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J].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2001,8(4): 316-325.
[4] 张可云,傅帅雄,张文彬.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9):1 084-1 088.
ZHANG Keyun,FU Shuaixiong,ZHANG Wenbin.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31 provinces based on improv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J]. The Geographic Science, 2011,31(9):1 084-1 088.
[5] RES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992(2):121-130.
[6] RESS W E,WACKERNAGEL M. Monetry analysis:Turning a blind eye on sustainability[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29(1):47-52.
[7] 袁再健,王玉倩,张京京.基于AHP和灰色评价的河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评价[J].河北工业科技,2013,30(1):10-14.
YUAN Zaijian, WANG Yuqian, ZHANG Jingjing.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AHP and gray evaluation in Hebei province[J].Hebei Journal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30(1):10-14.
[8] COSTANZA R,DALY H E.Na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Conservation Biology,1992,6(1):37-38.
[9] WWF.Living Planet Report 2010[R].Morges: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2010.
[10] 陈成忠,林振山.中国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比例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12):1 523-1 533.
CHEN Chengzhong,LIN Zhenshan. Dynamic study of component percentages of per 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biocapacity in China[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2009,64(12):1 523-1 533.
[11] 张 令,项学敏,周集体.辽宁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方法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10-15.
ZHANG Ling,XIANG Xuemin,ZHOU Jiti. Quantitative stud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Appl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J].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25(2):10-15.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WU Jin
(College of Business,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China)
From the view of ecological demand and supply, the paper uses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for the dynamic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 time series of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urban resi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Th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us of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is discussed.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with the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in the past twelve years,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urban resi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continuingly grows, while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decreases, and the ecological deficit expands. It shows that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demand far exceeds the supply capacity of the natural ecosystem, namel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n insecure state, and the urban resi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are faced with a huge challenge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ecological footprints; inhabitant consump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08-1534(2013)04-0239-05
F062.2
A
10.7535/hbgykj.2013yx0405
2013-03-03;
2013-04-19
责任编辑:张 军
吴 瑾(1981-),女,江苏淮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方面的研究。
E-mail:wujin_1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