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之反思

2013-11-16 22:24梁亚民
图书与情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期刊成果学术

梁亚民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对于中国的学术共同体而言,当下的学术评价机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所谓学术评价,简单说,是指针对学者、学术成果以及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的测评、判断与鉴别,是衡量一个学者、一项科研成果、一所学术机构学术水平的主要尺度。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期刊评价,是指针对期刊影响力和办刊水平所做的量化评价,是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手段。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在导向、指引学术发展等方面存在某些共通性,但两者在目标、功能、评价手段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质的差异,并不能完全混同。当下的问题在于,学术评价中已步入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更为严重的是,期刊评价的结果被异化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这一现象在近年来愈演愈烈,客观上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加剧了学术生态的恶化。倡导学术评价导向的理性回归,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任务。

1 学术评价的应然功能及其导向偏差

1.1 学术评价的应然功能与目标

学术研究是借助于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创新,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是探索、发现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一项优秀的学术成果,必然会在引领思想、揭示科学本质、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所贡献。而学术评价的实质,则是对学术成果的贡献进行综合评定。公正、合理、规范的学术评价体制,在调动学术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创新竞争意识、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学术研究者,无论何时,参与并接受学术评价都是必要的,合理的评价机制本身就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应然的角度,学术成果的评价机制,应当包含以下要件:

其一,评价主体。由于学术成果生产过程的高度专业性,评价主体必然应当由专业人员(或机构)来充任。因此,对一项学术成果的评价,应当由同一领域具有权威地位或较高学术造诣的同行专家(或机构),以中立、客观的立场进行评价。否则,外行评价内行,或低水平学者评价超出其认知范围的高水平成果,或评价过程中渗入门派之争等主观因素,将导致评价结论出现偏差。

其二,评价方法和内容。学术评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内容的评价,即基于学术研究对象、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等要素,对学术成果的创新性、理论和实践贡献进行的定性评价。另一种是基于形式的评价方法,即游离于学术研究之外,客观描述学术成果的外在特征和学术成果之间的形式联系,如通过对成果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的量化分析进行的计量评价。这两种方法显然有主次之分,基于内容的评价是一种最符合逻辑的评价,而形式化评价本质上是基于内容分析的评价方法的一种工具和补充方法。

其三,评价程序。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由于不具备自然科学领域可供操作的评价标准 (如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带来的技术革新结果等),评价结论难免会或多或少受到评价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证评价结论的客观性,需要依靠严格的评价程序、科学的评价方法。比如,建立评审机构或专家库;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同行专家定性评审辅以文献计量评价等。

1.2 学术评价中“量化考核”的泛滥及其危害

学术评价应当是一个针对学术成果水平及贡献的严谨、专业的评判过程。问题在于,在一个盛行“数目字管理”(或曰“量化管理”)的时代,本应严谨规范的学术评价被简单地数字化、形式化、条块化切割了。 “学术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被简化或等同于“学术量化考核”——以学术成果数量和所谓“级别”等指标代替了对成果内容的专业化智识评判过程,本末倒置,以形式评价取代了内容评价,以数量要求取代了质量要求。如关于高校学术成果“量化评价”的表征,举其要者如下:

其一,在职称评审领域,国内高校普遍规定,评审教授、副教授及至讲师,必须“在规定年限内、在规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方可具有推荐评审的资格。达不到数量要求,即使成果再优秀也很难脱颖而出。而在职称评审过程中,虽然有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的机制 (如选出代表作送同行专家审、学科组评审会议讨论等),但往往流于形式,更多的是以所谓的“期刊级别”来代替对内容的实质审查。

其二,在科研管理领域,对教学科研人员同样规定有量化考核指标。其中,对所谓高级别期刊论文进行重奖(这里暗含的逻辑是:高级别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必然是高水平论文,下文将进行深入探析),而对完不成任务的,扣发科研津贴、丧失各种评奖评优乃至晋升职务机会。

其三,在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很多高校规定了研究生在学制期限内,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其中不乏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要求。完不成任务的,轻则推迟毕业,重则丧失学位。这一规定实际上仍然是重数量和“级别”而忽略对论文质量的实质评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种与学术成果产出者自身利益紧密挂钩的量化机制导向下,论文数量逐年攀升,学术研究在表象上显现出一派繁荣。然而,这种“学术大跃进”并没有带来学术研究总体水平的提升。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是,中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排名世界第4位,但作为衡量论文核心影响力的索引率排名一直在120位之外。换言之,量化考核促生了大量的学术垃圾。

