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李维林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抗糖尿病药物筛选技术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又名甜菊、甜草、密菊、甜茶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巴拉圭和巴西交界的阿曼拜山脉[1],从1899年报道这种植物以来引起了很多学者浓厚的兴趣。日本在1970年引种成功之后,对甜叶菊的栽培、安全性和化学方面的研究得到很快的发展。我国自1977年由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引种甜叶菊,试种成功以后迅速发展,至今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种植,已经跃居为世界上最大的甜菊糖生产国和出口国。
甜菊糖为甜叶菊中的甜味成分,在甜叶菊的叶子、茎、根等部位均有分布,但以叶子中含量最高[1],且其含量随生长进程而变化,在现蕾期达到最高。甜菊糖因其无毒、安全、低热能等特点而备受青睐,被誉为“世界第三糖源”,有关甜菊糖的生物活性以及产品开发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兴趣。
本文结合最新国内外文献,对甜叶菊的化学成分、提取纯化工艺、药理作用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Wollwer-Rieck[2]在2012年对从甜叶菊中分离得到的二萜苷、黄酮、酚类等化学成分做了全面的报道。其中二萜类成分约60个,绝大部分为糖苷类,但按其骨架类型分类仅有贝壳杉烷型和劳丹烷型2种。贝壳杉烷型按苷元的不同可分为4类(如图1所示):I是13位为羟基取代,16、17为双键,19位氧化为羧基;II是13位为羟基取代,15、16为双键,19位氧化为羧基;III是13、16位为2羟基取代,19位氧化为羧基;IV是16位为羰基取代,19位氧化为羧基。其中I类化合物为甜叶菊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甜味成分,目前报道的此类化合物有35个,其中8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甜度,是商品甜菊糖的主要成分(如表1所示)。
图1 甜叶菊中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的4种苷元Fig.1 Four different kaurene body structures of steviol glycosides
此外,Markovic等[3]用 GC-MS法从甜叶菊叶子中鉴定出88个化合物,其中17个单萜、32个倍半萜、2个二萜,其他的主要为有机酸类化合物。
1.2.1 提取工艺
甜菊糖中的所有糖苷都易溶于水,且水为溶媒具有易得、成本低、污染小等优点,为目前甜菊糖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提取溶剂。
表1 甜叶菊中的主要甜味成分Table 1 The main sweet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
水煎煮法作为一种传统的、经济的提取方法依然是当今甜菊糖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提取方法。科研工作者也不断对水煎煮法进行改良优化,Chhaya等[4]对煎煮提取法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4,78℃下提取56 min,提取效率10.45%,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提供了新的提取工艺条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提取技术渐渐走入科学工作者的视野。其中连续逆流提取法提取甜菊糖是一种较优的现代工业化提取方法,与传统工艺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为操作简单、可连续性生产和生产时间短。郁军等[5]运用三级逆流连续提取、三罐串联逆流提取及单罐提取3种方法提取甜菊苷,发现3种方法提取率相近,其中三级逆流连续提取提取周期最短,整个过程只需要20 min,而提取率依然可达10.1%。
