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霞 胡绍强/文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第二作者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金融大街支行)
物流银行业务从狭义角度讲,是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物流产品质押为授信条件, 运用较强实力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 向公司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从广义的角度讲,物流企业资金运营及银行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都可称为物流银行。
物流银行在国外早已出现,而国内的外资银行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同类业务服务已比较完善,主要服务于外资企业。国内诚通集团旗下的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是较早从事物流金融的企业。2004年8月以来,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在广州、北京、杭州、南京等全国10个城市试点推广“物流银行”,开展以存货质押为主的物流金融业务,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物流银行增进了金融业与物流业的联系,加速了物流与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融合,有利于促进现代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共赢。
典型的物流银行服务有代客结算、仓单质押和保兑仓三种业务模式,银行通过拓展流动资产贷款业务,减少存贷差产生的费用,增加贷款的利息收入。作为一种金融服务新产品,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价值,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提高银行贷款的资产质量,解决突破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等作用和优势,但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风险和管理方面。
一是核心企业信用风险。银行必须实时掌握和了解核心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当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时,核心企业可能变相隐瞒交易各方的经营信息,甚至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融资,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并组织上下游合作方向商业银行取得融资授信,再用于体外循环,致使银行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风险。
二是上下游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的风险。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出现伪造贸易合同或融资对应的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合法性出现问题,质押物权属、质量有瑕疵,或者买卖双方虚构交易恶意套取银行资金等情况,银行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盲目给予借款人授信,就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对上下游的结算系统进行全封闭管理,信贷资金采取受托支付的手段,避免因恶意串通骗贷的行为发生。
三是物流监管方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监管方会出于自身利益追逐而做出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或者由于自身经营不当、不尽责等致使银行质物损失。因此,可以引入物流监管责任保险,加强对物流人员的监管及岗位轮换。
四是业务操作风险。目前操作风险是当前业界普遍认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防范的风险之一。尤其是营销人员在接触供应链金融项目时,会通过自偿性的交易结构设计及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通过专业化的操作环节流程安排,以及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引入等方式,构筑了独立于企业信用风险的第一还款来源。但这无疑对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造成了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的位移。因此操作制度的完善性、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操作要求的执行力度将直接关系到第一还款来源的效力,进而决定信用风险能否被有效屏蔽。
五是抵质押资产灭失及处置风险。抵质押资产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对应贷款的第一还款源,其资产状况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回收的成本和企业的偿还意愿。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抵质押资产主要分为两类:应收账款类和存货融资类。应收账款类的风险主要在于应收账款交易对手信用状况、应收账款的账龄、应收账款退款的可能性等。存货类融资的主要风险在于质物是否缺失、质物价格是否波动较大、质物质量是否容易变异,以及质物是否易于变现等。
美国“UPS”堪称物流金融的典范。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由创始人吉姆·卡塞于1907年8月28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成立。经过百年来的不断发展,UPS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包裹快递公司和专业化运输及物流服务的全球顶尖供应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UPS的发展动向在业界备受瞩目,主要原因是独具匠心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链解决方案是一个流线型组织,能够提供货物配送、全球货运、金融服务、邮件包裹服务和业务拓展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方案,从而真正实现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在该方案的形成过程中,金融物流模式的引入堪称典范。就目前发展情况看,UPS和其他国际型物流公司( 如马士基)的第一位利润来源均为物流金融服务。
在发展过程中,美国UPS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后,形成四大支柱公司,分别是:UPS包裹快递公司,负责传统的UPS业务;UPS物流公司,主要提供供应链和电子商务;UPS资本公司,负责内部和外部金融服务;UPS零售,负责监管所有UPS拥有和运作的零售实体。
美国UPS在物流金融方面的成功,给中国企业在物流金融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为例,双方在品牌、渠道、技术、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为打造新的物流银行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与其他银行相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具有深入人心的品牌优势,具有通达顺畅的网络优势,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形成覆盖全国城乡最大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还有功能先进的技术优势,邮储银行公司业务系统已分别与汇兑、储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其零售网络在汇划资金、资金归集、发放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同样,中邮速递物流公司无论在业务规模、网络能力、技术层次、还是在服务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是国内最大的快递物流服务运营商。
