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业
(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网优维护分公司,510000)
爱立信RBS6000系列基站设备的射频单元均采用了MCPA功放技术,采用了IPM算法进行功放冗余设计,使得信道无失真,可以达到更高的发射功率,采用该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网络覆盖,吸收潜在话务,深挖网络潜力。
RBS6000系列基站是爱立信最新的高集成基站设备,现网使用较多的是RBS6201和RBS6601两种。
RBS6601是一款射频拉远基站,可应用在室内与户外,主要由主单元(MU)与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RUS)组成,二者通过光纤电缆连接。
RBS6201是一款室外宏站,特点是配置高,可以有效缓解机房空间压力,硬件采用数字单元DUG与射频单元RUS,最大支持24TRX。
RBS6000所采用的射频单元均采用MCPA 。
多载波功率放大器MCPA: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在发射方向上把多个载波合成一路信号,通过上变频后,对宽带的模拟混合信号进行低噪音放大。因为混合信号中信号与信号的包络幅度相差很大,所以对放大器的非线性特别敏感,MCPA 采用前向反馈技术抑制不需要的互调载波,得到有效的功率利用。
MCPA技术的特点是多路信号共用1个PA(功放)。功放的峰均比是非常重要的无线设计指标,业界一般控制峰均比采用削峰的做法,这种方案较直接,但带来的后果是信号失真,导致误码率上升。爱立信的设计是通过扩大功放的设计冗余度,这种方法信号无失真,从而达到更高的发射功率。
正是由于这样的设计,RUS以及RRUS能在任何配置情况下达到标称的发射功率。RBS6000基站载波功率对照参加表1
IPM(Intelligent Power Management,智能功率管理)是MCPA的一种功率管理软件,采用IPM功能,可以使MCPA达到80W功率,即可以为每个TRX分配20W的功率,给网络提供更好的覆盖。在保证网络硬件性能及无线特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网络KPI的影响。而在忙时,则可能会回退部分功率,来保证网络的正常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IPM功能的实现仅在载波配置为4的时候才有效,原因是当RRUS(RUS)配置小于4载波时,每载波平分MCPA的功率已经不低于20W。
图1 MCPA示意图与爱立信MCPA采用的不同算法
1)IPM功能只能在RBS6000系列设备上开通,且需要BSC在R12/G10B版本或者以上。
2)爱立信在BSS G10B及以上的软件版本引入了License管理机制,开通IPM功能需要检查相应的网元是否已有HWAC和LICENSE。
<DBTSP:TAB=LMCONTRPARS;
› DATABASE TABLE
› BLOCK TAB TABLE WRAPPED
› LMCLI LMCONTRPARS NO
› NAME SETNAME CNTRLMD VALUE CNTRLST MODST
› EMERGENCYMODE AXELMCPF EMG 0 UNAVAIL INB
› AOIP CME20BSCF LM 65535 AVAIL INB
› AUTOFLP CME20BSCF LM 1 AVAIL INB
› AUTOIRCT CME20BSCF LM 1 AVAIL INB
› IPM CME20BSCF LM 1 AVAIL INB
如果IPM对应的VALUE为0 ,则说明BSC版本不支持IPM功能,需要对BSC版本升级处理。
3)IPM功能只对配置4载波的小区有效。
IPM功能的开通过程简便。以小区JMJSJH1为例,闭站后做如下修改:
1)开启小区IPM功能&修改小区TX功率
2)修改小区发射功率&装载小区TG
之后重启小区,即完成了IPM功能开启。
开启小区IPM功能&修改小区TX功率
修改小区发射功率&装载小区TG
2013年1月11日,针对现网G10B局内部分满足条件的RBS6000设备进行开通实验,共计开通26个小区,均为4或8载波配置,载波功率均从原15W(42dBm)提升到20W(43dBm)。
为了验证IPM功能效果,分别从指标统计和DT测试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3.1.1 业务量对比
取开通前后各一周,每天6忙时(早9点至11点,晚8点至10点)数据取平均进行统计对比,见表2:
功能开通后,总体话务增长22.46erl,数据业务流量增加125.62MB,分别提升21.72%和27.09%。
3.1.2 单站话务吸收能力比较
以沙津横1_JMJSJH1为例,取开通前后各1周24小时话务量取平均,得到该站点开通IPM功能前后单站吸收话务能力比较,沙津横1_JMJSJH1开通IPM前后24小时话务走势如图2:
图2 IPM开通前后单小区吸收话务能力变化图
3.1.3 其它重要指标对比
?
