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太极拳选项课的设置研究

2013-12-06 08:23苟小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太极拳选项武术

苟小平

(陇东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74500)

中华武术其内容丰富,且源远流长,华夏大地上浓厚的群众基础,是一项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目前在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丰富多彩内容中的一枝,可谓独秀一枝,响彻海内外,影响广泛,因此开展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公共体育选项课中开设太极拳选项课,其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指南、教学日历、教案、试题库、命题原则与方法、考试办法与评分标准和课程总结八部分内容组成,教学内容有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太极功夫扇和太极剑,其课程设置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具体要求,丰富并扩大了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对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

1 太极拳选项课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符合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纲要,促进教学课程发展

高等院校开展太极拳选项课是在适应学院教学现实的情况下设置的,课程标准设置完全满足《纲要》的课程设置第五条: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的(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体育课程。学院分一、二年级选项课,第一学期共十八周36学时,但是由于一年级的开学晚及军训的现实状况,总学时不足规定,但是由于每学年的选修制,完全保证教学的总学时,同时每学期安排了理论课,由于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至少安排4学时的理论联系实际课,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另外太极拳选项课程标准的设置原则符合《纲要》课程内容原则: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和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交叉考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保证教学考试合理化。太极拳选项课为了实现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坚持了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原则,安排现代推广好的大众太极拳健身项目,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因此开设太极拳选项课符合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纲要,体现了学校“健康第一”的教学课程目标,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大学体育课程发展。

1.2 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西部地区学校体育设施相整体发展,明显不足,硬件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供开展的公共体育项目仍以传统项目为主,诸多因学校硬件不足和师资方面的原因无法开展。因此开展太极拳选项课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分担了学校体育教学的课堂不足;另一方面对调节学校体育设施、活动场地等方面的不足起到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广大学生的爱好,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健身活动指导者,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当代社会电子时代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有便利,网络信息化、办公电子化、学习媒体化等,但是伴随而来的各种健康问题随之产生,亚健康现象成为大家更为关注的问题。太极拳以中国传统道家、道教之自然无为为思想基础,并集佛家之舍己宽容和儒家之中庸之道思想于一体,兼有传统经络学说、吐纳、导引、奇正、虚实、易经之阴阳变化、医学之顺应自然、现代科学之实事求是,物理之力学原理等众多学科于一体。通过演练太极拳,领悟太极拳的内涵,满足大家兴趣,达到强身健体,保健等效果。

1.3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体育精神

太极拳的教学,促使大学生对中华武术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使流传中国百年的文化瑰宝在高校中不断发展壮大,扩大了传播的文化素质层面。从而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起到有益补充,可以激发民族精神,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修身养性,调节身心,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境界,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身体感官以及各有机部分共同参与,从而满足学生创新性、自主性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 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开展太极拳选项课设置的主要问题

2.1 公体选项课之间科目设置的冲突

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经过几次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改革后,就整体而言,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与进步,高兴之余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传统体育课程的认识意识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对于传统教学中的太极拳是包括在武术之内的认识仍然根深蒂固,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以“武术”为母体,仅简化太极拳包含其中,有时由于课时的限制,太极拳并没有真正地进西部高校课堂。因此,是否将太极拳从武术之中分开,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引起了不少学者的争议,出现赞成与反对两种观点。为此我们应该科学地对待,首先,我们肯定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支,太极拳就是中华武术,就发展而言不是不可分隔的,完全可以采用邓小平理论:“鼓励一部分优先发展,即先富带动后富”,因此完全可以独立优先发展,这只是教学与发展的需要,并不与太极拳与武术关系矛盾;其次,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因其松、柔、缓的特点,演练柔和舒展,成为最受中老年人欢迎的健身项目,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推广广泛,完全可以优先发展,最终带动中国武术发展;再次,大学公共体育课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因此把太极拳作为独立课程开设,也同样是为了达到共同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与开设武术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太极拳与武术课程的同时设置,并不矛盾,相反可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促进中国武术发展,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目标。

