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飞的海与岛

2013-11-29 01:45李梦馨
文学自由谈 2013年5期
关键词:大海叶子海洋

李梦馨

有根的人才有故乡,有故乡的人才有乡愁,才有对故乡的眷恋和吟唱。对一个眷恋故土的漂泊者来讲,家乡是记忆里温暖的世界,而乡愁则是内心深处缠绵的感伤。古人思念故乡的诗篇里,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细腻情怀,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自我宽慰,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苦涩惆怅。

赛飞有自己的根,有自己的故乡。除了外出求学,她几乎不曾离乡,所以,在她的文字里,我们读到的,就不是漂泊者的乡愁,而是一个守望者对故土深情的依恋。

赛飞在散文集《从海水打捞的文字》(宁波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中感叹道:“不敢轻易说理解从小生活的家乡和深陷其中的城市,就不好说完全理解你身边的那些人,尽管是朝夕相处。有太多不曾到过的深处,太多未经过目就发生的变化,也有太多对面不相识的现象存在。”

面对临海的故乡,赛飞是一个在场的观察者和见证者,也是一个叙述者和记录者。她充满爱意地观察,充满诚意地记录和写作,通过像水一样润泽的文字,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家乡的虾蟹、藤壶、东海黄鱼、小龙鱼、弹涂鱼、紫菜养殖,描写了码头、鱼市、海水养殖塘、海滩、轮渡、大桥等海岛标志性符号。作者也写到了岛上故乡所面临的现代性困境里,写到了手工业、大工业在海岛上的此消彼长,写到了木石年代和水泥钢筋时代的博弈。从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人类只拥有驱动器,却找不到制动器的悲哀,也看到了作者对于家乡剧变的无所适从和失落。她用极其丰富的内容,甚至准确数据,记录了海岛的成长,以及自己的成长。这本书拥有着海岛地理知识普及手册的价值,也有着人类学田野调查般的态度。作者通过水一样温柔和深情的文字,显示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赛飞与大海和岛屿朝夕相处,对它们实在是太了解、太熟悉了。在《日出日落东海》中,她这样写航船在海平面上的渐行渐远的出航和消失,写它们归航时越来越近的浮现:“归航的船是慢慢爬上来的,还是沿着水皮子,地球最光滑的表皮,没有可攀附的任何东西,却顾自爬了上来。……海太宽,缺乏参照物,船只走不出应有的速度,瞭望它是令人心焦的。”这样的文字,不曾瞭望过大海和归航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赛飞对岛民的心态,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浮生未若梦》中,她通过对照,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状态:如果说,“陆人”总是有一种从容感和主人心态,那么,“岛人”的内心总是被强烈的漂泊感困扰着,总是有一种浮生若寄的“客居”心态,总是不安地向往着远方。在险象环生的大海上谋生,需要有耐力,更需要有勇气。《解叶子》写的就是这样一群特别勇敢的人。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船的机轮一旦被水中浮游的绳索或钢缆纠缠,就会失去动力,就有可能陷入灭顶之灾。“解叶子”作为一个与潜入水下清理螺旋桨上的缠绕物有关的概念,至少有三层含义:既指这种工作,也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也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人所驾驶的船。“解叶子”(人)驾着一艘“解叶子”(小船),跟在大船的旁边,在需要的时候,便冒着危险,救助大船回复动力,摆脱危险。所以,“海风吹得到的地方,就有解叶子的出现”。在赛飞的笔下,“解叶子”不仅是一种职业和工作,也是一种精神气质与生活态度,因为,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身上都有一种勇敢的冒险精神,都有一种自由而快乐的生活态度。

大海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也是一个特别能激发人类的创造能力的世界。人类在征服大海的过程中,体验着发现和创造的喜悦,也体验着放弃的无奈和感伤。在《末代船父》里,赛飞就怀着深深的同情,叙写了铁船制造业的兴旺和木船制造业的没落。一位末代船父,十二岁开始学艺,二十一岁当上岛上惟一船业社的社长,只因为专注于自己的木船制造,完全忽视了铁船制造业的勃兴和威胁,就这样,“等他警醒,已经太老了”。

