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

2013-11-15 19:01段小虎
图书与情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索亚空间图书馆

段小虎 张 梅 熊 伟

(1.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065)(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文献与信息传播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61)

在传统的认识中,图书馆空间是一个有着固定尺寸和建筑外壳的物理实体,一个被动、刻板、静止的“容器”。2009年意大利都灵市召开的国际图联卫星会议提出了“作为场所与空间的图书馆”和“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两个命题,标志着后现代“空间转向”思潮已经开始对图书馆空间观念和建筑设计理念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在吴建中等学者的倡导和引领下,国内学术界也为图书馆新的空间思考模式敞开了大门:“信息共享空间”、“社会公共空间”、“第三文化空间”、“知识共享空间”、“社会创新空间”、“学习交流空间”、“知识生活空间”、“休闲娱乐空间”等多元化阐释,赋予图书馆空间许多新的活力。然而,图书馆“空间转向”不仅是空间概念的转向,更是空间认知体系或“空间认识论”的转向”。图书馆空间与“第三空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图书馆空间有没有自己的逻辑边界和独特的文化形态?图书馆“空间转向”的实践意义何在?都是“空间转向”研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1 基于“空间认识论”转向的“第三空间”

最早提出“第三空间”概念并做出系统理论构建的,是美国当代著名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Edward W.Sawyer)。索亚在梳理和整合前人各种空间理论基础上,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和当前文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集中探讨了人与社会生活空间的关系。

在索亚以前,人们看待空间、特别是城市空间主要有两个视角:作为第一空间的物质视角和作为第二空间的精神视角。前者将空间当做物质化的“实践性空间”,是自然事件展开的场所和舞台;后者将空间看做精神意义上的“构想性空间”,是思想和观念活动的领域。但在索亚看来,尽管“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关涉到城市空间真实和想象的两个层面,但是这种二元区分的思考模式没有表现出城市空间的真正活力和复杂性。因此,索亚一直致力于探索、构建一种超越传统空间认识论的空间理论,这就是汇集了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抽象与具象、真实与想象的“第三空间”。索亚认为,“第一空间认识论”侧重于建立关于空间的形式科学,其认识对象主要是感知的、物质的空间,可以采用观察、实验等经验手段直接把握;“第二空间认识论”的注意力集中在构想的空间而不是感知的空间,主要表现为反思的、主体的、内省的、哲学的、个性化的思维活动。相比而言,“第三空间认识论”既是对第一、第二空间认识论的解构,又是对它们的重构,主要用于探索传统空间理论没有认识到的新问题。

当前国内图书馆“空间转向”研究,主要采用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的“第三空间”概念。那么,索亚的“第三空间”与雷·欧登伯格的“第三空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简单地说,雷·欧登伯格正是在索亚“第三空间认识论”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具有不同空间感受的部分:即作为第一空间的家庭、作为第二空间的职场和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场所。尽管雷·欧登伯格的“第三空间”与索亚的“第三空间”逻辑边界完全不同,但他们在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问题上,有着完全一致的理解:人是城市空间的创造者,但城市空间也是有生命的,“它决定着我们在干什么,在想什么,以及和谁在一起”。由此可见,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及其研究视角,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图书馆空间观念和认知习惯,要构建图书馆空间新的认知体系,就必须将图书馆空间问题“提升到一种特殊的理论研究对象高度”。

2 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

任何形式的空间——无论它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逻辑边界。尽管传统空间理论通常将空间二分为“自然空间”与“人造空间”、“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地理空间”与“历史空间”等等。但在“第三空间”视角下,所有这一切都汇集为一个整体性的空间。空间内涵与结构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在新的空间思考模式之下,重新界定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

雷·欧登伯格按照自由、宽松、便利三个前置条件,勾勒出 “第三空间”的基本逻辑边界。他认为:“第三空间”是一个公共交流的地方,没有作为第一空间的家庭角色束缚,也没有作为第二空间的职场等级意识,人们在这个空间中,不受功利关系限制,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按照这个界定标准,“第三空间”不仅包含了雷·欧登伯格所说的“城市中心的闹市区、酒吧、图书馆、咖啡店、城市公园等”,而且还应该包括那些具有共同属性的都市生活空间,如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音乐厅或者任何一个脱离了家庭和职场约束、能够给人带来某些特别空间体验的地方。因此,在“第三空间”的逻辑边界内,实际上包含着许许多多个用于满足都市居民多样化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功能各异的空间。如果将“第三空间”看做一个全集,那么图书馆空间就是这个全集中的一个子集,明确这个子集的“逻辑边界”,可以帮助我们在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之中,始终对图书馆空间及其研究“论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是由这个空间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来界定的。就一般属性而言,图书馆空间具有“第三空间”的自由、宽松、便利;就特殊属性而言,图书馆空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特殊的社会职能和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它们构成了图书馆空间与其它空间的本质区别,这在索亚的空间文化理论中被称作“异位”问题。所谓空间“异位”,是指“那些独特的空间被人发现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空间之中,其功能不同于其它的空间或者与其它的空间相对峙。当然,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看待图书馆空间的视角不同,对其特殊属性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巴特勒从作为第一空间的物质视角出发,认为图书馆是 “将人类记忆的东西移植于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的一个社会装置”;卡尔施泰特从作为第二空间的精神视角出发,认为图书馆是 “把客观精神传递给个人的场所”。尽管他们对发现图书馆空间的特殊属性以及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今天,我们需要在“第三空间认识论”的基础上,从空间文化形态及其内在结构的研究中,对图书馆空间的特殊属性做出新的理论概括。

