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创造力培养

2013-11-16 09:15
艺术评论 2013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性创造力创造性

喻 意

文化人类学家L.A.怀特认为,创造力不过是以往经验和当前经验在文化积累过程中的一种综合,“个人作为人类而进行的思维、感觉和显露行为都是文化系统、文化过程在它这个有机体媒介物上的表现”。S·阿瑞提也认为:“个人与文化都是开放系统,个人向文化开放,文化向个人开放”,“创造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但也是一个开放系统的组成部分。没有来自外部世界的信号输入就不会发生魔术的综合”。可见,谈到人类创造力的研究,不能不研究其与文化的关系。由于每一个民族构建了不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也构成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形式及其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中国,谈到创造性或创造人才培养的时候,国内的舆论及学者总有一种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因。笔者看来,不应从单一片面角度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而仅作悲观主义论断,任何创造力培养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认识到自身的文化传统,并积极地从自身文化传统汲取营养以提高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中华民族世代绵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那么在这些文化瑰宝中是否隐含着创造性资源?它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有怎样的影响?基于此疑问,本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创新思想进行探索性研究,对其中儒家、道家和释家的诗歌乐舞及其所包含的创新精神予以挖掘,阐明中国特定文化语境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独特作用。

一、创新性人才的特质

创新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具有创新性的呢?创新人才的特质有哪些?首先,创新性人才需要拥有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脑的特殊机能,是一个由多种思维要素和多种思维能力相互作用、协同进行的系统化的整体思维过程。创新性思维的形式通常可分为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和两面神思维三大类。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精髓,其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类比、灵感、直觉和顿悟。逻辑创新思维的形式主要有比较、归纳、演绎和推理等。两面神思维是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一种具体运用,是在违反反逻辑或者自然法则的情况下,从对立之中去把握新的、更高级的、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那么,仅仅拥有创新思维是不是就可以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呢?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金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奖金获奖者中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但他们的人格和个性与一般人有很大区别。由此而见,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其人格品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在一定意义上说,创新人才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

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我国学者林崇德认为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⑴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 ⑵坚强的意志,及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⑶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⑷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以及动力特征; ⑸良好的习惯”。创造性的主要体现是优良的思维品质,而这种良好思维素质的培养,具有特定的标志:“有积极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不甘落后、竞争向前的决心;有灵敏的反应力……”。从上述论述中不难发现,欲成为创新性人才做出创新性的知识成果,其个人的自强不息精神、坚强意志和个性特征也是非常关键的。

总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因素,需要其具备符合创造力开发的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创造性人格。当然,还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带来的影响密不可分。

二、富有创造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那么,它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形成创造性人格有怎样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对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觉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基础。相对于西方用逻辑推理法和传递精确、可靠、稳定知识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直觉体验的方式来获取和传达涵盖力极强、极灵活、为认识主体留有极大领悟空间的认识成果。先秦的道家、宋明的理学家、以及佛教思想家,都推崇直觉。事实上,直觉即是灵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惯常思维的局限,启发禅心的理解。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如中国文化强调的“道”,称之为宇宙之本体,是自然规律,是实体,是虚空……然而就其实,便是“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

2、联想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关键。联想性思维也是我国传统惯用的思维方式。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者虽有区别,但是从思维模式着眼,三者都存在着认识过程的整体领悟和类比联想。儒家创始人孔子对“仁”的解释并不是从概念的内在结构分析入手,而是通过类比、领悟来把握其性质,如“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家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体现了对事物有机联系的一种领悟。佛教东进经过了汉文化整体领悟、类比联想的同化,形成悟性特性突出的中国本土佛教禅宗。禅宗强调“自悟”、“顿悟”,其悟性特征比印度佛教要浓厚得多。中国的艺术在手法运用上,也大量运用借自然之物说心中之志的方法,其中象征、假借、比兴等手法无不源于联想性思维。

