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水, 姜凯帆, 孙永福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开始持续的大规模涌入城市,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带走了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和需求等资源,乡村发展出现“空心化”[1],也给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导致耕地的抛荒、弃耕,使村民自治失去依托等现实矛盾。据统计,2012年中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6亿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亿人,比上年增长3.0%。而据其他数据显示,我国近十年来外出农村人口呈现连续增长态势,平均增长率超过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2]。目前,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心村”,由于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人口“空心化”的整治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界对“空心化”的研究始于1996年,主要从地理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从地理学角度主要强调在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由迅速发展的村庄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的矛盾所引起的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3]。从经济学角度是指农村人才大量流失,不仅使农业,而且还使整个农村地区的工副业、文教科研和卫生部门的人才出现严重空缺的现象[4]。农村人口的“空心化”伴随着农村人口的高度老龄化,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年龄选择性,因此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农村年轻人离开老人进入城市的过程[5]。但是研究大多都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诸多问题未寻求到有效的解决路径,研究结果缺乏可操作性。
国外理论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进行研究。刘易斯、托达罗等经济学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的动因,认为地区经济差异的持续扩大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6]。刘易斯经典模型揭示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绝对差距是造成人口在城乡间流动的原因[7]。托达罗修正了刘易斯模型,认为造成人口城乡迁移的原因不是现实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而是“预期收入”差距[8]。费景汉和拉尼斯指出了工农业平衡增长在二元经济结构阶段的重要性,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9]。贝克尔和斯塔克等从微观角度认为劳动力转移与家庭效用密切相关。斯塔克的“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认为,个人迁移决策往往与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迁移决策是由家庭成员共同做出的,迁移的动机不仅来自城乡两地收入差距,也来自个人或家庭因素,因而将迁移视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群体(家庭或家族)的决策。国内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创新。较多采用的理论是“推—拉”理论,城市的高工资和较好的生活水平等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农村较低的收入、发展机会较少等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农村人口外流是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巨大的经济驱动力是促使农民工大规模外出的主要动力,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和收入差异是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最主要原因[10]。另一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年龄因素、政策体制因素、工业化水平、城乡差距[11-16]等。
国外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曾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转移,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完成。英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开始的最早、流动规模最大、农村人口比例下降最快的国家,但是过快的城市化出现了很多弊端,为此,英国全国上下便达成了在全国范围进行城乡规划的共识,进行“田园城市运动”[17]。美国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开始于西进运动,到19世纪末工业革命完成时达到高峰,而美国的应对策略是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行集约经营,建立都市化村庄[18]。
我们国家的劳动力转移出现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的转型时期,既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有复杂的现实条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带来很多问题,产生大量的空心村,严重阻碍农村社会的发展。必须全面地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以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文章基于学界对农村人口空心化影响因素的概括[18],结合实地调查,将我国农民外流的影响因素分为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四大方面。具体分析如表1:
表1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的调查方法,选取苏北的宿迁、淮安地区的6县13村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农村现状调查。通过问卷、实地调研、访谈,包括人口外流现状、农民收入状况、教育、养老、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了解农村现实,发现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2.农民对人口外流的看法态度。3.农民外流的影响因素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农村人口外流的建议。
本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2012年7—9月“农村人口‘空心化’研究”课题组对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村人口外流问题的实地调研。选取苏北的宿迁、淮安两个地级市的6县13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90份,回收362份,有效问卷347份,有效率为95.86%。将调查结果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主要采用频次分析(Frequencies)、交叉分析(Crosstabs)的方法,同时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样本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样本基本信息
调查农村人口外流现状,可以了解农村人口“空心化”态势,有利于对导致人口“空心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2000年之后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定义,即离开本乡,且在外地居住超过1个月以上者。由于采用样本分析,对整体的估计可能出现一定偏差,而群众对人口外流的看法也持不同态度,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农民认为外出务工是很正常的、天经地义的事。基于两种角度的偏差,本文从通过数据分析角度和农民对自己村里人口“空心化”状态的感官判断两个角度来分析农村人口“空心化”现状。由于目前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采用的是占劳动力人口(16-60)的比例计算,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宿迁的青壮年外出人口/劳动力人口比例为57.83%,淮安为53.75%,而通过表3也可以得出,结果呈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农村呈现出较严重的人口“空心化”态势。
表3 农民认为自村人口空心化是否严重
通过让农民从主观角度分析农村人口外流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推拉理论以及农村现实,可较直接地得到影响农村人口外流的因素。因此,研究中设计了“您认为哪些因素影响农村人口外出”一题。通过分析可得(表4),农村收入较低是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最主要因素,而农村缺乏发展机会,城乡收入差异大也是主要原因。调查中发现,农村收入低、农村缺乏发展机会、城乡收入差异大共同构成了影响人口外出务工的主要推力,这主要是由城乡二元制的资源配置、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农村社会结构较单一等决定的。另外,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生活水平较好也较大程度上影响农村人口外流,特别是推动新生代农民外流。城市比农村发达的教育、政府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民外出务工的推力。调查发现,为了子女的教育,有的家庭甚至全家外出。
同时,土地流转让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外出务工。城市娱乐交通便利对农民的影响较小,调查发现,一般只有年轻农民会因此选择外出务工,农民最现实的想法是提高收入,对城市便利的娱乐交通等不太在意,影响较小。
