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志在改良教育的土壤——访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局局长陈勇

2013-11-12 02:36曾宪波黄立明
湖北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陈勇夷陵区教育局

● 本刊记者 曾宪波 黄立明

2010年2 月,并 无 太多“教育背景”的陈勇,由夷陵区磷矿办主任改任区教育局局长,宜昌坊间曾一度称他为“另类局长”。但是,他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个性耿直却不乏智慧和特立独行的工作气质。“教育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对接。”多年的行政工作经历让陈勇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也使他对教育有了全面、清醒的认识,“推动夷陵教育发展,首先要创新,打破传统管理上的条条框框;重塑夷陵教育自信,必须着手改良夷陵教育的土壤。”

提高教育生产力,首先要优化教育的支出结构,充分激活教育生产要素

“教育的生产力从哪里来?只有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的支出结构,大力改善教师待遇,才能有效提高教育生产力。”陈勇说。

几年来,夷陵区在全省率先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也走在了全省前列,在全省农村地区率先建成教育城域网,但陈勇的目标并不止于这些“常规动作”,他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是要解决“有钱办事、有人办事”的问题,然后才是“管好钱、用好人”。

在为教育争取资金,为教师争取待遇上,陈勇从不含糊,只要有政策,他就找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找区财政局“督办”、落实。近年来,区教育局累计争取资金近5 亿元,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为全区每位教师配置了一台电脑。

每年教师节,教育局都要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表彰奖励“区优秀教师”。该专项奖励资金逐年递增,2010 年 是150 万 元,2011 年 增 长 到300 万元。今年教师节,区委、区政府从区财政预算中安排500 万元注入该区“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四年下来,全区表彰优秀教师资金超过1600 万元。

在教育硬件投入基本到位后,陈勇认为用于软件投入的教育支出必须大幅增加。2013 年,夷陵区教育局拿出100 万元用于推进高效课堂建设,140 万元用于城乡教师交流,300 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全区教师人均超过1000 元)。“只有让教师安心从教、主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的生产力。”陈勇说,教师的工作主动性不调动起来,再好的办学条件也只能是摆设。

课改就是“改造教师的前半生”,所以得下猛药

2010 年上任伊始,陈勇即深入全区中小学校调研,半年内,几乎走遍了全区所有学校。他发现全区课堂效率普遍低下,很多学校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索然寡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靠“刀耕火种”的方式来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状况?

陈勇认为,课改是教育改革的引擎,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最核心的任务,不抓课堂教学改革,其他改革只会停留在口头上。他亲自带领全区30多名教师到课改名校——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三天。

区教育局把分乡镇作为全区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区,确立分乡初中、分乡小学、南垭小学为课改试点学校。他亲自蹲点分乡镇,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试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上。在实践中,分乡镇中小学教师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确立了基于小组合作理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年后全区的教育质量综合考核,分乡镇由原来的一直垫底跃居全区前列。

为了提高课改执行力,陈勇要求,把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作为选拔、任用校长和管理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区教育局每年举办校长论坛活动,更新观念,分享经验;率先对校长进行课堂打磨考核验收,实行人人过关,对课堂不过关和推进工作不达标的校长实行“一票否决”;每年组织一次校长教学大比武,以赛促研,以赛促改。

在陈勇主导下,夷陵区教育局制定了《“过三关闯三级”课堂打磨工作方案》,牢牢把握教学设计、小组建设、评价机制和目标达成四个重点,严格课堂标准和磨课过程,严格执行考评及奖励,实行校级、乡镇级、区级层层考核验收,过好课堂教学关、教学研究关、教学成绩关。实行局领导蹲点督办制。全区划分五大课改片区,每位局领导蹲点一个片区,通过培育一所课改示范学校,来整体带动片区内其他学校发展。区研训中心蹲点联片基地学校,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采用例会分享、研讨分享、网络分享等形式,让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高效课堂建设向纵深推进。

区教育局组织教师集体攻关,通过观课议课、案例分享、问题研讨等形式,引导学校构建“课堂观察发现问题——议课研讨形成策略——分享策略改进教学”的“三步”参与式校本教研模式。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区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校本研训,提高教师课改水平,区教育局进一步完善优化城域网建设,先后安装了云录播系统等五大系统,实现全区在线巡课、课程录播、课堂直播、课堂点播及实时在线点评,真正实现了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校长必须是课改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在全区中小学“过三关闯三级”课堂打磨现场会上,陈勇要求校长必须对“满堂灌”教学实行零容忍。同时,区教育局将考评结果纳入名师评选、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和评先表模范畴,并与绩效奖和效能奖挂钩。每年安排创建高效课堂经费预算100 万元以上。凡是“过关闯级”未达标者,一律降等或者取消表彰奖励。陈勇认为,课改实际上是改造教师的前半生,所以得下猛药。

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区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基本形成,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质疑评价的能力在课改实践中逐步提高。区实验初中、三斗坪镇中小学、小溪塔三中等学校自主开发的“七彩星”“成长树”“步步高”等评价方式,实现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与突破,评价方式受到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区实验初中“八环节”课堂模式和“七彩星”评价体系已被纳入全省骨干教师培训内容。

通过管理来改良教育的土壤,让师生从低效的教和学的方式中走出来

师资均衡才是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的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解决教师结构性矛盾。陈勇认为,基础教育不缺理论,而是缺让这些理论落地生根的土壤,要让师生从低效的教和学的方式中走出来,必须改良教育的土壤,而要改良教育的土壤必须不断优化教育管理制度和机制。

上任以来,陈勇把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作为促进夷陵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夷陵区采取城乡教师交流的办法,坚决遏制逆向调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通过“四维一体”评价机制,调动全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局出台了《夷陵区中小学教师工作业绩评价方案》,对所有任课教师从学生满意度测评、同行认可度测评、工作过程考评、教学质量考核等四个维度进行考核评价。

“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维度考核、业绩优先和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陈勇说,系统构建教师业绩考核办法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教育管理的基础性问题。

“四维一体”评价机制不仅改变了过去单一评定教师业绩的方式,还采用了分类评价,不把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比较,只与同类学校相比,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012 年,区教育局将分乡、黄花两个地理位置相邻、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资源差异较大的乡镇进行整合,实行联片管理。两个乡镇只设一个中心学校总干事,原两个中心学校人员精简,两地教师统一安排调用,教研活动统一开展,扩大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3 年7 月,区教育局进一步整合全区优质资源,将全区12 个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按照地理环境、学校数量等划为6 大片区。片区内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办公地点、统一工作布署、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考核管理、统一财务核算。片区内连续任职满6 年的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必须进行交流。

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上,夷陵区同样建立了高效的管理体制。依托省级示范幼儿园——区直机关幼儿园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组建全区公办园管理集团,逐步实现城乡公办园“办园条件同改善,规章制度同完善,园务管理同规范,保教质量同提升”的目标。

“管理的高效,就要像奥运会一样,具有强烈的对抗竞争性。”陈勇坦言自己“没按规矩当局长”,感觉“每天的时间不够用”,但他几年来推出的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举措,正悄然改良着区域教育的土壤,催生出夷陵教育发展的新种子。

猜你喜欢
陈勇夷陵区教育局
江都市教育局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Symmetry Analysis and Exact Solutions of the 2D Unsteady Incompressible Boundary-Layer Equations∗
In fluence of Cell-Cell Interactions on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n a Tumor∗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湖北省夷陵区农民合作社发展实践
陈勇:励精图治 锐意创新
我为群众办件事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