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林禅武文化“出世与入世”的审视

2013-12-06 02:35杨耀华
山东体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少林寺少林入世

杨耀华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1 出世、入世——禅即武、武是禅、禅武合一

佛学在古印度是一种“出世之学”,修行佛学的人们要远离俗世的喧嚣,抛开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一心求佛,以得自身的解脱,修成正果。佛学的这种思想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冲突,特别是与三纲五常、以孝为先的“入世之学”儒学思想相冲突。佛学为了在中国生存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包括儒家学说的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佛学——禅宗。禅宗把佛学的因果之说,儒学的善恶学说,道家的消长之机融为一炉,特别是把佛学的“出世之学”和中国的“入世之学”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为武术在寺院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武术产生于佛门圣地——嵩山少林寺,在中国的武术史上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是禅宗祖师意想不到的事情。从天竺传入我国的佛学主导思想和土生土长的武术技击特点是格格不入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对矛盾共同体,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冰碳不同炉。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共同体中,嵩山少林武术在其建寺之初就诞生了,且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在今天中国武术界又焕发出无可伦比的生命力、向心力和号召力。

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武术名家李镜源曾记录寺僧传授学习技击的心得: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欲学技击先学调息(数息)——即不动心之道,欲学技击先学勘破生死,证悟本心。《少林绝技》中云: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观。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即“不动心”,是取胜的根本,也是一个武技高超之人所具备的首要条件[1]。六祖解释禅说:“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内心不乱我们有时也叫“不动心”,是禅宗的根本,表现在外面,就是“不著相”。内心不会纠缠于外在任何东西,而外在的任何东西也影响干扰不了内心。这内心不乱,这不动心,既是一种大的智慧,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要练就“不动心”,就必须看破生死关。即如永嘉禅师所言: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少林武学提倡通过参禅来领悟生死之机,做到心静如止水,即便是天崩地裂在眼前,依然能稳如泰山,坚若磐石,置名利、生死于度外,达到无我境界,武艺才会游刃有余。

在中华武术技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少林武术习练要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注重精、气、神、力、皮、骨同修,即内外合一。内练精、气、神,外练力、皮、骨,达到内外兼修的至高境界。少林武术的内虽然指的是“精、气、神”三者,其实质指的是禅学的“不动心和不著相”即“参禅”,是人体内部的“天人合一”;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的协调一致,是外部技术动作的“天人合一”即“武技”。“形神兼备”的技术风格既讲究手、眼、身、步形体动作规范,(武技)又注重精、气、神传意,强调习练者的意象思维主观“参禅”。

少林武术是“禅修行证”的特殊法门之一,《少林拳谱》所写:“寓于无形之中,接于有行之表,而诸法合一[2]。释永信方仗说:少林功夫的极致是炼就不动心,内心不乱,“内心不乱为定”,表现在外就是“外不著相为禅”。外不著相,才能变幻莫测,博大精深[1]。禅是静的,武是动的,少林武术把一静一动这两个极端融为一炉,做到修禅——修身养性,习武——提高技击技术、强身健体,达到禅即武、武是禅、禅武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至高境界。正是少林之武融入了禅宗博大精深要义才使得少林武学由下而乘之术转变为上而乘之道。

2 少林禅武“入世”政教相合——普渡众生、兼济天下

仁人志士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英雄有着“拯救人民于水火”舍身忘我精神,僧人有着普渡众生、兼济天下的高尚品格。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民族英雄与仁人志士。如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宋代张荣渠“为天地立创,为生民立命”、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等,这些仁人志士与民族英雄都表达出一个共同的精神愿望:把个人的生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天下为己任,救万民于水火。僧人也不例外,其也有着“以佛法救世救人救国救民的悲愿心”[3]。

