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全,齐春雨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8;2.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 100048;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桑树是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L.)所有植物的统称,桑科属于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蔷薇目(Rosales)。全球桑属植物约60种,主产北温带,我国自然分布有9种,各地均有分布。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栽培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桑树,以桑(Morus.albaLinn.)为例,原产我国中部,落叶乔木或灌木,无刺,树冠倒卵圆形;芽鳞3~6,覆瓦状排列。叶互生,具锯齿,基生脉掌状;托叶侧生,小,早落。花单性同株或异株;柔荑花序,具柄;雄花花被片4,覆瓦状排列,雄蕊4,芽时内弯;退化雌蕊陀螺形,雌花花被片4,覆瓦状排列:萼片4,结果时增大而肉质;子房小,无柄,1室,花柱2裂;果肉质,由多数瘦果包藏于肉质的花被内组成,外果皮多肉质,内果皮硬壳质;聚花果称“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花期4月;果熟5~7月。种子近球形,种皮膜质,胚乳丰富,肉质胚内弯,子叶长椭圆形,胚根向上,内弯。
桑树全身是宝,其叶、果、木材、枝条等分别可以用来养蚕、食用、酿酒、编筐、造纸和制作各种器具,同时其叶、根、皮、嫩枝、果穗、木材、寄生物等还可以入药。
有关桑属品种分类争议比较大,已出版的文献里桑属植物超过150种,主要分布亚洲、非洲和北美,其中只有12~20个品种的命名是普遍认同的。我国收集保存的桑树种质有15个种3个变种,而且培育出数百个优良品种,是世界上桑种最多的国家;其中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变种有鬼桑(蒙桑变种)、大叶桑(白桑变种)、垂枝桑(白桑变种),其主要分布如下:
华桑(M.cathayanaHemsl.),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陕西、湖北、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以长江流域为主;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一般生于海拔900~2000m的向阳山坡、沟谷,目前尚未人工引种栽培。
鸡桑(M.australisPoir.),又名小叶桑、桑、山桑,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浙江、河南、西藏、云南、辽宁、广东、江西、陕西、山东、四川、湖南、广西、湖北、河北、福建、安徽、甘肃、贵州以及台湾岛等地,不丹、印度、斯里兰卡、朝鲜和尼泊尔等也有分布,多生于海拔500~1900m的石灰岩山地、林缘、沟边、灌丛或荒地,目前尚未人工引种栽培。
吉隆桑(M.serrataRoxb.),是中国优良的桑树品种之一,分布于西藏吉隆;喜马拉雅山区、印度(库茂恩)至尼泊尔等也有分布,一般生于海拔2300~2600m的山地。
荔波桑(M.liboensisS.S.Chang),中国特有植物种,分布于贵州等地,多生于海拔700m的石灰岩山地,目前尚未人工引种栽培。
奶桑(M.macrouraMiq.),亦称黄桑、长果桑,小乔木,高达12m,胸径20cm。分布于西藏、云南、广西等地,泰国、缅甸、马来西亚、锡金、不丹、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印度、越南等地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300~2200m的山谷以及沟边热带林中向阳地区,目前尚未人工引种栽培。
长穗桑(Morus wittiorumHand.-Mazz.),是中国特有植物,乔木或灌木,高达12m。产于湖北、湖南、广西(平南、大苗山)、广东(乐昌)、贵州东北部至南部,生于海拔900~1400m的山坡疏林中或山脚沟边,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川桑(M.notabilisSchneid.),产于四川西部(江雅、马边、峨眉)、云南(贡山、绥江、镇雄、文山),多生于海拔1300~2800m的常绿阔叶林中,目前已有人工引种栽培。
黑桑(M.nigraLinn.),原产亚洲西部伊朗,为阿富汗国树;我国主要在新疆吐鲁番、喀什以南地区栽培,山东烟台、河北等地也有引种栽培。
裂叶桑[M.trilobata(S.S.Chang)Cao],中国特有植物种,分布于贵州等地,多生于海拔800m的山坡,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蒙桑[M.mongolica(Bur.) Schneid.],分布于安徽、河南、贵州、青海、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辽宁、湖北、云南、河北、江苏、内蒙古、四川、陕西、新疆等地,常生于海拔800~1500m的向阳山坡、灌丛或疏林中。
