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诗歌翻译多种英译文的可能性
——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

2013-11-14 09:14王小妹
世界文学评论 2013年3期
关键词:不确定性译者译文

王小妹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诗歌翻译多种英译文的可能性

——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

王小妹

诗歌翻译中,同一首诗歌出现多种译文的现象十分常见。本文尝试从接受美学入手,结合实例分析这一现象。接受美学理论中的“空白”理论,给文学翻译的研究带来新的启示。译者发挥了能动性和创造性,诗歌翻译也从而表现出同一个文本出现不同的译文的特点。因此,诗歌翻译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诗歌翻译 接受美学 召唤结构

Author:

Wang Xiaomei is a lecturer at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Anhui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 i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一、引 言

诗歌是一种用于抒发感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情感。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指出:诗就是在翻译中丢失掉的东西(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这句话说明了诗歌翻译是有难度的。诗歌的美妙重在诗人的表达手法,不在于言内之意,而在于言外之意。翻译诗歌既要求译者对原作有深刻的理解,又要求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文本中的不确定性加以具体化。在翻译诗歌中,一诗多译的现象经常出现。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理论,辅以实例来论证这一现象。

二、接受美学的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阐述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代表是姚斯(Jauss)和伊塞尔(Iser)。他们认为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文本和读者的阅读。文学作品一方面产生于作者的艺术创造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实体存在,它使得作者的意向活动在结束之后具有了继续存在的形式,使得审美接受者可以重构艺术家的意向层次。艺术作品是一种“图式化”构造,包含有许多潜在因素,其中的意向性关联物却未得到质的确定性,而只是“未定点”。文学作品是包含着思想感情的形象体系,是一种具有内在生命和活力的“召唤结构”(Appealing Structure) 。它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和“空白点”(Gap),“读者将自己的体验以及独特的生命意义置入文本,通过活生生的体验对文本进行具体化,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王岳川 218)。因此,“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创造性并且要靠其想象去填补文本中的所谓空白,也就是说,在一个文本中存在着悬而未决或尚未提到的东西需要填补”(朱立元 309)。因此,优秀的作品本身充满着“不确定的点”和“空白”。这些不确定的点和空白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进行填补。

接受美学理论把文学研究的重心从作者和作品身上转移到了读者身上。他们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连续过程。诗歌作为艺术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存在着更多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有待读者去揭示和填补。然而,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在阅读过程中也会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成分。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英译文分析

接受美学视野下,读者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融入到对作品的理解中去,使得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得到了确定,同时也使得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实现。这样,不同的读者在作品中投入不同的理解,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和阐释,这些阐释与理解不仅因人而异,同时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个人心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在诗歌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就让诗歌翻译很难有一个绝对忠实的标准。比如,不同译者对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有不同的理解。

译文1 Thniking of My Brothers on Mountain Climbing

Day Alone, a lonely stranger in a foreign land,

I doubly pine for kinsfolk on a holiday.

I know my brothers would, with dogwood spray in hand,

climb up mountain and miss me so far away.

(Xu Yuanchong)

译文2 On the Mountain Holiday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in Shandong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twice as homesick on this day.

When brothers carry dogwood up the mountain,

each of them a branch—and my branch missing.

(Bynner)

译文3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Minth Day of Ninth Lunar Month

A stranger in strange land, alone I stay,

I get more homesick every festive day.

Brothers climbing a hill afar I see,

They all wear a dogwood spray but me.

(Wang Dalian)

译文4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in Shandong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All alone in a strange land,

How I long for my folks on this festive day!

I imagine my brothers climb up a hill, dogwood on heads,

And all except me merrily go their way.

(Feng Huazhan)

译文5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n the East of Mount Hua

A stranger in the strange land I’m a guest,

My yearning doubles on this festival for my dearest.

As brothers up the mountain pick the dogwood,

I wish I be with the gala crowd would.

(Liu Junping)

译文 6 Thniking of My Brothers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A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alone I stay,

I doubly miss my kinfolk every festive day!

Afar I know, my brothers wearing dogwood,

Would climb up a hill but me so far away.

(Hong Wei)

首先看题目给译者留下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对“九月九日”的理解,不同的译者理解不一样。译文1和译文2译成了“登高节”,译文3译成了“农历九月九日”,译文4和译文5译成了“重阳节”。“山东”也具有不确定性。诗人家居蒲州,在华山的东部,译文2和译文4译成了“山东”,容易引起误解,可见译文5比较贴切。可见,不同的译者对题目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进行了不同的揭示和填补。再看译者对诗句中的“空白”是如何进行填补的。“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用了“独”和“异”二字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念和自己孤身一人的感受。两个“异”字比一般叙述在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译文1、译文3、译文5、译文6都体现出了译者对“独”、“异乡”、“异客”的理解。思乡之情遇到节日就愈发的强烈,“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关键是“倍”字的体现。在这里,译者的理解不同,其揭示和填补“倍”字带来的“空白”的形式也不同。译文4理解成了感叹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亲人啊!”。三、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遥想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内。结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只有译文1译出了“我的兄弟会想念我”的意思。另外可以再看看译文的押韵方式的差别,由此可见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解读、揭示不确定性和填补空白的方式的不同。译文的押韵分别是:译文1 :abab;译文2:无押韵;译文3:aabb;译文4:abcb;译文5:aabb;译文6:aaba。

“文学翻译是一种阅读,是接受,某种文学视角的再现,是通过译者主体的比较阐释”(夏仲翼 14)。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不同的理解会使得译作再现原诗时出现差异,不同译者的介入,往往出现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但任何阐释和理解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正因为如此,诗歌文本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解读空间,同时也给译者翻译诗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结 语

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始终处于历史的演变之中。不同的译者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对诗人的创作环境及灵感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其结果也自然不同。接受美学把读者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不确定点和空白以期待读者参与,运用其审美体验对其进行揭示和填补。而读者的期待,填补方式又千差万别,这就造成了不同的译者会给出不同的译文。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载《中国翻译》1998年第1期。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出版社2 0 0 3年版。

许钧:《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周方珠、卢志安:《英汉互译原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第7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Title:

Analysis of various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the same po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Theory based on the poem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Mountain Climbing DayIt'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there are various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the same po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justify the f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Theory to make a deep explor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In poetry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develops his activity and creativity so that it is apparent and obvious that different translators translate the same poem in different ways.poetry translation Reception Theory Appealing Structure王小妹,安徽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品【Works Cited】

猜你喜欢
不确定性译者译文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不确定性与希望并存
弟子规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桩板式挡墙施工风险评估
广义直觉模糊软集的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