少林僧人在历史上于“乱世”入世救万民于水火。隋末,天下纷争、烽火四起。公元619年,隋朝将军王世充在洛阳称王,其侄王仁则占据少林寺柏谷坞,建造轘州城。公元621年,唐王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一带进行决战,进行他建立伟大的唐王朝之前的统一战争。二月份的时候,王世充已经兵败如山倒,但是因为窦建德率兵十余万增援,战局暂时变得复杂起来。当时的战场主要在洛阳附近,在洛阳与少林寺之间有一个“轘州”,原称柏谷坞,是隋文帝赐给少林寺的庙产,在寺西北五十里处,因其地势险要,属兵家必争之地,王世充将之据为己有,作为军事要塞,让侄子王仁则据守,自己拥兵与之不远的洛阳,互相呼应支援,以抗拒唐军。四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少林僧人志操、昙宗等十三位僧人联合王仁则手下的轘州司马赵孝宰,里应外合,攻破轘州城,抓住了王仁则,送给了唐军。李世民登基后,少林僧人得到嘉奖,“其寺僧昙宗蒙封大将军”[4],准许少林寺大规模训练僧兵,至此少林武僧大增。据《少林寺志》记载:“少林寺即有僧众二千,其中武僧有五百余众”,少林武术得以迅速发展。少林武术的功能也由原来单纯的护法、护院、健身,进而与国家政治相联系,发展成为一支辅佐军事、保卫国家的力量。

宋末元初,蒙古铁骑肆虐天下,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蒙古攻金,在汴梁遭到金人的誓死抵抗、损失惨重,汴梁失守、蒙古铁骑准备屠城。少林寺以福裕为首的僧人四处奔走、争相呼告,避免了屠城悲剧的发生。少林僧人普渡众生、兼济天下的政治主张主要通过与福裕是同门师兄弟的耶律楚材传达给蒙古统治者,耶律楚材是禅宗的坚定信奉者。后来福裕掌管少林,受命为元代僧统,管理天下僧众和寺院,协调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对稳定当时时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福裕本人在圆寂后元世宗封“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晋国公、”,命文臣为之立碑[5]。正因为元初僧人在蒙古铁骑平天下所处的作用,以及在佛道相争中的胜出,佛教被上奉为元朝的国教,僧人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

明朝,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少林武僧先后三十多次应诏抗倭戎边,为剿灭倭寇立下汗马功劳。顾炎武的《日知录》记述::“嘉靖中,少林僧月空受表都督万表檄,御倭于松江,其徒三十余人,自为部伍,持铁棒击杀倭甚众,皆战死。嗟乎,能执干戈以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江南经略》记载:“嘉靖三十二年,少林僧天真、天池率领僧兵四十人,打破倭寇,倭寇走上海。同年六月,又有少林僧天员率诸哨骑为先锋,月空等排阵于后,与贼战于白沙滩,打败倭寇”[8]。《上海掌故丛书·吴淞甲乙倭变志》载:“月空、天池…皆称少林僧,……轮棍破敌,遇者即仆,顷刻毙数倭。”现存少林寺塔林的“三奇友公和尚塔”曰:“敕赐大少林禅寺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正德年间蒙钦取宣调镇守山陕等不政边□(境)御封都提调总兵统云南烈兵扣观赏扣友公三奇和尚之寿塔。”明代少林巨子程宗猷在其《少林棍法禅宗·纪略》中讲得非常透彻:习武是为了“壮干城,靖疆圉,俾师门之指授益籍光且大也”[7],体现了少林僧人救民于水火的救世情怀。

从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顺应历史潮流,助唐王统一全国,到“福裕雪庭救天下”避免生灵涂炭,至明朝响应朝廷号召,抵御倭寇、守卫边疆、保国卫家,以及少林禅宗中少林武术典籍戒约内容都体现了少林僧人安邦靖世,戎边卫疆、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正是由于少林僧人摆脱了佛学超然度外、隔世苦修的苦行僧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用实际行动践行禅宗“普渡众生、兼济天下”佛旨。

3 少林禅武“出世”修身养性——慈悲为怀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事件层出不穷。禅宗“出世”修身养性——慈悲为怀、善念为本的宗旨是禅宗长盛不衰的根基。禅即武、武是禅、禅武合一,是少林武学的根本特点。少林武学小可强身健体,大可修身养性,启迪人生。中华民族是一个用仁立足、以德服人的民族,更是一个以善为本、助人为乐的民族。《周易》载:“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语:“人者‘仁’也”;孟子曰:“恻忍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禅宗“断臂求法,割肉喂鹰,慈悲为怀”之德行是以“德”为根基,立足天下,是以“医”为践行手段,济世救人。

