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寻根与文化苏醒
——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演讲

2013-11-14 06:25韩少功
新文学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寻根文学文化

◆ 韩少功

文学寻根与文化苏醒

——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演讲

◆ 韩少功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很高兴来到华师大,跟在座的青年朋友做一个时间有限的交流。屏幕上有今天晚上讲座的主题——文学寻根与文化苏醒。

前不久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关于莫言的报道和评论中间,有些人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文学寻根”或者“寻根文学”,他们把莫言列为“寻根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今天晚上我首先就“寻根文学”或者“文学寻根”这一点向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

第一点,讲两个背景。

在1985年前后,有一批中国的中青年作家提出来一个概念,叫做“寻根”。为什么这个事情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后来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它所针对的问题是什么?这就需要了解80年代的背景。

我想,第一个背景是80年代初期中国结束了“文革”。在此之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已形成主潮,到“文革”时期是登峰造极:很多庙宇被拆毁了,很多典籍被烧掉了,很多文化名人被送入牛棚监禁,甚至被流放到边远地方接受劳动改造。那时候有个常用的口号叫“大破四旧”,“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那个时候,孔子是臭不可闻,道家、佛家也是精神鸦片,受到的是严厉批判。前不久我们中国有一个人在电视台上讲《论语》很出名,如果于丹在“文革”期间讲《论语》,是会被作为“反革命”逮捕的。那时候的儒家、佛家、道家等等,甚至民间草根文化的一些遗产,都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这样的情况,其最早源头大概可以追寻到五四运动期间的某种文化激进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有革新之功,但也有激进之弊,在今天看来某些方面并不是那么理性。比如我们敬爱的鲁迅先生,他以前骂中医,对京剧也很不以为然。当时如雷贯耳的鲁迅先生、胡适先生、刘半农先生、钱玄同先生等一大批五四时期的文化名人,都认为要废除中国文字,说中国文字是腐朽的文字。当时甚至有人主张全国学习法文,或推行世界语。后来不管是国民党政府还是共产党政府,都受这个思潮推动,承诺要对汉字进行改革,走拼音化、拉丁化的道路。这些事件都是在文化激进主义的思潮和情绪之下推动起来的。我们老祖宗的传统要不要抛弃?这个话可能问对了一半。但是不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要一股脑儿地全部打倒,再踏上一脚?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比如汉字似乎就是打不倒的,也没必要打倒,以至今天全球(据统计)已有七千万人在学习汉语。韩国废除了汉字,但十几位前总理曾联名致函国会,要求恢复汉字的官方文字地位,可见他们对文字改革也有新的反思。

第二个背景是8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向世界敞开了我们的胸怀。那个时候,大量的西方的文化艺术思潮进入了中国,西方很多的产品、服务也潮水一般地涌入了中国。像我们这样的过来人都知道,在80年代初期,雅马哈的录音机、丰田牌的汽车等在中国很时髦,美国、欧洲的各种技术设备也让国人趋之若鹜。在西方潮流进来以后,我们中国面临的问题是,要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是不是要全盘西化?当时这个问题在知识界、文化界争论得很多。比方说有一个很激进的人物叫刘晓波,是一位文学批评家,当时有一句名言:中国如果不殖民三百年就没希望。这是他在接见一个香港记者时说的话。直到前几年,还有人问他是否需要修正这一看法,他作了一些解释,但坚持说这一句话基本上仍然有效。当然,刘先生不是“全盘西化”的发明者。这一口号最早是陈序经先生——海南文昌籍的一位学者——提出来的。后来胡适先生也支持过这一口号。在他的理解中,“全盘西化”就是“全盘现代化”。但这个“全盘西化”到底要化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要化到“殖民三百年”的程度?这当然是会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

所以说,当时的文学界就处在这么两个背景下:一个是“大破四旧”,一个是“全盘西化”。这样的两种声音在政治意识形态上是不接轨的,甚至是对立的,但是在否定中国文化传统方面它们是共同的,组成了一个同盟。不管是红色的前一种激进还是白色的后一种激进,不管是以苏俄为背景还是以欧美为背景,它们都代表了强势西方文明对中国的挤压和输入,并且共享一个进步主义和普遍主义的历史逻辑。在这个逻辑之下,文明没什么多样性,只有进步的还是落后的这一个标尺。中国如果要现代化,就必须彻头彻尾地变成西方第二。

