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奇,陈恺林,刘功朋,刘 洋,何胜凯,董淑欢,陈德华,李晓平,周学其
(1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农技推广站,湖南益阳413043;2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长沙410125;3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湖南益阳413002)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中熟常规早籼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该品种引入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按照粮食丰产工程方案部署,连续3年在核心区成片种植161.85 hm2。示范结果表明,中早39具有耐寒、耐肥、抗倒、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抗稻瘟病强的特点,适合在湘北提引灌区作早稻高产品种种植。
经农业部整建制高产创建专家组验收,2010年在核心区笔架山乡中塘村试种的10.32 hm2中早39,平均产量达6 842 kg/hm2,比同年种植的主推品种湘早籼45号增产8.76%;2011年分别在笔架山乡中塘村、火田村及芦花村扩大种植,面积达到52.15 hm2,平均产量7 521 kg/hm2,比同年种植的湘早籼45号增产9.14%;2012年扩大到4个村,种植面积99.38 hm2,平均产量为7 764.25 kg/hm2,比同年种植的湘早籼45号增产11.38%。2012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2010年和2011年增加11.9%和3.1%(表1)。
表1 中早39与湘早籼45号产量比较
中早39在湘北提引灌区种植,株高88.5~91.2 cm,每公顷有效穗数302万~326.8万,穗长17.7 cm,每穗总粒数125.6粒,实粒数108.3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6.3 g。前期株型松紧适中,叶鞘、稃尖呈紫色,分蘖速度快,叶色深绿,生长繁茂;中期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吸肥吸水量大,叶层厚,叶色呈“绿青”;后期株型较紧凑,叶片挺,较短、直立,谷粒短圆,着粒较密,无芒,籽粒充实度好;成熟时植株黄丝亮秆,不早衰,落色好,易脱粒。
中早39在湘北提引灌区作早稻抛栽,于3月底播种,直播3月底或4月初播种,5月25日左右达分蘖高峰,5月30日左右分蘖终止,6月14日始穗,6月18日齐穗,7月12日左右成熟,抛栽全生育期110 d,直播全生育期100 d左右。
中早39作早稻栽培,秧苗期耐寒性强,抛栽后扎根早、返青快、生长稳健,中后期耐肥抗倒。经3年大面积多点调查,纹枯病发生轻,平均病蔸率5.7%,而邻近丘块种植湘早籼45号和陵两优211,纹枯病病蔸率分别为12.4%和9.6%。2012年6月29日调查,中早39高产田每公顷稻飞虱78 749~130 920只,平均104 838.5只,而湘早籼45号每公顷稻飞虱102 380~167 698只,平均135 039只。3年大面积生产结果说明,中早39田间抗性较好,耐低温能力强,耐肥抗倒,纹枯病和稻飞虱发生轻,未发现倒伏现象和稻瘟病等病害。
中早39高产示范片,对种植农户采用“七统一”集中育秧技术。①统一秧田平整,冬前进行翻耕烤坯;②统一施用基肥,每公顷秧田统一施用永丰牌复合肥(N20-P8-K12)150 kg;③统一品种布局,选用中早39和湘早籼45号作为早稻示范主推品种;④统一育秧时间,集中在3月23~24日下泥;⑤统一浸种和拌种处理。用200倍强氯精液浸种消毒,催芽后用旱育保姆拌种,按每公斤旱育保姆拌稻种3~4 kg,边包衣边拌种边播;⑥统一技术培训,于3月16~18日在基地对集中育秧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⑦统一管理措施,做到中早39和湘早籼45号厢宽度一致(1.5 m),摆盘数量一致,盘孔大小一致(363孔),每盘播种量基本一致(40 g左右),大田用种量一致(6 kg/hm2)。由于采取了“七统一”集中育秧,避免了早稻烂种、烂芽、烂秧现象,培育出的秧苗质量高,矮壮、白根多、叶色深绿、茎基部宽厚、青秀无病,秧苗干物重高,带蘖率达25.2%,明显优于其他方式育的秧苗(表2)。
