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竭蹶中的发展——江苏省乡镇图书馆现状调查及思考

2013-11-16 01:41:03
图书馆界 2013年3期
关键词:管理员乡镇图书

(江苏省海安县图书馆,江苏 海安 226600)

中共十八大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强调要让广大农村和社会上弱势群体也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发展乡镇图书馆,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环。

江苏省乡镇图书馆的发展情况,在全国还是比较好的。在经历了上个世纪末的大发展后,江苏全省基本上已达到每个乡镇都有图书馆(室)的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乡镇图书馆发展后继乏力。鉴于此,笔者对江苏乡镇图书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1 江苏乡镇图书馆现状

笔者在苏南、苏中、苏北共选取了40个发展状况不同的乡镇图书馆,从建制、人员、管理、服务4个方面共34个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1 图书馆建制

在乡镇图书馆的行政归属上,独立单设的没有,30个图书馆归属于乡镇文化馆或文化广播电视综合服务站,占比为75%;10个归属于村委会,占25%。

在馆舍面积上,有独立馆舍的图书馆为26个,占65%,馆舍平均面积为173平方米,各馆面积相差较大,如有的有598平方米,而有的只有30多平方米;与其他单位或综合活动室共用一室的有14个馆,占比为35%,平均面积为37.5平方米。

在馆舍布局上,同时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的有13个,占比为32.5%;仅设有阅览室的有5个,占12.5%;设有集图书外借、报刊阅览、电子文献查寻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图书阅览室的有22个,占55.5%。

在基本设施方面,40个馆平均每个馆拥有书架21个,期刊架3.1个,报架2个,阅览桌椅19.8套。提供电子阅览服务的电脑各馆拥有量差别极大,有51%的馆完全没有电脑,49%的馆有电脑,其中有的馆有30台,有的只有1台。每个馆平均拥有量为2.6 台电脑。

1.2 图书馆人员

在图书管理员专、兼职方面,有专职管理员的馆有10个,占25%;无专职人员只有兼职人员的馆有30个,占75%。

图书管理员学历情况,有本科学历管理员的馆为22个,占55%;有大专学历管理员的馆有13个,占32%;有高中及其他学历管理员的馆有5个,占12.5%。在“图书管理员有否接受过专业培训”方面,有17个选择“是”,有23个选择“否”,分别占42%和58%。

1.3 图书馆管理

在“有无成文的管理规范”方面,26个馆有,14个馆无,分别占64%和36%。

在“藏书科学管理”方面,75%的馆采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图书进行分类,10%的馆采用了“自编法”分类,15%的馆还未对图书进行分类。

在制度建设方面,有12.5%的馆制订了《图书分类细则》,12.5%的馆制订了《目录组织规则》。87.5%的馆制订了《图书室图书借阅规则》,50%的馆制订了《图书外借规则》,87.5%的馆制订了《阅览室阅览规则》,87.5%的馆制订了《书刊丢失、污损赔偿办法》。

在购书经费拨付方面,定期下拨的占12.5%,不定期下拨的占25%,基本没有拨付经费的占62.5%。这其中由财政拨付的有9个馆,占22.5%。

在近几年购书经费情况方面,40家图书馆(室)2009年平均为5 666元,2010年平均为8 100元,2011年平均为 11 330元,分别增长 14.2%和13.9%。

在藏书量调查方面,40个图书馆(室)平均藏书为18 875册书,其中图书平均为11 038册,占58.4%;期刊平均拥有7 837册,占41.6%。

在电子资源方面,有5个馆有电子资源,占为12.5%;无电子资源的有35个馆,占87.5%。

在藏书的主要来源方面,有25个馆靠上级图书馆拨书捐赠和农家书屋赠书,占62.5%;有23个馆主要靠自行购置,占比为57.5%;2家为市图总馆调拨,占5%;获得社会捐助的为零。

在“与市县公共馆是否有图书流通关系”方面,已建立流通关系,并有图书定期流通的馆有9个,占22.5%;有合作意向,待建立的馆有19个,占47.5%;完全没有流通的馆有12个,占30%。

在“图书馆有无网站或主页”方面,问卷100%回复没有。

在“有无电子阅览室”方面,14个馆有,占35%;26个馆无,占65%。

1.4 图书馆服务

在开放时间方面,每日开放的馆有7个,占17.5%;25个馆周一至周五开放,占62.5%;其余为不定时开放,占20%。

在“对外服务项目”方面,36个馆有图书外借,占90%;36个馆有报刊阅览占90%;14个馆有电子阅览及文献查寻,占35%。

在“是否开展以下服务活动”方面,23个馆开展有“农民读书征文活动”,占57.5%;9个馆有灯谜竞猜活动,17个馆有知识竞赛活动,9个馆有为专业户文献检索递送服务,21个馆还有其他形式的活动。

在其他社会活动方面,有11个馆开展了讲座活动,9个馆开展了展览,14个馆开展了培训,15个馆开展了兴趣活动,有14个馆开展了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活动。

在年接待读者数量方面,2009年40个馆接待读者数量平均为3 237人次,2010年平均为4 275人次,2011年平均为5 750人次,分别增长13.2%和 13.4%。

在“目前条件能否满足读者需求”方面,选择“能满足”的为零,18个馆认为“基本满足”,占45%;其余22个馆认为“不能满足”,占55%。

2 在艰难困顿中前进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十年来江苏省乡镇图书馆事业尽管处于低潮,但还是在不断缓慢发展的,其中还不乏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全省万册乡镇图书馆已完全普及,平均拥有图书为18 875册,有独立馆舍的图书馆数已达65%,不少村建立了村级图书馆(室)。

