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景牧
【摘 要】清末朴学大师孙诒让撰著《周礼正义》,在客观上为古文经学建构了理论支撑,为《左传》经义的阐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证实了古文经学。是故,孙诒让虽然并未直接参与晚清今古文经学之争,但其在论争中是占据一席之地的。重新审视《周礼正义》的学术思想及价值并由此窥探出孙诒让与晚清经学的关系则是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的。
【关键词】孙诒让 今古文经学之争 《周礼正义》
学界在论述晚清今古文经学之争时,于今文经学阵营多提及康有为、王闿运、廖平等经学大腕,于古文经学队伍多论及朱一新、章太炎、刘师培等学术巨擘,然而对于素有清代三百年朴学之“殿军”称誉的孙诒让却鲜有涉及,大抵以为孙氏对今古文经学之争采取消极回避之态度,主要因为:其一,孙诒让并未直接参与今古文经学之论争;其二,章太炎在《瑞安孙先生伤辞》中对孙诒让话语的记录:
会南海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诋古文为刘歆伪书。炳麟素治《左氏春秋》,闻先生治《周官》,皆刘氏学,驳《伪经考》数十事,未就,请于先生(按“先生”即孙诒让)。先生曰:“是当哗世三数年,荀卿有言:‘狂生者不胥时而落。安用辩难?其以自熏劳也。”
清末,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对古文经学做了尖锐的攻击、严厉的批驳,认为古文经皆为刘歆所伪造,而针对康有为的挑战,作为古文经学家的章太炎则研治《左氏春秋》,著《春秋左传读》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相抗衡。而当章氏就此事向孙氏问学时,孙氏却认为没有必要与今文经学家辩难,待其不攻自破。粗浅看来,似乎孙氏确实对今古文经学之争漠不关心,消极避让,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如若详细考察孙诒让的学术生涯与毕生用力之处,我们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孙诒让说不用辩难是别有隐情的。而章氏所录其之话语是亦有弦外之音的。其实孙诒让撰著《周礼正义》即是对今文经学的有力驳斥,在今古文经学之争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周礼正义》证实了古文经学
孙诒让撰著《周礼正义》是晚清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清代汉学炽盛,诸经皆有新的疏证,唯《周礼》因礼制浩繁,无人问津,专研《周礼》的学者及专著不容乐观。孙氏鉴于“诸经咸有新疏,斯经不宜独阙”,以为“典莫备于六官,故疏《周礼》” 。今文学家斥责《周礼》非周公所作,为刘歆伪造,康有为则断言其为“伪经”。而孙氏在《周礼正义》中经过训释考证,推阐义理,从学理与历史上证明了《周礼》非伪书,乃周公之作,记录了自黄帝至西周的礼制,这就有力的反驳了今文经学家怀疑《周礼》为伪书的观点。《周礼正义叙》云:
粤昔周公,纘文武之志,光辅成王,宅中作雒,爰述官政,以垂成憲,有周一代之典,炳然大备。然非徒周一代之典也,盖自黄帝、颛顼以来,纪于民事以命官,更历八代,斟汋损益,因袭积累,以集于文武,其经世大法,咸稡于是。……作者之圣,述者之明,蟠际天地,经纬万端,究其条绪,咸有原本,是岂皆周公所肊定而手创之哉。……此经在西周盛时,盖百官府咸分秉其官法,以为司存,而大宰执其总会,司会、天府、大史臧其副二。成、康既没,昭、夷失德,陵迟以极于幽、厉之乱,平之东迁,而周公之大经良法,荡灭殆尽。然其典册散在官府者,世或犹尊守勿替,虽更七雄去籍之后,而齐威王将司马穰苴,尚推明《司马法》,为兵家职志;魏文侯乐人窦公,犹袌《大司乐》一经于兵火丧乱之余。它如朝事之义,大行之赞,述于《大》、《小戴记》,《职方》之篇,列于《周书》者,咸其枝流之未尽澌灭者也。其全书经秦火而几亡,汉兴,景武之间,五篇之经复出于河间,而旋入于秘府,西京礼家大师多未之见。至刘歆、杜子春,始通其章句,著之竹帛,三郑、贾、马诸儒,赓续诠释,其学大兴。而儒者以其古文晚出,犹疑信参半。今文经师何休、临硕之伦,相与摈庰之。唐赵匡、陆淳,以逮宋元诸儒,呰议之者尤众。或谓战国渎乱不经之书,或谓莽、歆所增傅。其论大都逞肊不经,学者率知其谬,而其抵巇索痏,至今未已者,则以巧辞衺说附托者之为经累也。