此外,Munish Puri等[6]及丰雪等[7]对提取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等酶辅提取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单种生物酶辅助提取时,以半纤维素酶在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60℃、酶浓度为3%时甜菊糖提取率最高(约14%);若将生物酶混合使用,在提取时间为36~45 min、提取温度为51~60℃、3种生物酶各自浓度为2%时具有最好的提取效果,相对单种生物酶辅助提取法而言其提取率和提取效率均有一定的提高。徐仲伟等[8]也对复合酶酶辅助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提取甜菊糖的最佳工艺为:酶用量0.2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0 min,料液比1∶11,pH 值为5.0,加酶方式为4次平均加酶,提取7次,最终提取率可高达13.93%。此方法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提取率,但操作复杂、提取周期长。
超声提取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方法,但用于甜菊糖提取的相关报道很少。刘杰等[9]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系统优化得出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8℃、提取功率 60 W、提取时间 32 min,提取率可达12.2%。此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同时较为显著地提高了提取率,在甜菊糖的提起工艺中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Vikas Jaitak等[10]经研究得出微波萃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 min、提取功率80 W,其提取时间大大缩短,但在提取率与传统方法相比未有显著性提高。此外,超高压技术[11]、超临界流体萃取[12]等新兴的提取方法也被用于甜菊糖苷提取工艺改进的研究。
以上新的提取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均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但或因成本问题、或因可连续操作性差等关键因素的制约,在工业化中有一定的障碍。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设计出多种方法组合提取甜菊糖苷,如超声波提取成本低廉、周期短、提取率高、可联系性操作,连续逆流提取甜菊糖苷具有可以较大程度提高提取率、缩短提取周期等优点,将超声原理结合连续逆流提取发提取甜菊糖苷也许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方向。
1.2.2 纯化工艺
由于当前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水为溶媒,在提取液中存在大量的多糖、蛋白质、鞣质等水溶性杂质,其含量高于甜菊糖苷3~6倍,若不去除会对下一步纯化产生很大干扰,因此对提取料液进行前处理尤为重要。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甜菊糖苷纯化方法主要有醇沉法、大孔吸附树脂法、化学絮凝法和膜分离法。
醇沉法工艺简单,乙醇易得,毒性小,易于回收利用,成本低,是甜菊糖苷纯化中常用方法。伏军芳等[13]针对醇沉法通过实验比较发现,当醇浓度达到80%时,除杂率为16.47%,几乎可以除去全部的淀粉、多糖、蛋白质、无机盐类杂质,且甜菊糖苷的损失率仅为6.13%,溶液透明澄清。
除醇沉法外,在传统生产中,普通吸附法也常常被用来纯化甜菊糖,即先采用化学絮凝剂、活性炭吸附杂质,再用阴阳离子树脂进行脱盐、脱色以达到纯化目的。不过,化学絮凝剂[13]、改性凹凸棒石法[13]的选择性较差,甜菊糖苷损失率较大,随着除杂率的升高其损失率也显著上升,如化学絮凝除杂中,当除杂率为24.12%时,损失率高达12.29%;当除杂率为31.44%时,损失率为17.98%。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以其稳定的理化性质、较好的选择性、吸附和交换速度快、再生处理方便等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甜菊糖苷的纯化和分离。张强华等[14]从001×16阳离子交换树脂、D941、AB-8、DM130、HPD-100、NKA-9、D392、D3520 八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了脱色效果最佳的树脂为D941,并得出其静态脱色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90 min,温度45℃,pH为8.5,树脂用量60 g/L时脱色效果最佳。
