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学生死亡观调查研究

2013-11-11 01:59王升斌田宗远尹瀛
关键词:念头人生观总数

王升斌 田宗远 尹瀛

一、调查目的

目的就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死亡的认识与态度,为高校的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内在而真实的参考依据,同时希望通过我们的这块小石,激起国内死亡研究的层层波澜,使理性而智慧的人们能够直面这一与生同在的悲壮主题,并以此来升华短暂的人生。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向贵州大学、遵义医学院、凯里学院等大学的学生发出问卷500份,收回367份,回收率为73.4%,有效问卷343份,占收回问卷的93.4%。其中,文科学生答卷235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71.4%,理工医学生答卷108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29.6%;男生答卷230份,女生答卷113份,各占有效问卷总数的67%和33%。

问卷共设选择题10道,每道选择题所提供的答案为3个,并设“其它”类供被试写出其它的想法和意见,力求达到答案的全面、完整。还设有简答题4道,要求被试真实地写下自己的态度和体验。整份问卷涉及面广,覆盖面大,有死亡观、意识死亡的年龄、对自杀的看法,还有自己可能有过的濒死体验等等。

三、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意识死亡涵义的最早年龄及体验

大学生在意识死亡涵义的年龄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一般在6——11岁之间(即相当于小学价段)。其中男性主要表现在7岁或10岁左右,女性则集中表现在9岁左右。在回忆当时的具体感受时,大部分人体验到一种具体的恐惧情绪(130人,占总数的64%),只有三分之一的人(57人,占总数的36%)感到不理解,如好奇、好玩、无所谓等。

诚然,生命是美丽的,但当死神冷酷的阴影第一次漫进意识的领域时,生命又变得如此地令人忧伤而恐惧。伊壁鸠鲁在致美诺寇的著名信中,一再提出反对死亡恐惧的理由:“当我们存在时,没有死亡;当有死亡时,我们已不存在。”但是,恐惧作为人类的基本情绪,还是随着对死亡的意识一起深深地隐藏在幼稚的心灵中,影响着以后的人生。可以说,正是对死亡的这种普遍的恐惧情绪几乎在同一年龄阶段,以其有力而无情的切入,打开了个体早期浑沌的心灵之门,从而成为个体社会化开始的鲜明标志。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大约在7—10岁的时候,开始意识到死神的存在,同时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感,具本表现如一段时期内寝食不安,尤其在晚上感到莫名的害怕,这种对死亡暂时而清醒的恐惧,标志着天真无邪的儿童期的结束,也预示着儿童社会化的开始。

(二)大学生对待死亡的态度

这个问题主要是从几个选择题上反映出来。

第一个选择题:“对于个人的生命”。“要活得有价值,无论长短”者有164人,占总数47%;选“好死不如赖活”者有9人,占总数3%;选“顺其自然”者有101人,占30%;最后,自答者有69人,占总数的20%。

这个选择题反映了大学生的主流是抱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有价值、高质量的生命,反对那种为活而活的“赖活”观念。

第二个选择题:“你对死亡的态度”。选择“给生命画上句号,应快乐接受”者有58人,占总数的17%;选择“是一种巨大的丧失,难以接受”者有79人,占23%;选择“无所谓”者有88人,占总数的26%;最后自答者有118人,占总数的34%。从这个选择题可以发现,尽管大学生反对“赖活”,追求积极的人生,但是他们对死亡采取消种回避的态度,更多的人认为,这是“难以接受”而不是“快乐接受”。选择“无所谓”其实是有所谓或者说是无奈罢了。因此,多数人不愿选择供选答案,宁愿在最后序号下叙谈自己的看法。这本身就反映了对死亡的回避心理,更何况他们的看法也并没有真正超出上述三个答案。

第三个选择题“假如你处于濒死状态”,选择“拒绝死亡者”者有99人,占总数的29%选择“接受死亡”者有94人,占27%;选择“无所谓”者有66人,占总数的19%;选择自答者有84人,占总数的25%。

可见,虽然明知要死,不少人依然不能接受。虽然有较多的人选择“接受”或“无所谓”的态度,但依然还有总数29%的人拒绝死亡,这不能不令我们思考。这种不能正视死亡的态度恐怕反映的是更多的人深藏在内心的同样的回避愿望,这与上面选择题的结果相互呼应,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死亡态度上的缺乏准备与理智。这种消极态度与他们在人生观上积极态度鲜明对立,生与死的这种“二律背反”令人费解。因为一般来说,对死亡的态度实际上就孕育了对生存的态度,反过来,一种人生观也就包含了其对死亡的认识,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分割。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生与死的这种“二律背反”现象,便确切地表明:他们在死亡问题上还缺乏真正的认识与心理准备,而同时他们已有的人生态度基本上是“外烁”的即是教育的结果,并不是在自己实际的人生体验中萌发的真实持久的态度。这种人生观积极也好,消极也罢,都只是暂时的,它们的生命力取决于他们的死亡观的形成。只有确立了稳定的死亡观,他们的人生观才会相应地形成,这种生与死的矛盾才会消失。当然,死亡观也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只是它比人生观更隐蔽、更间接、因此也就更具本源性。