1.模型选择与变量定义
对可能影响农民外流的因素的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经济计量的手段分析相关因素对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影响。在调查问卷中,针对“您或您家中是否有人口外出”,设定了“是”的取值为1,“否”的取值为0。
表4 农民对可能影响人口外流因素的判断
因此,是否外出是二分变量,由于二变量分析不适宜用最小二乘法,而且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一般不具有连续性,属于非线性关系,所以适合选用logistic模型,并且logistic模型可转换为线性关系,便于处理数据。logistic模型的形式如下:
(1)
(2)
(3)
其中, 1≤ij≤10,P为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的概率,ξij为影响农民外出的一系列因素,βi为各影响因素系数。基于对农村外流的影响因素归纳分析和调研中发现的农民外出务工的现状,模型选取其中10个有代表性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来分析,变量描述如下:
表5 自变量定义、预期方向及统计描述
2.农民工外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结果
以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 16.0软件运算得到估计结果,回归结果见表6。
表6 农村人口外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模型的对数似然值、卡方检验值以及拟R2,均说明回归的整体效果良好。从模型估计可以看出,农民性别、受教育程度、当地基础设施状况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没有显著影响;年龄、家庭收入、家庭有老人与否、是否有学生、城乡差异、对当地教育的满意度、国家农业政策的影响对农村人口外流有显著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从个体特征来看,农民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大,外出打工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成立家庭以后,所谓“上有老下有小”,让农民感到生活负担的加重,很多选择去就业机会较多的大城市打工。农民是否外出与性别呈现出较大的负相关,说明农村外出务工的还是男性居多,而女性由于自身的特点以及中国女性持家的传统,使女性大多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外流的可能性就越大,教育程度高的人大多对外界的信息了解的更多,拥有一技之长,或者更容易满足一些用人单位的要求,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一技之长是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深层次障碍。因此,在农村缺乏发展空间的情况下,更乐意选择外出。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要面临相对高的失业风险,在外工作的稳定性较低,因此成为外出的一种阻力。
从家庭因素角度,由于农村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风险高、效率效能低下等特点,第一产业给农民带来的收入普遍不高,而现实中随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使农民的生存压力变大,调查发现,88.9%的农民认为自己的收入比较低,2.9%的人认为自己收入水平一般,仅有8.2%的人对自己的收入较满意。因此,农村收入低成为农民外出务工的最大推动力之一。而家中的老人和小孩是让很多农民在外出与不外出之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而另一方面,农村就业机会较少,养老体系、医疗体系等还不完善,农村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目前农村养老多采用居家养老的模式,而且很多老人养老主要靠自己,不强求子女照顾。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家庭日常事务交由老人管理照顾,因此,如果家中有老人,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人口外出务工。随着现在社会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农民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也不断加大。调查中发现,71.3%的有学生的家庭,为孩子教育赚钱是主要目的,而孩子的学费也是家中主要开支之一,因此,家中有学生的农民,由于考虑到孩子需要人照顾外出时会受到阻碍,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如果家中有身体较好的老人或者一方家长在家,农民外出的几率较大。另外有高中以上在读学生以及大学生等子女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农民选择外出的可能性会较大。
从社会因素角度来看,对城乡差距的认知对农民外出的影响最为明显。调查发现,85.7%的农民认为城乡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收入、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方面,而城市这方面的资源的发达也成为农民外出的一种“城市拉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更高水平生活的追求促使农民走进城市。当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进行非农就业时有一个预期收益差异的问题,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当非农就业的预期收益大于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收益时,就会选择流动[19]。对当地教育的满意度对农民外出务工有较大影响。随着农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农民对当地教育不满意程度越高,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就越大。调查发现,由于农村教育资源普遍落后于城市,为了子女教育选择外出务工已成为较主要的原因。
从制度因素分析,城乡二元制无疑是农村人口外流的历史原因也是深层次的影响因素。而从现实角度看,城乡不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都是影响农村人口外流的重要制度因素,而近期国家在农村进行的一系列政策也成为农民外出的一种“潜在”推力。自从免除农业税以后,农民不再完全被土地束缚,对作物种植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特别是目前全国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制度,很多农民被迫失去土地。在访谈过程中,有村民反映,当地政府甚至有预谋地变相强制他们卖地,2009年开始通知村民有些地方不让种了,然后两年后以土地抛荒的名义代替村民将其转变为商业或工业用地;还有的地方2010年卖价是2.8万每亩,一次性付完,没有任何补助,到2011年降到2万元每亩,农民看到征地是趋势,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迅速转手”。失去土地的农民其实已经不是农民,他们为求生存,纷纷涌入城市。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仍存在大规模的外流,并且每年有增多的趋势。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却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给农村养老、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挑战;引起社会不公,激化社会矛盾等,近几年也引发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劳动力外出务工所进行的决策及所采取的方式是在劳动力及家庭对流动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评价后作出的[20]。由经济人假设可知,农民外出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想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须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对策。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上,首次提到要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拉动内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一就是让农民从“候鸟式”迁徙到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强调就地城镇化。而建设新型城镇化也是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有效路径,让农村也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基于对导致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调查中发现的苏北农村由人口“空心化”产生的留守人口、农业生产危机、养老危机、教育等一系列现实困顿,从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政策体制改革,尽快消除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是中国城乡流动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21],也是造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历史原因。我国的户籍制度作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在资源配置和福利分配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不均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农民的一种政策歧视。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民的追求就是“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城乡二元体制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成为人口外流的推力。进入十二五规划以后,户籍制度改革不断被提起,但成效不明显。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加快步伐,有序推进,逐步改革户籍福利。同时与户籍制度配套的城乡就业制度、福利制度等都需要进行改革,让农民同等程度上享受政策改革带来的红利。加快改革进程,通过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制,让农村社会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减少人口外流。