还有,量化考核不仅没有带来高质量的学术产出,而且违背了学术研究的规律,促生了大量的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为完成量化指标而进行的“学术研究”,急功近利成为必然,“十年磨一剑”的艰苦产出过程被“一年磨十剑”的批量生产所代替,动辄上百篇论文、几十本著作、百万字科研成果的“学术泡沫”现象已不足为奇,更有甚者,学术共同体中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令本应阳春白雪的学术殿堂斯文扫地。

是谁舞动了“学术量化考核”的旗帜?作为“学术量化考核”的规则制定者,大学的决策者们似乎难辞其咎。然而且慢,面对这样的责难,大学管理者和科研管理者有话要说,一个简单的答辩逻辑是:没有对学术的量化要求,没有强制性的学术任务指标,就没有相应数量的学术产出,如此一来,大学在各种排行榜的排名如何保证?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如何生存下去?学校的学术声誉如何维系?一句话,没有学术政绩,何来大学发展?而对大学的发展握有相当话语权的主管当局,也即握有学位点、重点学科及研究基地、院校升格等审批和评估权力的部门,出于操作上的便利,抑或为了实现诸如“学术国际化”等更为崇高的目标,对学术量化考核的做法加以肯认、维系并在客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此,学术量化考核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象牙塔内外,并由此引发了对“学术原生态”的人为破坏,影响至为深远。

2 期刊评价的本原意义及其功能误用

2.1 核心期刊产生的原理与本源功能

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成果的载体,对学术成果的评价当然离不开对期刊的评价。目前,对期刊的评价,主要通过图书情报界发起的各类名目繁多的“核心期刊”的评审来实现的。

是谁打造了“核心期刊”的旗舰? “核心期刊”产生的原理及其原本功能是什么?透过层层迷雾,从本源意义上探寻,我们发现,所谓“核心期刊”原本是文献计量学上的概念。1934年,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发现了“文献离散定律”,即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71年,美国情报学家和科学计量学家加菲尔德通过统计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了“文献集中定律”,即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由此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此后,图书情报界展开了以文献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核心期刊”的研制开发,并在文献计量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了“核心期刊”的概念。仅笔者所知,目前国内由各大学图书馆、评价机构研制的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已达数百种并继续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尽管名称不一,研制方法不尽一致,但大都通过对期刊索引量、影响因子等指标的定量分析,描述文献发表和使用的特点,探索文献分布的客观规律,同时作为提高文献检索效率手段,对学术期刊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做出定量评价。

从“核心期刊”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核心期刊”作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成果,其本原意义,一是为反映一定时期内期刊的发展概貌;二是方便读者集中查找某专业的大多数论文,提高效率;三是为图书馆优化馆藏提供方便。对于学术评价而言,只具参考价值而不具有“标准”意义。这一点,就连它的研制者也保持着清醒的认识。

例证一: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中对其作用做了如下说明:虽然我们只是初次尝试,我们仍然期望它能成为各种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图书馆采访与收藏中文期刊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能成为各个专业和不同层次的读者选择阅读中文期刊的参考依据。第二版说明:本书核心期刊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筛选出来的,旨在揭示一定时期中文期刊的发展概貌,为图书情报界、出版界及学术界提供一种参考工具。但以后几个版次的说明中均强调该核心期刊表对学术评价的“参考”价值。

例证二:2009年9月12日,被誉为“SCI之父”的加菲尔德博士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来中国讲学,面对200多位被他“影响命运”的中国科学家,84岁高龄的博士一再表示:“永远要记住,SCI的主要作用是一个文献检索工具,评估科学研究成果只是SCI的衍生功能之一;引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个人科研能力是不合理的”。博士本人显然没有预见到,50年前由他首创的SCI会给中国科学界带来如此深远的震动和影响。

例证三:2009年12月28日,设立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指导委员会发布倡议书,指出:CSSCI是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用于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恰当地使用CSSCI,在参照是否被CSSCI来源期刊收录、被引次数多少的同时,还应积极完善同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力戒简单以CSSCI数据作为评价指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和标准,大力推行代表作制,力戒简单依据CSSCI数据对教师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或周期性的工作量考核。

2.2 “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的异同

可见,学术评价并不能等同于期刊评价,二者的本质差异在于:

其一,评价主体不同。学术评价的主体,是学术共同体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同行专业人员(或机构),而期刊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图书情报界从事计量分析的专业人员(或机构)。

