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大果沙棘新品种实生子代性状分离与选优

2013-11-26 06:33段爱国单金友张建国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百果大果子代

段爱国,单金友,张建国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浆果研究所,黑龙江 绥棱 152200)

性状分离是良种选育的前提,对性状分离规律的认识有利于选育路线及策略的科学制定。沙棘兼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以及经济开发效益显著等优点,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经济型树种[1-3],沙棘良种选育是沙棘资源高效培育及其效益发挥的基础。但以往在沙棘育种研究中过于偏重试验林中优良单株“选”的结果,而较少关注对子代性状分离这一“选”的理论基础的探讨。目前这方面的工作仅在中国沙棘亚种及其与蒙古沙棘亚种杂交子代性状分离规律方面有少量研究[4-8],而对不同时期引进的大果沙棘新品种实生子代性状分离规律缺乏应有的分析,不利于沙棘优良性状的发掘及持续选育。鉴于此,本文对设置于黑龙江省绥棱县的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引进品种特丰1号和特丰2号实生子代选种群体的各项表型性状指标的分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进而基于性状分离现象开展了优良单株初选、综合评价和高产、高品质单株筛选,以揭示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实生子代性状分离规律,为大果沙棘良种实生选种提供理论基础,选育沙棘优良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绥棱县,位于北纬47°14′,东经127°06′,海拔202.7m,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月份平均气温-22.6℃,7月平均气温21.8℃。极端最低温度-42.4℃,极端最高温度37.3℃,年日照时数2821.9h,有效积温2400℃~2600℃,年降水量551.5mm,无霜期118.2d,年蒸发量1242.5mm,造林地平坦,土壤深厚,土壤为淋溶黑钙土,较粘重,pH值6.8~7.3,有机质含量4.04%~4.61%。

1.2 试验材料

特丰1号与特丰2号是俄罗斯最新选育的大果沙棘优良品种,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于2002年对这2个优良品种的种子进行了引进,经播种育苗,次年春采用1年生苗木定植造林,株行距为2m×3m。前3年试验林内均间作大豆。用于对比的大果沙棘为1998年开展的全国区域化所包含的13个大果沙棘引进品种,1998年引自俄罗斯并栽植于绥棱县同一立地条件。中国沙棘为河北丰宁种源。数据参见文献(张建国,2006)。

1.3 表型指标测定

经过6年的野外试验,于2008年秋对试验林展开了每木调查。调查时特丰1号、特丰2号保留株数分别为311株、314株。调查生长指标包括株高、地径、冠幅(分东西、南北两个方向)、1年生枝棘刺数、2年生枝棘刺数、主稍长、主梢中径、新稍长及果实单株产量等。棘刺数随机抽取10个1年或2年生枝条,计算平均值。果实为每个单株随机抽取3个百果重(g),计算平均值。果实形态指标主要测定纵径(mm)、横径(mm)和果柄长(mm),具体为每个单株随机抽取30粒果实,全部测定每一粒纵径、横径和果柄长,然后计算30粒的平均值。

1.4 实生子代群体初选

在对试验林进行每木调查,了解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分化的基础上,2009年秋根据植株生长量、果实大小、单株产量及成熟期展开了目测初选,从特丰1号、特丰2号子代群体中分别选出20个、35个单株,合计55个单株,即特丰1-1—特丰1-20(编号 TF1-1 TF1-20);特丰 2-1—特丰 2-35(编号TF2-1 TF2-35)。

1.5 初选单株活性物质分析

在果实成熟期,对2009年秋初选出的55个单株果实的VC、VE及黄酮含量进行了分别测定。VC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条件是柱:μ-Bondapak C18(0.4cm×30cm)。流动相:0.1%H2C2O4。流速:1.0mL/min。检测器:UV254nm×0.1AUFS。VE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条件是柱:μ-Bondapak C18(0.4cm×30cm)。流动相:98%CH3OH-2%H2O。流速:1.5mL/min。检测器:UV280nm×0.1AUFS。黄酮也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流动相:甲醇∶水∶磷酸=55∶45∶0.3(V/V/V),检测波长:368nm。流速:0.8mL/min。进样量:20μm。