(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发展农村的多元化产业,缩小城乡差异。调查发现,农村收入低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成为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最主要原因,85.4%的农民希望在家乡周边就业,表示愿意接受企业去当地投资。目前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并且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作用,农民还必须面临季节性失业问题。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矛盾,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的多元化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资源的更加合理配置。目前,国家鼓励各行各业的社会资本向农村倾斜,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国家在相应的税收、管理等方面会给予一定的优惠补助,促进农村各类事业的全面发展。2009年以来已有服装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在苏北农村投资建厂,为当地解决了部分就业。另外,目前苏北农村的基础设施普遍不健全,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多元化产业更好地发展,带动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农民就近就业,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空心化”所带来的留守人口、乡村治理精英缺失等问题。
(三)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农民对当地教育不满意是外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且由于农村社会的落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多都选择在城市就业或定居。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断上升,为了孩子的教育而选择外出务工的家庭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家庭是全家外出务工。调查中发现,宿迁部分农村由于学生少,小学已经合并,当地小学生上学极不便利,而小学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不重视素质教育、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因此,应不断完善农村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吸引年轻教师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实现教育平衡发展,也可以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可以缓解农村为子女教育外出务工现象,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农村社会的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四)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改变老人养老观念。老人养老压力和目前老人养老观念构成人口外流的双重推力,给农村的养老带来一定的挑战。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空心化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目前农村的养老方式多为居家养老,农村养老体系还不完善,老人养老大多依靠自己,为子女只付出不求回报。调查显示,72.3%的被调查者认为老人养老受到人口外出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无人照料、与子女交流少而孤单寂寞、生病无人照料等方面,但是由于现实生存,老人选择照顾家庭,子女外出务工。农村养老体系、医疗体系等各项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养老等压力大是影响农民外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应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减轻农民负担,转变老人的观念,让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起养老的责任,促进农村社会更好的发展。
(五)探索农民入股等形式,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权利。农村土地政策对人口外流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让失地农民被迫外出务工。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户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这就为农地使用权流转提供了可能[22]。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处于探索阶段,有关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尚未出台,导致各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矛盾不断。调查发现,苏北部分农村存在强制征地现象,并且赔偿大多是一次性的,对农民的长远利益造成损害。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是构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直接推力之一,农民失去土地,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只能选择外出务工。贯彻2013年一号文件精神,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中,要保证农民受益增加,确保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和长远生计得到保障。因此,应在完善土地承包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探索采用让农民的土地作为资产入股。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农村龙头企业、其他多元化产业等,让农民分享到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生活真正有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 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5-11.
[2] 新华社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EB/OL]. (2012-12-31)[20103-01-31]. http://www.gov.cn/jrzg/2013-01/31/content_2324293.htm.
[3] 薛 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25(6):8-13.
[4] 林孟清.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正确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83-87.
[5] 周祝平.中国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2):45-52.
[6] JOHNSON D. Gale: 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in the 1990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1):22-31.
[7] LEWIS, ARTHUR W. A model of dualistic economic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4,(36):46-51.
[8] 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38-148.
[9] FEI C H, RAINS G.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9).
[10]李 强.影响中国人口流动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11]杜书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 收益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2]蔡 昉,都 阳,王美艳.人口转变新阶段与人力资本形成特点[J].中国人口科学,2001,(2):19- 24.
[13]严善平.地区人口流动的年龄模型及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4,(3):30-39.
[14]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2,(5):55- 65,87.
[15]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4):68-78.
[16]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3):13-21.
[17]PETER FLEMING. Family and Household in Medieval England [M].PALGRAVE,2001.
[18](美)D·弗雷什沃特.世纪之交的美国农村——分析家的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2001,(4):100-101.
[19]张 茜,张俊.农村“空心化”现象的经济学解释[J]. 生产力研究,2008,(8):34-35.
[20]蔡 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 :41-49.
[21]李 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
[22]崔传斌,王开盛.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规模化经营——以陕西省铜川市烟叶生产农场化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