桑(M.albaLinn.),别名桑树、桑白皮、桑根白皮,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达15m,胸径50cm。原产我国中部和北部,在海拔1200m以下常见,现全国各地的田地、山坡、宅旁广泛分布或栽培,以长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
贡山桑[M.cathayana Hemsl.var.gongshanensisCao(Cao)],华桑的一个变种,在滇西北高山地区分布生长。
花叶鸡桑[M.australis Poir.var.inusitata(Levl.) C.Y.Wu],鸡桑的一个变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常生于海拔500~18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野生状态。
华桑(原变种)(M.cathayana Hemsl.var.cathayana),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陕西、湖北、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分布生长情况与华桑基本一致。
鸡桑(原变种)(M.australis Poir.var.australis),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分布生长情况与鸡桑基本一致。
鸡爪叶桑(M.australis Poir.var.linearipartitaCao),鸡桑的一个变种,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湖北及四川等省,沿秦岭和大巴山海拔1000~2200m分布较为集中,多生于山沟灌丛。
戟叶桑(M.australis Poir.var.hastifoliaCao),鸡桑的一个变种,主要分布于陕西。
马尔康桑[M.mongolica(Bur.)Schneid.var.barkamensis(S.S.Chang) C.Y.Wu et Cao],蒙桑的一个变种,分布于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1900~3500m的高山地区。
毛叶奶桑[M.macroura Miq.var.mawu(Koidz.)C.Y.Wu et Cao],奶桑的一个变种,国内南北均有分布,国外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
蒙桑 (原变种)(M.mongolica(Bur.)Schneid.var.mongolica),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青海、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蒙古和朝鲜也有分布。
奶桑(原变种)(M.macroura Miq.var.macroura),产于云南南部、西藏波密及墨脱等地,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等地)也有分布。
桑(原变种)(M.albaLinn.var.alba),本种原产于我国中部和北部,现由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鲜、日本、蒙古、中亚各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引种栽培。
山桑[M.mongolica(Bur.)Schneid.var.diabolicaKoidz.],蒙桑的一个变种,分布于山西、陕西、江南、四川、西藏等地;日本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1400~2000m的山坡灌丛中。
尾 叶 蒙 桑 [M.mongolica(Bur.) Schneid.var.longicaudataCao],蒙桑的一个变种,产于广西天峨,生于海拔500m。
细裂叶鸡桑(M.australis Poir.var.incisaC.Y.Wu),鸡桑的一个变种,分布于云南镇雄,生于海拔1600m左右。
人——产品——环境3个因素共同构成了产品设计系统中的人机关系。小型专项农具的使用环境相对复杂,复杂的环境对于小型专项农具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是构成限制。
狭叶鸡桑(M.australis Poir.var.oblongifoliaCao),鸡桑的一个变种,分布于陕西、湖北,生于海拔1500m左右。
圆叶蒙桑[M.mongolica(Bur.)Schneid.var.rotundifoliaWu Yu-bi],蒙桑的一个变种,分布于河北北部,生于海拔1900~3500m的高山地区。
云南桑[M.mongolica(Bur.) Schneid.var.yunnanensis(Koidz.) C.Y.Wu et Cao],蒙桑的一个变种,分布于云南西北、四川西部和西藏察隅地区,生于海拔2000~3800m的高山。