1984年初冬,在杭州召开了一个会议,由《上海文学》编辑部、浙江文艺出版社、杭州市文联邀请了中国一批中青年作家和理论批评家在杭州聚会,我是参与者之一。朋友们讨论了很多问题,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的不足。当时我也是“伤痕文学”的参与者之一,写了很多控诉“文革”浩劫的悲情故事。但是大家觉得,这些作品虽有启蒙的重要意义,但还是很简单,其中不少作品过于公式化和概念化。比如老是“进步人物”和“反面人物”的黑白两分,比如总是“革命”和“反动”的红脸白脸。这就是说,这些作品批判“文革”,但仍然承袭了“文革”的思想方法和表现方法,游戏规则没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与会者谈到了很多如何引进西方的文艺思潮和艺术技巧的问题,也谈到了政治视角之外的文化问题。事实上,与会者们当时大多是西方文化的发烧友,比如时隔两个多月之后,在1985年初春,我就来武汉大学进修英文和德文,好几个月里除了写家信,基本上戒中文。但我们热情学习西方文化,是否意味着一定要“大破四旧”或者“全盘西化”呢?我们讨论的结果,当然是“不”。这就是杭州会议的成果之一。李陀、阿城、郑万隆、李杭育、李庆西等人在那次会上都疾呼关注中国文化传统。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文学的根》,在东北的《作家》杂志上发表,引起了中国文艺界发表数以千计的文章大讨论,形成了一个争议的热潮。其实很多文章,我本人也没有看,但是这个“寻根派”的口号出来了,“寻根文学”、“文学寻根”这样一些概念就出来了,看得我也找不到北,也没办法再发言。

直到今天,我相信“文化寻根”还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并没有成为共识。即便莫言先生戴上这顶帽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也仍然没有共识,还可以继续争议。

第二点,讲一讲两种经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响应并且参与到这个所谓的“文学寻根”热潮中来的,主要是这样一些作家:比如陕西的贾平凹,当时写了《商州》系列小说,把很多历史、地理、民俗的资料带入了文学,跳出了“伤痕文学”那些简单的政治模式,面貌一新,让很多读者感到惊喜。另外一个作家是北京的阿城,当时他的最有名的《棋王》、《孩子王》等,不但走红大陆,还把很多台湾读者也迷住了,培养了一批铁杆粉丝。他那个《棋王》写道家的棋道,让读者很惊讶,洞开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明亮窗口。又比如浙江有一个作家叫李杭育,写了“葛川江系列”的小说,特别热衷于对吴越文化的研究,在杭州会议上与他哥李庆西一块,对吴和越的衣食住行,再到哲学和宗教,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让我很长见识。还有上海作家王安忆写了《小鲍庄》,北京张承志和郑万隆,分别写蒙古草原和东北山林,再加上刚出道不久的莫言写山东高密……这样一大批作家,写了一大批地标性的作品,在作品里开始注入大量的文化内涵,与“伤痕文学”、“改革文学”拉开了距离。他们把“政治的人”看作“文化的人”,让我们的视野更为扩展。我曾说过,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丢掉政治,只是说这就像给人看病,不光需要听诊器,还需要X光,还需要CT和MR(核磁共振),需要用多种视角和多种方法,看到人的其他剖面和其他层次,多方位地来了解社会与人生。

这批作家有一个大体一样的特点,即“泛知青群体”,其大多数不是下乡知青就是回乡知青。这一个群体往往具有两种经历,即一个农村生活经历,一个都市生活经历。中国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不管是红色的还是白色的西方文明,城市在接受过程中总是快一拍或快两拍,无论是建筑、服装、用品、学科,还是流行思维和词汇,多是“舶来品”和“山寨品”,都市总是成为西方文化最先抵达的地区。相比而言,农村会慢一点,与都市相比有一个时间差,会更多积淀和储存一些传统文化遗产,就像一个活的博物馆。那么,有这两种经历的人,就会在这个时间差里面看到两种不同的文明面貌,就会在两种文明激烈的对抗、对峙、碰撞、震荡中,也是在两种文明的交汇和融合的过程中,辗转反复,上下求索,积累一些特殊感受。比方说很多人会提到我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好像这本书写得有点怪异。其实,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为自然的事。我作为知青,到了乡下,听到我听不懂的方言,当然会产生不一样的心得,相当于做了一点语言比较学的工作。比如我在书中写到一个“甜”,我下放的那个村庄,所有好的味道都是一个字来表达——“甜”,肉好吃就是“肉很甜”,鱼好吃就是“鱼很甜”,吃糖那当然也是“甜”。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对味道的区分怎么这么粗糙和简单?其实,英文中也有这种情况,一个hot,把一切刺激性的口味都代表了,与马桥人的“甜”有某种近似性。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例子。