1.6 高VC、高VE、高黄酮类沙棘优良单株综合选择

采用百果质量、果实产量2项指标作为经济性状评价指标,采用VC、VE、水解总黄酮等3项指标作为品质评价指标,构建隶属函数。

百果质量:

单株产量:

VC、VE或水解总黄酮:

经济性状综合指数:E1=(μ1+μ2)/2

经济与品质综合指数:E2=((μ1+μ2)/2+μ3)/2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进品种实生子代主要表型指标变异分析

2.1.1 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生长性状变异规律

生长指标是植物个体生态适应能力的有效评判指标。表1为引进品种特丰1号和特丰2号实生子代表型性状生长及变异情况。从表1可看出,特丰1号和特丰2号实生子代生长指标株高、地径、冠幅、主稍长、主梢中径、新稍长及10cm枝叶数均存在较大幅度的分化,其中,株高、地径、冠幅和新稍长生长量的均值均明显高于对比的品种(1998年引进的13个大果沙棘品种),但均低于中国沙棘。这一结果表明,俄罗斯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在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且其生长指标的分化为筛选适应性强的优良实生子代单株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

2.1.2 引进品种实生子代棘刺数量变异规律

棘刺数量的多少是沙棘的一种生态适应性特征,更是沙棘良种的一个重要经济型指标。从表1可知,特丰1号、特丰2号实生子代1年生或2年生棘刺数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1年生枝棘刺数变化范围均为0~5个,2年生棘刺数变化范围分别达0~6个、0~5个,但都远低于中国沙棘。由图1可知,两个实生子代群体2年生棘刺数大多为2、3或4个,其中特丰1号分别有3.55%、5.16%、24.52%的单株的2年生棘刺数为0个、1个、2个,占群体总株数33.23%,特丰2号分别有3.19%、6.39%和26.52%的单株的2年生棘刺数为0个、1个、2个,占群体总株数36.1%。这表明,引进品种特丰1号和特丰2号实生子代在棘刺数性状上具有良好的选种前景,群体内接近1/3的单株的棘刺数不超过2个,为少刺或无刺单株选择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1 2个俄罗斯引进大果沙棘品种实生子代生长及表型性状变异情况*

图1 2个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2年生枝棘刺数株数分布比较

2.1.3 引进品种实生子代表型指标变异程度比较

由表1可知,两个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各表型指标变异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特丰1号各表型指标变异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单株果实产量、1年生枝棘刺数、2年生枝棘刺数、新稍长、主稍长、冠幅、地径、主梢中径、株高、10cm枝叶数。特丰2号各表型指标变异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单株果实产量、1年生枝棘刺数、2年生枝棘刺数、主稍长、冠幅、地径、新稍长、主梢中径、株高、10cm枝叶数。可以发现,2个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10项表型指标变异大小的相对排序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单株产量变异程度最大,其次是1年生枝棘刺数和2年生枝棘刺数,树体生长指标变异程度最小。单株果实产量和棘刺数是沙棘育种最为重要的经济性状,而这两个性状的变异程度在所观察表型性状中表现最高,这表明2个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在单株果实产量和棘刺数性状上分化程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选种潜力。

2.1.4 引进品种实生子代雌雄分化

从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雌雄株的分离比例看,特丰1号保存311株,雌雄比例数为137∶174,特丰2号保存314株,雌雄比例数156∶158。从雌雄比例看,特丰2号雌株比例比特丰1号略大,更接近1∶1的关系。为检验实生子代雌雄分化比例是否符合1∶1的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对2个引进品种分别进行了卡方检验,由表2可知,2个引进大果品种F1代群体雌雄分离卡方检验概率P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异不显著,实际值与理论值是相符合的,这表明2个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雌雄分化性状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即符合l∶1的比例。

表2 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花性分离情况

2.1.5 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果实颜色分化

2个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果实颜色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均出现橙、黄、红3种不同颜色的果实类型。特丰1号果实橙∶黄∶红比例为18∶86∶33,红果比例达24.09%。特丰2号果实橙∶黄∶红比例为26∶92∶38,红果比例达24.36%。可以发现,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以黄色果实类型最多,而红果类型所占比例在20%以上。引进品种果色的分离,且由于果色性状的可遗传性,为从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中选育观赏型或可能的特殊品质类优良单株提供了可能。

