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分析

2013-11-15 12:47卿周强四川省广元市中医院骨三科四川广元628017
吉林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凸角骶骨椎弓

卿周强(四川省广元市中医院骨三科,四川 广元 628017)

脊柱后凸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畸形,是先天性和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陈旧性骨折等疾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主要集中于胸椎、腰椎,随着其后凸角度的逐渐加大,不仅影响外观,往往还出现较为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胸腰背部疼痛等,甚至发生截瘫,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需手术治疗[1]。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脊柱后凸畸形28例,采用经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8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16~72岁,平均33.2岁;病程7~25年,平均12.5年。术前X线片、MRI、病椎局部CT和三维重建均提示单节段胸腰段明显后凸畸形,其中陈旧创伤性后凸15例,结核性后凸10例,先天性脊柱畸形3例;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型:B级1例,C级1例,D级3例,E级23例;后凸畸形节段:胸段12例,胸腰段14例,腰段2例;后凸畸形Cobb角35°~70°,平均42.5°;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能垂直站立或平卧,双目不能平视,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痛,久坐和平卧困难,肋间神经痛,下肢神经和小便困难等。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取俯卧位,全身麻醉,以患者后凸畸形顶点为中心作正中纵形切口,切开皮肤,C型臂X线机定位,在骨折椎体上下对称位置钻孔、拧入椎弓根螺钉。根据术前测量及评估,确定截骨平面并在后方骨结构上标示上下截骨线,采用“V”形截骨法对截骨椎体的顶椎棘突、椎板及双侧关节突关节截骨,显露硬脊膜及神经根,并用神经剥离起子将神经根推向中线并予以保护。使用尖嘴钳和骨刀切除椎弓根及其松质骨,使得横突游离,两侧交互进行,使椎体后方骨皮质尽量变薄弱。交替安装临时固定,两侧截骨完成后,注意保持截骨的深度和宽度一致,以利于断面对合完全。交替拆卸临时固定,两侧截骨完毕后将截骨部位的上下棘突椎板向前按压,检察后凸矫正效果。根据脊柱后凸的幅度,设计圆棒弧度,锁定固定装置。锁定前两侧作适当加压至截骨椎体间隙紧密闭合,以利骨性融合。放置常压引流,24~38 h后拔除,逐层缝合伤口。整个手术过程均在C型臂X线机严密透视下进行完成。术后补液抗感染治疗3~7 d,术后第2天开始在床上行四肢功能锻炼及腰肌等长收缩锻炼,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和活动情况,佩戴支具保护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均行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骶骨水平角、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身高。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10~200min,平均140min;失血量650~1500 ml,平均850 ml。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脊髓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有2例出现短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经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后于2周后逐渐恢复。术后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骶骨水平角、身高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增高,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腰痛均消失,无松动、断钉、断棒、假关节形成和矫正度数丢失等并发症,X 线片见植骨融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前术后X线片见图1~2。

表1 治疗前后患者放射学指标与功能评定()

表1 治疗前后患者放射学指标与功能评定()

注:与术前比较,①P<0.05

指标 胸椎后凸角(°) 腰椎前凸角(°) 骶骨水平角(°) 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cm) 身高(cm)术前 47.3±15.8 10.7±6.4 6.9±5.8 96.5±33.7 157.3±12.4术后 52.4±14.3① 43.5±12.5① 24.8±9.5① 11.8±3.7① 164.7±11.3①

图1 术前侧位片

图2 术后侧位片

3 讨论

正常人体脊柱都有一个重力线,如果椎体发生了如创伤、感染、肿瘤、先天性、麻痹性及医源性等病变,都可以引起脊柱后凸,使其重力线前移致使脊柱不稳定,造成脊柱后凸畸形[2]。脊柱后凸畸形使得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进而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外科手术几乎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目的是恢复前视和脊柱矢状面上的平衡和生理曲线,解除神经压迫,进行椎管减压,稳定融合脊柱,使患者在不屈髋及不屈膝情况下能够保持脊柱直立,并减轻疼痛。

传统的手术矫形方式,如多节段Smith-pestersen截骨矫形术和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各有优缺点,笔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治疗,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术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植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表明该手术方式可行并有效。该术式采用后路入路,是因为后路骨性标志多且比较明显,有利于术中准确定位,暴露安全,操作简单,避免了对脊髓和马尾神经的牵拉,也使得三柱得到同时矫正。该术式不仅可以切除突入椎管内的骨块,还可以切除病变椎间盘。对椎体分节不良的先天性脊柱后凸的患者,如果椎体后部分存在椎间盘及终板结构,采用此术式可以切除致畸的骨骺组织,阻碍后凸继续生长。提高了融合的可能性,为脊柱缩短性截骨,减小了手术的风险性,同时也可进行脊髓前方减压,为术后患者脊髓神功功能的恢复创造最好的条件。但要引起注意的是:①术前仔细阅读影像学资料,确定截骨节段和固定范围;②选择合适的固定点,手术时应充分暴露;③截骨过程中需临时固定以防截骨过程中而损伤神经组织;④螺钉固定后若截骨面贴合不紧密留有空间,可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促进骨性愈合;⑤矫形度数过大会造成脊髓的过度短缩、堆积,应强调矢状面畸形的矫正,因其对患者躯干平衡的影响更为重要[3-4];⑥术中应积极控制出血,术中的自体血回输也有重要的意义;⑦术后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常规卧床需8周以上;⑧根据患者骨质的情况和复查X线片结果决定起床活动时间,并佩带支具。

综上所述,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植骨融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可取得较理想的矫形效果。

[1]党耕町,吴之廉.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733.

[2]邱 勇,朱 锋,钱邦平,等.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和后路脊柱短缩术[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11.

[3]邹德威,吴继功,马华松,等.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3):191.

[4]李平元,张 卫,罗 国,等.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5):134.

猜你喜欢
凸角骶骨椎弓
多节段颈椎前路术后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青年下腰痛患者腰椎前凸角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骶骨功能不全性骨折的99mTc-MDP SPECT/CT影像特征
凸角型滚刀的加工过程模拟研究
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的信度和效度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