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兆浩
欧家唐,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小获新村下人。他小时候就生性活泼、喜欢思索,常常对着大海深思,总问别人海的那边是什么地方。18岁时,父母双亡,他无依无靠,谋生也日益艰难,这就产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
胶园囚笼
1906年,22岁的欧家唐到南洋做工,被人“卖猪仔”。一个风雨如晦的日子,他和一批人被装进“猪仔”拥挤得只能侧身的底舱,随着“哐当”一声落锁,他这才发觉自己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三桅的木帆船在大海上不知颠簸了多久,他真正踏上了异国——马来亚的新加坡。
第二天,他们就被押到森林的边缘。押送人将他们交给当地的卷头发高鼻梁的主人,讲着叽里呱啦的话,这话福建人、广东人完全听不懂。很快他们又被带到森林的深处,这里有一座座“阿答屋”(这个马来语是欧家唐后来才晓得的),指着一排排通铺,大意说,你们以后就是住在这里。还发给他们一把刀和一个灯笼。接着就带他们去参观森林。树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许多人在那里用刀切开道口,很快,树的伤口处流出了白色的乳汁。天还没有亮,他们又回到阿答屋,连续三天他们都见习,他才从一个闽东人那里懂得这就是橡胶园,他们干的是割胶的活。他们名称对外统一称“契约华工”,实际上人被们贱称为“猪仔”,所订的契约期长短不等,短则5年,长则10年,15年。听了这番话,欧家唐懊悔不迭,但已经无可奈何了。
第五天,欧家唐这批猪仔就正式上班了。他来的时候正是1月,春寒料峭。只凌晨一点,哨子就吹响了。猪仔们立刻点亮灯笼,翻身起床,工头催他们赶快去吃早饭。接着就一长溜如一条火龙,向橡胶园蜿蜒而去。他们也学着开道口,让胶汁顺着三角形的道口流到挂在树身上的竹筒里去。
弓着腰割胶比插秧还要累,只割几棵,人就腰酸背疼。但工头扬着皮鞭,一直催促,不让人有喘气的工夫。橡胶林深处除了猫头鹰发出阴森森的怪叫外,就是有的工人因为割伤了树身而被抽打的“哎哟,哎哟”的痛苦的哀号。
当太阳冻得发红的脸露出东方的时候,他们已经连续劳作7个小时以上了,饥、寒、累联手轰炸他们的身心。
猪仔们的工余生活很多消磨在赌博当中,纸牌、骰子、火柴都是最好的赌具。每逢输赢,都有欢呼声和哀叹声在阿答屋中萦绕。而当他们沉浸在狂热的赌博当中的时候,欧家唐就独自偏在一隅,用买来的簿子,甚至是别人遗弃的香烟盒,认真地记下英语字母,后来是英语单词,再后来是简单的英语句子。平时他割胶也愿意和闽东之外的福建人、广东人,还有马来人接触,跟他们学各地的语言,这样一举两得,既学到了各地的话语,又减轻了工作的疲劳。
不是没有思乡的情绪,每当皓月当空,他总在想,我的家乡此刻怎么样了?乡亲们是不是又挤在灶门口烘火?他幻想着将来契约期满了,可以回家去娶一个家乡的姑娘,成一个家。
有一次,一只猪仔竟然逃跑了,可是他哪里知道外面是布下了几道的岗哨的,他很快被五花大绑地抓回来,吊在工头的房子外的横杆上,剥光了衣服,两脚悬空,被皮鞭狠狠地抽打。
囚笼里只有白天黑夜,只有春夏秋冬,根本没有阳历或阴历的纪年和纪日。欧家唐在簿子里用“正”字做记号,记下日子,终于熬过了十年的胶园囚笼生涯,他获得了自由。
起锚远航