文中讨论所涉及桑树有20多个种、变种或品种,其中有纯人工栽培选育的品种,也有完全野生未经栽培驯化过的物种,也有兼而有之;其分布范围从地平面到海拔3500m以上,气候从湿润亚热带高山、亚高山,经过半湿润暖温带,到半干旱温带地区;不同桑树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差别较大,这里选择桑(M.albaLinn.var.alba)原变种和黑桑(M.nigraLinn.)等进行探讨。
桑树(M.albaLinn.var.alba)是落叶乔木,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生长迅速,喜欢光照,枝条密度中等;能抗旱耐寒,也比较耐温、湿气候;抗碱力也此较大。桑树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可耐-40℃的低温,耐低温、耐干旱、耐水湿;也可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之中。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0.2%)。抗风吹,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桑树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可达数千年。
桑树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5℃时开始吸水,10℃开始长出新根,35℃停止生长,适宜生长温度28℃~30℃,最适生长温度30℃。桑芽在10℃~12℃开始萌发,40℃停止生长,适宜生长温度25℃~30℃,最适温度25℃。桑叶光合作用适宜温度20℃~25℃,最适温度23℃,34℃以上开始明显减弱。桑叶生长最适温度23℃~27℃。种子在16℃开始萌发。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温度20℃~28℃。
桑树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休眠、生长期差异较大,广东桑休眠期短,约15d左右;四川嘉定桑、小冠桑休眠期居中;山东鲁桑、江浙湖桑休眠期较长,约40~50d左右。桑树根系生长主要在4月~6月上旬和10月中旬~11月中旬,芽的生长主要在3月中下旬~5月上旬、6月~8月上旬和8月下旬~9月下旬。
在新疆地区,黑桑(M.nigraLinn.)为落叶乔木,树高达3~7m或更高,树冠较大。发芽期为4月中下旬,开叶期为5月上旬;桑果成熟期为6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集中成熟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不易脱落,果实脱落期在8月下旬。黑桑发芽期、桑果成熟期及脱落期均晚于其他新疆桑品种。桑果从成熟到自然脱落时间长达30d以上。
新疆黑桑耐干旱、瘠薄,较耐盐碱,抗风、抗寒性差,不耐修剪。气温达-20℃左右时,枝条受冻抽干。黑桑为喜光树种,在极端最高气温40℃、大气降水量70mm、年蒸发量达3000mm以上、有灌溉条件下生长良好。对土壤适应性强,pH值4.5~7.5土壤、含盐量0.2%以下的轻度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
桑树全身是宝,栽植桑树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价值,而且有较高的生态、社会效益和价值。桑叶是喂桑蚕的主要匍食料;桑树木材可以制家俱、农具,并且可以作小建筑材;桑皮可以造纸;桑条可以编筐;桑葚可以酿酒。因为桑树的经济价值,尤其蚕丝是上等的纺织原料,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对蚕丝的需要量也要日益增加。而且,桑树是防治污染、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桑树的价值可以归结为养蚕、食用、染料、药用、园林、环保等。
桑叶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酸、纤维素,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达到18种之多,占桑叶干物质的10%以上;这些氨基酸中,动物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谷氨酸含量较高,作为饲料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桑叶矿物营养较为丰富,主含8种矿物元素,其中钾、钙、铁、锌、锰含量较玉米、苜蓿明显高,说明桑叶作为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桑树嫩茎也有与桑叶类似的营养价值。众所周知种桑养蚕,其实桑叶、嫩茎也是饲养牛、羊、鸡、兔等家禽及鱼类很好的饲料,可以直接刈割鲜食,也可以将干桑叶和嫩茎直接喂牛、羊,还可以将其晒干、粉碎或制成颗粒饲料,与其他饲料配合使用。另外,利用桑树春蚕期摘芯后废弃的芽叶加工,可焙制成口味良好的桑茶。