其二,评价方法不同。如前所述,各类“核心期刊”的评审主要是通过对期刊整体索引量、影响因子等的分析得出的计量结果,通常并不涉及对论文质量的定性分析。而且,计量分析的结果通常还受到期刊发文总量、学科门类等的影响,只能反映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而并不能必然反映所刊论文的(特别是具体的每篇论文)的学术水平。换言之,学术评价侧重对成果从个体上定性分析,而期刊评价侧重对期刊从整体上的定量分析。

其三,评价的目的不同。学术评价的目的,在于客观反映学术成果的水平和贡献。期刊评价的目的,在于揭示一定时期内期刊文献引用及影响因子,反映期刊的发展概貌和影响力。

此外,国内学术期刊的审稿程序,大都遵循“三审制”原则,即责任编辑初审,学科专家二审,主编(或主编主持下的定稿会议)终审。其中,专家审稿是核心,稿件是否可以刊用主要取决于学科专家的审稿意见。从这一角度看,期刊的审稿用稿程序,是一个实质性的专业化评判过程,与学术评价的要求是一致的。

然而,由于期刊平台、投稿方向的多元性,加之一些非核心期刊在用稿方向、栏目设置等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及特色,以单篇论文而言,不同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在学术质量上应当是各有千秋,虽然以计量评价的标准来判断,核心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要高于非核心期刊,但从定性评价的标准来判断,不见得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就一定是高水平的成果,而非核心期刊就一定没有高水平的成果。简单以“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作为判断论文质量的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

2.3 “核心期刊”功能的误用和夸大[5]

核心期刊,一个原本对于学术评价只具辅助价值的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在短短的十数年时间中,与学术量化考核机制互为因果、“协同进化”,以无可阻挡的发展势头,迅速成为中国学术评价的引领者和指挥棒。经过十数年发展,已然演化成为科研管理部门的利器,大学教师争取晋升、争夺科研资助和奖励津贴的手段,研究生能否戴上学位帽的紧箍咒,衡量期刊主编办刊业绩的标准,编辑部孜孜以求的办刊目标,在中国学术评价领域,自觉不自觉地担当起“指挥棒”的角色,可谓学界奇观、天下一绝。

按照现有评价机制,一篇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如果发表在“低级别”的期刊上,则其学术贡献很难通过评价得到认可;而一篇低水平的成果,如果发表在“高级别”的核心期刊上,则顺水顺风,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怪象。陈景润先生曾在10年内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而其最重要的论文只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中国科学》英文版上。按照目前的评价标准,大数学家可能连讲师都当不上。幸哉,陈景润先生,如果生在21世纪的今天,一颗巨星恐怕过早地被评价机制所“逆向淘汰”了!

面对此景,我们有理由发问:“核心期刊”的功能何以被张冠李戴?是谁误读了它?个中缘由,其实并不复杂:由“量化评价”而产生了对学术成果数量和级别界定的要求,核心期刊的出现在客观上恰好迎合了这种需求,而其实际功能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误读;误读和误用的结果,则是学术评价机制的异化。这一逻辑演变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

“学术评价”=“学术量化考核”=“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期刊评价”

问题是,我们已经明了,学术评价并不必然等同于期刊评价。那么,是谁异化了“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的本来面目?

第一,毫无疑问,在当前学术权力行政化的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职称评定及科研管理机构对核心期刊的误用是导致学术评价异化的滥觞。在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导向往往引领高校学术评价的导向;职称评定部门历来是大学教师学术水平、学术地位的最重要的评判者之一,职称评定过程中设定的各种有形无形的“核心”量化条件具有不言而喻的引导作用;科研管理部门往往以核心期刊作为衡量教学科研人员任务量的 “规定动作”,对研究生亦有相应的要求;不仅如此,核心期刊还被运用于科研评奖、项目评审、津贴分配等诸多领域。将核心期刊用做职称评审和科研管理的工具,对于远离学术研究而又不得不面对五花八门专业水平鉴别的管理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来说,不必具备某一专业造诣和专业知识,仅凭发文刊物是否“核心期刊”,辅之以数量多寡即可完成对一个人学术水平的判定,简单、便利且极具操作性。然而,这种简单以期刊评价结果作为学术评价依据的做法,最终引致了严重的学术浮夸,恶化了学术生态。