仅有强强联合是不够的,如果银企之间没有共同的合作基础、共赢的合作模式,物流银行也难以开展。以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为例,二者同为中国邮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双方有共同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战略共同由集团公司总部设立,合作内容和战略目标更容易达成共识,同时也有助于风险控制。
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中90%以上开展了供应链融资业务,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供应链金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部分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业纷纷挤入该市场,试图分一杯羹。邮储银行具备资金和网点优势,速递物流企业有多年从事物流业务的经验,两者的结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邮储银行和邮政速递物流供应链金融开展情况,笔者设想,双方可以从邮政集团总部组成联合团队,在银行产品与物流信息方面进行充分整合,同时引入保险、第三方交易平台等,使双方真正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业务、资金、信息无缝连接。具体为: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首先双方开发出一套共享信息平台,邮储银行与邮政速递物流将双方的客户进行梳理分类,对于有物流与金融需求的客户,将客户的详细信息进行登记。如:客户的账户信息、商品信息、仓储物流信息、信用信息、授信信息等,使双方在营销过程中避免重复,形成快速有效的营销机制。
二是建立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池业务。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年业务规模180多亿元,可为社会各界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门到门速递物流服务。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作为标准的物流企业,必然扮演着货物运输、仓储和监管的角色。由邮储银行针对贸易企业、邮政速递物流及银行的账户结算、授信共同组建资金池,从而使资金在封闭的池中进行循环。
邮储银行与速递物流自2011年开办供应链融资业务以来,双方已经在许多项目上取得了很大突破,如汽车供应链融资、动产质押、一些大宗商品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但总体规模依然较小。原因在于:
一是银行方面。主要是产品单一,从业人员风险排查、安全防范、作业处理、业务操作、市场拓展、目标控制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离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基本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急需增补人员和强化培训以加强人力资源储备。
二是速递物流方面。目前邮政基层单位发展物流,还只是利用原有富余运能、调整邮运班次、挤占邮运车辆来开展的,也就是常说的“直递业务”,这和社会公司搞运输没有什么两样。而国际速递物流公司除了提供速递服务外,都不约而同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成为集快递、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于一身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三是信息不能完全共享,效率低下。目前双方的客户信息不能共享,尤其是对物流有金融需求的和对金融有物流的信息尚不能有效地结合,往往出现重复营销,或者在客户有需求的时候,由于双方各自需要出方案、预约时间谈判、再落实到各级达成共识,期间需要的时间往往使客户失去耐心,从而失去业务合作的机会。
相比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供应链金融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银行对授信企业的信用评级不再强调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和担保方式,转而强调企业的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水平。换言之,银行评估的是整个供应链的信用状况。二是银行围绕贸易本身进行操作程序设置和寻求还款保证,因而该授信业务具有封闭性、自偿性和连续性特征。因此,以此为基础的授信业务也可以反复进行。对提供融资监管方的物流企业而言,在获得一定的监管收入的同时也强化了供应链上各成员对物流监管企业的依赖。
物流产业资本对金融资本的需求并不是对大型金融机构的需求,而是对能够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贸易的中小企业对金融的需求。邮储银行与速递物流的结合真正能够使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服务中小企业的典范。与此同时,由于银行控制了客户的结算,物流控制了货物,使客户能够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贸易往来,有效避免客户将资金挪用,从而形成经营的风险。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也能够继续跟踪,并对上下游客户进行贸易链的融资,所以,银行的结算资金不仅能够充当交换的支付功能,而且还赋予资本运动的含义,使这种资本运动紧密服务于业务链的运动。
从国内几家成熟的开展供应链金融的银行来看,供应链金融其实是将产业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提供融资服务。这种模式能够解决供应链上相关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使它们快速成长,同时,供应链参与各方大协同的趋势也能有效降低相关金融服务的风险。截至2011年6月末,深圳发展银行贸易融资授信余额达到2169亿元,较年初增长24%,不良率0.19%,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果能够在供应链金融中再引入保险、第三方资产流转的平台,将会使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保证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更加有利于业务的发展。
邮政集团拥有百年品牌优势,邮储银行具备资金和网点优势,速递物流企业有多年从事物流业务的经验。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与资金池,通过保险、第三方资产流转平台,可以真正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优势组合,使邮储银行成为特色的企业物流银行,速递物流成为特色的企业金融物流。通过这种结合,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为首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 张敏,朱永德. 论“物流银行”在我国的发展[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2] 曹静.论我国专业物流金融公司的建立:UPS的启示[J].上海金融,2005,6.
[3] 甘海源,聂鸿飞,张丞.关于我国“物流银行”发展的思考[J].河北金融, 2006,3.
[4] 孙美和,钱缘.物流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J].物流科技, 2007,4.
[5] 文胜,何磊.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UPS的物流金融模式[J].物流技术,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