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艳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环境压力的加大,干旱缺水危机正渐渐地成为我国目前最严重、最难解决的安全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旱灾对我国的影响,然后分析在我国旱灾产生的原因,同时根据我国旱灾发生的特点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旱灾;抗灾;减灾对策
0.前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旱灾频发的国家,目前也慢慢地成为了我国最严重、最难解决的安全问题,在一些地区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对于我国的抗旱减灾工作上还存在着观念陈旧、管理粗放、设备使用不足、投入不够、政策法规不健全等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将会减少很多灾难的发生,同样也更利于我国的发展。
1.旱灾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1.1旱灾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早灾发生概率大,范围广,历时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近几年来,旱灾对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的影响也增加了,造成的损失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首先,在缺水地区,工业发展和布局受到限制,工矿企业被迫限产、停产,工程项目无法实施,影响大企业,大财团考虑投资和创办工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普通地区在遭遇重干旱年或特大干旱年,为了确保生活用水,不得不严格控制工业和服务业的用水,使部分企业可能被迫停产或半停产,造成工业生产能力闲置,产品产量下降。而旱灾也引起了水力发电减少和交通航运受阻,很多地方由于严重干旱,江河水不足以水力发电,因此损失了很多电量,而在很多地区的自然景观也由于旱灾而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旅游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2旱灾对城乡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对于农村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旱灾而造成的粮食减产和经济作物、牧业、养殖业的损失,对农民的收入影响较大。其次,旱灾加剧或引起人畜饮水困难。旱灾会引发一些不缺水地区出现暂时性的人畜饮水困难,或者加剧一些本米就缺水地区的饮水困难程度,总之,干旱及旱灾会增加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的困难,少数地区还因干旱、饮用水水质难以保证而诱发疾病。
干早缺水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供水不能满足需要,生活用水受到限制,尤其是在特殊干旱年,生活用水只能定时限量供应,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3旱灾对生态影响极为严重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持续干早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或退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由于干旱导致水资源短缺,受旱地区经常靠超采来缓解缺水危机,长期超采地下水,地下水的补给量远远小于开采量,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地下水储量大幅减少,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生态灾难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1.4旱灾伴随着次生灾害的发生
伴随旱灾发生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场虫鼠害、牲畜病害、林区和草原火灾以及风沙灾害等。
2.分析我国旱灾产生的原因
2.1气候因素的影响
经过分析我国绥阳林业局地处黑龙江省南端,平均气温积温相对高于其他局,正常年份,适合植物生长,但是遇到降雨少,蒸发量大的年份易形成干旱。旱灾发生的6~7月份,降水量低于平均年份50%。因此,当降水量在6~7月份低于平均年份50%时发生干旱。
蒸发量也影响我国旱灾产生,蒸发量影响土壤的含水量,在发生干旱的6~7月份,蒸发量为平均年份的120%。因此,当蒸发量超过平均年份20%时干旱就会发生,蒸发量与降水量体现土壤水份增加和减少情况。
气温和地表的温度严重影响着我国干旱的产生,温度高影响水分供求关系,同时也影响蒸发量,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容易造成我国旱灾的产生。
连旱日和大风天数的影响也影响到了我国一部分地区旱灾的产生,从气候因素看,由于气温和地表温度高,大风天气多,加之连续多日不降水,增加了水分散失,加大了蒸发量,土壤含水量低,苗木失水造成生理干旱死亡;降水量减少当然是土壤水分含量小的更重要的原因,降水少,土壤水分来源少,蒸发量大,水分供求失去平衡导至苗木死亡。
2.2立地条件对我国旱灾发生的影响
旱灾发生与立地条件有很大关系,坡度大、坡中上部土层薄,土壤不保水,旱灾严重。旱灾与郁闭度也有一定关系,对全光下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旱灾严重。不同地类旱灾发生程度各不相同,最易发生旱灾的地块依次是:退耕还林裸地、荒山荒地、旧采伐迹地(或重造地块)、新采伐迹地和林冠下。
2.3苗木种类的影响
分析黑龙江地区的干旱地区的影响,苗木种类不同其抗旱能力也不同, 1997~2000年发生旱灾最为严重的树种是落叶松。在三节砬子、柳桥沟等地出现多年生落叶松死亡现象,而其它多年生树种却很少死亡。主要原因是落叶松属浅根性树种,侧根水平伸展,当干土层达到一定深度时,所有根系全在干土层中,因此易干旱。此外,苗木等级不同,旱情也不同。从调查中发现,相同地块发生不同旱灾的重要因素是苗木等级质量问题。那些苗根长,扎根深的优质苗木能够从土壤的较深处吸收水分;而等级差,特别是苗木窝根,苗矮、根系相对短,当土层逐渐失水,苗木就会很快在浅土层处失水,导致干旱。
2.4栽植与管理上的影响
营林作业对苗木生长具有很大影响,如镐抚质量好,不破坏原土层结构;深植、蘸吸水剂能够抗旱,同时延缓幼林抚育,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另外,采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采伐为全光,天然幼树少,则易发生干旱。
3.抗旱减灾的对策研究
在更新造林地发生干旱教训是深刻的,在近几年来造成的危害很多,所以如何使有旱不成灾或者减少灾害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通过预测与预报提前做好准备
在发生灾害之前,可以通过气象部门对气象的监测,在灾害产生前期发出预报,为生产提供气象信息,为抗灾、减灾服务。林业生产部门根据旱情预报,适当调整生产时间,如提前或拖后抚育等,对于各部门也可以尽早做出一系列的抗旱灾害的预防措施。
3.2正确的选择立地
正确的选择立地可以减缓旱灾的发生,在易发生干旱的年份或林场,选择易成活抗旱的地块造林,对退耕还林等裸地则应暂缓造林。
3.3正确的选择苗木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抗旱树种,窝根、等级差的苗木不能用于造林。在造林的各环节中,应尽量减少水分失散,这样(下转第300页)(上接第290页)可以更好的抗旱灾。
3.4作业季节以及作业方式
根据墒情,适时顶浆造林,以保成活。及时进行镐抚,但不能破坏原土层结构。刀抚则应根据天气预报提前或拖后进行。
而对于作业方式,首先,在清林割带时要均匀保留天然幼苗、幼树,保持原有植被,使林分能够保留一定郁闭度,降低地温,减少杂草,减轻幼树的抚育作业量。对于裸地或郁闭度小的林分,镐抚后要覆盖杂草,减少水分蒸发。刀抚可进行定株环状抚育,坡度较大的地块可采取挡垄,及时使用吸水剂和采取深植等抗旱措施。
3.5强化大家的抗旱意识
对于旱灾发生,除了在发生之前进行预测与预防之外,各部门也应该强化大家的抗旱意识,不要等到发生了才慌忙地想办法,改变人们的传统作业管理意识,造林和抚育时应考虑旱灾发生的可能,否则会前功尽弃。
4.结语
通过对我国当前旱灾发生对我国的影响,了解旱灾是我国在林业发展方面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加上分析我国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而在林业发展上,若想最有利的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还需要培养很多专业的人才对于旱灾发生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提出更有力的建议来减缓灾害发生对林业的影响。 [科]
【参考文献】
[1]刘书斌.人工更新造林抗旱减灾的对策[J].林业科技,2002.
[2]张家团.干旱灾害演变与抗旱减灾对策[J].人民长江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