3 图书馆空间的“文化形态”

如同“第三空间”具有的丰富内涵一样,“第三空间”的文化构成或文化形态也极为丰富。依据不同的界分标准,它们既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可以划分为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以及商业文化、影视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等等。尽管“城市有包含各种文化的能力”,但这些文化形态是以怎样的结构方式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包容或相互博弈的,则需要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对抗与冲突说起。

社会地理学研究表明,种族、民族、宗教、语言或特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决定了各种社会群体聚集而居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样地,城市生活空间之所以被分割为许许多多个形式、内容各异的具体空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抗与冲突,这一点可以从索亚对洛杉矶城市地理文化空间变迁的考察中得到解释:当超过百万的第三世界移民作为廉价劳动力涌入洛杉矶市区时,洛杉矶的富裕人群也就纷纷迁往郊区居住。城市生活空间中的贫民区和富人区、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公共场所和私人会所等,尽管在时间、空间上并非一成不变,但此时此刻的分隔,与其说是人的有意识构建,不如说是文化冲突或不同文化形态为生存空间相互博弈的结果。

就图书馆空间而言,尽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改变着图书馆空间的物质构成和精神内涵,但其文化形态始终存在一个“中心——边缘”结构。这在理论上可以被解释为: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当某种或某些种相互兼容的文化形态占据了图书馆空间的中心位置时,其它文化形态也就可能被排除在外或只能处于“边缘地带”。 因此,虽然图书馆“空间转向”为多元文化形态敞开了大门,但并不意味着其中的文化形态结构,可以根据人的意志变化而变化,对于那些占据了空间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而言,仍然是历史的选择。

回归图书馆空间的社会历史维度不难发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图书馆不仅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且也形成了体现这些文化的社会职能体系和研究这些文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它们以特定的文化形态结构以及物质、精神场所形式,共同维护着图书馆在社会结构中、特别是人类知识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和独立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图书馆“空间转向”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第三空间”的一般属性消解了图书馆空间的特殊属性、“第三空间”的一般文化形态消解了图书馆空间独特的文化形态。

例如:有人主张图书馆应该大力发展休闲文化,为读者开设棋牌室、茶室、咖啡室、文化休闲吧等;也有人对星巴克的商业文化推崇备至,认为图书馆场所应该向人们提供一种星巴克式的“世界性的生活方式”。这些理论主张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给予空间文化形态结构和文化形态冲突以应有的关注,导致图书馆“空间转向”不是被理解为向“休闲空间“、“娱乐空间”的转向,就是被理解为向各种文化形态简单拼凑的转向。正如兰开斯特所言:当一个行业对其知识基础和服务理念失去控制之时,非专业化就会发生。如果图书馆“只是着眼于提供茶余饭后的‘文化生活’,自视为休闲场所”,那么它也就不可能是理想的“学习交流空间”、“知识生活空间”或“信息共享空间”。这种现象如果不是某些文化形态错误地主导了图书馆空间,就是图书馆占据了错误的空间。

4 图书馆“空间转向”的实践意义

图书馆“空间转向”、特别是“空间认识论转向”,不仅给传统图书馆建筑理念带来了全面冲击,而且也为重新认识图书馆社会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对进一步拓展图书馆学科“论域”将产生较大影响。

4.1 “空间转向”颠覆了传统“三段式”图书馆建筑理念

后现代图书馆建筑理念与传统图书馆建筑理念的最根本区别,就是读者取代了书籍成为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新中心。以代表实用主义与温湿分区的 “三段式”图书馆——保存空间、加工空间、阅览空间,被认为是传统图书馆的经典设计。这种图书馆将书籍遮蔽在坚固的建筑实体之中,通过限制阳光照射甚至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来解决书籍的长期保存问题,相比而言,读者则似乎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上世纪60年代以后,对读者空间感受的关注,推动了开放式平面设计的兴起。阅览区被置于建筑物最好的位置,读者不仅可以享受充足的阳光,而且还拥有面向临近庭院的视野,可以自由摆放的集合书架,也给读者和空间利用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如果说拉布鲁斯特设计的巴黎国家图书馆的主要成就,在于消解了仓库并将书籍和读者一起放进了公共阅读空间,那么21世纪以来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的普及,又给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带来了新的革命。