主要对比了以下指标:接通率、拥塞率对比、话务掉话比、下行TBF建立成功率、无线接入性。由图3看出,开通IPM后,实验小区主要性能指标保持稳定。
通过MRR统计,可以较直观的通过上下行电平、质差和小区TA分布的变化来看出IPM功能的影响。同样取开通功能前后各一周的数据进行分析。
3.2.1 电平统计
?
小区上行电平稳定,下行电平值平均增长5.31。
3.2.2 TA统计
?
小区载波发射功率的提升必然带来覆盖范围增大,通过MRR TA统计,IPM开通前后小区TA总体略有上升,个别小区变化较大。
3.2.3 质量统计
?
上下行质差话务比基本保持稳定。
测试设备:索尼爱立信K790、GPS
测试软件:TEMS 8.03
测试区域:江门沙津横1_JMJSJH1覆盖区域,主要是城中村,村中房屋密集。
3.4.1 开通前后覆盖图对比
由覆盖图可见,小区覆盖方向信号强度明显改善。
?
平均信号强度提升7.8dBm。且由于信号强度提升,C/I提高,相应的RXQual统计也有上升。
在小区覆盖范围内选取5个点进行CQT测试。
统计信号强度如下(单位dBm):
?
?
信号强度差随距离变化曲线:
图5 信号强度差与距离变化关系图
从测试结果可得,开通IPM前后,下行信号强度可以获得5db以上提升。在下行功控范围内,效果不明显,但在小区覆盖远端,获得增益较大。
为了满足特殊区域的覆盖要求,爱立信设备有类似增加覆盖的功能,比如TCC。
采用TCC的超远覆盖基站一般使用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沙漠、沿海地区。在覆盖得到增强的前提下,将GSM小区的服务距离从常规的35公里扩展到最远121公里,从而实现为超远覆盖的目标。开启超远覆盖基站会使基站小区的容量会降低,功率增大,覆盖范围会扩大到121KM。开启TCC功能的超远覆盖基站是正常小区容量的1/2。
下面就TCC和IPM功能进行对比:
?
由于原理、实现方法以及支持的设备均不同,所以两种功能应用场景也不同。IPM不需要硬件改动,且不牺牲容量,TCC功能可以得到更大功率,但需要硬件改造,并且容量减半。
所以,TCC可以应用于一些话务需求小,但对覆盖有要求的区域:如偏远山区、海域;而IPM则可以应用到有一定容量需求,但是用传统覆盖方式较难保证覆盖深度的区域,如:类似城中村的房屋密集区域、选址困难区域等。
对于开通了IPM功能的小区,我们分别从性能指标和测试分析两方面分别进行了验证。
性能方面,开通IPM的小区业务量平均上升20%,MRR统计下行电平增强5dB左右,其他主要指标如接通率、掉话率、拥塞率等均保持稳定。
现场测试,开通IPM小区主覆盖方向的信号强度有明显提升,CQT测试平均信号强度提升5dB以上。
总结IPM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1) 开通简便,纯软件操作。只需要对小区IDB进行重新设置匹配功率,载波、天馈等硬件无需改造;
2) 没有容量损失。保证可用信道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发射功率;
3) RBS6000设备本身功率较低,不开IPM功能4载波配置功率最大只能设置到42dBm。从路测和MRR统计方面看,开通IPM功能后下行信号强度平均提高5dB以上,远端信号提升更为明显,可以有效提升边缘覆盖,对网络深度覆盖起到良好作用;
4) 只有RUS(RRUS)配置4载波才可以开通IPM功能;
图3:主要性能指标对比
图4 开通前(左)开通后(右)场强覆盖图
[1]Ericsson Documents in ALEX Library RBS6000 Family,GSM
[2]BTS Parameter Limitations
[3]Ericsson Documents in ALEX Library GSM BSS
[4]User Description,Dynamic BTS Power Control
[5]User Description,GPRS/EGPRS Dynamic MS Power Control
[6]User Description,BSS handling of software licenses and hardware activation codes
[7]Mixed Mode in Multistandard R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