《周礼正义叙》是一个总纲,在这个总纲里,孙诒让指出《周礼》确为周公所作,但绝非主观臆断之作,乃是周公对前代与西周文、武二王时期的礼法制度斟酌损益的结晶。他对《周礼》生成及流布的历史进行了简单地追溯与梳理,有力地证明了《周礼》的真实性,并指斥今文经学家对《周礼》的怀疑是荒谬不经的。所谓纲举目张,在具体疏证《周礼》时,孙诒让便顺理成章地通过对经文的疏证而阐明《周礼》的权威性及真实性。
孙诒让之所以极力证明《周礼》非伪,乃周公之述作,自然有深层意图。这主要是因为《周礼》是古文经学之核心,此亦是晚清学界达成的共识。晚清今文经学家廖平作《今古学考》,提出平分今古之论,阐明了今文经学主《王制》、孔子,古文经学主《周礼》、周公,今古文经学之差异乃是礼制之不同。此理论一出,顿时石破天惊,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无论是皮锡瑞、康有为等今文经学家,还是俞樾、章太炎、刘师培等古文经学家皆服膺其说,引资借鉴。那么,今古文经学之争归根到底乃是《王制》与《周礼》之争。既然《周礼》为古文经学的宗主核心,则证明了《周礼》的真实性及权威性即是证实了古文经,这就有力地驳斥了今文学家的责难。这亦是孙诒让撰著《周礼正义》的主要动机之一。所以《周礼正义》证实了古文经学,并为其在论争中张本。如此,孙诒让便避实击虚式地从对《周礼》的疏证入手,通过潜心的归纳演绎,努力地分析论证而令古文经学不辩自明。
二 《周礼正义》为《左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周礼正义》的撰著为《左传》的疏证提供了立论基础。因为《左传》之于《周礼》犹如鱼之于水。仪征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注例》云:
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周礼者,文王基之,武王作之,周公成之。周礼明,而后乱臣贼子乃始知惧。若不用周礼,而专用从殷(自注:公羊家言《春秋》,变周之文,从殷之质,殊误。)则乱臣贼子皆具曰“予圣”,而藉口于《春秋》之改制矣。(自注:《郑志》曰:“《春秋经》所讥所善,皆于礼难明者也。其事著明,但如事书之,当按礼以正之。”所谓礼,即指周礼)。
按仪征刘氏,自刘文淇始,刘毓崧、刘寿曾、刘师培依次继踵,一连四代共治《左传》,撰述《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因而刘氏家族之《左传》学成就极高,十分抢眼。而刘文淇提出治《左传》的根本方法即是“以周礼明之”,是可以奉为圭臬的。周礼虽与《周礼》不尽相同,非同一概念,但是《周礼》是周礼的主要文献载体,而且《周礼》属于古文经,是故刘文淇所言周礼,亦可以说是《周礼》。刘师培亦认为《左传》所述礼制与《周礼》相合。其《读左札记》云:“今观左氏一书,其待后儒之讨论者约有三端:一曰礼、二曰例、三曰事。” 将“礼”列为《左传》研究之第一端,即强调礼制在《左传》中的重要地位,其《<周官><左氏>相通考》则进一步论述了《周礼》与《左传》的密切关系:
昔周公作《周官》经以致太平,春秋之时,贤士大夫多亲见其书,故所言礼制多与《周官经》相合。又鲁秉周礼,故《周官经》一书又为鲁史所藏。丘明为《春秋》作传,亦亲见其书,故《左氏》一书多载《周官经》之说。西汉之时,周官、左氏同为古文家言。考河间献王得《周官》,又请立《左氏》。春秋博士刘歆立《周官》于学宫,复昌明左氏《春秋》之学。郑兴受左氏于刘歆,传至于众,众作《左氏条例章句》,马融、贾徽、贾逵皆为左氏学,而郑兴复受《周官》于杜子春,亦传至郑众,马融、贾徽、贾逵复并治《周官经》。是两汉巨儒治《周官》者,皆兼治《左氏》,则二书微言大义多相符合,可以即彼通此,彰彰明矣。又许氏作《五经异义》,所举古文家说,多《左氏》与《周官》并言,此尤二书相符之确证。故汇辑《左氏》之文若干条而证以《周官》之说。凡治古文家言者,或亦有取于斯欤!