图2 2个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果实颜色株数分布比较

2.2 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初选优良单株结实特性比较

2.2.1 初选优良单株果实大小比较

果实特性是沙棘重要经济性状及选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沙棘果实特性主要包括果实生长特性及果实营养成分含量两部分。表3列出了引进品种特丰1号及特丰2号55个初选优良单株果实的生长特性指标。由表3可知,特丰1号20个初选优良单株果实百果质量为27.27~66.03g,均高于或远高于中国沙棘,除特丰1-6外,其余单株果实百果质量与大果沙棘接近,其中,特丰1-1、特丰1-13、特丰1-11果实百果质量均在60g以上,分别达60.71g、64.73g和66.03g。特丰2号35个初选优良单株果实百果质量为21.95~76.13g,是中国沙棘的1.09~3.80倍,均高于或远高于中国沙棘,除特丰2-18、特丰2-28及特丰2-12外,其余单株果实百果质量均在30g以上,接近大果沙棘,且特丰2-31、特丰2-35、特丰2-2、特丰2-11、特丰2-15、特丰2-21及特丰2-13等7个单株的果实百果质量均在60g以上,特丰2-23和特丰2-24百果质量则分别达到了75.37g和76.13g,超过大果沙棘。这表明55个初选单株在果实百果质量这一重要性状上表现优异。

从果实的纵径比较来看,特丰1号20个初选单株的果实纵径大小为8.52mm~12.67mm,特丰2号30个初选单株的果实纵径为8.31mm~14.09mm,均高于中国沙棘的7.49mm,与大果沙棘接近,这一点与百果质量是一致的。特丰1号20个初选单株及特丰2号35个初选单株的果实横径大小分别为7.01mm~10.50mm、7.32mm~10.88mm,大部分单株的果实横径要大于中国沙棘,而与大果沙棘十分相近,果实横径的差异明显小于纵径。果实纵横比是反映果实基本形态的指标。特丰1号20个初选单株的果实纵横比为0.98~1.66,特丰2号35个初选单株的果实纵横比为0.89~1.57,可以发现,初选的55个优良单株在果实形态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既有中国沙棘的圆形,亦有大果沙棘的卵圆形和圆柱形,占72.73%的卵圆形为特丰1号、特丰2号实生子代群体果实的主要类型。

果柄长是反映沙棘果实可采收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果柄长来看,特丰1号20个初选单株的果柄长为1.98~3.87mm,特丰2号35个初选单株的果柄长为1.59~3.65mm,绝大部分单株果柄长大于中国沙棘,接近大果沙棘。初选单株长的果柄为果实的人工采摘创造了有利条件。

2.2.2 初选单株果实特性指标相关分析

表4为特丰1号、特丰2号子代群体初选单株果实纵径、横径及长宽比平均值与百果重的回归分析结果。从表4可看出,特丰1号和特丰2号初选单株果实纵径、横径2个指标与百果重均达到极显著线性关系,且果实横径与百果重的线性相关指数均要高于果实纵径与百果重的相关指数,这表明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初选单株的果实横径与果实百果重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引进品种实生子代果实横径与百果重较纵径与百果重更相关的现象与杂交子代果实纵径与百果重较横径与百果重更相关的研究结果不同,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探讨。果实长宽比与百果重呈负线性相关关系,但未达显著水平。将特丰1号与特丰2号样本合在一起分析发现,纵径、横径与百果重呈极显著线性关系,长宽比与百果重未达显著相关,与前面分别分析结果一致。鉴此,可根据果实纵径、横径分别于百果重的直线回归方程对百果重进行有效预测,由于横径与百果重的相关指数R2更大,选择横径进行百果重预测精度将会更高。