第二,就期刊评价机构自身而言,他们对核心期刊的功能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一再宣称或倡导核心期刊价值功能的回归;但同时,评价机构在各种利益动机的驱使下,或是有意无意地渲染、张扬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或是顺水推舟,迎合管理部门的盲目热衷,夸大自己产品的重要性,对于学术评价的异化同样“功不可没”。

第三,伴随核心期刊功能的扩张,期刊界原本“万马齐奔”的局面随即被分割成ABC级、三六九等。一方面,许多优秀稿件积压在“核心期刊”编辑部,造成知识资源的极大浪费,衍生出不公平竞争和学术腐败现象;另一方面,非“核心期刊”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状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竞争优势,编辑部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以进入“核心期刊”作为办刊的终极目标。无论是主动奉迎还是被动接受,期刊界这种奉“核心期刊”为圭臬的做法,违背了办刊规律,客观上加剧了学术生态的恶化。

3 学术评价的导向回归及其机制重建

无论怎样地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我们都已经深深地“嵌入”这一机制之中,无可规避。前文已述及,以重数量、轻质量为主要特点的 “学术量化考核”的盛行,“核心期刊”的误用及其功能的过分夸大,以及由此衍生的学术评价的异化不仅导致学术泡沫泛滥、学术成果缺乏创新,而且引致了更深层次的学术理念沦丧、学术精神堕落。对此,一些有识之士很早就提出了批评,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遗憾的是,识者的理性之声往往被强大的体制流弊所淹没。

本文一再借用生态学上的术语,以“学术生态”指代学术研究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意在说明:在自然界中,维护生态平衡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同理,学术生态系统同样亦应遵循学术发展的规律。如何恢复学术原生态?针对前文的分析,笔者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3.1 倡导符合学术规律的评价原则

作为“学术生态系统”中的规则制定者,教育主管部门、大学职称评定机构、科研管理部门等应当倡导科学的评价理念,改变本末倒置的做法,改革简单量化考核的政策,引导学术评价导向的理性回归。具体而言,在制定学术评价的规则时,应当遵循:科学分类评价;学术行业自治;定性评价为主、计量评价为辅;强化质量、淡化数量;客观公正评价等原则。

3.2 从政策源头上,制定多元化的分类评价标准

(1)由于地域、发展水平、办学条件、人才储备的不同,不同的高校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科研基础。教育主管部门、职称主管部门在学术评价的宏观政策导向上,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高校在科研成果评估指标的制定和适用、学术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应当有类型化区分。

(2)握有学位点评审、重点学科评审、研究基地评审、职称评定等权力的行政主管部门,针对相关的评审,应研究制定分类指导的政策,对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不同学科类型的大学、具备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区和教育资源欠缺地区的高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3)在高校内部,应当区分基础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教师,区分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人员的科研任务分类考核,在职称评定、科研任务考核时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对教学型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降低甚至取消科研任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那种不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全民皆科研”乱象。

(4)管理部门不能只图操作上的便利,以行政思维对学术成果进行简单的量化管理。应当着力减少学术评价中的官方色彩,界分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充分发挥院系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职能,创造条件鼓励学术自治。

3.3 引入“代表作”制度,逐步取消量化考核指标

学术成果的“代表作”制度是国外通行的比较成功的评价制度。具体做法是,在职称评定、科研考核工作中,教学科研人员提交自己的代表性成果,经相关评价机构或专家评审,认定在相关学科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或有较大影响力学术贡献,对该学者的科研任务就不再进行量化考核。

最近,国内高校及学界对“代表作”制度开始进行广泛而认真的讨论,一些高校已经迈出了尝试的步伐。如,2011年,复旦大学在全校推行教授职称“代表作”评价机制,要求参评者提交1~3篇代表作,学院学术评估通过后,由学校随机选择5位校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匿名对申请人进行学术评估。学校根据专家意见,决定是否同意候选人参加高级职称竞聘。而以往的要求是:参聘者须有一本专著,十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同时需要有两个省部级以上的项目。笔者认为,“代表作”制度充分考虑到学术研究的规律,有利于打破学术泡沫、引导科研创新、打造真正高水平的学术精品,应当在职称评审、科研奖励评审、科研业绩考核等领域大力推广。