德是少林武学立足的根基。德,武之本;技,武之末。宋代著名禅师契嵩提出:“五戒,始一曰不杀,次二曰不盗,次三曰不邪淫,次四曰不妄言,次五曰不饮酒。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言,信也。[8]”十二世纪,少林觉远和尚就为训练中僧习武规定了森严的习武禁约,名为“十禁”。“十禁“为: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劫;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禁酒淫[9]。《少林七十二艺练法》妙兴大师言:“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又说:“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而分筋截脉之道出焉。圣人之用心苦也。夫所谓截脉者,不过截其血脉,壅其气息,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少林武术又有“八打八不打”。《少林戒约》云:“对待齐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觉远禅师所定的十条少林戒约中的第二条规定:“以深体佛门悲悯之怀、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以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犯者与违反清规问罪。”《少林功夫文集》云: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10]。德,少林武学形成了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习礼、习武先挨打,笑脸迎人欺,良师倡高德,苦恒出高手,德为艺先,贵仁、尚义轻利、忠国爱国、尚勇治气、贵教重养、诚实守信等少林武德伦理道德思想。

医是少林禅武践行慈悲为怀的手段,也是其根本。中华武术从远古走来,在人类为了生存的远古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在战乱纷飞的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技击是武术文化体系中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武术的灵魂。技击作为武术的主要特点,自然而然地就少不了血肉淋漓的悲烈场面,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中华文化的另一文化奇葩——中医学理所当然地和武术走到了一起,形成了有武必有医、以医促武、武医结合的中华武学特点。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在中华武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少林武术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其他武学的不同,以及它所处的独特环境,中医学和少林武术的结合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少林寺独处深山老林、人烟稀少,在古代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基本上形成了与世隔绝的局面;中国化佛学——禅宗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坐禅修佛”,长时间的‘坐禅修佛“导致血液不通,肢体僵硬而导致的致病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在外界医学圣手鞭长莫及、内部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中国化佛学——禅宗“坐禅修佛”导致的疾病、特别是在少林武僧保卫寺院、征战沙场的搏斗中受伤,以及为了提高自身的技艺而催促了少林医学的诞生。

金元时代著名历史学家元好问《少林药局记》记载:少林有药局,自东林隆始[11]。东林隆就是当时的少林主持志隆禅师。志隆禅师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开设药局,“取世所必用疗疾之功博者百余方以为药,使病者自择焉。”可见一开始,少林并不以医病见长,而是置备了平时常用的药材,供民众无偿使用。后来,由于少林僧人习武,因而在治疗跌打损伤等方面有独特的心得,并以此帮扶普通民众。这种做法,正是“得之于民而用之于民”,表现出少林禅宗慈悲为怀的宗旨和济人救世的情怀,同时也用实际行动把少林禅宗倡导的佛法宗旨与社会底层的大众生活联系了起来。

少林禅医主要以骨伤科为主,这也是和少林武术的技击特点紧密联系的。少林武技的主要特点是技击,少林僧人在保护寺院的卫寺斗争、行侠仗义、戎边卫国、抵御倭寇的战场上避免不了受伤、流血,这就要求少林武僧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以便在危急关头自救和救他。少林骨伤科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骨伤科救治药方,例如:少林活血丹、少林止血散、少林展筋丹、少林金伤散、少林保将酒、少林解毒汤、少林珍玉散等等,而少林传统的达摩易筋洗髓内功心法,动静结合,可以强身健体,疏通血脉、激活骨髓,改变微循环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禅心体验,清修净心,排除无明烦恼的病因病源,明心见性,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禅医疗法的特色。

少林禅医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提高自身技艺的需要,做到以医促武、武医结合,不断吸收医学知识,从另一个侧面提高自己的技艺。如少林气功的修练者必须对人的呼吸原理、血液循环的运行路径、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有较高的认识;少林擒拿术的修练者必须对人体的骨架结构、韧带、肌肉、经络等相关的医学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把少林擒拿术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少林点穴术的修练者必须摸清各穴位的位置、起止循经路线,以及各穴位与五脏六腑、脑颅、肌肉、骨骼等的相互依存、制约关系才能学到真功夫,练成绝技。以上少林武术绝技的修练,不仅需要修练者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而且要具备人体结构和气血路径等相关的医学知识,才能练成真功夫、真本领。

