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万瑶 袁恺 方芳
(作者李万瑶、袁恺、方芳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肾上腺素(Adrenaline,英文缩写:E,Ad)是在蜂针严重过敏导致过敏性休克时时经常使用的应急药物。其别名:副肾碱、副肾素、盐酸肾上腺素。该药虽有强大的抢救休克作用,有较强的适应症,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所以使用时要谨慎小心,勿胡乱使用,避免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本文主要探讨肾上腺素抗过敏性休克的应用。
肾上腺素是体内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两种激素之一,另一种是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激素总称为儿茶酚胺,是酪氨酸的衍生物。肾上腺素作用广泛而复杂。其主要作用之一是抢救过敏性休克,该药能激动心肌,使心脏收缩力加强,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增大心室颤动波幅度,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皮肤、粘膜及内脏小血管收缩,尤其是肾动脉明显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流量,故此能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心脏骤停的抢救;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在常用剂量下,收缩压上升而舒张压并不升高。剂量增大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上升。
蜂针导致过敏性休克是因为蜂毒中作为抗原性物质进入已有蜂毒抗体而致敏的机体后,通过机体免疫功能反应,在短时间内发生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侯群,如不马上抢救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大多发生突然,来势凶猛。一般在接受蜂疗后5~30分钟内容易发生。休克时血压会急剧下降,甚至在80/50mm Hg以下,病人出现脸色苍白,唇白或紫绀,意识障碍,轻则模糊,重则昏迷。
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表现出一些过敏相关的征兆,形式多样:往往其症状有皮肤潮红、瘙痒等荨麻疹症状,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消化道等过敏现象;或出现连续喷嚏、水样鼻涕、音哑、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等呼吸道阻塞症状;或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甚至脉搏消失,测不到血压等循环衰竭表现;有的有头晕,恐惧感,烦躁不安,或有抽搐、肢体强直等症状。
开始出现的早期症状,如果能够通过静卧,喝蜜水与蜂产品,或口服抗过敏药如扑尔敏、强的松等解决就不用注射肾上腺素,但如果继续危重发展,休克持续就应该注射。此时用肾上腺素可升高血压、兴奋心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所以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一系列症状。
肾上腺素注射液为盐酸肾上腺素或酒石酸肾上腺素的无菌溶液,为注射液制剂。其规格有2种:0.50.5mg;1ml:1mg,每支1ml(1mg)、每毫升中含肾上腺素1mg。
对于过敏性休克必须立即抢救,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25~0.5ml,极量是皮下注射,1次1mg(1ml)。一般3~5分钟即见效,升压的效果迅速但不持久。仅能维持约1小时。必要时可重复注射1次,或用0.25~0.5ml剂量可每15~20分钟重复注射。抢救时也可用0.1~0.5mg缓慢静脉注射(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1)。如效果不好时,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1)。同时拔除蜂刺毒囊,并进行对症治疗及吸氧,必要时再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等。治荨麻疹、血清反应、支气管哮喘等,一次皮下注射1:1000溶液0.2~0.5ml,必要时再用此剂量注射一次。
皮下注射或肌注的注射方法要适当。皮下注射多是在上臂处,用左手食指、拇指绷紧消毒区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30~40度角,不宜超过45度角,以免刺入肌层。检查无回血后缓慢推注药液注入到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1.臀部十字法注射点: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划一水平线,再从髂嵴最高点(即两胯部高处)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边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股骨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2.臀部三角定位法(示指中指定位法):操作者将掌心放于股骨大转子(臀外侧高骨),然后将示指、中指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的下缘处,尽可能伸张中指沿髂嵴形成V 字,示指、中指和髂嵴即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按图示,从A点到B点处,即在二手指三角形的中心,或中指近侧关节处 。
上臂三角肌也可以进行注射,即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指,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此处注射方便,但肌肉分布较臀部少。
肾上腺素并不是人人注射都合适,要注意不良反应出现与禁忌症。常见一般不良反应有面色苍白、不安、心悸、头痛、震颤等。此药可具有兴奋心肌作用,如注射时误入血管后,或注射入静脉又过快或剂量过大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致死,或可引起血压剧升而导致脑溢血的危险。当然如蜂针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血压低要挽救生命时要即时使用,但须慎重,应严格控制剂量及速度,小量缓进。
禁忌症: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脏性哮喘等忌用。慎用于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服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患者。
拟肾上腺素药是指能呈现同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相似作用的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碱等。几种肾上腺素作用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
去甲肾上腺素(INN名称: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别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旧称“正肾上腺素”:是血管收缩药和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也有抗休克作用。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用于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或低血压,是作为急救时补充血溶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足血溶量治疗发挥作用。
其对心脏的兴奋性比肾上腺素弱,能使冠状动脉以外的全身小动脉收缩,故有较强的升高血压的作用。升压过高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同时外周总阻力增加,因而心排血量反可能有所下降。注意该药可以造成心肌需氧量增加,故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谨慎应用。过量或持久使用,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回心血流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排血量减少,体液外漏而致血溶量减少,后果严重。强烈的血管收缩足以使生命器官血流减少,会造成肾脏血管和肠系膜血管收缩,肾血流锐减后尿量减少导致肾脏损害,组织血供不足导致缺氧和酸中毒。
去甲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较多,皮下注射后吸收差,浓度高时,注射局部和周围发生反应性血管痉挛、局部皮肤苍白,时久可引起缺血性坏死,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如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有的注射局部皮肤脱落,紫绀,皮肤发红,严重时眩晕,虽属少见,但后果严重。
个别病人因过敏而有皮疹、面部水肿。其他也有着与肾上腺素相同的不良反应。 过量时可出现严重头痛及高血压、心率缓慢、呕吐甚至抽搐。少数病人可出现肢端缺血坏死,有的可致有胸骨后痛。有时甲状腺可一过性充血肿大。有的会持续出现:焦虑不安、眩晕、头痛、苍白、心跳重感、失眠等。在抢救时长时间持续使用本药,重要器官如心、肾等将因毛细血管灌注不良而受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不可逆性休克。也会加重血管闭塞的血管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闭塞性脉管炎等。故此禁忌症也较肾上腺素多,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等忌用。
我国特产的中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素和肾上腺素结构相似,具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理作用。麻黄素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也可通过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可舒张支气管和收缩局部血管,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使静脉回心血量充分。但麻黄素在抗休克、治重病患者及大手术中效果较差,但可用于暂时性容量不足导致的血压下降。
总之,肾上腺素是公认的促进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可缓解蜂针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