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强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体工部,浙江 金华 321007)
近些年,国内很多有关大学生锻炼行为的研究[1-3]报告了大学生锻炼参与性和锻炼时间的不足,从而严重制约了锻炼的成效。此外,近些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也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没有呈上升趋势,反而有些体质健康指标呈下降态势[4-6]。究其原因,除了与健康的意识、健康的认知水平、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关,还与规律性地参与体育锻炼行为高度相关。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锻炼行为进行干预,提高其锻炼的参与性和坚持性成为热点问题。
从心理学的视角,干预一个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具有较高难度的工作。当前,较有影响的锻炼心理干预理论有自我效能/社会认知理论、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阶段变化理论(跨理论模型)、自我决定理论与健康信念模型等[7,8]。
其中,由Ajzen在1985年提出计划行为理论,是目前解释和预测锻炼行为最成功的理论之一[7]。该理论认为意向直接影响行为,而意向主要由态度、主观标准和主观行为控制感所决定[9]。Hausenblas所做的元分析表明:意向对行为有作用,态度对意向有作用,态度的作用是主观标准的两倍[10]。“行为控制感”对行为和意向有很强的作用。Wankel把计划行为理论的条目合并成一个大的调查问卷,对4000个加拿大人进行调查,在预测体育活动意向时,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由态度、主观标准和行为控制感解释的方差范围为25~35%[11]。Wankel的研究表明:跨不同年龄组,行为控制感对意向的预测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态度就相对弱了[13]。总之,国外已有大量研究结果支持了计划行为理论的假设。然而,该理论在解释锻炼行为时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它没有考虑动机、兴趣、爱好、情绪等人格因素对行为产生的潜在影响;其次,对于行为控制感的定义不够清晰明确,较难测量。
而自我决定理论对于其他锻炼行为理论而言是个新生事物,但却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7],它是行为动机理论的重要代表。自我决定理论最初是为了理解内部兴趣和外部奖励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用而提出的。该理论假设行为主要受动机驱使,而动机有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自我决定理论中,动机被认为是一个连续体,从左向右依次为无动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该理论认为:行为调节越接近内部动机,人们的锻炼意向就越高,参与锻炼的时间就越长,因为其中包含着很强的自我投入和主动参与的情感成分。目前,该理论尚缺乏在预测锻炼行为方面的有效证据[7]。
对于锻炼干预方式,2002年,Kahn等人对所有公开发表的,与锻炼行为有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将干预策略分为四类:①信息型干预方式:改变人们有关锻炼行为益处和锻炼机会的知识和态度;②行为型方式:教授人们成功参与锻炼或维持锻炼行为改变所需的行为管理技能;③社会型方式:创造激发和增加行为改变的社会环境;④环境和政策型方式:改变物理和组织环境,为个体提供更安全、可靠和有吸引力的锻炼场所[7]。
本研究正是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假设,采用信息型和行为型的干预方式,对大学生的锻炼行为进行干预实践,旨在验证综合两种理论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干预的实际效果,试图构建一种提高大学生锻炼参与性与坚持性的有效途径。
2.1 研究对象
选取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学生,具有不良锻炼行为(本研究主要参照体育人口和锻炼坚持性的标准,认为每周锻炼次数不足3次,每次锻炼时间不足30min,已经坚持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6个月,只要其中一个条件符合的,就认定为具有不良锻炼行为。)的样本共100人(平均年龄=19.63岁,SD=0.93岁)。
2.2 测量工具与信、效度检验
2.2.1 测试量表。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自我决意理论和本课题干预研究的构想,自编了《大学生锻炼行为心理影响因素测试量表》(以下简称〈量表〉)。量表由六部分组成,共32个题项。其中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题2个;第二部分,锻炼坚持行为和坚持意向的调查题项2个;第三部分,锻炼价值观测试题项3个;第四部分,锻炼态度测试题项6个;第五部分,锻炼行为控制感测试题项6个;第六部分,锻炼动机测试题项12个。其中量表的第二部分对锻炼坚持行为和坚持意向的调查,以及量表的第六部分采用自陈式的9点评分方法,1表示完全不对,9表示完全对;量表的第三、四、五部分采用自陈式5点评分方法,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量表内容的确定主要通过专家访谈,并参照Deci等人(1994年)编制的《内部动机问卷[13]》(IMI)和毛志雄(2003)年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13]》,首次编制59个测试条目。在经过小样本测试,并在访谈反馈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和删除了表述不清、难以理解和其他有疑问的条目。最后,在正式使用前,随机选取200名被度进行测试,并根据信度和效度要求对量表进行多次修正,得到正式问卷。