3、辩证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它注重事物双方的相反相成、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揭示了事物间的对立统一。儒道两家无疑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两派,儒道既对立又统一,共处于文化的统一体中,因此儒道互补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在内在精神方面,大多表现出外儒内道的特点,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不陷于片面的思维方式,所谓“和而不同”正是如此。这种辩证思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也有助于人们“有意识地把矛盾着的事物连接统一起来,促成矛盾转化、创新出协调统一的新事物”。本文在前面已提及,这种思维方法就是“两面神思维”,乃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创新性思维。

4、追求意境的传统艺术是创造性的独特诠释。“意境”或者“境界”在佛学中是指通过修炼来达到一种境界。对“意境”“意象”和“神韵”的追求自古以来就映现在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中。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戏曲绘画,都讲究“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这种“味外之旨”、“弦外之响”使得艺术呈现出不确定性、任意性和可重造性的特征。它要求作者在实境与虚境之间发挥创造力,对社会的理解往往通过内心的自省和主观的想像,借以直抒胸臆,表达心迹。而接受者需要自行体味与感悟,填充作品的空白,因此造成了不同接受者对作品意义的差异性理解,体现了艺术效果的丰富性,而离开了作为过程的建构活动,离开了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和创造,就失去了意境构成的一个根本基础。“原纯粹之艺术精神,根本在移情于物二静观静照之。静观静照之,比托出对象,使之空灵。对象真达空灵之境,即再有若无之间”,中国艺术的此种精神强烈地反映出中国文人富有创造性地表达作品的追求与观念。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正是伽达默尔所言的“审美的混沌”,是中国哲学中的老庄之“道”,这种异于西方文化对艺术美的独特性理解也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创新性特质。

5、与时偕行的革新精神是创造性的最佳体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的意思是: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此种日新月异的理念蕴藏着日益创新和不断变革的精神。“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周易·系辞上》)。“阖”、“辟”指阴阳的开合变化,即乾坤、阴阳的闭合或张开叫做“变”,往来不断,变化无穷,叫做“通”。“通”是一种大变,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也是世界万事万物通过变而达到相互联系的结果。变通是中国思想文化及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特质,反应了中国文化极强的兼容性和创新能力。其实,儒家的代表作《周易》强调创新、革新的集中体现,其中以《革》、《鼎》二卦尤为突显。正是这种日新月异、不断革新的理念影响着一代代思想家们的政治主张,如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等。

6、自强不息的主导精神是创造性人格的必备要素。孔子自述,他“发愤忘事,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事实上,他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到七十还在进步,一生充满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儒家学派的后继者们,对“有为”和“自强”的学说进一步发挥。孟子从人格修养的角度提出“吾善养浩然之气”;荀子则从天人关系角度提出“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此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其实,中华民族的复兴靠的正是中国人民勤劳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勇气也正是创新性人才所必备的人格品质。

三、结语

从对中国文化的剖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与创造性或创造力培育有关的宝贵品质,不仅表现在思维方式上、艺术精神上,还体现在与创造性人格相关的人格特征上,如中国人民历来拥有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造福于民的价值理想、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等等。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创造基因。

人的创新与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实践激发出来并不断提升的。每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差异不表现在人的潜能上,而表现在后天的差异上。把创新能力由弱变强,迅速提升人的创新能力,只能通过教育、培训、开发、激励和实践。其实,文化就是一种创造性的体现,一种文化能够延续依靠的就是文化中的个体的创造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本身就是对自身创造性的证明。在我国创造性教育和培养方面,我们应该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价值。所以,我们应吸收一切自身文化传统的长处,立足实际,取长补短,推陈出新,综合创新,更好利用这片滋养与孕育我们的土壤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1] 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的文明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8页。

[2] 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399页。

[3] 邱章乐、鲁峰、汪明主编:《创造心理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1页。

[4] 何静、李海燕编著:《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1页。

[5] 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6] 同[5],第28页.

[7] 葛菜云编著:《创造力开发与培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9页。

[8] 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之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9] 张岱年、成中英:《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17页。

[10]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

[11] 徐行:《中西文化之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12] 金元浦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

[13] 同[4],第99页。

[14] 郁龙余:《中西文化异同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2-44页。

[15] 张岂之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90页。

[16] 同[12],第74页。

[17] 同[4],第33页。

猜你喜欢
创新性创造力创造性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浅议文化共享工程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