降低传统功能区域在整个建筑面积中的占比,是图书馆建筑实现空间开放的第一步。这方面最极端的设计方案是2012年的赫尔辛基图书馆,传统功能区域只占建筑总面积的35%,更多的空间将用来打造学习交流中心、多媒体阅读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以及大型活动中心等。为了不让休闲娱乐和交流探讨等活动破坏图书馆特有的、传统的学习氛围,建筑设计师一方面需要通过空间细化分割的创新设计,保证主要文化形态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如何让读者能在休闲娱乐、讨论交流和安静专注的个人学习模式之间进行迅速切换。总之,这种以读者为中心的建筑设计理念,是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图书馆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力图将图书馆打造成为具有多元文化包容能力的、无条件的公共空间。

4.2 “空间转向”重构了图书馆空间的社会价值

扑面而来的数字技术以及无纸化社会预言,曾制造出形形色色的“图书馆消亡论”。因为在技术决定论者看来,数字资源、虚拟空间的优势及其发展潜力,足以动摇传统图书馆“存在的理由”。然而,在图书馆“空间转向”的思维方式下,人们对图书馆空间的社会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

技术决定论者所看到的图书馆空间,仅仅是一个可以被感知、被标示、被分析、被解释的物理空间,它完全忽视了空间所具有的精神属性以及作为场所的社会学意义。正如吴建中先生的观点“过去有人一直认为数字化以后就不需要物理形态的图书馆了,我在很多场合对此也都做过反驳。我想谈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我们怎样看待图书馆?图书馆是一个交流中心,不仅仅是静态知识的交流中心,更重要的是动态知识的交流中心,就是人和人的交流中心”。作为一个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抽象与具象、真实与想象相统一的空间,图书馆空间既有列斐伏尔所说的“感知的、构想的、生活的三元辩证法”,也有索亚所理解的“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三元辩证法”。单一的物质视角所提供的“具有误导作用的认识论基础”,无法对图书馆空间命运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

事实上,在都市公共空间逐渐私有化和商业化的过程中,城市也丧失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作为公民社会的象征以及民众终身学习的场所,图书馆空间的社会价值将从单一的实用主义判断标准,进一步拓展到包括物质与精神在内的、全面的空间体验标准,这是一个“知识与建筑的统一体、是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虹桥、是想象与梦想的神奇花园”,其中的哲学、美学、心理学、建筑学和社会学意义,不可能通过技术变化的分析得到合理的阐释。

4.3 “空间转向”拓展了图书馆学科“论域”

图书馆学科“论域”,是学科共同体成员认识活动和表达活动的特定领域或具体范围。20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图书馆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学科“论域”的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后现代空间文化理论的兴起,图书馆学科“论域”也必然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无论是雷·欧登伯格的“第三空间”还是索亚的“第三空间”,他们都是从一般空间文化理论的角度来阐释人与城市生活空间之间的互动互映关系。对于图书馆学科而言,它需要利用后现代一般空间文化理论所提供的研究视野、思维模式和基本原理,在图书馆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历史给定的价值框架内,构建图书馆空间新的认知体系。

其次,尽管建筑师通过合理、巧妙的空间设计,已经在新的图书馆建筑中贯彻了多元文化相互包容的原则,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建成并占有绝对数量的传统“三段式”图书馆而言,书籍仍然是建筑空间的中心,专为阅读而设计的阅览空间,很难包容与阅读无关或相互冲突的文化形态。如何将这些传统建筑理念下设计的图书馆,打造成为以“信息共享空间”、“学习交流空间”、“知识生活空间”为主,以“休闲娱乐空间”为辅,具有多元文化包容能力的空间,应该是图书馆“空间转向”研究的重要课题。

再次,与作为物理学意义的“第一空间”不同,作为社会学意义的“第三空间”,其“逻辑边界”和空间包容能力已经得到了极大拓展。尽管如此,文献资源与数字资源、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毕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建设标准、建设目的或空间形式、空间内涵,如何让文献资源与数字资源、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及之间的博弈不再“零和游戏”,如何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成为图书馆“空间转向”的积极力量,同样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1]黄继刚.爱德华·索雅和空间文化理论研究的新视野[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4-28.

[2]陆扬.分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2):32-37.

[3]爱德华·W.苏贾.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0.

[4]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EB/OL].[2013-07-01]http://wenku.baidu.com/view/a90c4c19ff00bed5b9f31ddf.html.

[5]Peg Birmingham Embodied Utopias:Gender,Social Chan geand Modern Metropolis[M].London:Routledge,2002:102.

[6]王文娟.图书馆与休闲文化[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2):153-155.

[7]鲍甬婵.图书馆:城市的“第三空间”[J].图书馆论坛,2011,(10):16-18,26.

[8]F.W.兰开斯.梁奋东译.对无纸社会的再思考[J].公共图书馆,2009,(1):75-78.

[9]吴 晞.从文化传承说开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89-92.

[10]玛丽娜·斯坦科维奇.尚晋译.图书馆已死!图书馆万岁![J].世界建筑,2013,(3):16-17.

猜你喜欢
索亚空间图书馆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百年畅想
一只小海狗的使命
去图书馆
客利尔镇的巫女
童年的味道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