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友
用爱心经营微笑教育
□孔庆友
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有爱心。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其实育人应该在教学之前,教学生学会做人是首位。有句话说得对,成长比成才更重要,比获得好成绩更值得期待。
一直恋恋不忘在南京体育学院本科函授时,报名的第二天班主任支川老师叫出了我的名字,很惊讶一面之缘老师却对我印象至深。至今记忆犹新,恍如昨日影响之深,多年来的教学也尝试记住所教学生的姓名。虽然教4个班,最多时教7个班,绝大多数学生的名字都能记住。每次上课坚持提前到场地上候课,也要求学生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到场地活动。这样,有机会与先到的学生交谈,知道他们的姓名,熟悉他们的长相特征,了解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每个学生不同的爱好。有的同学对体育运动不爱好,就引导他们参加难度低的项目。每次课记住3~4名学生,有时还谈他们的家庭生活。接手一个班,有2个月时间基本上认识每个学生。在教学中,会观察不同学生的体育特长。由于所教班级较多,学生的姓名会忘掉,时常去翻看他们的胸牌。也曾把学生名字记错,学生当然会反问:老师,你又把我的名字弄错了。此时只能抱歉一笑,对学生说:对不起,看老师又糊涂了,下次绝对不会。之后会把混淆的2位同学对比记住,保证不再犯错。
潘绍伟教授在《追求理想的学校体育》中提到理想的学校体育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成功其中、获益其中的体育。人在获得成功时内心是无比欣慰的,心情愉悦自然精神倍增,学习效率就高。现在我们提倡高效课堂,一旦学生不能体验到成功,何谈高效。曾参加各级培训,专家们、领导者大谈如何研究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效益,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冷静思考一下高效的主题是什么,高效应该体现在学生身上,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锻炼,他们有成就感,他们有自尊。常看到有些老师逼迫学生抄写作业,真有效吗?值得怀疑。
体育课上,尝试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有成功体验。每个孩子不可能全面发展,尽管我们一直都说让他们全面发展,那是理论上的假想。教学中我会尽量抓住学生擅长的技能加以夸奖,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尽量去发现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三(4)班陈明凯同学个头不高,是个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衣着不是很整洁,平时沉默寡言,文化课成绩也不是很好。原来体育课上不够主动,也没发现他有专长。有次体育课教学原地运球,很多学生像抓小鱼一样,控制不住球。陈明凯运球却相当好,球几乎粘在手上,动作悠闲自得。抓住时机让他给同学们演示。好!大家看了不由自主为他喝彩、鼓掌,陈明凯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之后的体育课上,他明显积极参加了,有时还敢到老师面前来露一手。当他对动作畏惧胆怯时,就鼓励他:看你运球都练那么好,你一定行!教师的信任,同学的帮助,让他变得活泼可爱了。
新学期,陈明凯融入伙伴的活动中,各项技能进步很快,人变得爱说话了,着装也干净整洁了,小家伙越来越阳光了。有次在街上看他骑三轮电瓶车,旁边还坐着一位老人。第二天恰好上他们班体育课,问他是否会骑电瓶车他点点头,又问他和谁一起,他告诉我是他爷爷。在肯定他会骑电瓶车真了不起的同时,又告诫他年龄太小,电瓶车速度又快,在路上骑车很不安全,以后不能骑车上路了。自那以后,没有再在街上遇到他骑车了。
为了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教学中会想方设法。在进行原地投篮练习时,改变练习形式,对得分要求做了变动,只要碰到篮板就得1分,击中篮圈得2分,投进圈中的3分。在教一年级时这一方法就用过,高年级学生同样适用,学生在练习中不亦乐乎。学生也有投篮时什么都不沾的情况,自然不得分,这样的概率毕竟很小,练习中基本上都有成功体验。如果一味要求投进才得分,学生可能一个球都投不进的,他们会对练习失去兴趣,不愿意参加,还会挫伤自尊心,自以为笨。根据学生身高不同,大个学生在高篮练习,小个就在低篮练习,有针对性安排场地,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公平。篮球活动原来都是男生喜欢的,改进练习方法后,更多女生也乐于参加了。
每项活动都能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兴趣,改变以往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却不喜欢上有教师组织的体育课的现象。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活动,共同探讨练习形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做到教学相长。为了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一直坚持努力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使好的做法能够延续。反思的内容:一是自身在教学中所犯的错误。教师往往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为了维护师道尊严,都喜欢夸耀成功的事例。作为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我没有名师的睿智,对学生表现不满意时会生气、会指责。在课后,记录下处理学生违纪、动作失误等方法,思考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二是教学中的新发现。比如,一个一向沉默的学生喜欢发言了,为什么?原来他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掌握很熟练。再如,在三年级教学生蹲踞式跳远时,通过不同方式摆放垫子,解决踏跳、腾空角度,学生练习非常感兴趣,个个在练习中乐此不疲,他们对活动方式有浓厚的兴趣,让我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是我与学生的故事。怎样让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学生之间有矛盾我是怎么处理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兴奋的神情,开心的笑脸……虽然不能做到每天写教学反思,能每周写1~2篇,若干年后会积累数百篇,不是为了发表,而是教学之余翻阅,回味其乐无穷。
即便做不了名师,但我会努力做一名好老师,带着自己诚挚的爱心进课堂,让学生能每次课都能开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伙伴、朋友。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21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