表3 特丰1号、特丰2号55个初选优良单株果实特性比较

表4 不同引进品种果实指标与百果重回归分析

2.2.3 初选优良单株果实产量比较

单株果实产量高低是衡量沙棘品种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图3、图4分别描述了特丰1号和特丰2号初选优良单株果实产量情况。从图3可知,特丰1号20个初选优良单株果实产量为2.25kg~7.50kg,仅5个单株产量低于相同树龄的大果沙棘平均产量,其余15个初选单株均高于或远高于大果沙棘平均产量,单株产量在5kg以上的单株有特丰1-14、特丰1-2、特丰1-16、特丰1-13、特丰1-8、特丰1-3和特丰1-17。按株行距2m×3m、雌雄配比8:1计算,初选单株无性系亩产估计可达222.33kg~741.11kg,每公顷果实产量3335kg~11116.67kg。从图4可知,特丰2号35个初选优良单株果实产量为1.25kg~10.00kg,其中30个初选单株产量均高于或远高于大果沙棘平均产量,单株产量在5kg以上的单株有13个,包括特丰2-6、特丰2-17、特丰2-24、特丰2-30、特丰2-2、特丰2-14、特丰2-28、特丰2-27、特丰2-34、特丰2-36、特丰2-18、特丰2-35和特丰2-26。同样,按株行距2m×3m、雌雄配比8:1计算,特丰2号35个初选单株无性系亩产估计为123.52kg~988.15kg,每公顷果实产量1852.78kg~14822.22kg。很明显,初选单株在果实产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但绝大部分单株产量高于大果沙棘,且存在一些单株果实产量达10000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潜能。

图3 引进品种特丰1号实生子代群体初选20个优良单株果实产量比较

图4 引进品种特丰2号实生子代群体初选35个优良单株果实产量比较

2.3 初选单株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沙棘果实含有维生素、类胡萝卜素、黄酮、氨基酸、脂肪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不仅种类繁多,且含量较大,如VC、黄酮类物质远远超过了许多水果和蔬菜,在医疗和保健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深入了解引进品种特丰1号、特丰2号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情况,比较分析了55个初选单株VC、VE和黄酮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以期为医疗和保健专用优良沙棘良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

2.3.1 初选单株果实VC含量分析

表5为特丰1号和特丰2号55个初选单株果实的VC含量。表5表明,引进品种特丰1号子代群体20个初选单株果实VC含量出现明显的分化,变化范围为26.0~235.6mg/100g。特丰1-17、特丰1-20、特丰1-12等17个单株果实VC含量高于大果沙棘,且特丰1-17和特丰1-20果实VC含量超过200.0mg/100g,仅3个单株果实VC含量低于大果沙棘;特丰2号子代群体中35个初选单株果实VC含量亦有明显的分化,变化范围为25.2~385.9mg/100g,特丰2-27、特丰2-2、特丰2-9等25个单株果实VC含量高于大果沙棘,其中,特丰2-27果实VC含量达385.9mg/100g,特丰2-2、特丰2-9、特丰2-3、特丰2-31和特丰2-33等5个单株果实VC含量亦超过200mg/100g。很明显,55个初选单株果实VC含量均要低于中国沙棘。根据俄罗斯制定的食用沙棘新品种选育标准,VC含量应大于120mg/100g,可以发现55个初选单株多数均达到这一标准,这说明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在果实VC含量方面具有一定的选优基础。

表5 引进品种特丰1号、特丰2号55个初选单株果实VC含量比较

2.3.2 初选单株果实VE含 量分析

表6为55个初选单株果实VE含量比较表。从表6可以看出,特丰1号20个初选单株果实VE含量在0.7~5.6mg/100g之间,特丰2号35个初选单株果实VE含量在0.4~4.5mg/100g之间,很明显,与VC一样,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初选单株之间果实VE含量的差异也是非常显著的。55个实生子代初选单株中,VE含量最大的初选单株是特丰1-8,最小的单株是特丰2-16,2个初选单株果实VE含量差距近15倍。

2.3.3 初选单株果实黄酮组分含量比较

表7为55个初选单株果实黄酮组分质量比较表。表7表明,不同优良杂种单株水解总黄酮含量差异非常明显。特丰1号20个初选单株果实水解总黄酮变化范围在6.8~77.4mg/100g之间,特丰2号35个初选单株果实水解总黄酮变化范围在3.4~142.0mg/100g之间,55个初选单株中特丰2-5、特丰2-19及特丰2-32的果实水解总黄酮含量

最高,分别达142.0mg/100g、124.3mg/100g、118.5mg/100g。俄罗斯食用新品种黄酮标准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要高于100mg/100g,按这一标准,有特丰2-5、特丰2-19及特丰2-32达到了标准要求。