近年来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如电渗析、微孔过滤、超过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均对甜菊糖的纯化工艺具有意义。陈绍潘等[15]先采用微孔过滤、超过滤除去大分子杂质,再使用反渗透进行过滤液的浓缩。他们认为此技术具有通量大、效果好、速度快、节能等优势,但膜清洗过程复杂,使整个生产周期延长、成本增加。赵永良等[16]把甜菊叶泡液过一级膜除杂,再经过二级膜浓缩,经过大孔树脂后喷雾干燥得到产品甜菊糖苷。此工艺采用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生产工艺中絮凝过程,由于膜分离过程无有色离子渗入,故可以简化点传统生产工艺中个的离子交换树脂过程,改良工艺的应用提高了甜菊糖苷的纯度以及生产效率、膜再生率大幅提高。姚国新等[17]先用微滤膜和超滤膜两级膜对甜菊糖水提液进行除杂,除掉果胶、色素、水溶性蛋白等杂质,再用纳滤膜进行脱盐浓缩。结果表明,经过膜处理后的液体浓缩了15倍,纯度达到87%左右。
与传统的醇沉、絮凝、大孔树脂柱层析等甜菊糖苷工业纯化工艺相比,膜技术纯化甜菊糖苷具有纯化效果好、速度快等优势,随着膜技术的发展和膜再生技术的进步,其在甜菊糖苷的工业化生产中逐步取代传统工艺为今后工业生产的趋势。
1.2.3 精制、分离莱鲍迪苷A
经过除杂、脱色后的甜菊糖为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甜叶菊苷、莱鲍迪苷A、莱鲍迪苷C等,尤其是甜叶菊苷、莱鲍迪苷A所占比例比较大,而在这些成分中莱鲍迪苷A的甜度最高、甜味最好,口感也最接近葡萄糖。因此,众多的研究者和生产者将提高莱鲍迪苷A的含量作为甜菊糖产品品质提高的切入点。
李培等[18]对重结晶法分离莱鲍迪苷A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赵昊等[19]用溶析结晶法分离莱鲍迪苷A,在甲醇中添加50%乙酸乙酯,溶液浓度20 g/L,结晶温度18℃下的结晶率为0.34,分离系数可达3.8。刘杰等[20]采用甲醇-异丙醇(体积比99∶1)诱导结晶的方法分离莱鲍迪苷A,并对结晶溶剂、固液比、温度、时间、加入晶种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一次重结晶的相对纯度可达92.7%,结晶率0.61,二次重结晶纯度可达95.8%,结晶率0.35。此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显著优势,但结晶过程中晶格易将结晶所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酸乙酯等)包裹,而被晶格包裹的有机溶剂是很难通过加热干燥等普通的手段去除而易造成有害有机溶剂残留。
大孔树脂吸附法是精制分离甜菊糖苷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胡静等[21]对几种大孔树脂进行优选,发现D107和D108型大孔树脂对甜菊糖中的莱鲍迪苷A和甜叶菊苷有较强的分离能力,D107的吸附容量大,能使甜菊糖中的莱鲍迪苷A含量达到80%以上,而D108的吸附量小于D107,但能使甜菊糖中的莱鲍迪苷A含量达到90%。Li等[22]使用混合床离子交换树脂对甜菊糖中的莱鲍迪苷A进行分离纯化,可使其纯度提高到97%。
此外,还有关于高速逆流色谱法[23]、高效液相色谱法[24]、毛细管电泳法[24]等先进的分离方法用于分离富集莱鲍迪苷A的报道,但这些方法通量小,一般仅用于实验室分离、鉴定。
作为新糖源,甜叶菊的药理活性和安全性研究一直以来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报道的甜菊糖生物活性非常广泛,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主要为抗糖尿病、降血压、抗菌抗病毒、抗炎等活性。
2.1.1 抗糖尿病活性
在多年前美洲就已经把甜叶菊的叶子作为抗糖尿病药物使用,而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明甜叶菊叶子[25]具有较好的抗糖尿病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预防四氧嘧啶引起的血糖升高[26]。甜叶菊的抗糖尿病活性主要有3个途径:(1)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而表现出阻止血糖升高;(2)甜菊苷、莱鲍迪苷A能够提高胰岛敏感性,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具有安全治疗II型糖尿病的作用;(3)甜菊糖苷还可以通过提高小鼠胰岛素的利用率而达到降血糖目的。
2.1.2 降血压、降血脂作用
研究发现,甜叶菊叶子提物取具有降血脂[27]以及显著的降血压作用[28],目前发现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Ca2+内流入血管细胞,促使血管扩张,从而达到降血压作用。
2.1.3 抗菌、抗病毒作用