1916年,刚从“胶园囚笼”里“释放”的欧家唐,倒觉得无所适从了,因为没有技术,很难找到工作,住了几天旅馆,身上已经所剩无几,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问了几家富人要想给他们看门,或做花园修剪工,但都被拒绝。一天他在街上闲逛,走过一家华人的律师事务所。竟然里边飘出一句罗源话,他惊喜莫名,一问这人名张阿九,是罗源洪洋乡大厝坪人。异国遇老乡,又当他目前的这个境遇,确实是热泪盈眶了。张律师留其先在他家住下,找到曾在他的事务所委托过诉讼业务的英国船长希斯。船长跟欧家唐见了面,看他长得高大英俊、身强体壮,就答应用王阿有的名字顶替上船服务,但要求他到新加坡船务学校接受3个月的培训。刚好好望角号在船坞里年修,要呆3个多月时间。
欧家唐大喜过望,张律师也很高兴,他们两人就结拜了兄弟。经过救生、防火、灭火、急救等12项训练,王阿有(欧家唐)取得《商船人员手册》,跟英国驻新加坡船务局签订了《船员定期雇佣契约》,为期一年。
5月里的一天,起锚机“咔嚓、咔嚓”地响,好望角号起锚出海了,和煦的阳光照着甲板,海鸥在飞翔,前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海,王阿有的心随着船首犁开的浪花,也澎湃欢畅,他想新生活终于开始了。
但是事情远没有他所想象地那么简单。他通晓各种语言,很快就知道自己是最下等的工人,在他的头上还有乙级船员、甲级船员,自然他干的都是粗活、脏活、累活,跟同样级别的外籍船员相比,他的薪资只有他们的一半。他们这些底层的船员只能8个人住在一起,连吃饭也不能跟中高层的人同桌。
1917年他跳槽了。他签了新约,也是一艘英国货轮,排水量达到7000吨,要比好望角号大一倍。用他的话说,前甲板唱戏后甲板根本听不见,这艘商船名叫飞利浦号。他还是一名普通的水手,但已是熟练的工人了。他懂得了许多船上的规矩和业务知识。
他现在能在7级浪的颠簸中也不晕船了,想当年刚出海的那头几个月,呕吐得连胆汁都倒出来,很是可笑。他不会赌钱,觉得那既劳神,也伤人情,当别人推牌九正热烈的时候,他就在船舱里看机械、航海气象这类书籍。
他渐渐变得富有幽默感了。有一次趁船长舒心地吹着口哨,牵着宠物狗在甲板上溜达的时候,他凑上去问船长好,还说,您要不要用我们本地的话称呼您的爱犬呢?船长高兴地点点头。他说,应该叫“依公”。于是船长就每天“依公”“依公”地呼唤着那狗。惹得所有的华工都笑得前仰后合,大家似乎都舒了一口闷气。
远航是寂寞而单调的,海平线犹如调皮的男孩总是跟你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所以船员们总是盼着入港靠岸。这时候他们可以拿旧的衬衫、肥皂、香烟去跟当地的居民交换土特产,比如在印尼的圣诞岛,他们就以十分低廉的物品换了昂贵的燕窝、鱼翅。
他们还去当地的海员俱乐部潇洒,跟貌美的姑娘跳舞。他也喜欢跳舞。刚开始的时候舞步是多么的笨拙,嘴里喊着“一二三四”的拍子,但总把舞伴的肩膀捏得紧紧的,还不时踩了对方的脚。可还没有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灵动得像舞池里的白天鹅。
一个夏日的傍晚,大家晚饭后在甲板上欣赏落日,西天绚烂,海面熔金。忽然像有千万只的金色大鱼在水上活蹦乱跳,他知道这叫“鲤鱼跳水”,是要出现大暴雨的征兆,立刻报告了船长。他建议船长赶快用沙袋垒高底舱的门洞,船长倒是听进去了。第二天,果然阴风怒吼,大雨瓢泼,雨水要进舱,可是被沙包挡住了。为此保住了五千包的面粉。不久他晋升为水手长。
碧海丹心
