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贵,祝怡红,曹志磊,刘川琴
(1.安徽省安庆地震台,安徽 安庆 246001;2.安徽省庐江地震台,安徽 巢湖 2315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地震前兆观测由模拟观测逐步向数字化观测转变,但由于模拟观测技术成熟、数据直观、不受采样率限制等优点,因此,模拟观测没有完全被数字化观测所取代,在各省地震局仍然大量存在[1]。安徽省庐江地震台(以下简称庐江台)是国家Ⅰ类水化综合台,从1986年起正式开展水氡及氦等气体含量的模拟观测,1987年开展了水汞、水电导率观测,1989年又开展了水中逸出气气体总量及多种组分的观测与研究,1996年,台站增加了动水位和地热(水温)两项观测,直到2000年以后,台站才开展动水位、地热(水温)、气氡和气汞等数字化观测。现阶段庐江台模拟观测与数字化观测同时进行,模拟观测是人工定时定量采集水样,然后对水样进行一系列处理,再将其导入观测仪器,最后通过人工一步步操作仪器,从仪器上读出或从纸带上测量出观测数据,并将观测数据记录到观测记录簿中,而数字化观测是仪器设备自动采样、分离、观测并保存观测结果到仪器内存,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二十多年来,庐江台一直向中国局和省局不间断地报送观测数据,为地震研究预报提供了准确连续可靠的第一手观测资料,但这些珍贵的观测资料大部分都以纸质形式存放,易受潮发霉腐烂,不便于永久保存,同时也不便查找、共享,也不能直接用于mapsis等预报软件分析处理[2]。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开发了“前兆模拟数据管理软件”,通过软件的数据录入功能或数据导入功能,达到将模拟观测数据存入软件后台数据库的目的,通过软件的导出功能,可以生成mapsis直接利用的数据格式,最终实现模拟观测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前兆模拟数据管理软件”是根据庐江台水化模拟观测实际情况而开发的,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软件结构合理(见图1),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功能齐全,它具备五大功能模块,分别为登录模块、系统设置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常规操作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图1 软件结构图Fig.1 Diagram of software structure
程序启动后,弹出登录窗口,用户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软件再判断是一般用户还是管理员,管理员具有全部操作功能,一般用户只有部分操作功能,为了数据库使用安全,允许的用户名、口令和权限都预先存在后台Access数据库中,如果要加入新的用户必须修改数据库中对应的表,见图2
系统设置功能包括台站简介管理、仪器参数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和退出系统四个选项。台站简介管理:介绍台站发展历史和现状,管理员具有修改功能,一般用户只有查看功能;仪器参数管理:包括前兆观测仪器名称、型号、观测分量和观测现状等参数,可以对其编辑、删除和添加等,见图3。用户权限管理:可以增加新的用户、删除老的用户、编辑用户密码和修改用户权限。
图2 登录界面Fig.2 The interface of login
数据库管理模块具有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导入、数据导出和数据备份功能。数据录入,是将观测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数据导入,是把每月月报表中数据一次性导入到数据库中;数据导出,是将数据库中数据以文本格式导出,且符合mapsis规定的格式。数据备份,将数据库中数据备份一份,见图4。
图3 仪器参数管理界面Fig.3 The interface of instrument parameters management
图4 数据库管理界面Fig.4 The interface of database management
常规操作是方便用户对前兆资料的分析研究和保障日常震情会商而设计的一组功能模块,它包括数据浏览、数据编辑、数据查询和绘制曲线。数据浏览:按照用户给定的条件浏览数据库中数据;数据查询:按照用户给定的条件去数据库中查询数据;数据编辑:编辑数据库中数据;绘制曲线:根据用户要求绘制相应曲线图,见图5。
图5 绘制曲线界面Fig.5 The interface of drawing the curve
(1)软件在Win98、Win2000和Winxp等多种操作系统中均可运行。
(2)软件安装简单,只需点击“下一步”至到“完成”即可。
(3)软件运行时,应保证操作系统中装有Access数据库。
(4)软件导出的数据文件,可直接被mapsis等地震预报软件利用。
软件编制完成后进行了细致的调试,在庐江台试运行一年多来,运行稳定,能够顺利的实现软件各项功能,在日常工作和震情会商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软件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模拟资料的数字化和集成化,方便了资料的研究应用,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实用价值。
[1]朱石军,张海春,武晓东,等.延庆地震台形变处理软件系统[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28(6):96-100.
[2]马莉,马宝君,薛志文,等.模拟水氡观测数据快速整理软件简析[J].山西地震,2009,(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