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竞亮 陈 敏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
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hree Gorges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简称“TGPMS”)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简称“三峡集团”)引进西方的管理理念与技术,结合中国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进行再造与开发的一套通用的集成化项目管理系统。
TGPMS是一个为设计单位、承包商、供应商、监理、投资方等单位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目标而搭建的协同工作平台。系统包含“编码管理、岗位管理、设计管理、计划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合同管理、工程会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模块,管理内容覆盖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
TGPMS于1997年启动研发,1999年上线运行。在系统投入运行的十几年间,对三峡集团投资的工程建设和管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因管理更加精细化而对系统提出的更高需求,仍然采用原先开发工具(OracleFormsBuilder)的TGPMS存在一定的局限,具体如下:
(1)用户使用的浏览器不断升级,目前版本的TGPMS不能很好地在高版本浏览器上运行(在IE9上运行TGPMS已出现问题)。
(3)对于标准的认证体系,比如CA等,Forms开发框架对它的支持存在一些困难,为今后应用系统实施统一用户认证增加了难度。
(4)数据展现方式略显单调,缺乏比较直观的图形化数据展现方式。
(5)Oracle公司官方声明,该公司未来对Forms的技术支持将逐渐淡化,建议用户逐渐将应用系统从Forms平台迁移到其他平台。
因此,TGPMS升级需求非常紧迫,为保证系统目前的稳定运行和将来的平滑过渡,在基本不改变数据模型和业务逻辑的前提下,需尽快将TGPMS的开发平台从OracleFormsBuilder迁移到其它先进、成熟、稳定的开发平台。
TGPMS升级是一项十分浩大的系统工程,前期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评估和技术选择,后期包括方案实现(含系统设计、平台开发、业务功能迁移、系统测试、上线试运行等),整个过程较长,其中任何环节若不能顺利执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度或质量,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经对TGPMS升级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大致存在八项风险,清单如表1。
表1 TGPMS升级存在的风险清单
认识是基础,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更好地实施。为了提高参与TGPMS升级工作的人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培育大家对该项工作的必要性、难度等认识基础,推进该项工作顺利开展,需开展一系列宣传、培训工作。可组织各种研讨会,研讨会可分专题进行,也可单独举行。研讨的内容包括:TGPMS升级的必要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升级将遇到什么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升级的难点在哪里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升级采用何种技术路线,升级需要多大的工作量,升级采用何种策略等。
以“绪论”章节课程资源建设为例,双击进入“绪论”群组编辑窗口,拖动一个“交互”图标到流程线上,命名为“背景”,插入背景图片。在“交互”图标右侧拖入6个“计算”图标,可分别命名为:大纲、教案、课件、动画、视频、课后习题、返回。例如:在属性面板中输入函数 GoTo(IconID@"教学大纲"),将函数中跳转的位置,即双引号中的内容改为对应的位置即可,课程资源建设操作界面和“绪论”章节大纲如图8和图9所示。
需求分析作为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系统需求若不准确,可能导致开发过程中不断出现需求变更,轻则影响开发进度,重则会影响到项目整体成本,或导致开发成果不满足用户的需求。为避免出现需求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
(1)在需求分析阶段,尽可能邀请业务人员和实施顾问全程参与,业务人员和实施顾问有丰富的业务知识。
(2)一旦完成需求分析工作进入系统设计开发阶段,须加强需求的变更管理,针对每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和审核。
(3)在开发过程中可适当使用迭代式开发方法,通过重复“原型开发-系统演示-用户反馈-细化需求”来降低风险。
技术风险是TGPMS升级工作中高风险之一,如果采用的技术不当,将很难推进此项工作向前。为了降低技术风险,需做好调研分析及评估。
目前,Java和NET为应用开发最主要的两大技术,市场上遵循这两大技术方向开发的研发平台产品种类繁多,项目启动前必须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分析比对工作,根据调研及分析比对成果,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根据升级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方向或研发平台。选择的技术或研发平台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较好的成熟度。所选择的技术或研发平台必须设计规范,架构完整,有成功项目应用的经历;(2)良好的可扩展性。无论选用哪种平台,产品功能不一定能完全满足项目需求,定制开发特定需求要求所选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支持各种通用标准、规范或协议;(3)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保证工程管理系统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与新技术均可以较好地集成。
选定技术路线后,需及时组织资源对参与系统升级工作中从事程序开发的人员进行培训,积累技术力量,并在后续的程序开发中给予指导。
为了降低实施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项目组织。项目组织包括项目指导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员会、项目经理、项目实施团队(包括软件开发组、应用组、测试组),同时明确相应的职责。
(2)明确项目范围。项目范围最小化,不盲目扩大项目范围。
(3)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可考虑先建设开发平台,以适合后续的大规模团队开发,再逐模块升级。
(4)制定各项规范制度,以规范所有工作。
为了降低进度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
(1)将工作内容进行详尽分解,并将每项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员。
(2)建立常态的进度会商机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周期性例会的方式,对照工作计划及时分析工作进度,对滞后的工作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按办法解决问题。
(3)建立重大事项专门协商机制。针对重大事项,组织相关业务、技术专家对专门事项进行商议,明确其进度、质量等要求。
为了降低质量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流程管理。为促进系统升级工作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保证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TGPMS升级工作必须根据制定的规范、制度梳理并发布各项工作的流程,而且严格按照流程处理各项事务。
(2)加强成果审核。对各阶段提交的成果,必须组织业务和技术方面的专家对成果进行审核,只有成果通过审核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
(3)采用统一的工具,制定通用的模板。对每个环节提交的文档,要求采用统一的工具,根据统一发布的模板进行编制。对于程序编制,针对编程工具,发布编程规范。
(4)加强测试工作。测试是IT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团队建设时,必须组织专业的测试人员参与,在开发过程中,对程序的源代码进行白盒测试;在模块化功能开发完成后,对应用功能进行黑盒测试;在平台或系统建设完成后,通过测试软件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为了降低团队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
(1)为了使项目组成员尽快了解、掌握升级所采用的技术,组织外部或内部专家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及时安排工作任务给参训人员,让其在工作中逐步熟练。
(2)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须注重技术小结,编制相关技术文档,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和探讨,实现知识传承,按照梯级人才建设的原则,培养技术力量。
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对工作内容进行分解,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对工作量进行评估,以便确定总的投资。
TGPMS升级工作存在着一些风险,参与该项工作的各方必须高度重视,必须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小心、谨慎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让TGPMS升级成功,才能让TGPMS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