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退化生态公益林恢复对策探讨

2013-11-18 07:33张合平田红灯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总面积防护林公益林

高 倩, 张合平*, 田红灯, 陈 星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2.河南省绿士达园艺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广西退化生态公益林恢复对策探讨

高 倩1, 张合平1*, 田红灯1, 陈 星2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2.河南省绿士达园艺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广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由于受特殊的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该地区的生态公益林生境恶劣,在人为强度干扰下很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通过对广西生态公益林资源概况、生态公益林的退化过程和特点分析,提出了扩大现存生态公益林地面积;采取封山育林;通过林分改造;采用效应带、效应岛造林方法;运用透光抚育等恢复措施。其中封山育林是最易行、有效的方法。同时根据广西区实际情况,对广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生态公益林; 森林资源; 恢复; 对策; 广西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地处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3′之间。全区土地总面积为2376.00万hm2,林地面积为1527.1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27%;森林面积为1342.70万hm2,占林地面积的87.92%,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为513.64万hm2,占森林面积的38.25%。广西是我国岩溶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其岩溶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7.8%[1],其中裸露的石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33.3%。

由于广西特殊的喀斯特岩溶地质构造,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抗外界干扰能力小,受破坏后自我恢复能力差;因乱砍滥伐、过渡放牧、毁林造田等人为强度干扰,造成该地区森林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另外该地区土壤贫瘠,易涝易旱,蓄水能力差,生态公益林的生境十分恶劣,在人为强度干扰下极易造成生态系统退化。造林困难地段的面积逐渐增加,造成当地群众长期生活贫困,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对该地区退化公益林进行恢复,对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广西区生态公益林资源概况

生态公益林对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涵盖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其它林地,主要经营范围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2](详见图1)。

图1 生态公益林详细分类Fig.1 Classification of ecological forests

根据2010年广西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广西全区防护林面积462.72万hm2,蓄积14043.73万m3。其中特用林面积为50.92万hm2,占总防护林面积的11.0%。天然防护林面积413.22万hm2,蓄积12247.72万m3,分别占总防护林面积的89.30%和蓄积的87.21%;人工防护林面积为49.50万hm2,蓄积1796.01万m3,分别占总防护林面积的10.70%和蓄积的12.79%。

防护林面积按类型分,乔木林234.00万hm2,占总面积的50.57%;竹林12.01万hm2,占总面积的2.60%;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216.71万hm2,占总面积的46.83%。防护林资源以乔木林占优势,其次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防护林面积按亚林种分,水土保持林354.61万hm2,占总面积的76.64%;水源涵养林103.79万hm2,占总面积的22.43%;护路林0.48万hm2,占总面积的0.10%;护岸林0.48万hm2,占总面积的0.10%;其它防护林3.36万hm2,占总面积的0.73%。全区防护林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其次是水源涵养林。

2 退化公益林的特征

生态系统退化是指原有的稳定的系统结构或功能遭到破坏,而发生的与其固有演替方向相反的过程。退化原因主要有人为及自然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乱砍滥伐及其他不合理经营活动等,后者如火灾虫灾等自然灾害[1](以生态公益林为例详情见图2)。

图2 生态公益林系统退化过程示意图Fig.2 Degradation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forests

广西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山地多,平原少,岩溶广布,地貌以中低山和石山为主,境内石灰岩占总面积的37.8%[3]。受特殊的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该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在人为干扰下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

2.1公益林生态系统退化,面积大幅减少,且生态系统演替方向发生改变

据统计,广西49个贫困县中海拔在800m以上的高山有2.87×104km2, 占全区高山总面积的74%, 海拔在500~800m的中低山有4.65×104km2, 占全区中低山总面积的81%。石山面积7.6×104km2, 占全区石山面积的77.6%, 人口1000多万人, 约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25%。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公益林生境恶化,造成生态公益林面积减少。山地面积广, 可造林面积缺乏成为大多数县域发展的瓶颈要素。根据土地利用详查资料, 2003年, 49个贫困县的耕地总面积为106.8×104hm2, 占广西耕地总面积的41.9%, 人均耕地面积0.067 hm2/人( 最低的大化仅为0.034hm2/人) 。多数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地貌, 溶蚀现象严重, 耕地零星分散现象极其严重, 除少数峰林盆地和孤峰平原外, 耕地非常分散, 田块很小, 一些地方石头缝里才有点土, 真所谓“碗一块、瓢一块、一顶草帽盖三块”,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农业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随着林木占地面积的减少,生态系统向着疏林地、灌木丛演替,最终造成石漠化。

2.2公益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改变

广西喀斯特贫困山区生态环境恶劣, 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公益林的退化造成其结构及功能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系统防护功能丧失严重,生产力下降,生态功能大幅下降。

2.3公益林退化导致环境恶化,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生态公益林退化引起了地区性的贫困问题。目前与区域贫困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是“石漠化”与水土流失, 一是“石漠化”与水土流失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 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二是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三是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不仅使生态失调, 同时恶化了生产与生活环境, 从而加剧了贫困化进程。

3 恢复对策及建议

人为干扰是造成广西公益林退化的主要原因。干扰类型包括乱砍滥伐、烧垦、毁林种田、过度放牧、樵采等。干扰的方式、强度、频率和时间长短不同导致森林群落退化程度和所处退化阶段不同,其恢复的难易程度差别较大。公益林的建设承载着地区生态环境的提高及经济发展,加强恢复及建设势在必行。

3.1广西退化公益林恢复措施

退化公益林的恢复和重建,可根据生态学基础理论和林学的技术措施,借鉴恢复生态学的相关内容,如种群生物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结合国内外相关恢复措施,根据广西区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恢复措施。

