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并不是擅长做生意的人,多年来,厂里业务始终没有太大起色,于是病急乱投医,在深圳本地的几份报纸上打起了小广告。
一日吃完午饭,老刘斜着身子半躺在沙发上,迷迷糊糊中电话响了。这些年来,老刘为了躲避供货商的催款,通常电话都是由秘书接听的。但是那日,秘书恰好有事外出,老刘硬着头皮接起了电话。
对方是位女士,在电话里说:“麻烦您给个传真信号,谢谢。”一听不是催款,老刘我爽快地按下传真键。不一会儿,老刘收到几张传真,上面歪歪扭扭画了几个图形,图纸模糊不堪,老刘走出办公室,找了个光线更好的地方才看清楚了图纸上所画何物。原来图纸上是联接上下水管道的三通、四通弯头,旁边标有几行字:共需九万套,需六十天供货,A三万,B三万,C三万。ABC分别指向那几个画的歪歪扭扭的接头。老刘注意到传真的抬头:XX县XXX贸易公司,并盖有公章。
那段时日,全国各地各地大搞城市建设,房地产也开始蠢蠢欲动,上下水管道淘汰了金属质地,改用PP管。PP管有很多生产厂家,但是生产配套接头的企业却并不多。因为二者工艺不同,塑管是挤塑产品,简单;而接头是注塑产品,较为复杂,有些结构、形状不规则的三通四通模具工艺相当复杂,不少厂家生产不了。
老刘在心里大概盘算了一下就知道,这是笔大生意,于是按照传真机上的号码拨过去。电话通了,老刘干咳两声,说:“您好,我找王经理。”
接电话者正是王经理,她说:“是刘总吗?”
这一问把老刘问傻了,这顶多算两人第二次通电话,说话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三十秒,相隔千里,她怎么会知道我是谁。老刘翻出刚刚收到的传真,没错,对方是××省××市的。老刘愣了一下接着问:“王经理通过什么渠道联系上我们的?”
“你们广告都打到报纸上了,我们一看就知道了啊。”王经理的声音豪爽中带着一丝妩媚,“喂,刘先生,您在听电话吗?”
“我的广告是在深圳本地的报纸上做的,你们那边的报纸没做广告啊。”老刘说。
“我们看的就是深圳特区报。”王经理在电话那头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所以我们专门定了深圳的报纸。”
几顶大帽子虽然是给深圳戴的,但那一刻却把老刘的脑袋砸晕了。王经理趁胜追击:“刘总,您看过之后,给我们传一个报价好吗?”
老刘一边像小鸡啄米一样地点头,一边说:“好好好。”
“还有”王经理接着说,“日期从今天算起,您看能不能完成?”
老刘在心里火速盘算了一下,抓紧时间应该能如期完成,于是赶紧答应:“工期没问题,待会儿核定一下报价后马上给您传过去。大概一个钟头后,您看可以吗?”
“那好吧,刘总,您把价格弄准点,我等着您。拜拜。”王经理说完就挂了电话。
老刘有一嗜好,听到好听的女声有些留恋,显然,王经理这口纯真的北方普通话正中老刘下怀。挂断电话,老刘的心都要醉了,一半是因为上门的生意,一半是因为王经理的这声“拜拜”。老刘一边在电脑前整理报价,一边琢磨,声音这么好听,不知道王经理是个什么样的人。
花了十几分钟,老刘就做好了报价单,打印出来后就坐在那发呆。为什么说胡乱弄个报价呢?因为第一次报价往往不算数,作为乙方,会考虑甲方的实力,俗话叫“看碟下菜”。同时还要考虑对方的回扣问题,有的要求不高,有的胃口就很大;此外还要看对方公司和你联系洽谈的人是谁,拍板敲定的人是谁,谁在中间能起到关键作用,中间的利益怎样平衡。
明明十几分钟就做好的报价单,老刘为何要告诉对方一个小时,为何做好了不马上传过去,这样不显示自己手脚麻利,办事利落吗?