经过一代又一代少林僧人的努力,不但创造了深谙救治之法和救治之方的药方,而且创造了辅助练习少林武术的药方,对少林武术的修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了少林武术的发展,更为主要的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禅宗“慈悲为怀”的宗旨,对佛法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少林禅医学是少林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东方医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是标本兼治的医学。少林医药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历史上一度被尊为少林医宗。元氏称少林药局的难能可贵之处,不止于其不传之秘方,更在于其医德传承。《少林药局记》载:“时节州土无不适其当,炮炙生熟无不极其性,德与侠固亦尽其技矣”。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使少林禅医最终赢得了世人的崇敬,成为少林寺世代相传、千年不衰的宝贵精神财富。

4 少林禅武“出世、入世”双轨并行——继承、传播禅旨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宗教能够脱离世俗而超然度外,少林禅武也不例外。一方面,它代表着佛法,另一方面,体现着世俗。近些年,少林一直成为大众、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从少林禅武的历史至当今的现状,可以清晰地发现,少林禅武是在佛法和世俗之间并行运转的,只不过在某一时期根据其在某一朝代、某一特殊政治背景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在“出世和入世”的选择上有所侧重,正可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少林禅宗一直在佛法“出世”与“入世”的双轨上并行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是包括少林禅武在内的佛法传播的关键。其根本就是回归佛法的现世关怀,在现世关怀中使劳苦大众成就慈悲和智慧。禅宗利他的前提必须是自利,如果忽视解脱根本,不修智慧,便会导致佛法的肤浅和世俗。作为一种武术禅,少林禅武传播也必须最终落实到帮助众生解脱之本上来。倘若传武不传禅,便会沦落世间;假使禅武二分,少林武术禅的特色便会丧失,成为下而乘之术;如果在世间行走缺乏出离心,更会使少林禅武精神异化,令受众只见事功不闻禅理。所以在世间是出离,是解脱还是沦落成为少林禅武出世、入世面临的主要问题。当今社会发展证明,越是专注,越能受到人们的喜爱;越是回归自然,越能受到人们的追捧;越是回归人文,越是让人找到心的归属。本来信徒们处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和物质合围中,宗教带给他们是精神和灵魂的皈依,一旦精神和灵魂的归属无所适从,宗教组织存在的价值就会受到质疑。

少林禅武“出世”举办论坛、文化盛会,宣扬禅旨。2006年9月3日《少林问禅》在中岳嵩山开坛。《少林问禅》包括问谁、谁问、为何问、问什么四大部分。问谁:问佛祖,问达摩,问自心。达摩禅法,祖师宗门,何以西来少林?何以一花五叶?何以香飘四海?问到底,问的是自己。谁问:觉者问,迷者问,不觉不迷者问。觉者问,是共享,也是乐施。迷者问,是体验,也是行证。为何问:为觉悟,为解脱。因不觉而无明,因无明而自缚。问禅求觉悟,参禅得解脱。问什么:问生死,问迷悟,问圣凡。其实,生与死,迷与悟,圣与凡,乃至佛与魔,只在一念之间。禅是佛门同道德生命功课,也是俗世的智慧修行。《少林问禅》邀请有缘之士,问道少林,悟道少林[12]。《少林问禅》就是让人认识禅、了解禅、理解禅、感悟禅乃至宣扬禅。

2007年4月27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嵩山少林寺首演,自首演以来,获好评如潮,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包括《水乐、禅境》、《木乐、禅定》、《风乐、禅武》、《光乐、禅悟》、《石乐、禅颂》五个乐章组成。《水乐、禅境》溪山坐禅、踏水行歌。把雨景与溪流,月光与禅院,僧侣与农家,禅诗与野唱完美结合,构成和谐完美的人间生活图。《木乐、禅定》少林木鱼功、风幡心动。千年古刹,木鱼声声,叙说少林武僧的传闻故事,牧羊女走来了,歌声打破了木鱼的禅定,给这片佛国净土带来了人间的美丽。《风乐、禅武》寺院铃声、山岳风涛。演绎禅宗祖庭少林寺的传奇故事,在嵩山实景间以全新方式演绎少林武术,在禅与武之间行走,一动一静,亦文亦武,浑然天成,构成“万壑松风”的壮丽景象。《光乐、禅悟》塔林四季,轮回鼓声。讲述禅宗故事,引导我们参透生死,彻悟人生。《石乐、禅颂》松山石歌、圆满禅颂。用36亿年的嵩山古石制成乐器,奏出了“嵩山修禅,顽石开言”的大境界,而石乐礼佛,天花乱坠的奇异景象,使得佛光普照,天地祥和。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赞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既注意挖掘和反映优秀传统文化,又努力实现中国元素的国际创作、传统故事的现代表达,做到了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举办就是使少林寺变成禅宗圣地和心灵驿站,将禅文化变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带得走、记得住、想得起的大众文化,深入民间、植根民间,在民间发展壮大、弘扬佛法。