桑葚营养丰富,富含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脂类、醇类、挥发油、芦丁、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不仅营养丰富、味道可口,还是一味良药;桑葚味甘酸性寒,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生津、滋液熄风、润肠通便之功,同时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生长、降血脂、护肝等多种功能。经霜后采收的霜桑叶或冬桑叶,味苦甘性寒,入肺肝经,有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从鲜桑叶中取出的桑叶汁,味苦性微寒,解毒清热止血,主治痈疖、瘿瘤、外伤出血及蜈蚣咬伤等。桑叶的蒸馏液还可用于治疗目疾。春末夏初采收的嫩桑枝,味苦性平,偏入肝经,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水肿、身痒等,尤擅疗上肢痹痛。桑枝烧灼的桑沥能治疗“大风疮疥”、破伤风、小儿身面烂疮等症。冬季采挖桑根,除去其栓皮作药用。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之功。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痰多、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桑木烧成的桑柴灰,可治疗水肿、金疮出血、目赤肿痛等;桑柴灰加水制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桑霜,可治疗噎食积块及痈疽疔毒;老桑树木材上结的桑瘿,能祛风除湿、疗风湿痹痛、老年鹤膝风等。寄生于桑树上的桑耳,性味甘平,能治疗肠风、痔疮出血、心腹痛等。
桑树树冠丰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适生性强,管理容易,为城市绿化的先锋树种。宜孤植作庭荫树,也要与喜阴花灌木配置树坛、树丛或与其它树种混植风景林,果能吸引鸟类,宜构成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由于桑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在林业建设中可起到重大作用。桑树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桑树为伞形树冠,也可通过人为修剪,可将树形修成高角酒杯型,是良好的庭园树种,桑属中有些变种,如龙桑、垂桑,姿态特殊,是优雅的观赏树种。桑树在没有灌溉条件的荒山、沙漠、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可以大力发展,以快速提高绿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减低风力,抑制沙尘暴的产生,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所以,桑树作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植物可以广泛应用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之中。
桑树枝叶和桑皮都是极好的天然植物染料。桑叶染色,在丝布与棉布的呈色很接近,可染出卡其黄,其中铝、锡媒染呈色稍鲜明些,黄褐色、呈带黄味的灰色。利用桑树枝叶染色为桑树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天然植物染色提供了新的原材料。桑树木材致密坚韧,其大中径材是不可多得的良材。古代兵器弓、箭中的弓即取材桑木,现代的多种民族乐器也取用桑木制作,音色别致。三年桑枝可以做老杖,十年桑枝可以做马鞭,十五年干枝可以做弓材,二十年老桑可以做轺车良材,桑树木材还可以做木屐、马鞍、剑格、刀柄等;桑树枝条经过粉碎后,经过处理可以作为食用菌生产材料。桑皮可以造纸,加工人造棉和人造丝,也可以提取果胶;桑条可以编筐、生产纤维板、提取葡萄糖;桑葚可以酿酒,浓缩果汁,制蜜膏、蜜饯、果糖,甚至口服液等。
桑树繁殖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良种选育、苗木繁育、栽植建园、抚育管理和开发利用等几个关键步骤。