在图书管理员专、兼职方面,有25%的馆已设有专职管理员。已有55%的馆有本科学历管理员,32%的馆有大专学历的管理员。有42%的馆工作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这些统计数据与十年前相比,已有明显提高。

有64%的乡镇馆已经有了成文的管理规范,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已有5个乡镇馆开始拥有了电子资源,虽然数量不多,但这是乡镇图书馆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已有2个乡镇的馆加入了市县总分馆制,与市县公共馆建立图书流通联系的有9个馆,已有14个乡镇馆建有电子阅览室,开始了电子阅览和文献查询服务。

乡镇馆已经能够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讲座、培训、兴趣活动等,为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已有22.5%的乡镇馆资金由财政拨付。从调查的图书馆总体资金情况来看,近三年拨款相对数平均每年有两位数的增长。

乡镇图书馆每周定时定点开放者比例已占57.5%,逐步走向常态化开放。

在年接待读者数量方面,2011年平均接待读者数为5 750人次,2009—2011年三年来平均接待读者数均有两位数的增长。

3 举步维艰的原因

十年来,虽然江苏省乡镇图书馆总体上还是处于发展之中,但并未形成良性发展机制,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仍然举步维艰。

3.1 从行政归属来看,当前全省真正独立单设的乡镇图书馆可谓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仍隶属于乡镇文化馆或文化广播综合服务站,其地点就在文广站内居多,且不少是与其他单位或综合活动室共用一室。这种类型的行政归属,在人、财、物上没有自主权,难以自主发展。

3.2 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看,虽然专职人员较过去相比已有一定幅度增加,但实际上,图书馆工作人员常常被乡镇政府抽去搞中心工作,导致专职不专,图书馆“门虽设而常关”的情况屡见不鲜。此外,调查表明,图书馆工作人员总体学历水平比过去有明显提升,但专业水平严重滞后,一半以上的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无法规范地开展工作。

3.3 从图书馆经费来看,定期下拨的只占12.5%,不定期下拨的占25%,基本没有拨付经费的占62.5%。有87.5%的乡镇馆的经费是没有保障的,这是乡镇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困难。

3.4 从藏书和设施来看,由于经费没有保障,所以80%左右的图书馆藏书主要来自上级图书馆调拨捐赠,或是农家书屋赠书,自主购书的极少,也缺少社会捐赠。即使自己购书,一年也只能增加几百册,难以满足读者需求。从电脑等现代化硬件设施来看,虽然平均每个乡镇图书馆有电脑2.6台,但馆际差别极大,苏南地区有的乡镇馆有电脑30多台,而绝大多数苏北地区乡镇馆没有或仅有1台,根本无法满足数字化阅读的发展需要。

3.5 从图书馆服务来看,由于没有自主权,且受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专业水准以及经费短缺等问题所限,绝大多数乡镇图书馆只能开展一些报刊阅览和简单的图书借还服务,难以开展读书活动或其他文化活动。

4 对策与设想

4.1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乡镇图书馆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作,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图书馆应该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尤其要使公共文化资源更多地流向基层、农村和弱势群体,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纵观江苏省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史,恰恰未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和世纪末的快速发展,紧接而来的就是长期的萧条甚至萎缩,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农村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方式、体制和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乡镇图书馆。

4.2 乡镇图书馆经费纳入乡镇财政,政府责无旁贷

乡镇公共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其经费来源的公共性。其经费应由乡镇财政拨付并纳入对乡镇政府的考核体系,这是保证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乡镇图书馆,也要多方筹措资金。比如,乡镇政府和地方政府可鼓励社会资本向图书馆投入,并相应减免捐赠者纳税比例,许多发达国家图书馆的发展都是走这样一条路,而我国的乡镇图书馆完全没有社会性投资。这值得乡镇图书馆探索。

4.3 建立总分馆制,走资源共享之路

目前,乡镇馆经费即使纳入财政拨款,其资金仍然有限。苏州及苏中、苏北相关市县建立的总分馆制是一条好路子。有的总分馆制将各乡镇拨付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市县总馆统一使用,使用权归总馆,书籍所有权仍归乡镇,所购书籍在总分馆之间流通,定期轮换,从而达到节省资金、资源共享的目的。这种方法还可有效地敦促乡镇资金的定期拨付和促进乡镇馆各项服务和活动的正常开展,对于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有作用的。

4.4 将乡镇馆尽快纳入电子化发展之路

乡镇馆的发展不应该只是一种模式,还要探索公共图书馆服务产品的多种覆盖方式和实现途径。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农村中年青一代文化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将总分馆制与数字化结合起来,可能是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县总馆应逐步走向藏书全文数据化,并通过网络与乡镇馆联网,使农村读者在乡镇图书馆通过电脑便可以查询并阅读市县图书馆甚至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藏书,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当然,乡镇图书馆纳入电子化发展之路需要资金、设备和技术力量作为后盾,需要有一个过程。

4.5 加快乡镇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乡镇图书馆要走向联合和资源共享,逐步走向网络化和数字化,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调查表明,十年来江苏乡镇图书馆人员素质在逐步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现实要求。江苏人才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乡镇馆应抓住当前本专科生就业相对困难的时机,挑选一批热爱图书馆事业的大学生作为专职图书馆工作者,并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成为我国乡镇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1]庞余良.农村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2(16):23,39.

[2]张 亮.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1):40—41,68.

[3]方 玮.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乡镇图书馆建设——关于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1(5):49—52.

猜你喜欢
管理员乡镇图书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4
我是图书管理员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12-18 02:32:07
我是图书管理员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12-18 01:48:39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可疑的管理员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0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