1935年7月欧家唐在香港认识了一个广东来的歌女,名叫徐莫英,他们正式结婚后,他辞去了飞利浦号货轮的工作,打算归耕陇亩,安居乐业,不再过动荡的生活。但他到达新村下的时候,就去找侄儿腐仔,同宗说他已经去城里了。他只好回到祖屋,叫人打扫了就住下,第二天又去找那个腐仔,人已逃之夭夭。原来所有他寄回来的钱都被腐仔吞做赌资,已经败得一干二净。他是不会发火的人,这次居然也拿起砍柴刀到处去找,邻村城里都寻遍了,但哪里有腐仔的踪影!他失望至极,在家里只呆了半个月,给徐莫英领养了一个7岁的名叫林克明的小孩做义子,还领养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做义女,对妻子说,看来我还要下海去,只能靠这两个孩子陪你了。你在家好好呆着,我赚了钱就回来,我们好好过日子。
欧家唐又以王阿有的名字在乔治号英国轮船谋得水手长的职位,这是一艘万吨货轮。
1938年农历八月十五,欧家唐的家里发生了一个大变故,这是他半年后在香港才知道的。
原来他的妻子徐莫英因为语言不通,再加耐不住乡野的寂寞,受一个叫培铿的福州人的怂恿,搬到城关居住。培铿一直缠着要给徐莫英当义子,徐因为没有得到丈夫的应许,所以不敢收留。本来徐莫英住在基督教教友的群落里,培铿又怂恿她搬出来,租到河头路。那天他的义子林克明回小获他自己家过团圆节去了。而培铿说,义妈(他自己擅自称呼),我今晚去餐馆买几样菜孝敬你。果然他后来就提了一个食盒来,端出几碗鱼肉,还有佳酿。徐莫英心里感激,说,等家唐回来后一定收你做义子。
这个培铿催着徐莫英和她的义女吃菜,他自己却不动筷子,只说,我刚才已经吃了一点了,你们就先吃吧。徐莫英和她的义女不知底细,她们开口大嚼。还喝了酒,只不过二十分钟,两人同时大喊肚子痛。天旋地转。培铿借口去叫医生溜出去。当他再来的时候,两人已经暴毙,连嘴都歪斜了。原来是培铿在酒菜中下了砒霜。他见母女二人已死,就搜去所有的金银珠宝,连夜跑了。
第二天她的义子林克明看到情况大惊,于是叫了小获的欧家唐的本家和朋友——政府田粮科的张科长来,料理了后事。
当欧家唐在香港接到张科长的来信、知晓噩耗时,大声嚎哭,第二天就请假回了罗源。他想向法院起诉,但又哪里去找这个阴险狠毒的培铿呢?
二战爆发了,英美结成同盟,共同抵抗德意日协约国。乔治号被编入商船舰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经常给英国舰队运军事物资和给养。
1941年9月18日包括乔治号在内的商船编队在太平洋上行驶,当货轮走到东经153度,北纬10度海域时,突然船上警报声大作。整个海域的警报声接续尖利的回荡着。这时欧家唐正指挥水手们在甲板上除锈,铁锤砸得“哐当、哐当”的响。他举目北望,一架日本轰炸机正向乔治号冲来。他大声的喊,卧倒,敌机!说时迟,那时快,已经能够看到飞机机身上的血红的太阳了。他看见船长威利还站着,立刻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猛地将威利推倒,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压住船长。只听得“哒哒哒”的机枪声,和船警“啪啪啪”的步枪的射击声,他还没有“啊”一声,紧接着“轰轰轰”三声巨响。船体剧烈地震动了。这时他才看到自己的手已经鲜血淋漓,他受伤了。他们趴了一会儿,见已无声息,就抬头四望,日本飞机已经离开。他们马上爬起来,船长说,王,你受伤了。欧家唐说,没关系。立即脱掉水手服和衬衫,用口咬着,将衬衫前襟撕下一绺,让船长帮他包扎伤口。
甲板上的人跃起,看见船头一处,船尾两处都燃烧起了熊熊大火。船长喊,赶快灭火。欧家唐也指挥水手,六个去船尾,四个留船头。他自己打开水阀门,用水枪朝大火激射,幸好敌人用的还不是燃烧弹,大火在十几分钟内被扑灭了。他们松了一口气。今天太险了,船舱里运送的是五百吨的柴油,如果引燃,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威利船长竖起大拇指说,王,好样的;王,好样的!