这其中有一些门道。有句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十几分钟就赶制出一个报价单,会给对方感觉不重视订单,同时也说明对方的东西简单,会制约以后的讨价还价。总之,你一定要熬到约定时间的最后一分钟再传过去,最好还要如释重负地舒一口气。
老刘就这样呆坐着,时不时地看看表,等着吉时的到来。最后一分钟时,老刘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还是王经理接的:“刘总,您可真守时。”
老刘言不由衷地说:“哪里哪里,匆忙搞出来的,还急得满头汗。接到你们的传真后,公司相当重视,工程部和经营部的全部人马都停下手里的事情,紧急会商此事,现在把报价给您传过去,您有什么意见和看法,请随时联系我。”
“好的。”王经理说:“刘总您真是个办事认真的人。”
老刘和王经理闲聊了一会儿才把传真发过去。快下班的时候,老刘还依然沉浸在快乐之中,对方又来电话了:“刘总,您的报价我们老板看过了,感觉您是个实在人,和其他几家比起来,您公司的价格还不是太离谱……”
虽然对方肯定了老刘是个实在人,但听到“和其他几家比起来”老刘还是一阵紧张,不知道对方找了几家公司报价,自己又有几成胜算。管不了那么多了,老刘只有先抓住这王经理,其他的以后再说。
当然,当下紧紧抓住王经理也是个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除了王经理,老刘并没有和对方公司的其他人有过联系。老刘说:“王经理,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我说了算,有些事情运作起来比较方便,有些开销不需要发票……”
老刘是暗示对方回扣的事,但话还没说完,王经理就岔开了话题:“电话里先不谈此事,我们老板让我约三家厂商过来谈,谁先到就先和谁谈,前面的谈好了,后面的就不用过来了。要想做成生意,就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过来。刘总,您有没有时间呢?”
“当然,肯定有时间。”老刘想都没想,使劲点头。
王经理追问:“您什么时候能到?”
“明天就动身。”老刘脑袋一热,打下包票。
放下电话,老刘在心里盘算,明天一大早从深圳坐飞机到××省的省会,然后打车去××县,这样基本上当天就能到他们×××贸易公司了。
这样盘算完,老刘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老刘一大早就起来赶去机场。坐上飞机,心里想着这笔生意,真有腾云驾雾的感觉。
飞机到了××省的省会,再打车去××县,路上还算顺利,但是见到王经理的那一幕,给老刘留下了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印象。
老刘在前面强调过,自己是一个对美妙声音容易动容的人,而王经理显然属于音色优美,让人陶醉的那一类。老刘这次二话没说就动身过来,一是为了生意,其次就是想见见王经理的真容。可是,见到王经理那一刻,老刘三观粉碎,才真正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竟然可以如此遥远,女人的声音和她的长相竟然可以如此不靠谱。那一刻,老刘被深深地雷到了,无助感油然而生。
时值夏日傍晚,漫天晚霞映红了半边天,在美景的映衬之下,王经理闪亮登场。只见她一路向着老刘走来,握手,又摇了摇,随后二人坐上了出租车,前往×××贸易公司。一路上,王经理热情似火,声音不改其甜美,老刘则似入定老僧,闭目养神,心湖不起半天涟漪。
×××贸易公司坐落在一条僻静大街的门面房里,古色古香,极富特色,王经理引老刘进去。老刘进到屋里,四下打量了一番,这一番打量,老刘感觉不好。偌大的屋子,两桌、五椅、一沙发、一电视、一电话,别无他物。
王经理指着坐在桌前的中年男子说:“这是我们王总。”又对着王总说:“这是深圳来的刘总。”
王总高大魁梧,眼神阴沉,和老刘握手之后,示意老刘坐下,从桌上拿起几个接头问老刘:“这些你能做吗?”
老刘接过来看了看,答:“没问题”。
“工期能保证吗?”王总接着问。
“没问题”老刘回答。
“那就好”王总说完,回头对王经理说:“你先把刘先生带去安排一下住宿。”
安排好住宿,天色渐黑,老刘跟着王经理又回到了公司。王总拿出一张打印好的空白合同给老刘:“刘总,这是本公司现成格式的合同,您看看上面的条款有没有什么问题?”
老刘接过来细看,小心地说:“王总,我们行业的规矩,付款方式一般是4:3:3,您这2:3:5不太合适吧。说实话,我可没这么多钱往里垫啊。”
王总倒是豪爽:“好说,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老刘又把合同上没注明的交货地点和验货标准提出来,希望能写进合同里,王总也都爽快答应。整个过程都是老刘一人提问,王总并无主动发言。
过了一会儿,王总问了一个在老刘看来很奇怪的问题:“刘总准备什么时候回深圳?”
老刘看了一眼王总,说:“那得看咱们整个事情谈得怎么样了。”
“嗯,我看没什么问题。”王总喝了口水接着说:“我们公司准备交给你做,这样吧,你可以后天回去。”
老刘随口答好。
王总又说:“这样吧,刘总,您把身份证拿来,我让人去给您订机票。”
“我自己订吧。”老刘说,“哪好意思麻烦你们。”
“小县城办什么事都不方便,还是我找人帮你订吧。”
老刘不再坚持,把身份证拿出来,又拿出一叠钱一并递给王总,“那就麻烦你们了。”
王总笑着接过钱说:“多退少补。”印象中,这是王总第一次笑。
说话间已到晚饭时间,老刘主动相邀:“王总,王经理,咱们一起吃个饭吧,叫上这几个同事一起。”
王总没有推辞。走在路上,王总说:“这生意谈得就算差不多了,明天董事长过来确认一下就可以了,今晚我们好好喝几杯。”
老刘一边附和着不醉不归,一边还关心着货款的事,问王总:“首笔货款什么时候打啊?”