表2 秧苗素质比较
中早39穗层整齐,耐寒抗倒性好,分蘖力较强,适时抛栽,施足基肥有利于建立高产群体结构。高产示范片采用足基肥、重有机肥的施肥方式。每公顷用优质鸡粪3 000 kg加金正大包膜控释肥(N21-P9-K18)450 kg作底肥。当秧龄30 d左右,叶龄3.5~4.0叶时,带肥分厢抛栽,每公顷抛足33万~37.5万蔸,保证每平方米有32~35蔸。采用分次抛秧方式,第一次先抛全田总蔸数的75% ~85%,第二次用本田剩余的秧苗补抛空缺。抛后牵绳,每隔4 m拣一条30 cm宽的人行走道,以便田间管理。实践证明,由于基肥足,基本苗多,中早39抛后18 d每公顷苗数达327万~350.5万,25 d达最高苗数457.3万~469.2万,最后有效穗302万~326.8万穗,成穗率70%左右,发挥了中早39大穗的特点,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中早39的优点是株叶型态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但不能采用一次性追肥来栽培,只能在“少吃多餐”,合理平衡追肥,防除杂草基础上获取稳产高产。大面积高产示范中,在追肥和除草上,采取大田抛后6~7 d每公顷统一用尿素60 kg,加氯化钾75 kg,加天达牌植物生长营养液375 g,拌除草剂12%抛禾好1 200 g,混合撒施作分蘖肥,并杀死田间杂草。抛后20 d(叶龄8叶),对少数没有除干净稗草和千金草的田块,用5%稻杰悬浮剂600 mL/hm2加10%千斤乳油600 mL/hm2防除一次。抛后45 d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7.5 kg/hm2,促叶壮秆,形成大穗,提高成穗率。齐穗期用喷施宝300 mL/hm2喷施,以充实籽粒,提高粒重。实践证明,由于均衡施肥,科学防除杂草,使得中早39平均每穗总粒数达到125.6粒,实粒数108.3粒,结实率86.3%,杂草防除率达98.2%,基本无草害。
中早39穗大粒多,灌浆充实期较长,前期对水分要求不敏感。高产示范片大田土壤为潮紫泥,肥力中等偏上,因此,在大田水分管理上,采取定量灌水方法。全生育期灌3次水,第一次在抛栽后每公顷灌水150 t,保持1~1.5 cm水层立苗,以增加土壤氧气,促根长蘖,高峰期苗数达到457.3万 ~469.2万/hm2时抢晴天排水露田控蘖,晒到叶色由深色转淡色,白根露泥面,田中脚踩不现印为宜,一般7~9 d;第二次在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阶段,为了促花保花,每公顷灌水350 t,保持水层5~5.5 cm;第三次在灌浆至成熟期,每公顷灌“跑马水”200 t,通气增氧,增强根系活力,延缓根系衰老,保持叶片清秀,增加粒重。
在整个生育期,除了用“蜂—蛙—灯”集中防控病虫害技术,公路沿线每隔50 m安装扇吸式诱蛾灯1盏,每公顷放养150个点的台湾赤眼蜂和本地稻螟赤眼蜂约12万只,放养青娃1 500只外,在6月8~10日选用对口高效低毒农药,如每公顷用康宽(氯虫苯甲酰胺)150 g、70%吡蚜酮120 g、井冈霉素水剂600 mL和爱苗150 mL对水450 kg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稻瘟病的发生,减轻了稻谷残毒量,稻米品质符合国家粮食安全标准,确保高产示范片丰收。
[1]陈恺林,夏胜平,张玉烛,等.星优1号在湘北平湖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0,(3):46-48.
[2]周学期,陈恺林,张玉烛,等.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在湘北平湖区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08,22(3):195 -196.
[3]陈丽妮,陈恺林,张玉烛,等.湘晚籼17号在湘北环湖区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2,26(4):39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