可以预见,“代表作”制度的推行,量化考核的淡化,必然带来学术成果数量上的缩水。但有理由相信,铅华洗尽始见金,在学术发展规律的指导下的科学评价制度,必将有力的遏制学术浮躁之风,促生一批具有创新性的学术力作,引导学术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3.4 完善“代表作”制度的程序保障,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代表作评价是同行专家针对评审成果做出的专业性、实质性的内容评判和鉴定,这一制度的成功于否,取决于评审专家的权威性、评审程序的公正性、评审结论的客观性。而这些,恰好又是这一制度面临的最大难题。关于“代表作”制度的讨论中,有学者质疑,在中国目前学术权力行政化、学术腐败盛行、学术道德沦丧的社会大环境下,“代表作”制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令人怀疑。我们认为,这种怀疑的声音有其理性的成份,但任何合理的制度设计,必然或带有或多或少的缺憾,而这种缺憾不足以成为阻止体制创新的理由。为应对这一困境,我们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发挥制度的功能优势,同时通过相关的制约机制和程序保障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减少以至消除制度可能的消极因素。

笔者认为,近年来渐趋成熟的国家基金项目的通讯评议机制,为完善大学学术评价机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可以依托专业的评价机构,或者在高校内部建立各自权威专家库,并建立不同大学之间的资源的共享,需要对某项成果进行评价时,从专家库中选取的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同行专家进行评审。专家的遴选,也可以借鉴国家项目评审专家的遴选方式,坚持“同行权威、随机抽取、双向匿名”的原则,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对在评审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等学术腐败行为,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

3.5 文献计量评价为补充,引导“核心期刊”功能的回归

前文已述及,学术评价有定性评价和计量分析计价两种形式。“代表作”制度是典型的定性评价方法,但“代表作”制度的推行,并不排斥学术评价中形式评价即计量评价方法的合理运用。在定性评价结论的基础上,以计量评价结果为补充,可以有效的弥补单纯定性评价的不足,使评价结论更加客观公正,体现学术评价的本源意义。具体操作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两种评价结果划分出一个适当的权重,得出综合评价结论。

如此,则“核心期刊”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只能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而不再发挥主导作用。让核心期刊回归“揭示一定时期内期刊发展的概貌,反映期刊整体影响力”的应然功能,不仅有助于扼制量化考核所带来的形式主义和浮夸之风,而且将优化学术期刊的办刊环境,形成期刊界良性竞争的局面。

3.6 研究生学术水平的评判权交给导师或导师组

学术研究需要有长期的积淀,研究生正处于学术训练和学术积累阶段,强行要求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特别是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无疑是不合理的。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笔者所能看到的景观是,一些高校对研究生的论文要求的结果,实际上造就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下三滥期刊的“繁荣”,除了不必要的精力和财力浪费,绝大多数论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之作,毫无价值可言。而管理部门则深信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奈何!

借鉴国外的做法,对研究生科研可以只规定写作要求,而不一定要求必须公开发表。取消这一“刚性”指标的同时,相关的评价机制必须跟进。具体的设想是: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学术水平,交由其导师(或导师组、所在院系学术委员会)去评判。评判的方式,可以通过评阅其写作的论文、听取专题学术汇报、参与导师课题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任务、强化对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当然,研究生有能力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并且公开发表的,应当鼓励,并制定另外的奖励性规则。

3.7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生态系统的恶化,并不足以成为学术共同体中某些人消蚀自律精神、践踏学术道德的抗辩理由。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固然是诱因和催化剂,但学术造假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逼良为娼”所能开脱得了的。利益驱动、心态浮躁、不愿吃苦坐冷板凳恐怕才是真正的主因。对此,除了强调恪守学术道德,强化学术自律精神以外,还应当健全制度层面的约束机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惩戒规则。

[1]曹建文.学术评价不能简单量化[N].光明日报,2006-11-26.

[2]朱剑.学术风气、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J].苏州大学学报,2011,(2):12-18.

[3]蒋寅.治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路与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9):32-65,2

[4]王津生.浅谈布拉德福分散定律及其应用[J].情报科学,1980,(2):83-90.

[5]史玉成.大学学术评价导向问题冷思考[A].法学家茶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6]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

[7]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

[8]张婧.“SCI之父”加菲尔德博士:永远要记住 SCI的主要功能是检索[EB/OL].[2012-10-10].http://renwu.ebi oe.com/show/SCI.htm.

[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指导委员会.关于科学对待、合理使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倡议[EB/OL].[2012-10-10].http://cssci.nju.edu.cn/news.

[10]周凯.复旦大学教师评职称有了双通道[N].中国青年报,2012-03-29.

猜你喜欢
期刊成果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期刊与当代学术研讨会暨《长江学术》发展论坛掠影
期刊审稿进度表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