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展出的“十大疾病科技攻关成果展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
本刊讯(记者 侯玉岭)“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一期工程(2010年~2012年)进展顺利。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2012年12月1日在“第三届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上披露:历经3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已经搭建起十大疾病防治的科技支撑体系;筛选出17个防治十大疾病的重点中药品种并获得了专项经费支持;制定了103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筛选出了61项“十大疾病”防治科技成果并在800家(次)医疗机构进行了推广;首都市民对十大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则由43%提高到了73.7%。
据了解,近年来,肝炎、艾滋病、结核、禽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抑郁症、慢性肾病、脊椎和骨关节病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首都市民健康的“十大危险疾病”。为大力加强“十大危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北京市政府2010年1月印发了《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北京市科委、卫生局牵头,北京市药监局、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参与,统一组织首都的优势医疗资源和药品研发资源,集中开展“十大危险疾病”防治药品、诊疗技术、诊疗规范的科技攻关,并制定了科技攻关一期工程的具体目标。
当前,在“十大危险疾病”防治药物的科技攻关方面,北京市“十病十药”项目办公室已经组织专家遴选出“益气滋肾颗粒”等17个重点中药(中药医院制剂)品种,分别给予了医院制剂研发或药品临床前研究、药品临床研究的经费支持,以促使其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在肝炎防治领域,北京市制定的慢性乙肝患者纤维化的诊断界值,已被纳入《中国乙肝防治指南2010更新版》,为临床准确诊断乙肝纤维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北京市建立了我国首个大规模的MSM(男男同性恋)高危人群动态随访队列及世界最大最全面的HIV 急性期感染者队列,研发了用于HIV感染的核酸集合检测方法,使检测成本从每份1000元降低至20元。
在结核病防治领域,北京市建立了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和监测平台,参与了国际多中心项目,开展了氯法齐明及吩嗪类药物等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研究。
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北京市搭建了“北京急性心梗信息监测平台”,获得了北京地区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基础数据,制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策略》共识方案。
在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北京市制定了“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诊疗质量控制规范”,并成为卫生部推荐性行业标准。
在糖尿病防治领域,北京市在36家医院进行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建立了北京市糖尿病高危人群队列,开发了生活方式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规范化和个体化管理。
在慢性肾病防治领域,北京市建立了IgA肾病患者信息网络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国血液透析登记系统,为国家相关医疗政策和保障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控制与监督提供了平台。
在脊柱和关节病防治领域,北京市制定了“脊柱外科导航技术临床规范”、“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并成为卫生部行业标准,其中导航技术的应用使脊柱外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手术精确性由41%~87% 提高至97.16%。