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然 ,王 欣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工学院,北京100039;2.吉林大学 计算机学院,长春130012)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每年的招生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从电大系统的学生招生规模来看,自1990年的11.2 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101.44 万人,在校学生目前已经达到330万人。随着远程教育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多,远程教育师资队伍也在慢慢壮大。从电大系统的师资队伍看,专职教师已经从1990年的1.1 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5.1 万人。虽然教师人数有一定的增长,但是与远程教育招生人数相比,远程教育的教师队伍并未完全同步发展。
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教学条件保障和办学承载的压力日益突出,远程教育的师资力量如何与之配套?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整合和优化远程教育师资力量,探索远程教与学的规律和基于整体运行特色的教学机制,提高教师资源的利用率和协同教学与服务的能力,促进远程教育教师队伍与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座谈和参与式观察。
通过阅读有关著作,浏览期刊杂志、工具书和检索工具,来获取文献资料信息。
座谈是对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就某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本研究进行座谈的对象包括:电大系统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普通高校教学人员、管理人员;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座谈通过参加电大系统内中心组会议、各种培训会,参与普通高校的会议和论坛,参与行业企业的会议和论坛等形式展开。
观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参与式观察是研究者通过参加观察对象的活动而达到观察目的。
对于教学团队的研究,在日常工作中,处处都是实验室。在工作中,通过实际的教学和资源建设,与专家和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进行参与式观察,来进行教学团队的研究。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团队提出的理论基础,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杜威的实践论、颜元的“习行”教学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1)杜威的实践论。杜威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主张在学校中引进一些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获得经验来学习掌握书本知识,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由于学习者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因此有助于学习者的生长和发展。
(2)颜元的“习行”教学法。颜元是清初的实学家和教育家,他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法。所谓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通过实际活动,通过具体的事去教。“习行”就是实际去做,只有“习行”,才能取得真正的知识,也才能实际应用所教所学的知识。他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格物致知”,“格物”就是亲自去接触这个事,去做这件事。颜元的“习行”教学方法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实践中获得知识。基于以上理论,本文提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团队,充分考虑了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性。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团队,是充分利用学校、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借助其人才培养的优势,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团队。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团队的三个方面组成分别是产、学、研:
产是指来自行业、企业专门从事相关实践工作的专家。他们了解行业现状,有丰富的实践技能和经验。学是指来自电大系统和普通高校专门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教师。他们拥有远程教育教学经验,了解学生,教学意识强,组织教学和资源建设经验丰富。研是指从事远程教育、高等教育和教育技术研究的研究人员,他们具有很强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能力。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团队的建立,把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远程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和科研专家合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进入到实践和研究的状态,以研究的态度、行为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并且与实践有机结合。这种意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教师的实践教学和教学研究,有利于解决远程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的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其根本表现在学生的发展上。教育教学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远程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最了解远程教育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与行业企业专家和科研专家的共同合作,可以增进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扩展教师对新思想、新方法的运用,引发教育教学信念的追求;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和了解,更有效地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教师的实践教学和教学研究,可以使远程教育的课程、教学和岗位真正融为一体。现代课程与教学观认为,课程不是一项事先规范教师执行的规定或计划,也不是一套教材或教材包含的纲要和内容,而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学也不只是转化课程内容以达成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在教学团队中的共同合作,教师掌握了实践,才能将基于研究的远程教育教学,真正实施于课程。
(3)教师的实践教学和教学研究,可以促进远程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和教学研究,可以不断找到专业发展的新的基点。教师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教师通过团队学习,广泛吸收先进的实践知识,针对课程进行创新和研究,不断追求新的教学境界,教学能力得以提升,真正成为远程教育教学专家。
本文的研究,目前更多地局限在理论上,试点规模小,没有进一步展开。对于教学团队的功能、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 许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46-47.
[2] 巴世光.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2):63-65.
[3] 霍明奎.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的信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2):72-75.
[4]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 陶水龙.工科远程教育模式构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