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本科实践教学的反思与构想

2013-11-26 02:19张瑞玲
学理论·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实训设置实验

张瑞玲

摘 要:目前的社会工作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开展形式化;实验室形同虚设,利用率不高;校外实习基地中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缺乏,学生能力得不到检验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构想: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开发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科实践教学反思与构想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68-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指出要“……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目标部分指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高等院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与社会环境发生问题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深入地掌握工作方法和技能,以此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者的重要和紧迫的任务[1]140-143。这其中,实践教学开展的实效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

一、社会工作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基本上是实验课程、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这样几个环节。从形式上看,这样的设置似乎满足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要求,但这是不是真正的实现了这些设置的初衷,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不是真的从中得到了培养。据笔者了解,这其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其一,实验课程的学时设置不合理,实验开展形式化。实验课程学时的设置往往是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随意设置几个学时,并没有认认真真地去挖掘课程本身的内容,到底该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哪些能力,多少学时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导致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课时去衡量实验的设置,而不是因课程目的而设置实验。另外,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指导老师基本由任课教师替代,理论学时侵占实验学时的现象似乎成为常规,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否似乎不是老师们关注的重点,而在于实验报告是否上交,能否应付学校的教学资料的完备要求。

其二,实验室利用不充分,形同虚设。表面上看,实验室的硬件基本上齐全,但是这些实验室是否真正的投入使用是个大大的问号。据了解,由于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师,实验课程的开展基本由任课教师替代,那么任课教师在开展实验课程的时候倾向于在教室应付了事。

其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缺乏,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检验。目前学生们实习的社会工作机构主要有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等,这些机构从事的基本是“行政性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意义上的实习基本无法实现。

二、社会工作本科实践教学实施的构想

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具备社会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必须在实践教学上认真地思考和设计。

第一, 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专业,不管是专业带头人还是专业教师,都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应付实践教学的局面。

第二,开发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有章可循的工作。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应该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做出一个整体的规划,为实践教学的稳步开展提供参考,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情况不断改善,为培养学生的实际社会工作能力做好铺垫。

总体上讲,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可以设置这样几大模块:

专业思想教育模块。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不高,大多数学生是被调剂而进入本专业,对专业的认知还不到位,因此通过安排学生参观社区、儿童福利院、老人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等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机构,让他们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进行了解,为进一步的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社会调查研究模块。这个模块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熟悉社会工作研究的过程。主要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软件应用实验、社会调查综合实训、社会调查实习三大环节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验课程中可以进行“选题”等社会调查研究各个环节的实验,社会调查综合实训时可以针对某个选题进行研究设计。社会调查实习中可以根据综合实训中的研究设计进行实地调查,再结合调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

社会工作实务模块。这个模块的设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社会工作能力。主要的环节有实验、实习和综合实训。心理咨询、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类课程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开发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单面镜观察等方法,促进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设置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综合实训环节,综合实训环节要整合整个方法的知识进行实务的模拟。在社会工作机构实习和毕业实习时,可以检验学生们的实际社会工作能力,并发挥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对实习基地的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进行调查,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对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进行思考,为毕业论文和课外学术制作提供现实素材。

课外能力提升模块。通过课外的大学生“挑战杯”活动对学生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进行检验,通过志愿活动的参与让学生认识和内化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

第三,具有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其一,规范保障。要制定完备的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实习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在教学大纲中应该体现教学目的、教学具体过程、学生的考核方式。这是实践教学科学性与规范性的保障。

其二,人才保障。要有专门的实验指导老师和实习教学负责人。实验指导教师负责实验的开展,这样的老师要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熟练的社会工作技巧和方法、精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实习教学负责人,专门负责社会工作实习的动员、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联络、社会工作实习过程的监控、社会工作实习的反馈。

其三,基地保障。尝试“走出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必要条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学生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的重要保障。对于社会工作机构欠发达的城市来讲,可以尝试“走出去”,到社会工作发达的地区寻找校外实习基地

其四,投入保障。首先,加大社会工作实验室的经费投入,真正发挥实验室的作用。目前虽然许多高校建有实验室,但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比如,可以增加个案工作室的数量,容纳更多的学生开展个案工作实验;可以增加数据处理中心计算机的数量,基本达到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综合实训提供保障。其次,突破体制限制,加大力度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目前大多高校为了学校的发展,坚持引进相近学科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整个师资队伍出现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缺乏,导致实践教学的开展流于形式,比如,小组工作实验中,让学生分组开展小组活动,学生开展之后教师应该给予点评,大部分教师都认为自己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感觉点评表面化,学生也认为教师最后的点评不能一语中的,感觉实验课程开展的效果不好,流于形式。再次,增加教师进修培训的资助。社会工作专业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讲都是新办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可以鼓励教师到重点院校进行课程进修,可以选派教师到香港等社会工作发达的地方进入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工作项目的开展,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指导技能。最后,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待遇,提高教师积极性。据了解,目前高校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教师基本由教研室的教师替代,由于没有完备的实习教学体系,这些指导教师一方面要联系实习单位,一方面又要组织学生的实习动员、实习跟踪指导、实习答疑、实习报告批改、实习分享。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的付出与获得严重脱节,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三、小结

社会工作专业是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社会工作者,必须立足现实,挖掘资源,对实践教学进行认真的设计,并不断地调整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多样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需要一个较好的效果评估体系,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周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实训设置实验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