2.2 武术教学师资配置冲突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领导与引导。开设一门课程关键在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没有相应的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就无法对相应学习者进行培养。但是就目前各个高等院校来说,由于经济、地域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具体情况不可同一而等,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各个高等院校在教师师资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师生比例不协调、教师结构不合理和师资紧张的情况,尤其是2000年高校扩招后,表现极为突出。要想把开设的太极拳选项课在高等院校很好地开展,合理、充足的师资是必须的,但是由于公共体育的特殊性,加上各个高等院校师资不足、不健全,因此在教师配备的过程中,出现了非武术专业的、课时不足的、其他教研室没课教师代武术课的情况,主要以大学普修过武术太极拳的体育教师来担任,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些专业知识不足、技术不专等教学问题,在教师教学分配时,应尽量安排武术专业教师担任教学,在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尽量安排专选武术的或者业余武术运动者,来保证教学[2]。因此,解决高等院校教学师资配置,是上好选项课的前提条件。

2.3 现代传媒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冲突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教育方面,同样受其影响,现代教育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操作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众多教师的教学工具。但是由于各个高等院校中老教师比例都较高,受时代发展影响,他们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明显薄弱。传统的体育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现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点评,学生理解;教师榜样,学生学习为主[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时间短,表象也比较模糊,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更快、更准、更长时间的记忆,而且音像资料可以长时间保存,便于学习记忆;其次,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将学生动作练习录制与教学示范内容进行比较学习,强化学习效果,形成动力定型,提高学习效率;再次,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帮助那些年龄较大,由于长时间从事剧烈体育运动造成不同程度损伤的体育教师进行直观教学,即保证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保护了教师;最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符合现代教学,满足大学生教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通过教师教学、多媒体演示比较、学生学习,再应用配乐练习,期末考评,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3 优化西部欠发达地区太极拳设置的策略

3.1 突出太极拳课程的教学特性

各个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一直是学校的重要部分,由于学校公共体育课人数众多,各项目体育课选修人数均超过了理想教学比例,各项目扎堆现象严重。各高校在教师配备方面,由于教学需要,专业设置比例不均,专业教师或优秀教师分配不合理,高校公共体育课老师主要以师范类毕业生,专项技术突出的教师人员较少,大多数教师身兼多职,从事多项内容的教学。由于太极拳动作变化多,既要求手、腿、身、步的高度配合,又要与内在精神意气的协同一致,学习者对动作的掌握上存在一定困难,对教学人员要求也较高。且目前,高校教师中,骨干教师以中老看为主,在教学教法中,多年来一直沿袭着“口授身传”的传统教学模式,现代多媒体技术(图、文、音、像等)应用不足,使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传统的教学方式缺少灵活性,简单的口令和示范难以传达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且由于动作比较舒缓,难以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组织调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别与联系进行,使得上下内容之间队形变化自然、连贯,多运用“C”型、“L”型、“V”型等组织队形,注意整体队形调动的简捷,有整体造型的美感,让学生体验成为整体造型中的一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5]。

3.2 丰富太极拳的教学手段

丰富内容,结合时代,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这些项目既适合个人演练,又适合集体演练,既娱乐又健身,终身受益。而在基本功的练习方面,我们将武术套路中的基本功练习汇编成一套武术健身操,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练习,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快乐学习的目的。使简化太极拳教学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习方式上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对群众性健身运动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应符合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

大量调查发现,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中,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与迅速增长的学生形成一定矛盾,大学生科技信息的渴望与传统教学形成一定矛盾,学生兴趣的广泛性与课程内容的单一性的矛盾等等,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学体育课程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利用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与深入,武术边疆行等大型活动,结合学校特色与民族结构,充分发挥武术传统项目的独特优势,在西部高校中形成太极拳传播的坚实阵地,将使学校与学生共赢。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2]13号)[A].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编.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文件汇编(1991-2005)[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友军.大学武术教学改革探索[J].焦作大学学报,2006,7(3):99-100.

[3]杜春斌.大学武术课现状及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2(6):112-114.

[4]胡凯,杨汉,蔡楚元,童德卿.应对域外搏击项目对中国武术的冲击——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0):1399-1401.

[5]王建华,高嵘.学校武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6.

猜你喜欢
太极拳选项武术
中华武术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