桑树品种对不同经营目的桑树产量提高、品质改善以及综合效能发挥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品种选育以高产、优质、抗逆为目标,主要技术有杂交育种、选择育种、诱变育种等。杂交育种,即有性杂交选育,是桑树育种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已育成了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桑树新品种,诸如中桑5801、育72-l、农桑11号等等。选择育种,就是从现有种质资源群体中,选出优良的自然变异个体,使其繁殖后代来培育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变异的结果,是选择育种的基础;应用选择育种方法先后培育的桑树品种有山东的兖选3号、安徽的794、四川的南1号、西南农大的嘉陵新9号、陕西的707,河南的云阳1号、吉林的选秋、辽宁的凤桑、浙江的璜14号等,其中嘉陵9号为自然三倍体。诱变育种,是指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导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的单株/个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γ射线处理、秋水仙碱处理和激光处理等;它是继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现代育种技术;应用该技术培育出:陕西的三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等,湖北的三倍体鄂桑1号,广东的四倍体桑粤诱4号、粤诱12号、粤诱26号和粤诱46号等桑品种。这些品种对我国乃至世界桑产业发展,提高桑农收入、振兴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桑树苗木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前者为播种繁殖,后者主要有扦插、分根、嫁接繁殖等。育苗主要包括种源选取、储藏、处理,苗圃选择、整地,种条插播和苗圃管理等步骤。
种子育苗,选择良种壮树,5~6月桑葚成熟时采摘,用清水使果肉和种子分离,最终得到鲜黄褐色的种子,并放置阴凉处风干,含水率<2%时贮藏。桑子冷藏温度0~5℃,且与生石灰或干木灰重量比1∶1等量贮藏,容器上部留1/3空隙,用薄膜或粘土、石蜡密封口。苗圃地选择在近水源、不积水,土地平整、排灌方便,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土质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或壤土、pH值6~7为佳,不宜连作。苗圃土壤深耕20cm左右,施入腐熟厩肥5000kg/亩,并消毒和毒杀病虫。苗床要地平土细、土壤潮湿,在多雨或灌溉方便地区作高畦式苗床,畦面高出畦沟20cm,床宽130cm,畦边留30cm宽过道;而干燥或灌溉条件差的地区作平畦或低畦式苗床,低畦的畦面比畦埂低20cm,畦埂基部宽26cm,畦面宽130cm。春、夏、秋3季播种,4月中下旬地下5cm处地温20℃时春播,5月中下旬采种后立播种即夏播,7月底到8月初为秋播;播种前进行发芽率试验,袋装28℃清水浸泡24h催芽,每天清水清洗2次,种子露出白芽时细沙拌均播种。若桑子发芽率在80%以上,春、夏、秋播用种分别为0.35、0.50、1.25kg/亩;条播按33cm宽开播种沟,点播按行距33cm,株距17cm挖播种窝;广秧苗采取撒播;每1kg种子用5kg细沙或细土拌均,均匀撒在条播沟内或点播窝内。播种后,用扫帚轻扫、盖上一层细薄土;播后用豆壳、麦糠、谷壳等覆盖,用量100kg/亩,麦草、稻草需150kg/亩。种子发芽前,每日傍晚洒水1次,发芽后如遇天气干旱,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如遇连阴雨天,每天排水2次。当桑苗幼芽出土2片子叶展开时,在傍晚揭掉盖草。第1次间苗在苗高3cm时进行,株距3cm;第2次间苗在苗高6.5cm时进行,株距8cm;苗高8cm时定苗;条播按株距13cm留苗,密度15000株/亩。点播每窝留1株壮苗,搞好松土锄草;广秧苗除间去拥挤的小苗外,可不间苗,留苗15万株/亩。第1次间苗后每亩施入发酵后的有机肥100kg或无机肥2.5kg,每100kg有机肥加水800kg,或尿素2.5kg加水1500kg。第2次间苗后,每亩施入有机肥150kg,每100kg有机肥加水200kg,或尿素5kg加水100kg。苗高33cm时,每亩施入有机肥250kg,每100kg有机肥中加水50kg,或尿素10kg加水1500kg,最后一次施肥在8月上旬。苗圃地内的害虫可用毒饵诱杀。
扦插育苗最好选择1年生枝条截段或母枝较年轻的桑树,秋季扦插以新条上部未木栓化而将木栓化的部分扦插最好;另外,绿枝扦插可利用夏伐剪下的新梢作穗条于5月下旬扦插,硬枝扦插可利用春伐剪下的新梢作穗条于4月初扦插。通常,选取健壮枝条中下部,按15~20cm长度截成段,段上部的芽要饱满无病,平芽尖剪,段的下端在芽的反方向稍下方斜剪,剪口要平滑,然后放在室内沙藏15~20d。将沙藏后的枝条100个捆成一捆,把1~2年生的新桑条放在50ppm浓度的ABT生根剂浸渍2~4 h,而3~5年生的老桑条浸渍6~10h,浸渍后用清水洗净液,紧挨竖立放置,晾干后即可插植。利用干净河沙整成一定畦面,把经药物处理后的插穗,按株间距2~3cm插入沙中,保持沙的湿润,待发根后移植。雨后开行,地膜双行。小行距40~45cm、大行距55~60cm、株距15~20cm。双行种植,桑叶丰产潜力大,便于采叶。把插穗插入土中(地上留两个芽即可),插后要踩实泥土,覆盖上薄膜,插植密度5500~6000株/亩。及时观察,插后20~25d,破薄膜打穴,让桑芽通气,但不能揭膜。打穴后,90%以上出芽时,用稀粪水灌入穴口处进行第一次施肥。以农家肥为主,不能用单一化肥。多雨时要注意排水。苗高6~10cm后分次施速效氮肥,促其生长旺盛。可用0.2%~0.3%尿素液进行根外施肥,以补充养分。第1年的上半年,可在大行中间种杂交玉米,收后秸秆还田。