抑菌圈试验发现,甜叶菊叶子乙醇提取物的浓度为1 000 μg/mL时对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糖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6、6、6 mm;丙酮提取物的浓度为1 000 μg/mL时对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反硝化产碱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 7、5、6、7、9 mm;甜菊苷在浓度为100 μg/mL时对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分别为 12、10、10、10 mm[29-30]。此外,Kataev 等发现甜叶菊提取物还具有抗结核活性[31],其活性成分为甜菊苷和甜菊双糖苷,抗结核MIC值分别为7.5 μg/mL和 3.75 μg/mL[32]。Takahashi等[33]研究发现,甜叶菊的水提物能够与人轮状病毒外衣壳糖蛋白VP7结合,使VP7与细胞受体结合时位阻增大,从而阻止病毒依附于正常细胞,进而表现出抗人轮状病毒的活性。
2.1.4 抗炎作用
甜菊叶的三氯甲烷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趾肿胀有明显的预防作用[34]。有学者通过实验推测,甜菊苷可能是抗炎的活性成分,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刺激先天性免疫进而降低促炎反应的发生[35]。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甜菊苷可以抑制NF-κB活性以及蛋白激酶抑制信号传递,从而表现出抗炎[36]。Bunprajun等[37]亦发现,甜菊苷能够通过调节NF-κB通路信号而提高卫星细胞活性,从而促使受伤肌肉的恢复。
2.1.5 免疫调节
甜叶菊叶子提取物和甜菊醇具有免疫调节活性[38],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NF-κB通路而表现出抗炎和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39]。
2.1.6 抗癌作用
Bhattacharyya等[40]研究发现甜叶菊叶子的乙酸乙酯、丙酮、三氯甲烷、水提取物均表现出了抗癌潜质。Takahashi等[41]最近报道,甜菊糖能促进Bax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进而释放到细胞质,诱导癌细胞凋亡。此外,Konoshima等[42]实验结果表明甜菊糖还可以用于预防化学致癌。
2.1.7 其他作用
甜叶菊具有抗健忘症、预防肥胖症、预防心脏病龋齿、杀灭幼虫、作为饲料改善猪肉的品质、治疗代谢综合征等作用。
甜菊糖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其安全性尤为重要。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甜叶菊及甜菊糖食用安全、无毒副作用。Andrey等[43]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食500、1 000和2 000 mg/(kg·d)3种不同剂量的莱鲍迪苷A,持续90 d,结果没有显示任何毒副作用。Geuns等[44]在肉鸡的每个受精卵中分别注射剂量为 0.08、0.8、4 mg的甜菊苷,或 0.025、0.25、1.25 mg甜菊醇,结果发现孵化过程中胚胎均发育正常。Williams等[45]采用艾姆斯实验、染色体畸变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和DNA合成检查法证明了莱鲍迪苷A无基因毒性。
目前,甜叶菊的产品主要有3大类:(1)甜味剂,其优点是甜菊糖苷具有高甜度、低卡热、安全无毒、物理性质稳定等特点;(2)辅助药物,作为辅助品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家禽乳腺炎、牛不孕症等的治疗;(3)饲料、肥料等,主要是将甜菊糖苷生产的工业废料添加于动物饲料和农作物肥料中,具有调节家禽消化功能、提高产蛋率、催促瓜果早熟、瓜果增甜等作用。
甜菊苷作为天然甜味剂,甜度高、卡热低,具有蔗糖、葡萄糖等常用甜味剂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却有严重的苦涩后味。随着人们对甜菊糖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于甜菊苷的提取、纯化以及口味改善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而甜菊糖苷甜味的改善也成为其作为甜味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王德骥[46]从分子化学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甜菊糖苷各成分的甜度、甜味,得出了以下结论:(1)C-13位糖基是甜味主要功能基,一般连有3~4个糖基的化合物甜度最高、甜味较好,而对甜度、甜味有利的连接糖基种类的顺序是果糖>葡萄糖>鼠李糖或其它半乳糖基;(2)苷元C-19位酯基是助味基,若连接的不是葡萄糖基如H,则会大大影响甜度和甜味味质;(3)苷元所具有的强烈苦涩后味是甜菊糖苷苦涩后味的根本原因,所含的杂质成分如单宁、类黄酮、倍半萜内酯等会增加甜菊糖苷的苦涩味道。
3.2.1 复配法
