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保强,姜 蓉,范 良
(海口市中医院,海口570216)
脑梗死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危害大。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使局部血栓形成、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1]。笔者于2012年12月-2013年1月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男 20例,女 10例,年龄46~81岁,平均68岁;对照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43~83岁,平均72岁。2组病例均于发病后72 h内就诊并接受治疗,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既往史和伴发病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常规调整电解质平衡,适当控制血压、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加强肢体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10100)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Z20025652)5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 w。治疗过程中不用其他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长期应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者,可继续服用。
1.3 疗效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判定疗效。基本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患肢肌力5级,能独力行走,可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可扶拐杖行走,部分生活自理;有效:病情明显好转,肌力提高1级;无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死亡。
1.4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同时监测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2.2 疏血通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见表2。
表2 疏血通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x±s,n=30)
中医学认为脑梗死主要病机为气血逆乱,脑络痹阻。常规治疗主要在于最大限度地改善脑供血,恢复缺血区脑细胞功能而达到控制脑梗死的效果[4]。溶栓是较理想的治疗,但绝非对所有脑梗死患者有益,在我国符合溶栓条件者少于30%[5]。
疏血通注射液主要由水蛭、地龙经现代工艺提取而成,主要是氨基酸、小分子肽、黏多糖等[6]。水蛭为破血逐瘀之上品,地龙有钻地之能、化瘀之力,二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蛭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与其他抗凝剂如肝素、双香豆素等相比,出血不良反应最小,大大增加了抗栓治疗的安全性[7]。另外,水蛭还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集聚,改善血液的“黏”“浓”现象[8]。而地龙味咸、性寒,中医学认为其具有定惊、通络、活血化瘀作用。地龙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纤溶作用、能够促进tPA的分泌,并增强其活性,同时地龙还具有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和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溶栓作用[9]。水蛭配地龙在活血化瘀时多相使为用,不仅使抗凝溶栓作用得到加强,而且具有抗凝、抑制凝血酶活性,促纤溶,使血栓溶解,改善缺血性脑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10]。
[1]段慧,艾民.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9例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3):192.
[2]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
[3]盛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乡村医药,1995,2(1):45.
[4]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2.
[5]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5.
[6]刘为民,刘保延,谢雁鸣,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4):261-266.
[7]钱玉良,汪永胜,严冬.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10):13-14.
[8]王新志,韩群英.中华实用中风大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52-556.
[9]田桂玲,杨露春,马文良,等.蚓激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3(2):100-101.
[10]李飞,谷德祥,杨思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