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昳娜
论“膝关节”在藏族舞蹈中的不同应用
■丁昳娜
藏族舞蹈有堆谐、果谐、谐、卓四个重要的舞蹈形式。藏族舞蹈是以下肢的动作作为主要动律的,上身多数是随动的状态,而下肢动律形成的源头还是在于“膝关节”。在这四个舞蹈形式中,“膝关节”的动律有小而紧凑的、有舒缓连贯的,有在急促的节奏中极具有暴发力和破坏性的,这些都在证明“膝关节”在藏族舞蹈中不同的应用。
1.地理环境
藏族历史悠久,居住区域广阔,土地辽阔,地势高耸,明显的地势起伏,使西藏境内的自然条件垂直差异很大,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并存的环境决定了藏族舞蹈动律的基本特征包括:膝部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和连绵柔韧的屈伸,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这个“屈”除了要求颤膝外,也包括懈胯,由于这一律动的特点,使藏族民间舞蹈下肢主动,上肢松驰,形成自上而下,欲动先屈的动律特点,从而使舞蹈给人一种飘逸而又沉稳的感觉。我觉得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包括:松胯、弓腰、曲背(向前倾),这一体态特征既有受压迫的宗教心理痕迹,更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身体协调,带有较强艺术性的创造,因此从舞蹈的角度看,又具有另外的一种美感,即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动感协调的美。藏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一顺边”,是一种高原特有的姿态优美、妩媚动人的体态特征,而这种体态特征又是和文化特征相互联系的,分为农牧文化和宗教文化,他们融合在一起完美地体现了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2.农耕文化和宗教文化
农牧文化是在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由高原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融会农、牧两种文化。高原不同的海拔高度所形成的气候,土质,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着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有些地区适合农耕,有些地区适合放牧,从而形成各自的文化特征,同时他们又相互往来,所以又进一步促进了农牧文化特点的融合,形成农牧文化的基本特征。根据特殊的环境人们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生活方式,高原缺氧,人们劳动的节奏不能过于急促,高原道路崎岖穿软靴以便于行走,搬运货物时用背来负,这些种种生活方式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成了高原“一顺边”的美。
藏族舞蹈多是载歌载舞的形式,有舞必歌,歌词与舞蹈中融入了很多宗教文化的成分,反映出人们的宗教意识,也给舞蹈渲染上许多宗教的色彩。例如:舞蹈表演中多用孔雀,因为孔雀是神鸟,是吉祥的象征,可以逢凶化吉。还有舞蹈队型的变化、行进的路线等,舞蹈队型多围成圆圈,如:作品《圈舞》顾名思义,作品以圆圈为主要队型,通过拉手,转圈来变化不同的圆圈,在圆圈上舞蹈。颤膝,甩臂等动作,都是为了表达他们的宗教观念,圆圈向右转动反映对太阳的崇拜,对吉祥的追求。是和生活中用的转经筒,向右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如:作品《朝圣女》中就是利用这个道具完成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他们认为,随着转经筒一圈一圈地旋转,他们的功德也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他们相信,来世的幸福都在今生的修德积累之中。舞蹈通过这样的道具更进一步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又反映了藏族民族舞蹈中所具有的宗教文化。
藏族舞蹈主要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这四种分类有不同的动作来体现它的特点,无论这个动作是快节奏的、慢节奏的、动作幅度较大的还是幅度较小的,在他们中间都是“膝关节”起决定作用的,它在每个舞蹈动作中都有不同的应用,下面我就从几个动作中来说明“膝关节”的不同应用。
㈠堆谐——踢踏
《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
“踢踏舞”属于表演性舞蹈。它特别是强调下肢的运动,节奏上以快板为主,通过脚下的运动踏出不同的节奏,要做到脚下灵活有力度,其实就是膝关节在起作用,膝关节一直保持上下颤动的规律,要求“膝关节”不仅要松弛,还要有弹性,如果膝关节不能放松而是收得很紧,就会出现僵死的状态,自然脚下就不能很快地踢踏。例如:作品《扎西德勒》就是一个著名的藏族踢踏舞舞蹈。在舞蹈中上身基本是随动的状态,主要以下肢为主,舞蹈刚开始用踢踏形成横排的队型,在很快的节奏上作踢踏加端腿的动作,这就是膝关节在保持松弛和弹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很快的节奏,使舞蹈动作更有生命力,比较灵活,从而也更好地反映了舞蹈的情感,“扎西得勒”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开朗的性格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㈡谐——弦子与撩步
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以四川甘孜的"巴塘弦子"最为典型,属于农区的舞蹈形式。其特点在于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豪放粗犷之美;女子突出长袖轻柔舒展之美。