甜菊糖与其他高卡热的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等,而以环糊精糖最为常用)或无机盐一起使用时,甜菊糖的甜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与有机酸如苹果酸、酒石酸等混合使用时则可以改善其苦涩后味。
3.2.2 修饰配糖体
如前文所述,C-13、C-19位的配糖体对甜菊糖各成分的甜度、甜味影响显著。因此,众多学者将研究方向聚焦于对配糖基的改造。目前对甜菊糖苷配糖体改造的方法主要为生物酶催化和微生物转化。通过配糖体的修饰,可以较大程度上改善甜菊糖苷的苦涩后味,同时甜度也有一定提高。其机理主要有2点:(1)引入了较好的助味糖基(如果糖、葡萄糖)、提高了分子中糖基的比例;(2)生物酶催化具有双向作用,在催化连接糖基的同时又有催化糖苷水解的作用,产生的糖(如葡萄糖)能与新产生的糖苷形成“复配法”的效果。
众多学者研究了用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法(CGTase 法)改造配糖体[47-49],为目前酶催化改良甜菊糖味质研究较为深入的方法,从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甜度、改善甜味,但无论如何优化菌种、酶源、底物类型与浓度等影响因素其苷化结果均表现出低选择性,如随着反应过程中底物浓度的变化,引入的新糖元会随之变化,主要包括单糖、双糖、三糖,如引入新的糖基时对St糖羟基选择性差等。也有学者利用葡萄糖苷酶转移法改造配糖体[50],相对CGTase法而言研究较少,它使甜菊糖分子中部分C链上重新嫁接了新的葡萄糖基,此方法虽然能直接得到甜菊糖的葡萄糖接枝物,甜菊糖味质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催化活性低,产率低,与此同时C-13、C-19位连接的部分葡萄糖基亦可能被酶解。总体看来,此2类方法选择性较差、产率低,副产物种类多,而对于这些产物的结构鲜有报道。
虽然上述酶催化转化法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然而在半乳糖苷酶法、β-呋喃果糖苷酶法、微生物转化法等的研究结果让我们看到生物酶催化改良甜菊糖苷依然具有可以期待的前景。
Danieli等[51]与朱海霞等[47]采用半乳糖苷酶法改造配糖基,此方法可以高选择性将半乳糖转移至甜菊糖C-13葡萄糖残基上,此方法反应时间长、需加入其他辅酶产生供体,且与其他糖基产物相比,半乳糖苷化的ST口感略差。因此,朱海霞等[47]利用在CGTase催化转糖苷反应中,葡萄糖基是很好的糖基受体,而半乳糖不是的特点,将半乳糖苷酶法和CGTase法结合使用,先用半乳糖苷酶催化转糖苷反应,将半乳糖基连接至19位葡萄糖基上,再用该产物作为CGTase催化的底物,这样就可以选择性地在13-OH相连的葡萄糖基上进行转糖苷反应。
李玉强等[52]用 β-呋喃果糖苷酶法(FFase)在甜菊糖苷和莱鲍迪苷A中引入果糖基,可以使果糖基以 β-2,6糖苷键连接至 19-O-β-葡萄糖基的 6-OH上。该方法最优催化条件为:pH 6.5,反应温度40℃,并在pH 6~8及40℃以下稳定,甜菊苷和甜菊双糖A苷与蔗糖的摩尔比值为0.000 5和0.001 2,加酶量15 U/mL,反应时间15 h。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2种糖苷的转化率分别可达69.4%和72%。除了以上的采用生物酶催化转化的方法改良甜菊糖苷的味质,Kusakabe等[53]使用放线菌在甜菊糖苷13-位碳上的2-葡萄糖-β-葡萄糖苷的中间位置转移上了一个葡萄糖基,成功地使甜叶菊苷转化为莱鲍迪苷A,其转化率约为20%,但其只催化产生一种转化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Ishikawa等[54]将微生物菌类与β-呋喃果糖酶结合使用,在甜菊糖苷和莱鲍迪苷A的13位碳上转接了β-呋喃果糖。以上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选择性好,产物较为单一,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直以来酶法改性甜菊糖是去除其苦涩后味的研究热点,经过20多年来众多学者的研究虽未发现可用于工业化的生产路线,但生物酶催化转糖苷法和微生物转化法为改良甜菊糖苷甜味的有效途径的结论勿容置疑,随着酶促转糖机理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能够实现从分子层面上对甜菊糖的定向设计改造,从而得到更完善的甜菊糖苷类的甜味剂。
3.2.3 改善苷元部分
