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海湾的特征分析和开发利用探讨*

2013-11-16 09:06邱立国陈海洲陈春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港湾海南岛海湾

邱立国,陈海洲,陈春华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 570125)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海岛,全岛面积为33 907km2[1]。海南岛位于南海陆架的西北部,其东面和南面濒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北面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

海南岛的海岸是我国闻名的热带海岸,海岸类型多样,有热带海洋环境所特有的珊瑚礁、红树林和海滩岩岸段,有基岩港湾海岸,尤其是火山熔岩所构成的岬角港湾海岸,有由沙堤—潟湖—潮汐通道地貌体系组成的海岸。海南岛的港湾 (海湾)海岸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资源已经成为投资开发、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带。投资开发利用活动包括港口码头建设、围填海、滨海旅游和沿岸养殖等,人为因素对港湾 (海湾)海岸环境的影响也已日显突出。2009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岛海湾的开发利用可预见也将达到更高的程度,因此系统研究海南岛海湾的特征对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湾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海南岛海湾的特征分析

1.1 海湾数量与分布

海南岛海岸曲折,港湾 (海湾)众多。据“908专项”海岸带调查,海南岛拥有大小港湾(海湾)68 个,沿海重点海湾地理分布见图1。沿海海湾行政分布见表1。

据 “908专项”岸线修测成果海南岛海岸线长1 828.9km,海岸线系数为0.053 6,是全国海岸线系数的25 倍,居我国沿海省份的首位。从地域分布看,琼北岸段,包括海口市、文昌市、澄迈县和临高县部分沿海,区域海湾有15个;琼东岸段,包括琼海、万宁沿海及文昌、陵水县的部分沿海,区域海湾多达24个;琼南岸段,包括三亚和陵水,乐东县部分沿海,区域海湾有12个;琼西岸段,包括儋州市、昌江县、东方县沿海和乐东县部分沿海,区域海湾有17个。

从行政区划分布来看,三亚市和文昌市海湾最多,各有10 个,其海湾海涂总面积分别为25.06km2和90.29km2;其次 是万宁 市,有海湾8 个,海湾海涂总面积为14.11km2;陵水县、东方市、临高县海湾数量各为6 个;而海口市、琼海市、乐东县、昌江县、儋州市、澄迈县海湾数量相对较少,其中儋州市海湾海涂面积为全岛最大,已达到149.33km2,乐东县海湾海涂总面积则为全岛最小,仅仅为3.01km2。

图1 海南岛沿海重点港湾分布

表1 海南沿海海湾行政分布

1.2 海湾海岸的地貌类型和特征

由于沿岸存在构造因素和各海区海洋动力因素的差异,从而使海南岛港湾 (海湾)海岸形成以琼北、琼东、琼南及琼西等4 种不同的地貌区段[2]。

琼北海湾海岸呈岬角、海湾相间的轮廓,琼北代表性海湾海口湾为典型的岬角、港湾相间的轮廓;琼东海湾海岸的主要地貌特征以冰后期形成的潟湖-潮汐通道-沙嘴地貌体系发育的岸段为主,琼东代表性海湾文昌清澜湾为典型的潟湖-潮汐通道-沙嘴地貌体系;琼南在不同的海湾岸段上发育了潟湖-潮汐通道-沙嘴地貌体系、沿岸沙堤、连岛沙洲等复杂的地貌类型,更有发育较为典型的珊瑚岸礁和海滩岩,琼南代表性海湾三亚湾为典型的连岛沙洲地貌类型;琼西海岸,冰后期海侵以来在玄武岩岸段上发育了海蚀陡崖、海蚀平台和河口三角洲、沿岸沙堤、珊瑚岸礁以及向后海滨推移的风成沙丘,琼西代表性海湾北黎湾为较典型的河口三角洲地貌类型。