充满眷恋的爱意,是这本散文集的灵魂。赛飞深沉地爱着故乡的小岛,以及小岛上朴实的居民。在这些关于爱的叙写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流言中的无人岛》,而其中最可爱的人,则是这篇散文所写的虾米囡。从半岁大的时候开始,这个可爱的宝贝就坐在圆木桶里,自己跟自己玩,一天又一天,“凡是有人从她前面经过,她都会兴高采烈一阵子”,像是从永无乡来到人世的洁白色的精灵,挥着透明的、折射着太阳光的翅膀,“仰着脸,伸着手,小屁股一欠一欠想起来”,仿佛是张开双臂请求抱抱的精灵。但是,岛上的男人女人们忙于生计,“她的目光随着人们匆匆而过的双脚渐渐黯淡。等到下一个身影从前面走过,又手舞足蹈起来,好像从来不知道失望”。在无人岛,虾米囡的身上闪着纯洁生命的光芒,为她所生活的世界带来了快乐和希望。她时常咧开嘴巴,总是努力抬起双手,“像小蟹举起不成气候的钳子,笨拙地往虚空里捏”;捡地上东西的时候,“蹲下去很熟络,站起时,小屁股先翘起,往往一头栽下”;“踮脚疾走的过程中忽然停住,绽开灿烂的微笑,……他还没学会三心二意,所以先停住,笑了,笑好了,再走。”透过这种细腻而平淡的文字,我们仿佛看见了那个坐在不远处静静看着虾米囡的赛飞,也强烈地感受到了她那充满爱意的目光。如果不是怀着深切的爱意,作者怎么能看得到那平常而美好的瞬间呢?

赛飞曾经这样描述茶叶的杀青过程:“升腾而走的是淋漓的元气,退去生硬和青涩,变得合规、深沉、持久,朝气蓬勃不再。”在这份冷静的体察之中,多了一份岁月的醇香、冷静,爱也渐渐沉淀下来,变得更为深沉、细腻。赛飞的文字是冷静的、平静的,也是深沉、细致的,就仿佛杀青之后的茶叶。

赛飞的文字中,有着对文化和历史的思考。西方的海洋文明——希腊文明和爱琴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作为侵略性、冒险性的象征,海洋是《奥德赛》中的希望与苦难,也是《鲁滨逊漂流记》故事发展的动力源;是普希金《致大海》中自由的承载体,也是《老人与海》中“硬汉精神”的见证者。

然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带的海洋文化的精神气质,与西方的海洋文明并不相同。在赛飞笔下的南田岛或其他小岛上,中国的海洋文化体现着其特殊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反映着“岛人”的生活哲学。赛飞笔下的海洋文化,既依赖海洋,又热爱土地。中国的海岛,就是海陆交接的矛盾体,根深蒂固的中原文化,让中国人将存在感寄托在脚踏实地的耕耘,而非寄托于神秘而凶险的海洋。但是,海洋又实实在在地吸引着岛人,使他们在对“大陆”的频频回望和恋恋不舍中,扬起了风帆,开始了远航。这种矛盾,让他们“身是岛,海是心”,在海中生存,却注定要返回土地,海洋是战场,土地是家乡。

赛飞笔下的海洋文化,既热爱冒险,又向往家园感。他们有着“不羁的生活方式与神情,浪迹海港,灵活,爱大海,愿意冒险,快活”。但是,也“一定有无数次的击打、摧毁,让他们备受惊吓与绝望,形成岛上带有痛觉的历史与记忆”。他们就是这样,在漂泊感和脆弱感中,又如此地向往家园,“岛民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多少年来,在梦中一直流浪,努力寻找着回家的路”,可是“每一次望见她在依稀处,山一程,水一程,千回百转,就是无法抵达”。在《必须经过的桥》、《从海水里打捞的文字》等篇章中,作者对这种矛盾而热烈的情感有着充分的表述。

赛飞笔下的海洋文化,它既低调内敛,又雄心勃勃,就像那些出海远航的水手,就像那些敢冒险的“解叶子”。低调内敛的时候,他们好像海洋中随着波涛起伏的一叶扁舟,一切全都依赖着脾气让人摸不透的海洋,将信仰寄托在宋王庙、天后宫、江心寺等等这些神化的地方,坚持着祭祀的传统;但是,当“谁主沉浮的心态一上来,放眼四周,万水归海,脚下皆是鱼虾之辈”,他们便相机而动,叱咤风云,成了海上的弄潮儿和主宰者。

在《从海里打捞文字》一书里,赛飞融入了爱的深情,注入了对故乡生存方式的文化思考。读着这些既感性又知性的文字,仿佛在经历一次特殊的让人流连的美妙旅程。前面是大海,浩瀚无边,气象万千,而身后,则是一座座珍珠般的岛屿,更远处是魂牵梦绕的大陆,是“岛人”最后的归宿……

猜你喜欢
大海叶子海洋
大海捞金
问大海
冬日的大海
一片翻转的叶子
舞动的叶子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令人兴奋的大海
Word Fun
叶子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