对苷元部分的改造是一种从根本上改善甜菊糖苷味质的方法,目前有关此方面的报道较少,主要包括改善苷元的结构和物理包合苷元等方法。Lee Thomas等[55]对甜菊糖苷的苷元和配糖基进行了修饰,将苷元上的C-15和C-17位双键转移至C-15和C-16,配糖基选用了葡萄糖、鼠李糖或吡喃木糖,从而提高了甜味,改善了涩味。王德骥等[56]针对甜菊糖苷苦涩味的主要来源苷元部分,通过分析计算,在提取液、浓缩液中加入环糊精,对甜菊糖分子的苷元部位进行物理包合,所得产物在甜度保持的前提下苦涩后味消失。此方法虽然消除了甜菊糖苷的苦涩后味,却以牺牲甜菊糖低碳的优良属性为代价。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日益提高,蔗糖、葡萄糖等甜味剂因其高卡热、易引起幼儿龋齿、不适于糖尿病人使用等缺陷已经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甜叶菊的主要甜味成分—甜菊糖作为新兴的天然甜味剂,具有低卡热、高甜度、理化性质稳定、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同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癌、抗菌、抗病毒等重要的生物活性,而使其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
然而,甜菊糖较为严重的苦涩后味严重影响了其品质,也是目前甜菊糖在市场中占有比例较小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缺陷,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复配法、精制、结构修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得到味道爽口的完美的“甜菊糖”。在众多的方法中,较为成功的是通过重结晶、大孔树脂吸附精制莱鲍迪苷A的方法,并已经应用到生产中。复配法改善甜味效果有限,生物酶催化、微生物转化虽然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甜味,但其成本较高、产物结构及生物活性不明,且其中有些方法以牺牲甜菊糖的低卡热的天然优势而达到改善甜味的目的,如复配法中采用加入高卡热的环糊精、葡萄糖,苷元物理包合法中采用环糊精作为包合剂等。
将甜菊糖开发为完美的甜味剂是一条可行、曲折的道路。虽然采用纯化精制莱鲍迪苷A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甜菊糖产品的品质,但是由于莱鲍迪苷A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苦涩后味,使甜菊糖产品的苦涩后味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快生物酶催化、生物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新产物的结构鉴定、甜味甜度评价、安全性研究,以期将此类甜菊糖苷优化方法推向工业生产,同时若能发现甜味甜度更优于莱鲍迪苷A的产物,将为今后改造甜菊糖产品的品质提供新的、明确的研究方向。
[1]赵永平,何庆祥,朱亚,等.不同基因型甜叶菊产量和甜菊糖苷含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73-75.
[2]Wollwer-Rieck U.The leaves of Stevia rebaudiana(Bertoni),their constituents and the analyses thereof:a review[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2,60(4):886-895.
[4]Rai C,Majumdar G C,De S.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r water extraction of steviosid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47(7):1 014-1 022.
[5]郁军,岳鹏翔,郁红,等.三级逆流法提取甜菊糖甙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2):146-148.
[6]Puri M,Sharma D,Barrow C J,et al.Optimisation of novel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of steviosides from Stevia rebaudiana leaves[J].Food Chemistry,2012,132(3):1 113-1 120.
[7]丰雪,付娟娟,温辉梁.纤维素酶提取甜菊糖苷的工艺优化[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5):139-142.
[8]徐仲伟.甜菊糖苷的提取精制新工艺及酶法改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9:48-63.
[9]Liu J,Li J,Tang J.Ultrasonically assisted extraction of total carbohydrates from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and identification of extracts[J].Food and Bioproducts Processing,2010,88(2):215-221.
