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

2013-11-26 02:19曹玉凤
学理论·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多媒体效果高校

曹玉凤

摘 要:目前各个高校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本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实际上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并不竟如人意。高校中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等方面。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82-02

一、多媒体教学概念界定

“多媒体(Multimedia)”,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媒体(Media)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1]。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效果”一词在互动百科中的解释是:“由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收到良好的效果。演出中人工设计安排的光照、声音等:模拟火车开动的音响效果很逼真。“动机与效果”(动机指人行动的主观愿望;效果指人实践的客观后果。任何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效果的行动指导,效果是动机的行动体现和检验根据。但两者的统一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有时客观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动机,好的动机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文中所指的“效果”应该适用第三种解释——判断任何事情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日常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按理说,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有很多教学上的优势,应当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就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效果来看,却并不如人意,可以说喜忧参半:有教学效果非常好的有,教学效果差的也为数不少。

二、高校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原因

高校中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等方面。

(一)学校方面:教学设备配备、管理、维护等因素的影响

一是有的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不完善,有很多多媒体教室都是100人左右的大教室,有线话筒和鼠标限制了教师讲课时的活动范围,影响师生互动。二是多媒体教室对光线要求很高,既不能太亮(学生看不清课件内容),也不能太暗(学生容易打瞌睡),特别是不能太亮。在南方有些高校教室没有安装空调,南方的夏季非常炎热,教室里的几台电扇根本降不了温,拉上窗帘上课无异于蒸桑拿。所以,在南方没有空调的教室里夏天很少拉窗帘——教室光线太亮——学生根本看不清课件内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三是有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不到位,会出现上课时电脑中毒或死机、话筒无声或声音太小或太大(因设备上锁,非管理人员无法调试),还有投影仪老化(屏幕显示模糊不清)或工作不正常等情况,这些也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教师方面: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多媒体教学能力、职业道德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自不必说。单从多媒体教学来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不同,课件内容的质量和水平高低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都很大。

我们知道,多媒体教学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通过图像、声音、图表、文字、声音、视频等直观形象,生动地作用于学生感觉器官进行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课件制作技术、课件使用技术等。那么,什么是“课件”呢?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课件(courseware)的本意是课堂教学用的物品,是教师为辅助其教学而使用的书本、图片、模型、实物等教学‘道具”[1]。它是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有效的多媒体课件应当具有: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点。教育性是指课件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科学性是指课件内容要遵循学科规律,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能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艺术性是指课件设计新颖、画面协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有些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的教师做出来的课件和课本差不多,只是把书本上的东西搬到了电脑上,教学材料无取舍或课件制作水平较低,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件中刻意添加过多的动画、图片等,有画蛇添足之感;有的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在讲授中会穿插一些视频,但若过多过长,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也会使学生反感。二是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自上课到下课,讲的内容没有离开过PPT(演示文稿),讲课就在不断的翻页中进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反应,变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和解说员。且因为PPT的展示节奏较快,每张PPT的停留时间较短,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不断变化的屏幕上,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记笔记。这样,学生不仅跟不上进度,还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三是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过大,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有时只能加快讲课速度,学生消化思考的时间则相应缩短。因为授课节奏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一旦产生问题而得不到答案,学生也可能会失去学习兴趣。四是有的教师坐着上课,整个人被电脑遮挡,学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有的教师上课不问问题,学生也不提问题,由于师生间互动太少,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就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自然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当然,教学效果不佳也会打击教师的教学热情,特别是对教学投入了很多心血的教师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找不到办法来改善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学水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三)学生方面:电脑普及、手机上网等新媒体时代的冲击

多媒体教学既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多媒体使用技术和课件制作水平,也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由于大学生中电脑比较普及,使得他们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渠道比以往广泛,这无疑会削弱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另外,学生手机上网也很普遍,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玩手机已成高校一大特色。如何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已经成为很多教师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四)社会方面:信息泛滥及社会负面新闻的影响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现实社会的‘晴雨表和公众情绪的‘放大器”[3]。目前,我国网民有五亿之多。随着媒体形态的演变,各类媒体的数量直线上升,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媒体不顾社会效益,为了寻求所谓市场买点,热衷于低俗的猎奇、炒作,有的媒体违反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大学生对社会舆论的关注度较高,但在信息泛滥、真假难辨的情况下,负面新闻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已经对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了不良影响,其直接后果就是怀疑一切,对党和国家失去信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持抵触情绪。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受到学生的欢迎,更希望通过教学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面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反思:怎样才能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呢?也就是如何做到:1、多媒体课件制作科学、内容正确且清新美观、图文并茂。2、教师的授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上课出勤率高、师生之间互动性强。3、课堂提问或作业正确率高——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在学习中有收获、有提高。

应该说,每个教师各有所长,若都能够发挥特长、用心教学,效果定有不同。当然,前提是:1、这个教师身处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精良、配备齐全,教学设备管理、维护得当;2、教师有较高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能把握好教材因材施教;3、教师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活动;4、教师有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等等。。。可以看出,做到这些不但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的配合——给教师一个应有的良好的教学环境。

我认为,教师个人的努力很重要,但学校的后勤保障和管理工作也很重要。比如:要想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中吸引过来,光靠教师的力量远远不够,学校也应当从制度管理入手,制定合理、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每所高校都应结合自身特点,树立良好的校风校貌,每个班级都应当培育优良班风学风。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安于学习、乐于学习。

另外,面对信息泛滥和社会负面新闻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必须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要充分运用电视、校园网、手机报、微博等渠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积极搭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提升运用网络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4]当然,要做好这项工作,光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它需要所有高校和整个社会的配合,更需要政府的管理。

总之,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单是教师的义务,也是整个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彬.大众传播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6):170.

[2]国陈炼,韩冰青.多媒体课件评价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3):96.

[3]唐卫彬.舆论引导: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

[4]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来源:教育部网站教党[2013]12号.

(责任编辑:宋 佳)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效果高校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灵动耳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