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玲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与自然的、社会的、生理与心理等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规律,它还研究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人、教育(活动)、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基本规律。教育生态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过程中生物个体和群体生命的成长状态。
生态课堂中,生既为生命,又为学生;态为形态,样子。生态课堂是指把教师、学生、课堂环境、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等看成一种教学生态系统,师生根据自身的心理需求和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和资源,通过群体互动,实现个性化教学,从而达到师生、环境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共生,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学中最重要的一种特殊生态形式,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的空间即课堂中的组合体[1]。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大学英语课堂也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其生态因子就是课堂生态主体、课堂生态环境和课堂生态教学策略。他们通过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图1中箭头所示),课堂各生态因子有机联系,交互作用,各自在维护课堂生态平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形成一定的课堂生态结构体系。它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上是三类环境因素所构成的课堂生态环境与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微观层面上是课堂生态主体内部间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变灌输式的单向交流为双向或者是多向交流,努力创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合作关系。课堂中讲台、课桌以及多媒体设备的摆放形成的空间文化、教学策略组织形式构成的活动文化、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学习风格形成的学习文化以及师生互动形成的言语行为文化等构成了课堂文化生态的整体。
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因子组成课堂微生态系统,根据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各因子都有自身发展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平衡与失衡的动态循环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与“不及”的课堂环境会对课堂主体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图 1 课堂生态结构体系图
互利共生是指双方的共生关系对彼此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利。课堂生态系统强调生态主体之间保持互动。从微观层面看,生态主体间的互动主要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师生间的互动是一种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动,也体现了价值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成长发展的阶段体现了教师生命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师生间的互利共生,需依据语言教学的特性,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由教师一言堂转为交际互动式课堂,学生成为生态课堂的主体因子,而教师是主导因子[2];采用课堂学习,课外自主学习和教师监控的学习体系,学生学习由被动填鸭式变为自主学习。
生生间的互动主要是一种竞争与共生的生态关系。多元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生态现象,是两种或多种物种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竞争关系。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应当是以共生为基础的竞争型生态活动。生物群落中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吸收营养的现象[3],所以学生主体之间可以分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也可以较好地解决大班授课、座位固定、个体差异等造成的消极影响。
生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他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在现实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种种不和谐现象打破了这种平衡,课堂的失衡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课堂群体生态失衡, 2)教与学的失衡, 3)师生关系的失衡, 4)师生比例的失衡, 5)应试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失衡。
生态课堂具有开放性,强调生态系统内各因子间的互动,保持着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平衡。首先应重视课堂生态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垂直性互动,表现在学生的反馈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上;其次生生间的多维交叉性互动也非常重要,学生在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一些课堂活动,彼此之间可以提供输入与反馈,形成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此外,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和多元共生竞争类教学策略的创设使生态主体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在互动中打破课堂的沉闷,构建生态圈互动式英语课堂,促进学习生命体的健康成长。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教育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促进生态系统内部生命个体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中明确指出:“……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学模式的改变……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生教育的转变”。按照这一原则和要求,现代学者比较认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可称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模式是适应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本项研究中,研究者将会通过将现代教育技术所固有的技术特性有效地融合于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网络媒体、开放性的课堂生态环境设计以及动态性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而采取的合作学习模式,竞争共生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所整合形成的生态学习环境,使得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并非完全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借助原有的经验、认知结构主动接受和选择加工外来信息,并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学习同伴等)的帮助,利用所能获得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影音文件、学习软件、网络交流、文献检索等),通过与老师及学习同伴等的交流、协作,最终以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5]。
动态性课堂中师生的互利共生和生生的竞争共生营造了生动和谐的生态情感环境,有助于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而开放性课堂的创建将实现教学时空的无限延伸和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统一,为学生营造了立体直观的生态物质环境,将会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能,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教育主体、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而言,大学英语教学可诠释为是由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学理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评价体系各生态因子所构成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系统[6],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有互利共生、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特征。生态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有利于保持英语课堂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有效联系和促进学生“学习生命体”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教育生态学为我们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7(09):174-175.
[2] 谭 玮.试论构建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原则[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03):58-59.
[3] 刘森林.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121(05):35-36.
[4] 马晶文.影响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构建的主要因素[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9(02):158-159.
[5] 李新民.构建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6,32(04):12-14.
[6] 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