[10]Jaitak V,Bandna B S,Kaul V K.An efficient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of stevioside and rebaudioside‐A from Stevia rebaudiana(Bertoni)[J].Phytochemical Analysis,2009,20(3):240-245.
[11]李宾,贾士儒,钟成,等.采用超高压技术从甜叶菊中提取甜菊糖苷的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0,26(10):1 117-1 120.
[12]Erkucuk A,Akgun I H,Yesil-Celiktas O.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glycosides from Stevia rebaudiana leaves: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J].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09,51(1):29-35.
[13]伏军芳,黄新异,宋玉民,等.甜叶菊水提取液的除杂工艺研究[J].化学世界,2010(2):126-128.
[14]张强华,熊清平,石莹莹.大孔树脂对甜菊糖苷溶液的脱色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5):249-252.
[15]陈绍潘,林光荣,黄维南.膜技术在甜菊糖苷提取工艺中的应用[J].广西热带农业,1993(3):8.
[16]赵永良,韩骁,刘景彬,等.膜分离技术改进传统甜菊糖甙生产工艺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0,37(1):40-41.
[17]姚国新,毛波,王旭.膜技术在提取甜菊糖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12):112-114.
[18]李培,杨瑞金,华霄,等.重结晶法分离甜菊糖的工艺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0(001):160-163.
[19]赵昊,彭奇均.溶析结晶法分离莱鲍迪苷A的工艺研究三艺技术[J].应用化工,2011,40(8):1 310-1 313.
[20]刘杰.甜菊糖苷中莱鲍迪 A苷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0:27-34.
[21]胡静,陈育如,魏霞,等.大孔树脂 D107和 D108对甜菊糖中SS和RA的分离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6):1-4.
[22]Li J,Chen Z B,Di D L.Preparativ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baudioside A from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crude extracts by mixed bed of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s[J].Food Chemistry.2012,132(1),268-276.
[23]Huang X Y,Fu J F,Di D L.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teviol glycosides from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using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10,71(2):220-224.
[24]Liu J,Li S F Y.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Stevia sweetener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Journal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Related Technologies,1995,18(9):1 703-1 719.
[26]Shukla S,Mehta A,Mehta P,et al.Evaluation of comparative antidiabetic effects of ethanolic extracts of Caesalpinia bouncucella and Stevia rebaudiana in normal and alloxan-induced experimental rats[J].Romanian Biotechnological Letters,2011,16(3):6 187-6 199.
[27]Sharma N M R,Upadhyay B.Effect of stevia extract intervention on lipid profile[J].Stud.Ethno-Med,2009,3(2):137-140.
[28]Hsu Y H,Liu J C,Kao P F,et al.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stevioside in different strains of hypertensive rat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65(1):1-6.
[29]Debnath M.Clonal propag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n endemic medicinal plant Stevia rebaudiana[J].J.Med.Plant Res,2008,2:45-51.
[30]Puri M,Sharma D.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tevioside towards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J].Engineering in Life Sciences,2011,11(3):326-329.
[31]Kataev V E,Strobykina I Y,Andreeva O V,et al.Synthesis and antituberculosis activity of derivatives of Stevia rebaudiana glycoside steviolbioside and diterpenoid isosteviol containing hydrazone,hydrazide,and pyridinoyl moieties[J].Russian Journal of Bioorganic Chemistry,2011,37(4):483-491.
[32]Sharipova R R,Strobykina I Y,Mordovskoi G G,et al.Antituberculosis activity of glycosides from Stevia rebaudiana and hybrid compounds of steviolbioside and pyridinecarboxylic acid hydrazides[J].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11,46(6):902-905.
[33]Takahashi K,Matsuda M,Ohashi K,et al.Analysis of anti-rotavirus activity of extract from Stevia rebaudiana[J].Antiviral Research,2001,49(1):15-24.
[34]Ibrahim N A,El-Gengaihi S,Motawe H,et al.Phyt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1-labdane-type diterpene[J].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07,224(4):483-488.