1.3 海湾的分类

海湾成因分类有助于研究海湾的形成原因、演化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海湾依成因类型分为原生湾和次生湾两大类。原生湾包括构造湾、基岩侵蚀湾、河口湾和火山口湾等4 种类型;次生湾可分为潟湖湾、连岛坝湾、三角洲湾和环岛礁湾[3]。

海南岛目前存在的海湾全部系全新世海侵以来发育而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均是混合而成,各种海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后期改造。本研究成因分类以海湾生成的主要原因来划分。对于海南岛海湾来说,单纯构造原因形成的及由基岩遭受侵蚀而成的海湾极少,它们实际上是由于冰后期海面上升、海水淹没丘陵山地后再经后期改造而成。因此,在本节的成因分类中,把传统海湾成因分类中的构造湾、基岩侵蚀湾划归于基岩侵蚀—堆积湾。

参考前人对海南岛海湾各种地貌类型岸段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成果[2-5],在“908专项”海岸带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海湾成因类型对海南岛海湾进行系统分类 (表2)。海南岛海湾分为两个大类,5个亚类,其中原生海湾52 个,占76.5%,次 生 海 湾16 个,占23.5%。

表2 海南岛海湾成因类型分类

海湾的开敞度系指海湾口门宽度与海湾岸线长度之比。依据开敞度进行海湾类型划分,基本上可以确定海湾的动力条件和海湾的水交换能力。根据开敞度可将海湾分为4 个类型:开敞型海湾,开敞度大于0.2;半开敞型海湾,开敞度为0.1~0.2;半封闭型海湾,开敞度为0.1~0.01;封闭型海湾,开敞度小于0.01。

在“908专项”岸线修测成果基础上,利用arcgis9.1软件计算海南岛海湾的开敞度,计算结果见表3。按照海湾的开敞度对海南岛海湾进行分类,开敞、半开敞型海湾有55个,占80.9%;封闭、半封闭型海湾13个,占19.1%。

表3 海南岛海湾开敞度类型分类

2 海南岛海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探讨

为合理开发利用海南岛海湾资源,必须充分认识海湾的特征,以便在开发的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整治措施。本研究针对海南岛海湾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向,包括港口码头建设、围填海、海湾水产养殖、滨海旅游和潟湖综合开发等,就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初步的探讨。

2.1 港口码头建设

海湾是海南岛港口的发源、兴旺所依。依托不同海湾的资源情况、自然条件及不同特色的经济区域,目前海南岛形成了以 “四方五港”为主的港口布局,即琼北海口港、琼西洋浦港和八所港、琼南三亚港、琼东龙湾港,并有清澜港、新村港和金牌港等一批地方中小型港口作为补充的港口布局。港口码头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因对海湾特征认识不足导致开发利用失败的案例,以万宁乌场港为例,因不合理的工程布局改变了乌场湾岸滩和水动力之间的动态平衡,最终导致港池的口门及其航道遭受泥沙淤填而废弃。海南岛有一些尚未开发的优良深水港湾,如木兰湾等,可以作为地区综合性开发的港口或大型工业港。港口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坚持 “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充分考虑不同海湾的资源情况、自然条件及所依托的特色经济区域,因地制宜的进行港口码头建设。

2.2 围填海

随着海南岛沿海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快,用于港口码头建设、工业基地建设和旅游娱乐基础设施建设等围填海造地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度增加。海南省海洋经济相对落后,沿海海域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因此适宜进行围填海的海域往往是海草床和珊瑚礁分布的区域,生态资源丰富,围填海占用部分海草床和珊瑚礁分布区域,造成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破坏,水动力条件失衡,以及海域功能严重受损等问题,人与自然矛盾突出。围填海如何进行,应该根据海湾特征、主导功能以及地方需求等综合考虑采用不同的围填海方式,围填海方式应尽量避免由海岸向海延伸、海湾裁弯取直或利用多个岛屿为依托进行围填等简单、粗放的方式,提倡人工岛式围填海、多突堤式围填海及区块组团式围填海,最大限度地减少围填海对海湾功能、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提高海湾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价值,实现海湾的科学合理利用。