就在这样一种激烈的震荡甚至煎熬下,一批作家借“寻根”的名义,把他们的心理感觉释放出来了。他们的态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看法甚至是五花八门的。比如有些对乡土非常怀恋,也有人对乡土非常厌恶。其实无所谓,不管是怀恋还是厌恶,不管是向往还是仇恨,重要的是那种和泥带水翻肠倒胃的人生体验,在所谓的“寻根文学”里得到一种释放。这种难以忘怀的纠结,与以前的乡土文学也形成了区别。赵树理、浩然、刘绍棠先生等也写过乡土,但他们的作品一般来说面貌明朗,主题不难理解和把握。而“寻根文学”不大一样,不仅仅是它有更多历史纵深感,更愿意捕捉古村、古镇现实中的历史基因;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往往带有一种复杂性,一种多义性,一种自我矛盾的特征,不太明朗,甚至有些晦涩。比如莫言先生对高密到底是爱还是恨,说不太清楚,处于一种暧昧的状态。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一点复杂性、多义性、不确定性,当时也有很多批评家把“寻根文学”当作“先锋文学”的一部分。我的头上就戴过这样的帽子,这是批评家的权利,我毫无办法,也没法自我分辩。

第三点,我想谈一谈两种批评。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90年代前期,“寻根文学”在正统和主流的批评话语中一直是个贬义词,在某些官方文件中是戒备和整肃的对象。我很尊敬的文学前辈,比方说冯牧先生、陈荒煤先生,作为文艺界的权威和领导,他们都很关心我。有一次我和冯牧先生同坐火车,他恨铁不成钢,说:“小韩啊,你要走正道啊!”(笑)还有人的话说得更重一些,当时中央高层一位负责人公开说过:寻根这个口号本身也没有什么错,但是我们的根在哪儿呢?我们的根应该在延安嘛。怎么一寻根就寻到封建主义那里去了?这是找错了方向。当然,我也理解他们,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决定了他们可能的思想边界就在延安,就在十月革命。“革命现实主义”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他们不可动摇的法典,“寻根”这说法怎么听都有点离经叛道的味道。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批评,是来自民间的某些知识群体,比方我刚才已经提到的刘晓波先生,还有我们文学界的一些朋友,当时也是非常的不以为然。刘晓波先生指责“寻根”纯粹是民族主义的、保守主义的反动口号,说我们传统文化这条烂根,斩断都来不及,踹都踹不脱,你还寻它干什么?我们有很多作家和批评家朋友也大体秉持这样一种态度,即使不把“寻根”说成是一种对抗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反动,至少也要把它说成是一种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鹦鹉学舌,甚至是对美国黑人作家小说《根》的拙劣模仿,根本没什么了不起。他们觉得“寻根”就是当没落文化的“守灵人”和“辫子军”。

“寻根”牵涉到东西文化的比较,牵涉到多种文明之间的对话关系。依照台湾一位著名学者钱穆先生的说法,文化的比较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他认为,现在谈这事难免情绪化,只有在东西方经济发展水准大体接近的时候,再来谈文化或文明的比较,才可能平心静气一点,深思熟虑一点,平实、务实、理性一点。如果按钱老先生的要求来看,即便中国的GDP总量在十年之后接近美国,但人均GDP还差得远,只能是美国的四分之一。钱老先生说的那一天还没有到来。这样,我们就完全可以理解“全盘西化”的声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是一种强大的情绪,会使我们的很多讨论变得扭曲和混乱。