完成任务后乔治号停靠在新加坡码头。1942年2月上旬,威利船长很高兴的扬着右手把一个信封交给欧家唐。
欧家唐从信封中抽出一个函件。他很认真地逐词逐句阅读了函件——
(西南1)圣雅各宫爵士(骑士)
职位命令中央大法官
1942年2月11日
(亲启)密件
王阿友先生:
国王将于1942年2月24日(星期二)在白金汉宫举行授爵典礼,请你出席参加。
必须在上午10点15分之前到宫。
应着公务服、早服或民防制服。
因不另发入场卡,进宫时应出示此信。
可向本府申请两张供亲、友参观作证受封典礼之参观券,并应在随函附表中提出申请。
请填妥附表并立即送至伦敦西南1区(S.。W。I)圣雅各宫大法官爵士(骑士)职位命令秘书处。
船长对欧家唐说,王,现在是非常时期,看来新加坡很快就要陷落了。你只能坐皇家的军用飞机走,后天就要走。我们的商船舰队,可能也要撤到印度孟买去,你下次回来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到达孟买了。王,你打算邀请哪两位亲友参加典礼呢?
这时欧家唐自然地想起了亡妻徐莫英,心里的悲伤在升腾。就对船长说,让我考虑一下吧,今天晚上就答复您。欧家唐很快找张阿九商量,让他看了邀请函和附表,张阿九很高兴能跟欧家唐飞往伦敦,见证朋友的授勋,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们很快填好了表格交给船长。
第三天欧家唐和张阿九登上了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往西北方向飞去,他们都是第一次坐飞机,飞临千米高空,穿越云层,中间还在孟买、巴格达、的黎波里三地停留,绕过直布罗陀海峡,飞到伦敦,足足飞了50个小时。超长途的飞行使他们非常疲惫。
仪式上,乔治六世全身红色戎装出席,他长方脸,神采奕奕。随着军乐队奏乐,被授勋的人已经都整齐排列着。欧家唐位列第十五,当国王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整个人自然挺胸,血脉贲张,心跳加速,这是任何时候也没有经历过的。国王给他别上勋章,并跟他握手,他激动得手泽津津。
回到旅馆,两个患难与共的朋友,共同欣赏了勋章。这面金光闪闪的勋章正面铸着乔治五世的坐像和“为上帝和帝国值得嘉奖的服务”的英文短语,背面铸着“乔治五世设立”的字样。
晚霞绚烂
接受授勋后欧家唐飞到孟买,找到原来的货轮,继续工作到1945年初,船长要离职回国了。他对欧家唐说,王,我就要离开你了,心里很难受。我想回去给你申请加入英国国籍,你的意见如何呢?欧家唐听了,迟疑了一会儿,然后婉言谢绝了船长,说,我想还是保留中国国籍,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船长耸耸肩说,王,也许你想得对。他们相拥而别。此后,欧家唐转到纽约布什船务公司服务,同年4月又到澳大利亚爱丽斯商船服务。
这段时间他比较经常来往于新加坡和香港之间。轮船在港停泊,他上岸都到榕庐会馆住宿。榕庐会馆是福建福州人郑奕泉先生在海外募捐创办的。多次的来往欧家唐认识了郑奕泉以及赵仕钦两位同乡,进而成为结拜兄弟。
郑奕泉也邀请欧家唐到他香港的家中做客。在郑家欧家唐经常看到一个姑娘坐在手摇缝纫机旁,默默无声地做衣裳,所缝制的衣裳都很时新。