2.3 海湾水产养殖

据海岸带渔业资源调查,海南岛环岛港湾及其临近海域,有鱼类600 种以上,其中有马鲛鱼、石斑鱼、带鱼和尖吻鲈等主要经济鱼类40多种。许多名贵的水产资源都集中分布于海湾。海湾水质较肥沃,饵料生物基础较好,这些条件对于发展鱼、虾、贝、蟹和藻等养殖业都十分有利,陵水县新村湾、万宁小海和三亚市榆林湾等诸多海湾已成为水产养殖的集中分布区域。海湾水产养殖利用过程中,因不合理的养殖密度及沿岸生活污水、工农业污水和废料的污染,海湾的生态系遭受破坏。以万宁小海为例,小海内部存在大量的渔排养殖,大量的渔业冲洗废水直接排入小海,同时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小海内部,导致小海水质浑浊,水质质量差,现状水质为四类海水水质。因此,合理安排海湾水产养殖密度、将沿岸居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是保障海湾水产养殖持续利用的关键。

2.4 滨海旅游

海南岛海湾自然资源丰厚,生态环境独特,滨海旅游业发达,海南岛具备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2009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流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前提,滨海旅游尤其是珊瑚礁分布较好的东南部区域包括三亚、陵水、万宁等市、县的海湾,应控制开发,保护珊瑚生态景观资源,在确保珊瑚自然生存、繁衍和生态系统不受损害的前提下,适度开展生态旅游。开发中保护,保护促进发展,这一模式已在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进行应用 (三亚湾西岛、亚龙湾部分区域),从总体上看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模式的实践是成功的,也受到相关国际组织的赞誉和重视。

2.5 潟湖海湾综合开发

潟湖构成独立的生态系单元,生物量大,资源丰富,避风条件良好,是发展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上交通运输业的良好场所。过去由于长期处于无节制的自发的开发状态,导致潟湖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降低。潟湖海湾的综合开发应经过合理规划,使潟湖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和恢复,开发有序﹑合理﹑科学,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目前,陵水县潟湖海湾黎安港开发利用纳入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规划,已开始动工兴建黎安港海洋主题公园,该海洋公园配套游游度假设施,多级别的度假酒店、海上酒店和新农村建设改造的家庭酒店,成为国际知名、潟湖特色的、国内一流的海洋主体公园,为国际旅游岛作出贡献,并在海南省具有示范作用和应用推广价值。

3 结论

海南岛拥有大小海湾68个,分布在沿海12个市、县,重要海湾有28个;琼北、琼东、琼南及琼西海湾的地貌特征有明显差异;依海湾成因类型,海南海湾分为两个大类,5个亚类,其中原生海湾52个,占76.5%,次生海湾16个,占23.5%;按照海湾的开敞度进行分类,海南岛开敞、半开敞型海湾有55 个,占80.9%;封闭、半封闭型海湾13个,占19.1%。

在分析海南岛海湾特征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海南岛海湾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向,包括港口码头建设、围填海、海湾水产养殖、滨海旅游和潟湖综合开发等,就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积极有益的探讨,以期促进海南岛海湾宝贵的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发展。

[1]海南省海洋厅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1053.

[2]王宝灿,陈沈良,龚文平,等.海南岛港湾海岸的形成与演变[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1-214.

[3]中国海湾志编纂委员会.中国海湾志第十一分册(海南省海湾)[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1-406.

[4]广东省海洋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大队.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105-379.

[5]王颖,等.海南潮汐汊道港湾海岸[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港湾海南岛海湾
港湾
扎实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人鱼海湾
能看到大鲸鱼的港湾
初识海湾女神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考察
回忆海南岛渡海登陆战役
海南岛战役中的“土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