上述结论还可以在另外的问题上得到论证。为了更充分地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死亡观,问卷还设置了简答题。其中第二题是“你现在对死亡的认识如何?并请谈谈你曾经历的一次濒死体验。”这个问题第二问的答案显示,大多数人(261人,占总数的63%)经历过“濒死体验”,至于造成这种濒死事故的原因从多到少排列主要有下述三项:1.溺水;2.车祸;3.疾病。可见主要是意外事故,他们的体验主要是“后怕”。在谈到他们对死亡的认识时,可以说基本上都认识到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即基本上能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面出现的生与死的“二律背反”现象解决了,相反,在表面接受中,只有少部分人是乐地接受它,使人生完满无憾。与此相反,有132人(占濒死体验者的61%)虽然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从心理上并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们或是“遗憾”,或是“恐惧”,甚至还希望能“避免”,即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接受态度,这实质上仍反映了他们死亡的不成熟以及在心理准备上的不充分,这种普遍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生不重死”的倾向及其对人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

(三)大学生对自杀的看法

自杀是人自觉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现象,虽说动物也有类似的现象,但似乎说是“有意识”的行为还缺乏证据。对于自杀现象有各种看法,在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是存在主义的观点,认为自杀是“个人自由”的标志。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把人生的重点放在“今生今世”上,任何过早的或非自然的死亡都被看成是脱离常规、不吉利的事。从远古时期起,中国人就特别关心避免过早的死亡和如何达到长寿。甚至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精神相违背的其余学派思想(如墨家的刚烈任侠及各种悲剧意识)都最终湮灭,因此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不赞成自杀的。

这种思想是否还影响着今天的大学生呢?为此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简答题:“你对自杀的看法如何?你是否有过这种念头?”结果表明:1.对自杀持肯定态度者有91人,占回答此问题总人数的27%,其中认为“自杀是一种解脱”者有70人,认为“自杀是强者的行为,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者有21人。2.对自杀持否定态度有243人,占回答此问题总人数的73%,其中认为“自杀是愚蠢的,是不值得的行为”者有166人,“认为自杀是不负责任”者有77人。3.有过自杀念头者有126人,占回答问题总人数的42%;没有过自杀念头者有171人,占回答此问题总人数的58%。

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自杀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其中第一位的理由是认为自杀是对人生价值的毁灭,因而是“不值得”的行为;第二位的理由是认为自杀是“不负责的行为”,认为自己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还属于哺育了自己的双亲以及影响过自己的亲朋好友等,为了报答他们就必须活下去,而自杀便是对这种社会责任的放弃,因而也是“不道德”的。从以上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文化“重生不重死”的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们。的确,生命是宝贵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这唯一的一次生命历程,切不可轻率放弃。但是生命的价值决不是由其长短来决定的,而是由其质量决定的。“赖活”并不是对宝贵生命的珍惜并不是对宝贵生命的珍惜,相反是对生命价值的破坏。因此,对自杀现象也应辩证地认识。从动机上分有这样四种自杀者:第一种是“世厌者”。他们认为自己被某种观念、某个集体甚至社会所抛弃,觉得无法再活下去,只好一死了之。第二种是“厌世者”,他们认为人生的痛苦大于幸福,所以宁死勿生,结束这痛苦的一切。第三种是“游戏人生者”。他们无所谓生与死,既不恋生,也不怕死,浑浑噩噩,甚至为了某种玩笑就可以以身试死。第四种是“追求生命质量者”,他们认为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它的质量上。如果自己的生命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就可以死而无憾、死得其所了,即使是身体健康时也可以放弃这已无价值的生命。如著名作家川端康弘、三毛的自杀,不仅无损于他们人格的完美,而且还显示出死神温暖并富有人性的一面。调查结果中有91人肯定自杀,但其中只有21人认为自杀是强者的行为,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大部分人只是将自杀视为从苦海中解脱的方法,这种将自杀视为人生旅程的捷径的观点是不足取的。当代大学生在自杀问题上的这些观念表明:他们对自杀的看法基本上是受传统思想影响的,他们不赞成自杀,认为这是不值得的愚蠢行为,同时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只有极少数人(占总数的6%)能够从生命质量的观点来看待自杀,并承认自杀的价值。这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死亡观上的基本不成熟及其人生观的不稳定性。

另外还有一个待分析的结果,即自杀问题的第二问表明,有近半数的大学生(42%)承认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自杀行为。这一方面说明产生这种念头的事件严重程度还不足以导致这样的行为。另一方面,有一位同学的话则反映出自杀念头的出现可能起着某种心理治疗的作用。她说:“我有这种念头只是为了泄泄气。”也就是说,这种极端念头的出现,只是对心理上所累积的生活中的不快进行清除。因为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再想到它的可怕后果,那么心理上所有的愤怒情绪便一扫而光。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这种“假自杀”行为,这实质上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保护性心理机制。当然,这个结果也提醒高校教师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关心学生心理上的反常信号,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防患于未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和谐校园视角下贵州省高校生命教育模式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2GZYB48)成果。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 贵州遵义)

猜你喜欢
念头人生观总数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人生观(一)
早晨锻炼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鱼和水
阅读理解练习
无忧踏青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