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父亲的教诲

2013-11-27 08:41李新安
黄埔 2013年1期
关键词:黄埔

■ 李新安

“香港、澳门的回归举世瞩目,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千禧年的喜庆大事,也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赞颂。港、澳顺利回归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仅适用于这两个地区,同样也适用于台湾……”这是我的父亲,一个身患晚期胃癌的黄埔老人在病危期间,躺在病榻上向前来采访的《盐阜大众报》记者吐露的心声。

父亲李树杰,又名李树人,1917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县楼王镇的一个贫苦家庭。在我祖母的教诲之下,他自小养成了正直善良的品德,并立下了发奋求学为穷人翻身和民族崛起而斗争的志向。中学毕业时,正值日寇入侵,抗战爆发,“男儿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他立志投笔从戎,不顾家人阻挠,毅然前往武汉报考了黄埔军校。父亲身为黄埔军人,他爱祖国,爱人民,以“救人民于水火,置国家于坦途”为己任。他非常同情穷苦百姓的疾苦,对向他求助的父老乡亲,哪怕冒再大的风险也在所不辞。1946年至1947年间,他虽在南京国防部工作,但待遇不高,家庭生活并不宽裕。可他仍先后长期接济了王湘泉、王学宽、王加如、王学本、季汉维等来自解放区乡亲们的生活。1946年至1947年间,他曾两度冒着风险营救来自苏北解放区的乡亲,分别于兴化和常州两地脱险出狱。

李树杰

1950年元旦成都和平解放时,父亲见解放军部队是一支纪律严明、革命士气高昂的雄师,由衷赞叹,“难怪共产党能够打胜仗,得天下!”并写下了《喜见解放军雄师和平解放成都》一诗:“雄师威武使倾心,满腹愁云化友情;一统江山从浴日,何愁瘴气不逍遁!”并立即随部队投诚起义,进了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新都川西分校学习,奔向了新生的光明大道。随着认识的提高,他恨自己与共产党相见太晚,他常说他回到人民的怀抱,就好比游子归乡一样。翻开老人五十年前写下的诗稿,发现他于1950年元月10日在《谋面》一诗中这样写道:“闻党甚闻虎,闻虎色会变;今见解放军,大悟顿恍然!决心奔灌县,去把党来见;不带什么礼,只怀心一片”。

1951年,父亲从西南军政大学毕业,被安排在成渝铁路局工作。接时任盐城地委宣传部长的老同学戴星明来信,便要求回乡,被安排在盐城中学任教,岂知回来后受不公正待遇达27年之久。在这期间,我们十口之家的生活仅靠担任小学教师的母亲每月24 元的工资维持,相当困难。父亲不为逆境屈服,不向命运低头,披星戴月到南乡开荒种地,卖蔬菜,挑货担,学鞋匠,上河工修水利。尽管经济窘困身处逆境,但他仍向往光明,始终不忘爱国和党的恩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年春节,他情不自禁地挥毫泼墨,欣然写下了“喜从京降,福自党来”的门联,并将它贴在大门上。父亲在军校曾学过军事测绘专业。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农村兴建水利工程,推行河网化、条田化,测绘人才奇缺。在环境恶劣、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连续几年冒着风雪严寒、顶着酷暑骄阳,徒步进行河道改造的测绘工作,为家乡的条田化和水利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1969年底,他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将全家带到农村,并带动农民科学种田,为改变当地农村的落后面貌发挥了作用。1979年落实政策,父亲被选为县政协委员,他开始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己是黄埔同学的优势,积极与台湾黄埔同学沟通联络。他还在有关刊物及会议上公开发表文章和讲话,以极大的政治热情,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他还在县政协委员的提案中建议党和政府应考虑发挥黄埔进步后代的积极作用,以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由于他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市、县政协的表彰奖励,并连任了五届县政协委员,直至生命结束。

爱国,是父亲一生中永不改变的主题。在我少年时期,他就经常给我讲述日军侵华的历史,从甲午海战讲到“九·一八”事变,从“九·一八”事变又讲到南京大屠杀。他说:“甲午海战,前车之鉴。历史悲剧,不能重演。凡吾子孙,切记莫忘!要卧薪尝胆,枕戈待旦!发奋图强,振兴中华,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你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

父亲的教诲, 铭刻我心。二十多年前,我弃政改行,投身金融,决心走出一条靠金融振兴家乡的道路,在只身一人、身无分文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办起了盐城建军城市信用社。在我精心打造之下,这个建军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发展成一流的地方金融机构。

2000年的元旦,正当人们满怀喜悦地即将跨入21 世纪,迎接千禧年到来的时候,父亲却躺在了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床上。病危期间,他仍念念不忘台湾回归。元旦前夕,《盐阜大众报》记者卞小燕来到市二院采访他,刚动过手术还不到一周的父亲强忍着剧痛,躺在病床上接待了记者。当谈到动情之处,老人竟硬撑着身子坐了起来,他的双眼又放出了多日不见的神采,掷地有声地说:“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使海峡两岸炎黄子孙早日团聚,这不仅是大陆人民的愿望,也是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我希望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金瓯无缺。李登辉竭力鼓吹一中一台是不得人心的。天下黄埔是一家,我们黄埔同学及其后代,定要发扬黄埔爱国精神,在新的21 世纪为祖国的完全统一作出贡献……”这是父亲在人生最后时刻表达的心声。

父亲除了关心政治军事外,在古汉语和古诗词方面也很有修养,他是江苏省古诗词协会的会员。他在书法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作品功底扎实,风格古朴,尤其在晚年时期,他的书法作品多有获奖。在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月,省黄埔同学会寄来了他订的《江苏统战》杂志,没想到封底上竟有一幅父亲的书法作品——浑厚苍劲的“统一”两个大字,使我们全家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激动。

父亲在遗嘱中要求我们后代“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做事,一定要发扬黄埔精神,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他在《嘱勉我后代》的遗嘱中这样写道:“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咱们的成长靠的是人民培养。我们与人民,是骨肉相连,地久又天长。望记取:千锤百炼须经得起柴烧火炕,鞠躬尽瘁莫计一己荣辱誉谤。要像那石灰啊,意志坚定,世界观明朗,内清外白,发热又发光!给人民使用,献出全身的力量。要牢记根本,发扬黄埔精神,继承前辈愿望,爱祖国,不负人民期望”!

2000年4月7日凌晨,我的父亲,这位跨越了两个世纪的黄埔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临终前,父亲希望我的孩子能从军习武,为国效力。父亲走后的那年7月,根据他的遗愿,我让我的孩子报考了大连海军舰艇指挥学院。孩子没有辜负他爷爷期望,经过军校的培养和部队的锻打锤炼,现已成长为海军某部舰艇的指挥员。

猜你喜欢
黄埔
勇毅前行开创未来
———记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我的黄埔前辈”主题征文启事
终生报效我的祖国 世代传承我的黄埔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我的黄埔情缘征稿启事
今年五一广州楼市表现如何? 去化率4成,南沙黄埔火爆!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何顿《黄埔四期》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