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伟
(湖南同德职业学院 生物科学系,湖南 常德415100)
新农村建设中,居住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山碧水、鸟语花香的环境,整洁明亮、舒适方便的住房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能让人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村住房及环境建设应充分利用其自然环境基础,全面考虑生产生活需要,准确把握自身经济条件,设计出最实用、最美观、最经济的方案。
很多地方农村新建房首选公路两边,特别是主干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的两边,这并不是好的选择。村镇建在主干公路上,不可避免会影响公路交通,对居住者来说,虽然出行便利,但房子不能获得很好的朝向,不能充分利用自然的阳光与流动的空气,且长期生活在汽车尾气、灰尘和噪音之中,自然影响身心健康。儿童玩耍,老人活动,禽畜养殖等都存在安全隐患。很多人认为,公路边的房子可以开门面、做生意。但笔者做过一份调查显示,除集镇外,主干公路边有门面的房子,96%仅用来居住,并没有商业意义。
在丘陵与山区,很多人家离公路太远,离集镇太远,出行、购物、上学、就医、出售农产品等都极不方便;道路、通讯设施、公益设施建设人均成本极大,所以,搬家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从日本、韩国、台湾的经验看,乡村居住最好应在离较大公路(国道、县与县之间的省道、乡与乡之间的县道)垂直距离500m内,也就是说,出门不远能有客班车坐。所以,住房与村落选址离公路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50~500m之间最佳。
离开公路较远,就需另修一条或几条支路通到村落之中。这些支路不应追求城市街道的整齐笔直,而应在路面硬化的基础上,依山就势,曲直天然。
但乡村道路建设对农民来说开销较大。许多地方政府扶植的新农村样板村建设可获得国家资金支持,但这一政策很难惠及到每一个普通的乡村。有的地方吸收在城市工作的原籍本地人士回乡建房,退休后回来居住,从而获得乡村公路建设的足够捐赠。
风水思想是中国人千百年智慧的结晶,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现代人居生态学、建筑环境学的精髓。村镇及建筑,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冬天避寒风,享阳光,夏天迎南风,避酷热,节能减排,省电省钱,身居其中,自然得舒适,享健康。
有山才能形成土壤,有水才能造就农田。有山便有山林之物产,有水才有水流之情趣。离山太近易遭埋,离水太近易遭淹;离山太远屋后空,离水太远居不便。乡村住房的布局应顺应自然山水地形,林木、建筑、田地相互交错,高低有序,和谐布局。图1为华西村,可以看出面对此景,不禁要问:儿童捉谜藏的空间在哪里?老人散步的小路在哪里?年轻人谈恋爱的花前月下在哪里?这样的房子根本不适合有个性、有情趣的人们长久居住。
图1 华夏第一村华西村
美国人富裕,除路比我们宽敞外,房子并不比我们东部富裕乡村的气派。他们并没有追求道路笔直,房屋整齐,而是依山就势,和谐自然(图2)。
人多地少是国情现实,间距太远不利节省土地,道路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也会成倍增加成本。因此最适间距是“房边一行树,房前半亩地”,即房子侧面与邻居能用一行树隔开,前面有一小块空地,是自家的菜园、花园及活动空间。
图2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何西
如果完全不对农户住房建筑外观进行统一规划与要求,各农户自行设计建造,整个村庄风格杂乱,无整体美感。而过于追求整齐划一,户户相同,又会生硬呆板,形如猪笼鸡舍。所以,一个自然村落的住房既要风格相近,整体协调,又要高低错落,各有特色,处处有景,家家成画,和谐自然。
当然,不是一个行政村,只是一个视野范围内风格协调即可,即站在一点,四面望去,山川与建筑,和谐美丽,至于山的另一边,虽然同属一个行政村,则可能是另一番风景。
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农民住房全部拆除,合村并点,让农民全部住进高楼,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俗称万人村),实行城市化管理。这种不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不考虑客观经济现状,不考虑农民心理需求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是很难实施的。拆旧房建新房对农民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和一笔巨大的开支,要花掉自己半辈子的积蓄,并需忍受几年的折腾。旧房子影响新农村风景,这是蠢话。风景美不美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感受,安徽宏村八百年了,欧洲很多古堡一千多年了,都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新旧房并存,风格不一,整体不协调,可以适当改建、粉刷、装饰来改善,可以通过植树、建围墙将观者的视野分开,可以栽花种草来转移观者的视线,而不必让农民将房子拆了重建。
自然的乡村本就是一片大园林,本就是一组风景画。乡村园林景观建设要做的就是尽力保护好天然的树木花草,利用好房前屋后的果木、庄稼、菜园自然成景,再适当种植一点翠竹嫩蕉、绿篱艳花进行点缀。
乡村也没必要建造假山、亭台、石柱、喷泉等人工景点,四周有真山、真石、真流水,一丛翠竹就是一处风景,一棵大树就是一个凉亭。把大树砍了再栽几个树桩,把真山削了再造几个假山,这样只会浪费人力物力而不会形成景观。
乡村的中心广场,不过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罢了。天然的小路可供儿童奔跑游戏,大树的阴凉可供老人乘凉聊天,一块草地,一块晒场,都可供人们聚会交流,乡民们的耕种收获都是体育锻炼,也是娱乐游戏。
当然,资金富裕的地方适当修建一个灯光球场、跳舞广场,添置一些健身设施也未尝不可,但是,这都是次要的。采蘑菇、捉鱼虾、躲猫猫、数星星之类的传统活动比城市的跳舞健身、卡拉OK更有趣,更有益身心健康。
没有处理好农村生活污水,新农村建设就决不是成功的。目前,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各地有很多探索和努力,主要方法有两类:村镇集中处理与散户分散处理。对农民来说,将污水直接排放出去,污染的是下游而不是自己,对自己无损害。而要完成净化,不管哪种方法,自己就要付出一笔很大的开支,所以农民不积极,推广缓慢。
笔者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三池加预管”法:将厨房卫生间的污水经化粪池、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再通过侧面有小孔的管道(可用竹子)渗漏到菜地或农田。
不管哪种方法,这种公益行为,都需要政府有鼓励政策,有资金支持,更需要大力宣传,引导人们少用洗涤用品,少产生污水,过自然健康的生活。
生活垃圾处理,首先应教育农民做好分类。有的食物残渣可饲养动物,有的可自行收集填埋,沤制成有机肥,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等可收集后卖去换钱。同时要倡导人们过健康自然的生活,要让农民明白,瓶装水比不上山村的山泉水,方便面比不上农家的玉米粥。
新农村环境建设不能靠几个政府大投资的样板村,要顺应自然,顺应民意,保留乡村的自然特色与风貌,保留农家的人文传统与美德,做到远看美观,近看洁净,出行便利,居家舒适即可。道路通畅了,住房美观了,生活幸福了,但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这样才易被农民接受,才可大规模复制推广。
[1]周 直,朱未易.人居环境研究总署[J].南京社会科学,2002(12):84~88.
[2]黄 骐,王春娥.浅析新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9).
[3]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