表6 引进品种特丰1号、特丰2号55个初选单株果实VE含量比较

表7 引进品种特丰1号、特丰2号55个初选单株果实黄酮组分质量比较

从黄酮组分质量比较,55个初选单株槲皮素质量数为0.2~20.1mg/100g,异鼠李素质量数为2.9~116.5mg/100g,山奈酚质量数为0.1~5.4mg/100g。初选单株总黄酮、槲皮素、异鼠李素及山奈酚的平均值含量分别为41.3mg/100g、6.1mg/100g、34.3mg/100g和0.7mg/100g,异鼠李素、槲皮素及山奈酚质量数占总黄酮质量数的平均比重分别为81.80%、15.57%及2.21%。显然,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初选单株黄酮的组分主要以异鼠李素为主,槲皮素次之,山奈酚质量分数较小,这一组分含量规律不同于中国沙棘与蒙古沙棘杂种果实槲皮素质量数高于异鼠李素的现象。

图5为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55个初选单株果实黄酮各组分含量随总黄酮的变化趋势图。从图5可以明显看出,果实黄酮各组分质量分数随黄酮总质量数的增大而增大,异鼠李素、槲皮素及山奈酚质量数与总黄酮质量数线性正相关指数分别为0.99、0.77和0.41,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其中,山奈酚的质量数随总黄酮质量数的增加而变化的趋势相对较弱,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而异鼠李素和槲皮素质量数则随着总黄酮质量数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尤其是异鼠李素的质量数,表明总黄酮质量数越大的初选单株所含异鼠李素与槲皮素的质量数亦越大,反之亦然。这种变化规律对定向筛选高黄酮组分的沙棘优良无性系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图5 沙棘初选优良单株果实总黄酮与各组分质量相关关系

2.5 高产、高品质沙棘优良单株综合选择

表8列出了55个初选单株经济与品质综合评价结果。从表8可知,从经济性状综合评价结果看,55个初选单株E1值在0.26~0.76之间,显然初选单株在百果重和单株产量联合经济性状方面具有较大差异。结合图6可看出,55个初选单株中有10个单株E1值达0.6以上,由大至小依次为TF2-35、TF2-24、TF2-26、TF1-13、TF2-23、TF2-34、TF1-17、TF2-27、TF2-2、TF2-33。如单纯考虑经济性状,这10个单株无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经济与品质的综合评价看,55个初选单株VC、VE和水解总黄酮的E2值分别为0.23~0.83、0.24~0.79、0.21~0.71,均存在较大变化。结合图7可看出,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C含量综合评价指数E2超过0.6的单株有3个,由大至小依次为TF2-27、TF2-2、TF1-17,其中,TF2-27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C含量分别为46.1g、7.5kg、385.9mg/100g,TF2-2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C含量分别为61.2g、5.5kg、296.6mg/100g,TF1-17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C含量分别为46.4g、7.5kg、235.6mg/100g,这3个单株均明显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及高VC含量特性,无性繁殖群体可属高产高VC型沙棘优良无性系。

图6 55个初选单株经济性状综合指标E 1得分情况

表8 55个初选单株经济、品质指标综合评价

图7 55个初选单株经济、品质综合指标E 2得分情况

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E含量综合评价指数E2超过0.6的单株有5个,由大至小依次为TF1-8、TF2-35、TF2-7、 TF2-15、 TF2-13,其中,TF1-8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E含量分别为44.2g、6.3kg、5.6mg/100g,TF2-35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E含量分别为61.0g、7.5kg、3.7mg/100g,TF2-7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E含量分别为53.2g、4.3kg、4.5mg/100g,TF2-15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E含量分别为65.4g、3.3kg、3.8mg/100g,TF2-13百果重、单株产量及VE含量分别为69.7g、3.0kg、3.6mg/100g,显然,这5个单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及高VE含量特性,其无性繁殖群体可属高产高VE型沙棘优良无性系。

