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克强 胡素梅
(1.泰山学院 体育学院;2.泰山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27102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精神状况,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在高校进行武术文化传承,旨在为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武术,也被人们称为“国术”。自发源之始就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融入了中国文化内涵、精神和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反映。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汇了中国传统医学、审美学、军事学、哲学、伦理学、养生学等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内涵中优秀的成分。它既有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道德要求和评价体系,也有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更有受墨家思想影响形成的恪守信义、重义轻生、维护正义的“武侠”思想。此外,武术与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受兵家思想影响形成的技击距略战术思想等。习练武术要求“重如铁、轻如叶、转如轮、静如岳、动如涛、快如风、缓如鹰、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折如弓”,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学在武术中的具体体现。武术很多拳术名称都起源于中国历史事件,如“岳家枪”“杨家枪”等等,一是为了假借历史名人宣传枪术,另外也是纪念这些民族英雄,传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和升华,由于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它所涵盖的文化特征,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与信仰、性格与心理的总和,是该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和文明的内在核心部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价值和伦理的总倾向,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由于武术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两者有着密切联系。
邱丕相在《弘扬民族精神的武术教育中》说“中华民族精神在武术中具体体现为‘止戈和平、整体为上、崇德重义、自强不息’精神”。林桂生在《论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中说“传统文化能体现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推崇仁爱、强调宽容、重视人格、强调崇德’等民族精神”。郭志禹在《武术民族精神内涵研究》中认为“武术中有‘忠诚报国、团结宽容、自强不息、礼敬守法、尚武崇文、重诺诚信、孝亲为民’等民族精神”。由此看来虽然他们关于武术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说法不一,但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爱国主义,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爱好和平”等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武术承载了众多传统文化的有机内容,武术文化传承就是一种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武术文化实际上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如果武术文化能在高校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自然能够对大学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翻开历史书页,有多少武林前辈们为了国家命运抛头颅洒热血辈,他们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畏强暴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尊严。如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武艺高超,奋勇反抗金人入侵;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少林寺僧人刻苦练习武艺,抗击侵略者,大大振奋了民族精神。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争相侵略并瓜分我国,许多武林豪杰挺身而出,抗击列强入侵。民族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把武术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的尚武精神。因此武术文化培养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在校园中通过各个武术英雄故事的传播,以及歌颂他们的民族精神,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兼容并包是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化特征。众所周知,就武术套路而言,自成体系的拳种就多达129个,拳械套路尽5000多种。尽管这些拳种和器械套路在运动形式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传统武术能历久弥新、派别林立、多种技法流派并存,其奥秘就在于武术文化所孕育的'兼容并包'的的文化发展环境。[2]受中国哲学整体思维影响而形成的武术整体思维即:天人合一的自然强身观、物我合一的仿生健体观和内外合一的修炼康寿观。武术文化的这种整体思维是其一大特色,它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由于注重人与人的和谐,所以习武者尚武而不随意用武,遵循《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3]尽管从古至今武术的发展史上,门派之见、派别相争从未消除过,但是从未阻挡住武术的辉煌发展历程,就在于主流武术文化中,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求同存异”、“和谐”思想。
《易经》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品质生动形象概括。练武正是培养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好手段。习武之人无论是外在的技术还是内在的心境,都具有一种刚健有为的精神力。习武者尚武崇德,自强不息,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坚忍不拔,永不言败地驻立于世。[4]“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偷拳”的杨露禅的故事都是武术史上自强不息的典范。武谚:“拳不离手,诀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小成三年,大成九年,抑至九年后,欲罢不能”,由于习武者在长年坚持不懈的练功实践中,不畏困难,不惧强恶,体魄不断强健,攻防技能不断提高,与严酷生存环境斗争经验的积累,构筑了自强不息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
武术在长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突出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作用,并以传统的崇德扬善道德观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传统武德的核心思想是“仁”,它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它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5]武术界历来讲求“武以观德”、“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在习武的同时追求武德的同步修炼。而现代武德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国争光、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见义勇为、尊师爱生、修身养性。通过对武德文化的弘扬,可以使习武者了解现代武德的真正含义及其具体内容,培养习武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其宽容、宽厚的修养品质。
目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仍然沿用上世纪50年代编写的初级拳、初级剑、太极拳等老三套,根本激发不起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且传统的以技能传习为中心的武术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在武术教学中应提倡“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并重的教学指导思想,摒弃单一的追求“高、难、美、新”竞技武术的教学观念。无论是武术课程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应该以武术文化传承为核心,[6]以武德、武技的培养对为内容,以达到武术育人、树人的功能。
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校园院武术文化的建设,加强校园武术文化书籍、报刊、影像资料的建设,强化武术社团武术活动中民族精神内容的植入,提供大学生更多和校内外武术文化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武术文化,也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参与武术学习中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练武是一种修行,只有真正去练,才能真实的去感受武术文化的博大精神,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武术文化里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练武是个过程,不是个结果。我们需要从这个过程中去感受,去理解,去思考,去顿悟,这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终点过程。只有不管雨打风吹持之以恒演练、研究学习交流,才能真正谈到有所收获,才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去追求内心的稳健,在不变的人性完美追求中去汲取新的知识和能量。[7]才能更好理解“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媒介具有文化传承“社会化”功能,武术文化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媒介技术的特点将自己塑造为新时期大众“娱乐文化偶像”,培育一个消费传统武术文化的受众市场,从而达到传承武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显著,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对武术的传承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另外,现在网络媒体更具时效性、便捷性、快捷性、交互性,拓展性。所以合理充分的利用各种媒体,它能使武术文化得以更快更好的传播,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
“传统武术文化”具有时代性、历史性、继承性等主要特点,因此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以当今社会环境的需要去研究它,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其精华、弃及糟粕,例如“刀枪不入”、“飞檐走壁”、“隔山打牛”等伪科学的思想必须摈弃。才更有利于武术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弘扬武术文化,也有助于吸引大众去学习、了解武术文化,从而在高校内形成一个传承武术文化的氛围,也有助于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任。我们现在谈武术教育时应把握好武术的文化内涵,不能只是局限于武术技术表面的传授,武术文化的传播也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武术发展的危机,我们应增加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把武术文化传承和培育民族精神贯彻到教学和学生生活的每个细节,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进行长期的教化和熏陶,是我们武术工作者一项重大责任。
[1]华中科技大学“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研究”课题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思与建构——“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研究构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5.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7.
[3]蔡仲林,施鲜丽,葛耀.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6):107-109.
[4]陈炜.浅议武术文化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影响[J].体育世界,2007(1):76-78.
[5]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24.
[6]苏克强,胡素梅.传统文化视阈下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创新[J].搏击·武术科学,2012,9(7):26-27.
[7]吴宝忠.武术文化与高校武术教学[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