“签完合同就给你打过去。”王总依然很豪爽,“你人在飞机上,钱说不定就能到你公司账户上了。”
老刘很开心,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没想到事情办得这么顺利。
吃饭的地方跟公司在一条街上,外表普通,虽然已到饭点,里面也只是稀稀拉拉坐了几个人。老刘有点过意不去,说:“王总,咱们找个好一点的地方吧。”
王经理在旁边说话了:“哎呀,刘总,您有所不知,来我们这里就是吃个特色。别看外表不起眼,包您吃了还想来。”
老刘不好再说什么,跟着一群人走了进去。
当地人喜食驴肉,都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老刘这次亲自领教了驴肉的魅力,并从此爱上了驴肉。那天的菜品老刘没有印象,喝的是北京二锅头。吃完买单,近千元,老刘有点惊讶,没想到当地消费水平这么高,没吃多少就近千元。但看在生意和驴肉的份上,老刘也就没再计较。
第二天睁眼已是八点多,老刘火速洗脸刷牙,走出屋外,贸易公司的人早已等候在外:“刘总,我们老板请您过去。”老刘感觉不妙,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
来到公司,见到所谓的董事长,一个秃顶圆肚年过半百的男人。董事长貌似慈祥,又把前一天王总问过的两句话搬出来:“这些你能做吗?工期能保证吗?”除此之外再也提不出任何问题。
见到董事长,老刘心中不妙的感觉再次出现,并在心里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么大一单生意,牵扯资金几十万,仅凭老刘回答了两次“没问题”就能定下来吗?怎么越看越不对劲呢?
即便有所怀疑,老刘并没有表现出来,并安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期间又和办公室其他几人轮番聊了几句,老刘一一对答,一个回合下来把老刘忙个不亦乐乎,却都没有提出实质性问题。
又到了饭点,还是七八个人一起吃饭,去了同一家饭店,又点了驴肉,依然花了近千元。席间,老刘再也吃不出驴肉的美味,一直在想,这伙人到底要干什么?
吃过午饭回到公司,董事长已经消失不见,此时的带头大哥还是王总。办公室里没人说话,老刘原本想问问接下来的事怎么办,看看每个人一副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样子,欲言又止。“哎呦,喝酒都喝糊涂了,正事差点都忘了。”王总一句话打破了办公室的沉静,“下午还要去河东工地见赵总。”
加老刘在内,一伙人浩浩荡荡叫了三辆出租车来到一工地,与疑似包工头身份的赵老汇合。老赵东拉西扯和老刘一顿闲聊,终于又到了饭点。一行人还是去了之前的那家饭点,还是点的驴肉,算下来,老刘又掏了近千元。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老刘已经知道,生意肯定是做不成了,只是这帮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即使已经产生了怀疑,老刘也清晰地知道,不能随便撤离,当务之急是拿回身份证。
酒桌上的老刘一边应付一帮人的纠缠,一边想办法。思考了七八分钟,老刘有了主意,但此时需要有电话来配合。“心灵感应”这词还真不是随便说的,就在老刘不知所措时,女友的电话打来了。
老刘拿起电话,也不管女友在电话里说什么,自己开始说话了:“好了好了,小杨,我这边生意算是谈完了,今晚就去见他。什么?你表姐夫在哪个单位?大声点,我听不清。”老刘装模作样地对王总他们示意,小声点,听不太清楚,酒桌上顿时安静下来,老刘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也不管女友在电话里怎么咆哮,老刘只管自说自话:“哦,是公安局啊,啊,刑警大队的,他姓什么?姓李,哦,还是个副队长。好,知道了,我吃晚饭马上过去。放心吧,保证帮你把东西带回去。好了好了,不说了,我挂了啊,陪客户吃饭呢。”
老刘放下电话对王经理说:“王经理,等会儿你陪我去趟县公安局吧,我找一个姓李的副队长,他是我深圳一个朋友的亲戚,朋友托我从他那带点东西回去。”
几个人听老刘电话时已经有点目瞪口呆,更没想到老刘会邀其陪同前往,王经理连连摇头:“这两天喝的有点头疼,你自己去吧。”
老刘又问王总:“王总有空吧,要不您陪我去一趟。我一个外地人,人生地不熟的。”
王总强颜欢笑:“哦,是这样,我们几个晚上还要开个会,布置一下这批产品的生产跟单情况。刘总,您自己去吧,坐个出租车就行了。”
老刘假装无奈:“好吧,我自己去了。下回你们要去深圳,我也不陪哦。”
老刘大大方方地出了门,叫了辆出租车,观察了一下王总他们并没有人跟出来,这才对司机去:“往前开,走远点,找个商场吧。”
老刘在商场里转悠了几圈,两小时后又打车回到公司,王总一伙人还在公司里呆着,没有开会,在诈金花。老刘说:“明早要去李队长家取点东西带回去,咱们今晚就把合同签了吧。”
王总嘴上说好,却面无表情。
老刘想起了什么似的,又说:“对了,飞机票你帮我买好没?”