百果重、单株产量及水解总黄酮含量综合评价指数E2超过0.6的单株有3个,由大至小依次为TF2-5、TF2-32、TF2-19,其中,TF2-5百果重、单株产量及水解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6.4g、1.3kg、142.0mg/100g,TF2-32百果重、单株产量及水解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7.1g、3.0kg、118.5mg/100g,TF2-19百果重、单株产量及水解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1.4g、2.3kg、124.3mg/100g。可以发现TF2-5单株产量相对较低,但该单株果实水解总黄酮含量排第1,且果实较大,具有较好发展前景,TF2-32和TF2-19则同时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及高水解总黄酮含量特性,其无性繁殖群体可属高产高黄酮型沙棘优良无性系。

3 结论

通过对引进品种特丰1号、特丰2号实生子代群体各项表型指标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引进大果沙棘品种实生子代性状分化规律,开展了优良单株初选及高产高品质单株筛选的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在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其株高、地径、冠幅、主稍长、主梢中径、新稍长、10cm枝叶数、单株产量均存在较大幅度的分化;实生子代棘刺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1年生枝棘刺数变化范围为0~5个,2年生棘刺数变化范围0~6个,都远低于中国沙棘,且接近1/3的单株的棘刺数不超过2个;实生子代各表型指标变异程度表现为单株产量变异程度最大,其次是1年生枝棘刺数和2年生枝棘刺数,其他树体生长指标变异程度相对较小,作为沙棘育种十分重要的经济性状,单株果实产量变异程度最高的现象表明子代群体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状选种潜力。

(2)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雌雄分化性状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且果实颜色出现了明显的分离,以黄色果实类型最多,红果类型所占比例达20%以上。

(3)从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中初选出的55个单株在果实百果质量这一重要性状上表现优异,卵圆形为初选单株果实的主要类型,绝大部分单株果柄长大于中国沙棘,接近大果沙棘,不同初选单株果实横径与纵径呈紧密线性相关,果实纵径、横径2个指标与百果重均达到极显著线性关系,且果实横径较纵径与果实百果重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初选单株在果实产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但绝大部分单株产量高于大果沙棘,且一些单株果实产量可达10000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潜能。

(4)55个初选单株果实VC、VE、水解总黄酮含量均有明显的分化,变化范围分别为25.2~385.9mg/100g、0.4~5.6mg/100g、3.4~142.0mg/100g,大部分初选单株果实VC含量高于大果沙棘;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初选单株黄酮的组分主要以异鼠李素为主,槲皮素次之,山奈酚质量分数较小,果实黄酮各组分质量分数随黄酮总质量数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异鼠李素质量数与水解总黄酮质量数相关最紧密,山奈酚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

(5)以百果重及单株产量为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标时,可筛选出TF2-35、TF2-24、TF2-26、TF1-13、TF2-23、TF2-34、TF1-17、TF2-27、TF2-2、TF2-33等10个优良单株,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TF2-27、TF2-2、TF1-17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及高VC含量特性,无性繁殖群体可属高产高VC型沙棘优良无性系;TF1-8、TF2-35、TF2-7、TF2-15、TF2-13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及高VE含量特性,其无性繁殖群体可属高产高VE型沙棘优良无性系;TF2-5、TF2-32、TF2-19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及高水解总黄酮含量特性,其无性繁殖群体可属高产高黄酮型沙棘优良无性系。

[1]黄铨,于倬德.沙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廉永善,陈学林.沙棘属植物的系统分类[J].沙棘,1996,9(1):l5-24.

[3]张建国.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引进及适应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黄铨,佟金权.中国沙棘的表型结构与种群变异[J].林业科学研究,1993,6(2):175-181.

[5]张建国.沙棘生态经济型优良杂种选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段爱国,张建国,罗红梅,等.中国沙棘(♀)×蒙古沙棘(♂)杂种F1重要选种性状表型多样性与选优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2,25(1):30-35.

[7]单金友.大果沙棘杂交后代主要遗传变异性状研究[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8,6(4):14-17.

[8]段爱国,张建国,罗红梅,等.以乌兰格木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种F1表现性状分离规律研究[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1,9(4):24-29.

猜你喜欢
百果大果子代
花光卉影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大果桑葚的栽培技术与综合利用
A Letter to Mum and Her Mince Pies
卜算子·无花果
家乡美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早期选择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杉木全同胞子代遗传测定与优良种质选择
火力楠子代遗传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