后来他从郑奕泉先生和赵仕钦先生那里了解到这个姑娘的详情。原来郑奕泉先生来港谋生后,因为妻子分娩就叫他的妹妹郑雪钗来港帮忙料理家务。雪钗任劳任怨,又心灵手巧,不仅家里的杂务做得纹丝不乱,而且还会缝制衣裳。帮了哥哥不少忙,当哥哥家夫妻闹矛盾的时候,还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她6岁患了小儿麻痹症以致左脚变瘸,要依靠拐杖才能走动,但一点也不妨碍她的工作能力。在她青年的时候家里人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弱智的男人,她坚决不依。她说,我靠这台缝纫机能养活自己。她母亲也无奈。到她哥哥家里后,哥哥对她也很尊重,说,依妹你不要怕,以后哥哥有吃的少不了你一份。
跟郑家来往两年后,欧家唐就托结拜兄弟赵仕钦去郑家说媒。1946年9月欧家唐和郑雪钗喜结连理。是年欧家唐62岁,郑雪钗42岁。结婚之后不久,欧家唐继续他的远航,因为蔚蓝始终是他生命的底色。
1949年初,身怀六甲的郑雪钗回到福州老家分娩。她竟然怀的是龙凤胎。他是从电报中得悉这个喜讯的,没有办法回去,只能回了电报祝妻儿健康吉祥,并嘱咐要在婴儿百日时拍个照,给他寄去。他又回信要他的连襟给自己的双胞胎取个好名字。这个连襟很有学问,就给女孩取名为欧棪,“棪”有两把火,并且说是取自《康熙字典》里的解释,给男孩取名为欧登燊,“燊”的意思是火焰炽盛,是三把火。晚年得子,又得到五把火,还有大船,很符合自己的身份。真是绝好的名字。
1949年8月家乡解放了,他想在晚年能为国家做些事情。因为外轮很需要熟练工人,不放他走。
直到1953年,因伤残失去左手掌,欧家唐退休了。领了一笔退休金、保险金和慰问金,大约一千英镑。
在福州岳母家小住一段时间后,他们回到罗源小获老家。
后来欧家唐一家搬到城关溪尾路住。人退休,义胆在。
福州亭江的一个过去跑船同事的家里发生意外事故,向他借一大笔钱,他连借条都不要,借给人家,后来这笔钱到他逝世后也没有还回来;家乡的一个叫高妹的人妻子不孕,他给他们药,治好了女人的病,连生了两个胖小子,高妹乐得合不拢嘴;小获的一个远房亲戚家里穷,求助于他,他就让这个女人住到自己家中,要自己的孩子认她为堂姐;平时家里总有来县城做买卖的乡亲,他总留餐留宿,说络绎不绝,一点都不过分;他带回来的两大瓶的红花油,邻居乡亲都说药效好,经常有人来要,他都分给他们,没有多久就告罄。
他的名声传遍罗源。如果谁家有事情,都有人说,找“没手依伯”吧。
捐资兴学是晚年欧家唐办得最主要的事情。当他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捐出人民币3000元盖小获小学。这工程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动工,中间还因故停工了几个月,这让已经移居到城关的欧家唐焦急,他隔三岔五地往各处跑,须知那时城乡来往都是靠脚力的。后来在他的努力下工程又开工了。工地上少不了他的身影。1956年5月下旬学校终于上梁了,屋宇有了雏形。炎热的夏天到来了,工人们赶工期进行内装修,铺楼板、上隔板、抹泥灰,他也经常来东瞧瞧,西看看。8月底所有的内装修完毕,一幢两层12间的砖瓦房终于落成了。孩子们能在新学期,在新教室里上课了,他的心被甜蜜充盈着。
1956年9月欧家唐走完了传奇曲折的72岁的人生旅程。
他逝世的消息一经传出,邻里乡亲无不垂泪,大家都自动地给他送葬,队伍长达一华里。花圈和挽幛在低沉的哀乐声中缓缓地流动。
欧家唐就埋葬在家乡小获的黄土地中,前妻徐莫英也葬在一起;1995年郑雪钗女士过世,也跟他们同穴,那是一座简易的三圹的土坟,2005年5月因为建设铁路的需要,得迁坟,欧棪、欧登燊姐弟这时已经移居香港,就将三人的遗骸火化,后将骨灰安放到深圳龙岗龙山陵园。
1998年,欧家唐被列入《罗源县志·人物志》,他的事迹永远彪炳于史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