当然这也没关系。我以前经常说,要有思想准备,一个作家要毛深皮厚,不管人家怎么骂,尤其现在是微博时代,基本上是泼粪的多,拍砖的多,起哄的多,一个作家要善意地对待批评,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作家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前不久,我读到一个法学专家的文章。他谈到如何重新认识和吸取中国的本土的法学思想资源时,说中国的文学界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关注到现代化的中国资源、中国路径、中国创造,作者完全是一种很赞赏的态度。听到这种说法,应该觉得不是文学界的耻辱吧?以为中国以前没有法,没有法治,是一种误解。秦始皇时就开始了立法,法家在先秦时期就是名头很大的一个学派。我翻过一些《宋律》和《明律》,都是厚厚的一大堆。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刑不上大夫”,经常被理解为大人物胡闹都可以免罪。其实《宋律》不是这么解释的,它只是说给大夫治罪要符合礼仪,比如我不杀你,要求你自杀,赐你一条白绫,自己去上吊吧,这就叫“刑不上大夫”。又比如中国独特的一些司法特点,像孔子说的“父子相隐”,儿子或父亲互相作伪证,情有可原。其实中国现代的司法解释近来也开始变化,对直系亲属作伪证的,量刑从轻,或予免刑,就有一点法学“寻根”的意味了。这是一些题外的闲话,或许可以让我们搞文学的自我感觉良好一点吧。(笑)

第四点,我想讲一讲“多重现代化”。

我比较喜欢两位艺术家——一个是王洛宾,一个是杨丽萍。王洛宾是“西部歌王”,深深扎根于西部丰富的民歌资源里面,才长出了一棵艺术的大树,这是一般的流行歌曲家,包括那些Rap代替不了的,无法比拟的。我们在世界层面上能拿得出来的舞蹈家就是杨丽萍了,她从云南的少数民族的生活和历史中汲取营养,提炼肢体语言和心理符号,也是有“根”的艺术。王洛宾也好,杨丽萍也好,他们不是什么保守主义,不是什么民族主义,恰好是特别现代和先锋的艺术,是“西部风”和“西南风”,也是中国的“现代风”。事实上,“寻根”不仅是一个文学的话题,也是影响遍及一切文化艺术领域的话题,其要点是我们如何认识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学习包括西方在内的全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投入现代人的文化创造。

我刚才提到过,就在我写作和发表《文学的根》的同时,我在武汉大学学习英文,后来还从事过一些翻译工作,包括翻译昆德拉和佩索阿的作品。在我的理解中,中西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恰恰相反,是一个相得益彰的关系,互相激发和互相成就的关系。我遇到过一个基因学家,他说他们搞基因研究的很重视优质基因,重视原始种,比如从坟墓里挖出来的、在偏远地域寻找到的、一些未被现代农业反复使用过的那种物种。这种物种往往避免了种性机能退化,往往保留了更多优质的基因。我们不妨想一想,这些“原始种”是传统还是现代?因为它是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种子,肯定是老古董。但如果没有现代的基因理论和基因技术,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原始种,也没法找到和运用它,甚至连这个概念都不会有!在这个意义上,“原始种”难道不是一种最现代的事物?同样道理,在文化这个领域,本土化往往是现代化所激化出来的,本土化又给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资源和动力,使现代化本身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不断丰富和创造的过程。

这样的现代化,肯定不是单质的,而是多重的和复数的。多种多样的现代化之间会有互相交叠的部分,也会呈现各自的特点和面貌,形成多样的统一。如果我们把现代化理解为全盘西化,理解为对欧美现代化模式的一种单质的全盘照搬,那么至少会遇到两个疑点:

第一点,有没有这样一种单质的西方,高纯度的西方?大家知道,西方很牛的是科学,其科学的核心工具是数学。但西方现代数学用的是阿拉伯数字,不是罗马数字,这证明曾经是阿拉伯人帮助欧洲白人发展了数学,所以说西方欠了阿拉伯一个大人情。“0”是印度人发明的,也有一种说法说是中国人发明的,可能还有人会说是韩国人发明的,但总归来说不是欧洲人先发明的。西方还有一个很牛的东西——宗教,但大家知道,西方的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并非他们本地的土产,其源头在中东的耶路撒冷,以至米兰·昆德拉曾经说以色列是欧洲一个体外的心脏。我们再来看政治制度。我在法国参观拿破仑博物馆,讲解员就说拿破仑对于欧洲现代文明的大贡献是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而这个制度直接来自中国的启发——科举制!在拿破仑以前,欧洲当官都是世袭的,都是“官二代”或“官N代”。后来欧洲人看到了中国的科举制,觉得不得了,觉得这种制度好,可以广泛地搜罗和筛选人才,可以相对弥合阶级之间的沟痕,可以鼓励个人奋斗,“将相出寒门”么,打开了一个阶级流动的通道,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西方的公务员制度从拿破仑开始,又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所引入,算是“出口转内销”,科举的影子还隐约可见。这算不上最合理的制度,但可能是眼下各种有毛病的制度中毛病较少的一种,暂时这么用着吧。总而言之,科学也好,宗教也好,公务员制度也好,如此等等,西方文明是吸收了非西方世界各种文明之后的一种再创造,不仅仅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同样,世界上也从来没有高纯度的中华文明传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早已受到大量外来文化的影响,乃至于演化到今天,基本上都是“杂种”状态。文化差异充其量是这个“杂种”和那个“杂种”之间“杂”得不大一样而已。

第二个疑点是,全盘西化有过成功的经验吗?中国的西化程度其实是蛮高的,我们的数理化、文史哲等各个学科基本上都是西化或半西化的,甚至很多理论是直接从西方拷贝而来的。世界上翻译西方文学经典作品最多的国家肯定是中国。中国这么大,翻译家队伍大,出版机构多,研究和教育机构这么多,几乎西方的文化典籍没有几本能漏出我们的视野。“大破四旧”,我们干得很狂热;“全盘西化”,我们同样干得很狂热,一切向美国看齐,同国际接轨。当然,我们没有全面和漫长的殖民史,顶多只有一个“半殖民”,不是全盘西化最彻底的。比我们更彻底的有非洲。非洲很多国家已经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直接使用英语或法语。非洲很多国家的教育也全面换血,甚至在有些国家没有自己的大学,知识精英全都拿西方文凭,中小学也全面使用欧美的教材,黑人小孩一上学就读“我是英格兰人”或“我是法兰西人”。(笑)很多非洲地方的本土宗教已经消失和溃散,都改宗为基督教。他们还全面引入了西方的政治制度,比如议会、政党等等。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导下,他们的经济制度也与西方差别不大。问题是,这样一个“全盘西化”、“大破四旧”的非洲成功了吗?

在亚洲也有一些例子,比方,大一点的可说说印度。印度的读书人都说英语,比中国的西化程度要深得多和强得多。但印度成功了吗?不说经济发展、文盲率、人均寿命这些指标,单说一个官员腐败,按西方组织“透明国际”的排序,印度比中国差了不少。小一点的可说说菲律宾。菲律宾是比较西化的,以至国名就直接来自西班牙国王“菲利浦”,“菲律宾”就是“菲利浦的地方”,以前讲西班牙语,现在是全民讲英语,是亚洲少有的基督教国家。但菲律宾怎么样呢?现在有中国人愿意移民到菲律宾去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知识精英振振有辞地说了不少大话,比方说“汉语祸害了中国”,或者是“要靠基督教救中国”,但他们为什么不面对像印度、菲律宾这样的事实?

基于这两点,我认为,我们不必幻想某种高纯度的文明,不必幻想某种切换式的、复制式的文明变革。文明是一条河,总是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或者说化旧为新,化新为旧,在一个复杂的过程中重组和再造。我们之所以要讨论西方、东方的文化传统遗产,只是把它们作为资源,作为创造者的现实条件。作为一种对话关系的展开,“寻根”不是要建立博物馆,不是要厚古薄今,不是要守成。与之相反,我们只是认识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组合,来支持和促进我们的创造。需要指出的是,复制不是创造,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守成,是懒人和庸人想整一个容、换一身皮然后去邻居家继承遗产的守成态度,同样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视野里就会少一些偏见和盲区,就必然是广阔而明亮的。创造者一定具有最包容和最谦虚的胸怀,不会出于某种情绪化的原因,对任何一种文化遗产给予忽视或蔑视。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掌声)

猜你喜欢
寻根文学文化
唐冠玉:寻根筑梦秉初心 砥砺奋进献侨力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远谁近?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寻根问源,把知识教得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