弦子主要以“三步一撩、一步一靠”为基本律动特点,其含胸、颤膝及长袖的绕、托、撩、盖等动作形成了不同一般的地域舞蹈特色,其动作的整体性质是柔美、舒缓、连贯、优美的,在柔中有刚的音乐中完成,对膝关节的要求是很高的,膝关节的上下运动,讲究韧性,强调对抗的力量,完全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例如:在课堂上,我们用最简单的“正步位屈伸”例子,这个看似很简单的动作,要把它做的有生命力是很有难度的,要在较慢的音乐中完成一次连绵不断的屈伸要靠膝关节足够的控制力,所以膝关节在弦子中起到了控制的作用。
还有弦子中的“撩步”也很好地体现了膝关节的韧性。“三步一撩”是在原地屈伸的基础上而来的,它要求每一步都有屈伸,“撩”的一下屈伸幅度要更大,膝关节屈伸的时候要有控制的上下运动,有连绵不断的感觉,换重心时要自然。膝关节除了对下肢的控制有很大的作用外,对上肢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藏族舞蹈多为下肢动作为主,上身一直处于一个随动的状态,在屈伸的时候上身有一些“懈胯”的动作,如果膝关节没有很好的控制,屈伸的同时出现间断,也会影响上肢动作,所以在“撩步”中膝关节对下肢和上身的动作起到决定的控制作用,使全身配合在一起律动。
㈢卓——锅庄
“卓”流传于牧区,是自娱性群舞,男女分别各自成弧形队形对唱而舞。节奏上用慢板,以唱为主,舞姿伸展、优美,快板部分节奏急促,舞姿热烈、奔放,有翻身和跳跃性动作。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这正是藏族人民彪悍气质在舞蹈中的体现。
“卓”对膝关节的要求应是具有破坏性质的,力量的运作强过于踢踏、弦子等,具有很强的暴发力,在舞蹈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很粗狂、憨厚、深沉的。因为“卓”的上身幅度较大,下肢的动作也较为有力,所以上身和下肢的配合,就要靠膝关节的控制,这样才能使动作显得异常气势磅礴,展示了舞蹈艺术的阳刚之美。在课堂上,男女生的“卓”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对于女生来讲,因为下肢控制能力没有男生那么有力,所以我们要学的对膝关节的训练更多一些,膝关节有了很好的控制,上身的动作自然就可以放大,也就可以更好地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进一步的体现出藏族人民豪放的个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上述的一些比较我觉得:藏族众多舞蹈的“膝关节"动作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在舞蹈作品中更能体会到“膝关节”的重要性。例如:一个比较老的作品《母亲》。一位藏族老阿妈正从那源头之处走来,她斑白的头发,沧桑的皱纹,佝偻的身体,仿佛生命已逝去大半,但是她的舞动中却蕴含着无限的深情与活力。编导在舞蹈中树立了这样一个并不多见的女性形象,通过压低上身,前倾90度的姿态,塑造母亲的形象,这是一个静态的美。回到关键的“膝关节”作用中,这个舞蹈比其他的藏族舞蹈对膝关节的要求还要高,因为在《母亲》作品中上身一直是压低的状态,在流动中还要保持上身的大幅度的压低,对膝关节的控制力要求是十分高的。第一段中主要塑造了一位压弯了腰的苍老的母亲形象,动作较为缓慢,膝关节主要以缓慢的屈伸为主;第二段精心设计了另一个翩翩起舞的“年轻母亲”。弦子的优美流畅在这个舞段中把年轻生命的欢愉美好充分地传达出来,膝部的轻颤与屈伸使动作充满了深情。所以在这个舞蹈作品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膝关节的不同运用,可以塑造很多不同的形象,同时也可以强化舞蹈的主题,使主题更加鲜明。
上述内容说明“膝关节”在藏族舞蹈中都有不同的应用。其中堆谐——踢踏,就是通过脚下的运动踏出以快板为主的不同的节奏,保持上下颤动的规律,要求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运动;谐——弦子与撩步,其动作特点是柔美、舒缓、连贯的,多在柔中有刚的音乐中完成,要求膝关节有韧性,强调对抗的力量,产生连绵不断的屈伸;而卓——锅庄,对膝关节的要求是要比踢踏和弦子更具有破坏性,应具有很强的暴发力,节奏通常是急促的,“膝关节”的应用也更好地体现了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这再一次说明藏族舞蹈是“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膝关节”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著作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出版.221页
网上文献
《藏族舞蹈的特点》.http://www.cnr.cn/folk/ zang/fengsu/200204120079.html
《藏族舞蹈民族特色及审美》.2005年5月12日http: //www.chinadance.cn/article/wudaojiaoxue/200705/ 4319.html
《藏族转经筒》.http://baike.baidu.com/view/19518. htm
佚名.《藏族的果谐、堆谐、朗玛谐》.2006年9月12日http://www.chinadance.cn/e/DoPrint/?classid=47&id= 4574
关心.《弦子舞》.2007年7月9日http://www.godpp. gov.cn/yxzp_/2007-07/09/content_10518621.htm
《锅庄舞》.2006年http://www.chinaculture.org/gb/ cn_whyc/2006-11/19/content_89214.htm
佚名.《母亲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2006年3月17日
http://www.chinadance.cn/article/wudaoshangxi/200705/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