3.1.1 扩大现存生态公益林地面积 一是通过人工造林使无林地等转为防护林。广西的林地中,无立木林地面积为65.87万hm2,通过人工造林改造无立木林地,可以大幅度提升公益林面积;二是将重点生态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部分商品林规划调整为公益林,从而使防护林面积有所增加;三是因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需要,将部分天然用材林规划调整为公益林。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广西共建设自然保护区6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自治区级41个,面积达138.50万hm2。

3.1.2 采取封山育林改变林内生境,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封山育林是易行、经济、快捷且有效的措施。随着人们绿化意识和生态观念的不断增强,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发展得到了加强。广西境内植被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性质,其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沟谷雨林、季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地带性植被现已存留不多。现存植被中以各类次生性植被占绝对优势,主要有红树林、沟谷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热带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等。隐域性植被有:石灰岩季雨林;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沟谷雨林。前两类森林植被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是广西封山育林的主要对象。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可以改变林内生境,有利于阔叶树种的生长,并促进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演替,进而演替为地带性优势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增强,生态效益达到最大。还可将本地区未利用地等非林地规划调整为林地后通过封山育林形成专为防护用途的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

3.1.3 通过林分改造,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化 人工林生态系统由于规模及类型限制,并不能精确模拟自然干扰下的森林生态系统,不过也有部分与自然状态相似程度较高、代表性较强,因此可以在造林实践中采用。在对广西生态脆弱区和重点生态区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可以引进一些非本地优质树种,并且通过一定的人为控制,保持一个合适的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3.1.4 采用效应带、效应岛造林方法,促进生态系统的顺向演替 在广西的无立木林地中,火烧迹地的面积为8.16万hm2,为促进其次生演替,可利用生态学相关原理来促进恢复过程。如利用边缘效应原理,采用效应带和效应岛造林方法,充分发挥边缘效应,促进林分结构健康发展及生态系统顺向演替。

3.1.5 运用透光抚育,促进生态系统的演替 透光抚育是森林经营中主要的培育措施,可以改善林分健康状况,合理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分系统生长并形成良好的空间层次结构,使森林生态系统向稳定的顶级群落演替,达到最大效益的生态功能。调查结果显示,广西人工林中,最主要的是马尾松。马尾松耐旱、耐热、耐贫瘠能力及适应能力强,即使广西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马尾松依然可以定居并健康生长。而且,马尾松造林工程要求简单,可采用飞机播种或人工播种。马尾松生长初期先慢后快,可进行人工施肥、引进豆科物种等措施来改善立地条件,为以后的植物生长创造条件。但由于广西大部分地区马尾松存在松材线虫病害,不宜大范围栽植马尾松人工林,可采用大叶栎、桉树等先锋树种来替代,在演替进程上跨越了针阔混交林阶段。

3.2广西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必须本着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高度负责的精神,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措施或森林经营活动必须有利于增强森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3.2.1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公益林政策宣传到位,强化管理及保护意识 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建设和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使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政策深入人心。不断强化各级政府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意识,把生态公益林建设当成一件关系地区生态安全的大事,长抓不懈。

3.2.2 科学规划,全面建设,提高林分质量及生态防护效益 在区划界定的基础上,制定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扩大生态公益林总量;同时对每一块宜林地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将任务分解到部门、年度,做到明确任务、明确职责,并限期完成。在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基础上,增加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分质量,要遵循相关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提高林分质量,达到最佳的生态防护效益。

3.2.3 强化生态公益林建设及保护的政策法规,严格保护,动态监测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对重点防护林和特殊用途林实施生态补偿,加强其有效管理和保护,弥补其因发挥生态效益而使经营者受到的部分经济损失,保证生态公益林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公益林保护的实质问题。构筑生态公益林的研发、建设、管护一体的生态公益林产业,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效益,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产业等各种优势为突破口,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科技集成和体制创新,促进生态公益林产业跨越发展,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投资生态公益林产业,生态公益林开发及发展必然带动区域经济及山区扶贫开发的进程,有利于促进广西富民兴桂新跨越目标的实现。

[1] 陈灵芝, 陈伟烈.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研究[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 戚连忠. 生态公益林林研究文献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 15(7): 96-99.

[3] 李国芬. 广西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资源[J]. 中国岩溶, 1996, 15(3): 253-258.

[4] 刘国华.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J]. 生态学报, 2000, 15(1): 55-61.

[5] 彭少麟.恢复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 15(3): 112-116.

[6] 丁圣彦, 宋永昌. 演替研究在常绿阔叶林抚育和恢复上的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5(3): 423-426.

(文字编校:龚玉子)

DiscussiononrestorationmeasuresofdegradedecologicalforestsinGuangxiAutonomousRegion

GAO Qian1, ZHANG Heping1*, TIAN Hongdeng1, CHEN Xing2

(1.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2.Henan Province Green-star Gardening Co.,Ltd., Zhengzhou 450000, China)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of China,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fragile due to the topography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cological forest is poor, and the ecosystem degrades easily by human disturbance.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analysis of degrada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forest resources in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there are five restoration measures were raised: expand the existing area of ecological forests; forest conservation; stand improvement; effect belt and island effect afforestation; and light cultivation. The forest conservation is the easiest and the most effective way.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forests are put forwarded with the degraded status in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ecological forests; forest resources; restoration; countermeasures;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2012-11-23

2013-01-06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4512):南方几种森林类型公益林经营技术研究。

高 倩(1984-),女,山东省枣庄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

* 为通迅作者

S 719

A

1003-5710(2013)01-0115-04

10. 3969/j. issn. 1003-5710. 2013. 01. 031

猜你喜欢
总面积防护林公益林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严坪林场森林抚育研究
——以起源权属为例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
土地出让信息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