[35]Daneshyar M,Geuns J M C,Willemsen H,et al.Evaluation of dietary stevioside supplementation on anti‐human serum albumin immunoglobulin G,Alpha-1-glycoprotein,body weight and thyroid hormones in broiler chickens[J].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12,96(4):627-633.
[36]Fengyang L,Yunhe F,Bo L,et al.Stevioside suppressed inflammatory cytokine secretion by downregulation of NF-κB and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in LPS-stimulated RAW264.7 Cells[J].Inflammation,2012,35(5):1 669-1 675.
[37]Bunprajun T,Yimlamai T,Soodvilai S,et al.Stevioside enhances satellite cell activation by inhibiting of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in regenerating muscle after cardiotoxininduced injur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2,60(11):2 844-2 851.
[38]Shruti S A M,Myunghee K,Ayyadurai N,In vivo immunomodulating activities of ethanolic leaf extract of stevia rebaudiana in Albino rats[J].Res J Biotechnol,2011,6(1):27-31.
[39]Boonkaewwan C,Ao M,Toskulkao C,et al.Specific immunomodulatory and secretory activities of stevioside and steviol in intestinal cell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8,56(10):3 777-3 784.
[40]Bhattacharyya D,Ghanta S,Banerjee A,et al.Stevia rebaudiana,a novel source of phytoceuticals with anticancer potential[J].Planta Medica,2009,75(9):896.
[41]Takahashi K,Sun Y,Yanagiuchi I,et al.Stevioside enhances apoptosis induced by serum deprivation in PC12 cells[J].Toxicology Mechanisms and Methods,2012,22(4):243-249.
[42]KonoshimaT,TakasakiM.Cancer-chemopreventive effects of natural sweeteners and related compounds[J].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2002,74(7):1 309-1 316.
[43]Nikiforov A I,Eapen A K.A 90-day oral(dietary)toxicity study of rebaudioside A in Sprague-Dawley ra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xicology,2008,27(1):65-80.
[44]Geuns J M C,Bruggeman V,Buyse J G.Effect of stevioside and steviol on the developing broiler embryo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3,51(17):5 162-5 167.
[45]Williams L D,Burdock G A.Genotoxicity studies on a high-purity rebaudioside A preparation[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9,47(8):1 831-1 836.
[46]王德骥.关于甜菊糖苷的甜度,甜味和苦涩后味的成因机理[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5):46-53.
[47]朱海霞,郑建仙.甜菊糖的酶法改性[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4-60.
[48]Kochikyan V T,Markosyan A A,Abelyan L A,et al.Combined enzymatic modification of stevioside and rebaudioside A[J].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Microbiology,2006,42(1):31-37.
[49]郁军,岳鹏翔,程其春.酶法改性甜菊糖甙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8):214-218.
[50]李新华,王琦,时晨.葡萄糖苷转移酶作用对甜叶菊糖苦味改善的效果和机理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9,10,40(5):605-607.
[51]Danieli B,Luisetti M,Schubert‐ Zsilavecz M,et al.Regioselective enzyme-mediated glycosylation of natural polyhydroxy compounds.Part 1.galactosylation of stevioside and steviolbioside [J].Helvetica Chimica Acta,1997,80(4):1 153-1 160.
[52]李玉强,邵佩霞,王永华,等.β-呋喃果糖苷酶的生产及对甜菊糖苷和莱鲍迪A苷的酶法改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3):23-27.
[53]Kusakabe I,Watanabe S,Morita R,et al.Formation of a transfer product from stevioside by the cultures of Actinomycete[J].Bioscience,Biotechnology,and Biochemistry,1992,56(2):233.
[54]Ishikawa H,Kitahata S,Ohtani K,et al.Transfructosylation of rebaudioside A(a sweet glycoside of Stevia leaves)with Microbacterium beta-fructofuranosidase [J].Chem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1,39(8):2 043.
[55]Lee T.Steviol glycoside isomers[P].WO,2009038978.2009-03-26.
[56]王德骥.一种直接制出没有苦涩味甜菊糖苷得的技术方法[P].中国,200610036064.2.2006-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