王总尴尬地笑笑,说:“不好意思,还没买,你看这些人,什么办事速度?”
老刘笑道:“那没买正好,我不坐飞机了,直接坐火车去广州,司机去接我,也挺方便的。”
王总磨磨蹭蹭地叫人把身份证和钱拿来,还给老刘时说:“刘总,您数数,咱们生意归生意,钱归钱。”
“不用数了,你给我这么大生意做,我还信不过你吗?”老刘一边说,一边把钱揣进书包。
晚上回到宾馆,老刘把钱取出来一数,结果数目是对的,但有三张假钞,老刘只能吃哑巴亏。第二天一早,老刘退了房,离开此地。老刘经过彻夜思考,认定这伙人就是一伙骗吃骗喝的社会闲散人员。
其实,老刘错了。
在回深圳的飞机上,老刘旁边坐着一位健谈的大姐,老刘与她聊天说起这件事。大姐笑说:“我们这到处都是干这个的,专骗外地来的生意人。你们吃那一顿饭花个千八百的,他们从中的提成至少六七百。我们本地人去吃,也就百八十块钱。你住的那家宾馆也要好几百吧,他们也能提个六七成,有的饭店干脆就是骗子自己家开的。这帮人每天就是翻黄页、看报纸杂志,全国各地的都有,然后就给对方打电话、发传真,把外地生意人骗过来,好好宰人家一顿。
老刘还从大姐那里得知,这种骗术在某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专业化、连锁化、集团化和家族化规模发展,供养着一大批人,他们管这叫“宰猪娃”。
在这个骗局中,老刘貌似吃亏不大,损失钱财只有几千大元,但时间和精力的损失,不是金钱能够弥补的。更重要的是,由此形成的关于“人性恶”的阴云,长久笼罩在老刘内心深处,老刘开始变得闷闷不乐,多愁善感起来。
最后,老刘自己来总结一下在这件事情中的得失成败吧:
1、确实没有听说也没有经历过类似事件,老刘与您一样,都是常人。
2、一开始,王经理的电话对老刘有一定的杀伤力。
3、老刘工厂的经营状况不乐观,导致老刘心态失衡,妄想一口吃成胖子,出现一个诱饵就不暇思索扑上去就咬住。
批评归批评,整个事件中,老刘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1、虽然醒悟较晚,但总算醒悟了,没有被人一蒙到底。
2、在要回身份证时,头脑冷静,方法得当,可谓兵不刃血。
通过这件事,老刘还是想给做生意的你一些忠告:
1、如果你经营的是一个小工厂或者小公司,当你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客户尤其是外地的客户却愿意与你做生意,要在心里打个问号,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
2、有时候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感觉不好的时候宁可放弃。
3、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不要夹杂任何涉及男女私心的杂念,半点都不要有。
老刘后来把自己的糗事讲给身边做生意的朋友听,帮了他们不少忙。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也都接过类似的电话,但有老刘的教训在先,这些朋友都没有再上当。
在前两个故事中,老刘是在别人的地盘上中招,为此,老刘提醒做生意的同行们,接到外地谈合作的电话后,不要热血上头轻易跑过去。先要自问,区区一个小工厂、小公司,何以吸引来自异地的大单生意?自问过后接着向对方提问,如果真是骗子,以专业知识和行业见解提问,骗子必定露出马脚。
不用担心认真的询问会吓跑真正想要合作的生意伙伴,对方若是正经生意人,对于你的刨根问底,不但不会反感,反而会觉得你认真负责,属于值得信赖之人。老刘是有这方面深刻体会的。
此外,老刘还要强调,与本地不相熟之人谈生意,最好不要去旅馆、酒店、咖啡厅、酒吧等场合,遇到坏人,轻则被骗吃骗喝骗钱骗手机,重则误入麻将赌局欠人巨款,更有被人撂倒遭遇抢劫的可能。
老刘绝不是耸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