2.2.2 测试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其中,量表的第三、四、五部分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FA)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进行方差极大值的旋转结合陡阶检验准则提取因素,抽取了三个因素共15个题项,因素1主要涉及态度方面的指标,命名为锻炼态度;因素2主要涉及行为控制的指标,命名为锻炼行为控制感;因素3主要涉及价值判断指标,命名为锻炼价值观。三个因素累积负荷量达到71.712%,结果良好,并且与原研究设想比较一致。进一步的信度检验表明,三个因素的α值分别为0.88、0.91和0.90;重测信度分别为0.77、0.87和0.81。
另外,动机分量表的测试条目主要选取Deci的《内部动机问卷》(IMI)上的相关条目,该问卷已被研究结果证明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外在效度和信度。并且,IMI的条目经常被稍稍的修改以适应特定活动,而不会影响到它的信度和效度[16]。
2.3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2.3.1 实验设计。本研究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多因素设计,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首先选用同类两组学生,按性别比例将被试随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9周的信息型和行为型干预,对照组除每周1次的体育选项课之外,不采取任何其他形式的干预。最后,通过考查不同组别在锻炼价值观、锻炼态度、锻炼行为控制感和锻炼动机等4项心理因素得分上的变化差异情况,并对差异进行分析。
2.3.2 实验干预。
2.3.2.1 信息型干预方式。信息型干预的内容包括锻炼的健身价值、锻炼的心理效应、锻炼理论、锻炼方法、锻炼处方设计、运动伤害与防治等六种,学习采用集中讲授、讨论和观看教学录像的形式进行,时间安排在每周四的晚上六点半到八点钟。
2.3.2.2 行为型干预方式。安排实验组被试进行每周3次的锻炼实践活动,锻炼项目为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足球和篮球。由被试自由选择锻炼项目,锻炼过程中首先进行热身活动,然后学生进行自由锻炼,锻炼形式有个人练习、小集体(3至5人)练习和集中比赛。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必要的指导,指导主要包括动作技术指导、练习方法指导和战术指导。每次锻炼时间根据项目不同,控制在60~80min。锻炼时间安排在每周一、周三和周五的课外锻炼时间。
2.3.3 实验过程。本次研究从实验开始前阶段(2011年3月10日)对全体实验被试进行《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相关心理因素测试量表》(自编)的集中施测。实验从2011年3月11日开始到2011年5月13日结束,共持续63天。在64天中,实验组共进行了8次理论学习,18次课外锻炼实践活动。在5月13日,对全体被试再次进行《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相关心理因素测试量表》(自编)的集中测试。两次纸笔测试,都由组织者要求被试在规定的时间(不超过30min)内独立完成。
3.1 干预前后全体被试锻炼坚持行为与坚持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为了考察具有不良锻炼行为特征的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与坚持意向间的关系,对两者间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干预前100名被试锻炼坚持行为与坚持意向间的相关系数为0.135,两者间存在显著相关,相关水平在0.01;干预后两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580,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1)。
表1 全体被试在干预前后锻炼坚持行为与坚持意向之间的相关性
3.2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4项心理因素得分均值的比较
为了检查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被试在4项心理因素的得分上有无差异,本研究对两组被试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4项心理因素得分均值项上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表2)。
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认为来自于同一个样本,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4项心理因素得分均值、标准差和T检验结果
3.3 对照组被试干预前、后在4项心理因素得分项上的比较
参加本次研究对照组的学生有50人,对照组在约9周的时间内除了正常每周一次的体育俱乐部健身课外,不给予其他信息型和行为型方面的任何干预措施。实验前后,分别两次对对照被试进行了锻炼价值观、锻炼态度、锻炼行为控制感和锻炼动机4项心理因素的测试。对两次测试,相同被试在各分量表得分均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对照组被试在锻炼态度因素的得分均值项上,实验后比实验前有显著提高(显著水平在0.05);对照组被试在另外三个测试分量表的得分均值上,实验前后无显著变化(表3)。
表3 对照组被试干预前、后在4项心理因素得分均值、标准差和T检验结果
3.4 实验组被试干预前、后在4项心理因素得分均值项上的比较
为了验证本研究给予大学生的锻炼干预措施是否有效,对实验组被试在实验前后两次测试锻炼价值观、锻炼态度、锻炼行为控制感和锻炼动机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被试经过实验后,在锻炼价值观、锻炼态度、锻炼行为控制感和锻炼动机4项心理因素的得分均值上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并且,显著程度都在0.001水平以上,尤其以锻炼态度的提高幅度最大(表4)。
表4 实验组被试干预前、后在4项心理因素得分均值、标准差和T检验结果