少林禅武“入世”进行商业化运作,扩大影响、传播禅旨。少林进行商业运作主要是成立现代公司实体,成立了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少林影视公司、少林寺文化传播公司、港中旅嵩山少林旅游有限公司和少林医药局。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与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少林素食和少林禅茶,并且注册了90多个商标。少林影视公司主要拍摄与少林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从20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问世以来,影视作品一直是少林文化宣传的主要手段,近些年,拍摄了《少林寺传奇》、《新少林寺》、《少林武僧德建》、《少林苦行僧》等一系列影响较大的作品,扩大了少林寺的知名度。

特别是1988年少林对外公开进行武术表演,组织少林武僧在国内外进行商业巡回演出。2000年,少林寺《少林——生命之轮》在英国皇家白金汉宫首演成功,随后到欧洲各国、北美、澳洲、亚洲等地连续巡回演出,在全球影响极大。该剧以少林故事为背景,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少林武僧忠君爱国,反遭奸人陷害,惨遭灭门,后由五位侥幸逃生的小沙弥光复少林的可歌可泣故事。第二部分表演闻名遐迩的少林功夫。2004年美国加州众议院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中国嵩山少林寺日”,希望借此让加州居民、尤其是年青一代更多地了解少林寺及其悠久的武术和禅文化。2009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与少林寺签署协议,策划制作了《少林寺之武僧传奇》以传播少林禅武。2010年5月3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在世博会的184天里,河南展厅《少林寺之武僧传奇》剧组演出节目近千场,场场爆满。该剧主要以原生态风格为主,描写小和尚禅武修行的成长生活,以此展示禅宗的基本世界观,展现给观众较为全面的少林功夫与基本的禅修原则。

5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林现象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出世与入世问题,而是一个湮灭与传承、停滞与发展、保守与开拓、守旧与创新的问题。宗教有着超然的追求和世俗的需要,即具有神圣性和世俗性。禅宗的超然性、神圣性,即修行是为了自己见性成佛,自己主宰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践,自渡渡人、普渡众生。禅宗的世俗性即修行过程就是生活过程,衣食住行,把握好心态,处处即修行。基于这样一种考量,出世与入世都是方便法门,它们互为手段、互为目的、互为因果,入世不是出世的手段,入世本身就是目的。因此,无论是古代少林禅武“入世”政教相合——普渡众生、兼济天下,“出世”修身养性——慈悲为怀;还是现今少林举办文化论坛宣扬佛法的“出世”之举,进行商业化运作自利利他的“入世”之作,都强调少林禅武在现实社会及人生中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倡导以其普渡众生、兼济天下的精神为世界做出贡献,促进人类的理解、沟通、团结及和平,从而使少林禅武既能达到升华和超越之境,又能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因此,少林禅武只有两手都有抓,两手都要硬,把“出世”和“入世”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2]释永信.武术禅问答[J].法音·四众论坛,29-31.

[3]太虚.太虚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403.

[4]少林寺寺存.《皇唐嵩岳少林寺碑》

[5][元]程钜夫.雪楼集:卷八[M].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北京:商务书馆,2005:58.

[6]郑若曾.江南经略·卷八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79.

[7]程宗猷.耕余剩技[M].吴兴周氏言言斋,1926年影印隆庆刊本.

[8]韩雪,郭志禹.少林武术的文化特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85-93.

[9]德虔,编著.少林武术大全[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38.

[10]蔡宝忠.少林武术戒约阶段性变迁与发展的脉络[J].少林功夫文集,2002:90.

[11][元]好问.元好问全集:卷三十五[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92.

[12]蔡志忠,谭盾.少林问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少林寺少林入世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编辑部的故事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寺2》立项拍摄
出入相宜天地宽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张少林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