嫁接育苗首先要选择根系完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基部端正、地径0.4~0.8cm以上的1年生实生苗作砧木。在嫁接前20d树液开始流动之前,通常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接穗要求品种纯正、冬芽饱满、穗条充实、无病虫害,直径0.8~1.0cm,接一万株桑苗需80~100kg的接穗。选定好的接穗25kg捆成一捆,放在地下室、地窑、土窑洞贮存,贮藏温度5℃、湿度70%。贮藏时,在室内先铺一层15cm厚的干沙或干细土,将穗条的基部竖埋在干沙或干细土里,再把稻草竖在周围防止干燥。嫁接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树液开始流动、皮色转青、桑芽膨大之时。选择冬芽饱满健壮完整,一个穗头四刀削成,第一刀在芽反面下方1cm处,削成3cm左右马耳形斜面;第二刀将削面前端过长部分削去;第3、4刀顺着削面左右向下斜削,使先端部分两面露青,最后在芽的上方1cm处剪下穗头,要求削面平滑,先端正三面露青,舌头宽窄适当,尖端皮层不可与木质部脱离。扒开砧木周围泥土,深5cm,使根部露出,然后在根颈下方没有侧根处,用桑剪剪成45°斜面,呈马蹄形,砧木较小的,斜面应大,要求剪口平滑,皮层不破。砧木剪好后,用手将砧木皮部捏开成袋状,将接穗的斜面对着砧木皮层缓缓插入、插紧、皮层不破。接穗插好后,用手将泥土捏细,双手把细土壅在接穗插口的两边,轻轻压实,勿碰动接穗头。然后在用细土埋没接穗头1cm。接穗脱落或露出土面,要补接和重新壅好,及时除去砧木上的芽。嫁接苗长到8cm高时,施淡水粪或化肥水一次,以后酌情施肥3次,做好抗旱、防虫、除草等工作。撕皮根接大同小异。
起苗、分级、假植、检疫、包装、运输等是苗木的常规方法。
桑树春秋两季均可栽种,春桑在2月下旬到清明前栽种,秋桑在桑树落叶之后即可种植。种桑先要选园整地,春季种植,在上一年12月或当年1月份深耕土地,经过一冬晒垡风化后,再依预定距离开沟掘穴,深沟细栽,如土质粘硬,开穴要大,一般穴宽70cm、深50cm;土质较松或熟地的,穴宽深各50cm;栽植深度以30cm为宜,栽植株行距为0.8~1.0m×1.0~1.5m,密度为500~800株/亩。桑园建立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经营目的、栽植季节、密度等差异较大。
桑园管理包括水肥管理、树型管理、杂草管理和病虫害管理等。满足桑树正常生长发育、高产稳产的水分条件是既不能在发芽开叶期和夏秋期缺水,也不能使桑园长期积水,必需建立好必要的灌排设施。桑园施肥原则“上三造攻肥,重施春芽肥,下三造肥水兼施”,即冬施基础肥,以腐熟的家栏肥和土杂肥为主,在桑树休眠期开沟施下,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春天桑树生长快、需养多,在新梢长到5~10cm时,及时重施速效肥,亩施复合肥100kg+尿素50kg+麸肥25kg;2~3年园亩施复合肥100kg+尿素25kg,4~6年园亩施复合肥100kg。树型管理包括疏芽、摘心、修枝、剪梢、定形、冬伐等方面,以高产稳产为目的。每年春、夏、秋、冬4次耕除桑园杂草,尤其以冬、夏较为重要,通常中耕除草与施肥结合进行,冬耕是来年桑创高产的基础,冬耕深度一般在15~20cm,春、夏、秋耕深度以5~10cm为宜;对于农林复合经营的更要加强管理。树干刷白是一项美化桑树、树体消毒的农业技术措施,通常用20倍的新鲜石灰水,加入2%的食盐或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对主干进行均匀的刷白处理。危害桑树的害虫主要为桑树金龟子,种类很多,成虫啮食桑芽、嫩梢及桑叶,对苗木嫩芽危害尤重。防治方法有捕杀、灯光诱杀、翻土除蛴螬和化学试剂防治。
[1]阿地力·依克木,克热曼·赛米.新疆药桑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J].防护林科技,2012,6:98-100.
[2]陈仁芳,余茂德,陈龙清.东亚桑属(Morus)植物的分布及区系特点[P].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2008:218-26.
[3]江苏省盐城农业学校.桑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4]津市市农业局.桑树苗木繁育技术规程[S].DB430781/001- 2008.
[5]牛春山,马多士,王明昌,等.陕西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88-193.
[6]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桑树栽培及育种学[M].(第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7]郑万钧.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450- 2457.
[8]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3(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