刘师培幼蒙庭训,秉承家学,精研《左传》等古文经,通过精确考证,从而得出《周礼》与《左传》彼此融通,相互彰明的结论,这就更深入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亦是对其曾祖刘文淇“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之理念的推阐。
今古文经学论争的焦点即是《春秋》学,而礼制又为《春秋》学之核心,那么作为今文经学礼制核心的《王制》与作为古文经学礼制宗主的《周礼》就成为了今古文经学论争的终极焦点与隐含要素。《周礼》既为古文经学之核心,而且又是诠释《左传》的重要文献资料。那么《周礼正义》的出炉自是对《左传》学术理论的有力支撑。自汉代以降,公羊学与左氏学日趋成为《春秋》三传之学中的两大极端对立的思想体系与论争焦点。清代中期以后虽朴学璀璨炽盛,但今文经学亦开始复兴,而今文学的中心则是公羊学。乾隆年间的庄存与是清代公羊学的开山鼻祖,其后刘逢禄、凌曙、陈立等人踵武步趋,将《公羊》学之要旨推阐光大。及至晚清,今文经学家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廖平、王闿运等人高举公羊学的理论旗帜,大肆攻击排斥古文经学。而《公羊》学素以“张三世”、“存三统”、“异外内”为核心理论的“三科九旨”为理论核心,影响较大,不易击破。而以朱一新、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家则不堪其辱,遂潜心研究《左传》,通过对《左传》思维理念的阐发来批驳公羊学之“三科九旨”说,与今文经学家进行论战。是故《公羊传》与《左传》之间的义理之辩,便成为晚清今古文经学双方的争论焦点。《周礼正义》的创作即为《左传》学提供了立论支撑,打击了公羊学的嚣张气焰,使以《左传》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在论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亦是孙诒让的良苦用心。是故,孙诒让参加了今古文经学的论战,只是不漏声色,间接隐秘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孙诒让在撰著《周礼正义》的同时,还产生了一些附产品,如《周礼政要》、《尚书骈枝》、《札迻》、《古籀拾遗》、《籀庼读书辑存》等著作在论战中对古文经学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而《周礼正义》在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中,确实发挥了作用,收到了成效,使康有为这个坚决斥责《周礼》为伪书的今文经学大师亦颔首称道:“先生(孙诒让)礼学至博,独步海内,与吾虽有今古文之殊,然不能不叹服之”。 以此,《周礼正义》的效用是不可小觑的。
三 结 语
孙诒让虽未直接参与晚清今古文经学之论争,但是作为朴学大师,他对此论争并未消极回避,而是通过创作《周礼正义》来为论争中的古文经学作立论支撑。所以孙诒让间接地参与了今古文经学之论争。而学界以往对于《周礼正义》的研究探讨多局限于其书本身的思想价值体系,却未能联系到当时的今古文经学之争这个学术背景,自然对孙诒让与晚清经学的关联没有深入的认识与客观的评价。只有正确地认识《周礼》在古文经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其与《左传》的密切关系,方能更深刻地理解《周礼正义》与晚清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微妙关系。虽然晚清今古文经学之争与孙诒让撰著《周礼正义》已过去百余年,已为历史所尘封,但是我们立足当代,联系当时的学术背景,重新审视这一学术公案与经学名著,则会发掘出新的学术成果。本文的写作亦有抛砖引玉之意,希冀学界对孙诒让及《周礼正义》与今古文经学的关系有更多的研究和更深的体认。
参考文献
[1]黄开国.廖平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3
[2]俞雄.孙诒让传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