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心诚
在训练太极拳中,以意念支配,让意气整合,天人合一,通达,圆转,以促进和催动身形与手势的练法,称为意气流通。
意气流通是太极训练的高级层次。它对养生治病、蓄势健身、滋养灵气,乃至培养技击技能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实质上是对经典拳论所提倡的原理、原则的落实举措。
1.有较熟练的盘架或站桩基础。就套路言,无论何门何派,都要有一二个套路的熟练操作(长达一百式以上的也可只有一种)。如果套路过于生疏,记忆尚且模糊,还没能形成“动力定型”,这时则暂不宜提倡进行意气流通训练。
2.拳境心态较静,全身基本放松。如能心境达净、全身松空则更好。
此意念应保持在相对“少许”的状态,有那么一点意识。初学乃至学久而不得其窍者,用意往往执着。这里说的“少许”用意的状态十分微妙,很难用语言说得透彻,只有自己感觉体悟。意与气相合乃至“内三合”,是经典拳论及历代拳家的共同主张。所谓六合,核心在于意气相合。以笔者体悟言,“合”里有“分”,此时意是意,气是气;分时有合,意气相融,各守其位,各执其事而又协调统一,相融圆通而无碍,相互滋润而彰显。此种境状谓之“合”。“合”是流通的基础,流通是“合”的趋势。
意是以“点线”状态而指引、驱使、策动“气”的,“气”是以“气面”、“气体”状态应和、呼应、照应“意”的。如果“气”只是停留在非练拳者的水平,则随时有阻滞、淤积、闭塞的状态出现,在体内停留在“点线”状态中,必定这里疼痛那里痒,积久必生病无疑。拳者通过意的引导、催发、策动,气的“点线”可转化、扩散为“面”、“体”,匀称协调,和谐便出现了,某些慢性病会随势治疗,不知不觉,也不会蓄积小病成大病。
意气流通的形式有开合、出入、升降、环流、圆转、内外旋、左右翻、前后滚、鼓荡、蓄发等相寓、相合、相转、相应、相随、相生、相反多种形式,依拳势要求而万象纷呈。
既然人体是小宇宙,则一切本来具有健康和智慧,只是因为诸因遮蔽而不能发挥。太极拳的最大特点是意气相合而达自然、自在流通之境,始终要注意解决的是意的纯净,不使污染、夹杂、障碍等丛生,即无天、无地、无我、无欲,这也正是千万训练者最难达到的境界,故“修道千人,得道一人”不断重复。在过去,资讯闭塞,若许妙窍口耳相传,有的人为了生计宁可让自己的绝技烂在肚里而至死不说,有的人以隐语透露端倪使许多探索者如堕五里雾中。笔者现在所言之“意气流通”即是其中一妙窍,而“自净其意,内求本具”则是其中一法门。
下面举武当太极中的“风摆杨柳”(其他派中有类似动作,有的则叫“风摆荷叶”)说一说。其基本招式为摆头转腰、摆臂荡身、荡身甩手等。先在意念造型上体会“风摆杨柳(荷叶)”的自在、自然、顺势、随机等。做这个动作时,可以净其意,手心内含如小气球,五指外相合,意引下巴成线转圆圈,肩带胯转,先左后右。转圈时气成面、成体,可上下翻、左右前后滚。如习拳者有颈椎病,则侧重转在“下巴”,意念下巴成圆形气圈,颈椎七节似乎一节节松开,意念量大到颈椎“上天入地”。如此单练不久,则颈椎病不药而治。如习拳者有腰椎病,则意念在肩部转圈,胯部照应,前后画圈,左右画圈,似乎有气球圈,有时大到天边,有时小到内里,意念量有多大则气体圈就有多大。在疗腰运摆过程中,以臀部尾闾为枢纽,摆中促腰松、命门松、神厥松,乃至忘却腰的存在,千万别想着“我有腰疼,我要治腰”,因为那样会适得其反。在运作意气流通时,经络自然畅通,观想自身如杨柳,如荷叶,摇曳生姿,轻松虚灵,飘逸潇洒。坚持如法练习,不到一月,常见腰椎疼痛即可消失而不觉,继而精气神充盈断其病根。君若相信,试行即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