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运清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随州 441300)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由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室(模拟病房)为中心的转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1],我院从2009年开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做、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随机抽取我院2010级高职护理专业5班、6班共11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7班、8班共113名护生作为实验组。两组护生均为女性,年龄18~20岁,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由同一位教师授课,采用同一教材,安排相同的教学学时,相同的教学环境。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即讲授—示教—实训。实验组采用“教、学、做、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即在护理实训中心的模拟病房进行授课,边教,边学,边做,每学完一项操作马上进行考试,然后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目标,序化教学内容,将基础护理技术所有教学内容分为6个学习情境,包括入院护理技术、生活护理技术、用药护理技术、冷热疗技术、急救护理技术、出院护理技术。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等。现以注射给药技术为例,介绍实施案例教学的步骤:第一步:案例导入。患者张某,男,59岁,患糖尿病8年,需长期注射胰岛素,吸烟史15年,因不慎被生锈铁钉刺伤入院,今晨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餐,出现心慌、眼花、出冷汗。查体:脉搏:112次/分。第二步:小组讨论。该患者需要哪几种给药途径用药?如何对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班分4个小组进行讨论,由小组长总结发言。第三步:解决问题。该患者因被生锈铁钉刺伤需注射破伤风抗菌素(TAT),先进行皮内注射,皮试结果阴性,再进行肌内注射。出现的低血糖反应需进行静脉注射。教师从护士仪表、操作前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对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等分别进行示范,并将与患者的沟通和健康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边讲边做,学生边观看边思考。最后将4种注射法从定义、目的、常用部位、用物准备、持针姿势、进针角度、进针深度、注意事项等方面列表比较,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学生先在模拟人身上练习,然后进行角色扮演真人真做,最后进行单元考核,并对每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患者”评价、“护士”自我评价、其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得出学生该项操作成绩,该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0%。
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理论考试从题库随机抽取一套试题,两组统一考试,阅卷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按照参考答案由本教研室教师统一阅卷;操作技能考核采用随机抽签方式,监考教师严格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 1。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死记硬背、期末考试为特点,加上理论知识空洞乏味,学生常感到枯燥、难以理解、不易记住,学习兴趣不浓,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做、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形象生动、模拟仿真等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均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习积极性。
表1 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
理论考试 操作技能考核对照组(n=115)实验组(n=113)t值P值80.63±7.93 85.12±7.10-4.482 0.000 83.35±5.05 87.44±3.52-7.096 0.000
基础护理实践性很强,必须反复强化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教、学、做、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模拟仿真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克服紧张心理,熟悉操作程序,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进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临床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同时,真人真做还能培养学生的爱伤意识,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达到与护理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现象,而在“教、学、做、考、评”一体化教学中,教师确立的任务以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出发点,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布置任务。该模式有利于学生树立基本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使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整体护理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不但做到理实一体化,学做一体化,而且做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煅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重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的灌输,教师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能力不甚了解。“教、学、做、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但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各种教学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应用,还要熟练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这就需要教师每学期下临床进修学习,及时了解临床护理的最新进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2],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廖文玲.护理技巧“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67-68.
[2]王小燕.模拟情景式教学法在妇产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