3.5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在4项心理因素得分均值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给予高职学生的锻炼干预措施的效果,本研究对实验后实验组被试与对照组被试在锻炼价值观、锻炼态度、锻炼行为控制感和锻炼动机4项心理因素的得分均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被试和对照组被试在4项心理因素的得分均值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程度在0.001水平以上。即实验组被试在4项心理因素的得分上非常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尤其在锻炼价值观维度上的差距最为显著(表5)。
表5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在4项心理因素得分均值、标准差和T检验结果
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本研究设计的约9周的锻炼干预措施给实验组被试在锻炼价值观、锻炼态度、锻炼行为控制感和锻炼动机方面带来十分显著的提高。而对照组同学每周只参加1次一般的体育选项课的学习,他们除了锻炼态度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外,在锻炼价值观、锻炼行为控制感和锻炼动机3项心理因素得分未发生显著变化。这说明本次实验研究为实验组设计的干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从另一方面讲,只要对学生引导、教育得当,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学生是非常喜欢体育锻炼的,也是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在4项心理因素得分均值方面有细小的差别,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被试和对照组被试来自于同一母群体,在这种前提下进行实验干预是符合实验研究要求的。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对照组被试在4项心理因素进行了测试,除锻炼态度因素实验后比实验前显著(P<0.05)提高外,其他三个心理因素并无显著变化。实验组被试在实验前后,在4项心理因素方面都发生了非常显著的提高,显著性程度均在0.01水平以上,说明实验研究设计的信息型和行为型实践干预活动的的确确产生了作用,从而使实验组被试在4项心理因素向积极方向变化,尤其以锻炼态度的提高幅度最大。
5.1 具有不良锻炼行为特征的大学生在锻炼坚持行为意向和锻炼坚持行为之间基本一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5.2 本研究所采用的信息型和行为型干预手段有效提高了具有不良锻炼行为特征大学生的锻炼价值观水平、锻炼态度水平、锻炼行为控制感水平和锻炼动机水平;
5.3 由于被试数量较少及研究内容所限,没有对锻炼价值观、锻炼态度、锻炼行为控制感和锻炼动机等4项心理因素对锻炼坚持行为和坚持意向进行回归分析。因此,4项心理因素的提高是否会自然引起锻炼参与性和坚持性的提高是下步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1]张妙玲,吉灿忠.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820-822.
[2]董晓虹.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390-392.
[3]王华倬,刘玫瑾,等.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89-91.
[4]马金凤,谢玮.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6):69-71.
[5]刘志敏,李丽,等.1985年与2000年辽宁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357-358.
[6]王政,陶玉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跟踪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38(4):90-93.
[7]司琦.锻炼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0-35,44-49.
[8]季浏,殷恒蝉,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7-109.
[9]Ajzen I.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Kuhl J.Beckman J,(Eds.).Action control: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Heidelberg,Germany:Springer,1985:11-39.
[10]Hausenblas,H.,Carron,A.V.,&Mark,D.E.Appli-cation of the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to exercise behavior:Ameta-analysis[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7(19):36-51.
[11]Wankel,L.M.,&Mummery,K.W.Using national survey data incorporating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Implication for social marketingstrategies in physical activity[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993(5):156-177.
[12]Wankel,L.M.,&Mummery,K.W.,Stephens,T.,&Crag,C.L.Predic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 from social psychology variables:Results from the Campbell’s Survey of Well-Being [J].Journal of Sport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4(16):56-59.
[13]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